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李贺之咏怀二首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唐代李贺之咏怀二首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63 更新时间:2023/12/5 5:46:33

咏怀二首【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第一首诗全借马相如的行事来抒发自己的愤慨。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才华出众,志向远大,但在汉武帝时只当了一名管理前朝文帝墓园的小官。他抑郁不得志,终于弃官而去,闲居在茂陵家中。在他生前,梁孝王刘武与汉武帝刘彻都先后抛弃了他。等他死后,武帝却把他所写祭天地神灵的《封禅书》吹捧起来,而且亲自到泰山隆重祭祀。李贺就抓住这个古人的遭遇,结合自己的身世写出了这首寄寓深远的《咏怀》诗。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四句,描写司马相如被汉武帝遗弃后与爱妻卓文君在茂陵家居时的恩爱闲逸的生活。碧绿的蔓草挂满了井边的石栏,环境是那么优美宁静。相如白天无事,不免又对着知音文君弹起琴来,那曲曲幽韵传达出多少难言的心事。和煦的春风吹乱了文君美丽的鬓影。这里表面上写得悠闲自得,充满了一片天伦之乐,实际却吐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深深寂寞和感慨,正如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六中所写:“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同样充塞着一种痛苦到接近麻木的情绪。

后部分也是四句,明写梁王与武帝把相如像断草败梗一般地抛弃,只是武帝更懂得打一下、拉一把的政治权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还要利用相如的遗著《封禅书》,为自己涂脂抹粉。他亲自登上泰山之顶,装模作样地对着天地礼拜。从相如的角度着眼,这个志大才高写下了煌煌赋作的文士,却“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死后还硬被拉去为统治者粉饰太平,这真是可恨可叹。一个“唯”字,含蓄着诉不尽的凄凉辛酸,似乎他留给人间的贡献,就只是这篇《封禅书》了,这实在太不公平了。

通篇似乎都是写司马相如,其实诗人已经巧妙地将自己融化进去,所以诗作题为《咏怀》。茂陵家居的情景,正是长吉昌谷赋闲的写照;而泰山顶上的封禅礼拜,也正与长吉屈身奉礼郎的虚应礼赞如出一辙。

第二首诗抒写了李贺在昌谷家居的生活和心情,反映了诗人的抑郁忧伤和不幸。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诗人在夜晚吟咏(著书)方罢,突然瞥见一丝白发象秋霜一般地飘落下来,这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怎能不使他心头一震?李贺是个苦吟诗人,据说他的诗思常在驴背上觅得,随想随写下来投入身边携带的锦囊中。晚上取出,在灯下斟酌成篇。其母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来”(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正因为他这样呕心呖血地从事创作,再加上家境贫寒、夙志不伸,所以二十多岁就未老先衰,白发惊秋了。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一“惊”之余,不由便拿出镜子细细端详起来。“聊自笑”,显得这笑是一种对自己的无可奈何的嘲笑,一种难以名状的苦笑,表面上似乎反应是淡漠的、不大在意的,却怎么也掩饰不了内心深藏的无限悲苦。联系诗人曾担当过奉礼郎这样卑微的职位,可知这就是诗人无声的啜泣。说他笑中含哭,大概是不过份的。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头上已没有儒雅的头巾可戴,身上只穿着用苦蘖染成的黄衣。这完全是一副村夫山民的打扮了。这两句写诗人的乡居生活,已到了一贫如洗、令人酸鼻的程度。深一层看,诗人不仅是写生活的艰难,而且也暗示自己整个身心都已浸泡在苦水之中。真乃触处生悲,何往而非苦也。

写到这里,诗人已把悲苦情怀推到了高潮。且看他如何收尾。“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这是一种自我宽慰之辞,貌似旷达,其实更反衬出诗人的不幸处境。弦不可拉得太紧,诗文也是这样,作者委婉写来,使前面描写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不少。

《咏怀》这类诗,自西晋阮籍创体以来,或托比兴,或借史实,或抒感怀,或重讽谕,其手法多变,总以显示真实情怀,言远旨深为贵。此篇以赋为主,直写自身苦状,透露不遇心态,塑造出一个受压制被鄙弃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就认识和审美价值而言,是有它的独特贡献的。

标签: 唐代咏怀二首

更多文章

  • 唐代李贺之秋来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秋来

    秋来【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

  • 唐代李贺之金铜仙人辞汉歌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

  • 唐代李贺之古悠悠行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古悠悠行

    古悠悠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李贺常常用他的诗歌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一曲曲带有哲理意味的咏叹调。这首《古悠悠行》就是这样的作品。“今古何

  • 唐代李贺之黄头郎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黄头郎

    黄头郎【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这是一首思妇的怨歌。宋代大诗论家严羽说过:“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

  • 唐代李贺之老夫采玉歌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老夫采玉歌

    老夫采玉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

  • 唐代李贺之伤心行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伤心行

    伤心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在诗人生命的历程中,也许是伤心的经历太多、太长,也许是伤心的程度太深、太重,这首以“伤心”为题的短歌并不专写哪一件伤心之事,

  • 唐代李贺之黄家洞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黄家洞

    黄家洞【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全诗仅十句。头八句是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雀步蹙沙

  • 唐代李贺之南山田中行鉴赏,这首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南山田中行

    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诗歌开头三句吸收古代民间歌谣起句形式,运用了“三、三、七”的句法。连出两个“秋”字,语调

  • 唐代诗人李贺是怎么写下罗浮山父与葛篇的?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罗浮山父与葛篇

    罗浮山父与葛篇【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此诗开头二句有“江雨空”、“兰台风”等字眼,像是描述天气,其实不然。“江雨”是说织葛

  • 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宫娃歌如何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代,宫娃歌

    宫娃歌【唐代】李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啼蛄吊月钩阑下,屈膝铜铺锁阿甄。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