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长歌续短歌如何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长歌续短歌如何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63 更新时间:2024/2/20 2:39:18

长歌续短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开头二句紧扣诗题,有愁苦万分,悲歌不已的意思。“破”、“断”二字,用得很奇特,但也都入情入理。古人有“长歌当哭”的话,长歌当哭,泪洒胸怀,久而久之,那衣襟自然会破烂。杜甫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的诗句,人到烦恼之至,无计可施的时候,常常会下意识地搔爬头皮,白发越搔越稀。这首诗的“断”可能就是由杜甫诗中的“短”生发出来的。

三、四句写进见“秦王”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内心更加郁闷,像是烈火中烧,炽热难熬。“秦王”当指唐宪宗。王琦说:“时天子居秦地,故以秦王为喻。”(《李长吉歌诗汇解》)李贺在世时,宪宗还能有所作为,曾采取削藩措施,重整朝政,史家有“中兴”之誉。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托希望的。他在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击之后,幻想他能像马周受知于唐太宗那样,直接去见皇帝,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五、六句具体描述诗人苦闷的心情与清贫的生活,与开头二句相照应、相补充。“渴饮壶中酒”,渴是“内热”的表现,饮酒的目的在于平息内热、消愁解闷;“饥拔陇头粟”,为求见“秦王”不惜忍饥挨饿,靠从地里拔粟充饥。

七、八句写景。“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初夏已尽,盛夏来临,草木葱翠,生气勃勃,原是不会有凄凉之感的。然而“绿肥红瘦”,万花摇落,诗人又不禁为之唏嘘感叹。下面的“千里”句,故意用欢乐的色调映衬凄苦的情怀,颇有“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孟郊《春愁》)的意味,这样反复渲染,有一唱三叹之妙。诗人述怀从景物落笔,寄情于景,意味深长。

后六句采用借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面上写景物,实际上写人事。“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夜间的峰峦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黝黑而高,竟把那明朗的月亮遮得无影无踪,让诗人感到纳闷。诗人沿着那崎岖的石径四处寻觅,忽而发现它在高峰之外。峰峦阻隔,高不可攀,心中异常痛苦,因而慷慨悲歌,鬓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苍白,忧伤催人老。“夜峰”、“明月”等句喻意微婉。“明月”借喻唐宪宗,夜峰指代他身边的卿相们,意思是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闭目塞聪,就像月亮为峰峦所阻隔,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这些表明诗人深知当时朝廷的弊病,他想向宪宗陈述国事,以匡时救弊,然而“山”高“月”远,投告无门,只有暗自忧伤而已。

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评李贺的诗说:“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这首诗在立意和表现方法的运用上,都与《离骚》很相似。“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寄托遥深。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绪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隽永,优美动人,颇得《离骚》的神髓。

标签: 唐代长歌续短歌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公莫舞歌如何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公莫舞歌

    公莫舞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宝玦

  • 唐代诗人李贺写的三月过行宫如何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三月过行宫

    三月过行宫【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三月过行宫》是一首七绝。作者经过行宫,时当阳春三月,看到的是一派春景:“渠水红繁拥御“墙”,诗起句写宫墙外侧,御沟之中,水荭茂盛,白蒿繁密。全诗中实写

  • 中国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阎立本

    在1343年前的今天,0673年11月14日 (农历十月初一),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逝世。阎立本画像阎立本(约601~673), 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汉族,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

  •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作品介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阎立本

    阎立本,唐代画家,出身贵族,家中极为显赫,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父亲阎毗是北周驸马,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阎立本塑像(网络图)阎立本此人擅长工艺,思路巧妙,工篆隶书,绘画、建筑方面都极为擅长,其作品深受隋唐帝王喜爱。因为才华,隋朝期间入朝为官,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阎立本对于绘画工艺方面的

  • 阎立本步辇图创作背景是什么 阎立本观画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阎立本,步辇图

    唐代画作《步辇图》是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品,该作品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此画作是汉藏民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成公主进藏图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意欲与唐朝和亲,并派遣使臣禄东赞前往长安求亲,时值一年到达长安。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将宗室之女封为公

  • 阎立本和狄仁杰:伯乐于千里马的知遇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阎立本和狄仁杰

    阎立本对于狄仁杰,有伯乐对于千里马的知遇之恩,正是阎立本的慧眼识才,狄仁杰如此英豪才得以浮出水面。作为初唐画家,阎立本与其兄长阎立德的才华,包揽了宫殿、陵墓的设计到绘画,唐太宗收藏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肖像画,正是出自阎立本手笔。阎立本不仅在绘画艺术上极有造诣,其政治才能同样出众,任贤为用,受人尊崇。阎

  • 阎立本为李世民接见和亲使者所画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步辇图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第二年到达长安。由于当时大唐帝国国泰民安,各民族友好相处,因此,当时竟有五个兄弟民族的首领向大唐求亲

  •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阎立本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阎立本的代表作

    阎立本,唐代画家,出身贵族,家中极为显赫,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父亲阎毗是北周驸马,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阎立本塑像阎立本此人擅长工艺,思路巧妙,工篆隶书,绘画、建筑方面都极为擅长,其作品深受隋唐帝王喜爱。因为才华,隋朝期间入朝为官,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阎立本对于绘画工艺方面的天赋来自于

  • 阎立本狄仁杰真实关系:伯乐于千里马的知遇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阎立本狄仁杰真实关系

    阎立本对于狄仁杰,有伯乐对于千里马的知遇之恩,正是阎立本的慧眼识才,狄仁杰如此英豪才得以浮出水面。作为初唐画家,阎立本与其兄长阎立德的才华,包揽了宫殿、陵墓的设计到绘画,唐太宗收藏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肖像画,正是出自阎立本手笔。阎立本不仅在绘画艺术上极有造诣,其政治才能同样出众,任贤为用,受人尊崇。阎

  • 唐代画家阎立本究竟赋予绘画作品什么特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画家阎立本

    阎立本观画这个典故讲述的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参观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的壁画遗迹,历经三次观赏,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越深入了解越能窥探期间奥秘,逐渐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阎立本作品赏析一日,阎立本恰巧寻得机会可以观赏南北朝画家张僧繇的壁画,然而前去的第一天,阎立本大致的浏览一番,颇为失望,原来名家之作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