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将之一的李牧,为何会被自己人杀了?

被称为战国四大将之一的李牧,为何会被自己人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4/1/23 8:38:52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战国四大名将。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

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

赵国在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李牧常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士兵们的爱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认为能干的人为官,同时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其次,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重视警报系统,增设侦察人员。在军事上,严明法规:“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史记·李牧列传》)。所以匈奴每次入侵,严密的警报系统发挥威力,士兵迅速退回营垒固守,不敢擅自出战。使匈奴掳掠无所得,赵国军队却因此保存了实力,多年来在人员、物资上没有多少损失,为以后的伺机反击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这是胆怯,就连赵国边境上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是胆小害怕。赵王因此而责备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终于激怒了赵王,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他。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往往受挫失利,损失伤亡惨重。使边境地区不能按时耕种、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一再恳请,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记·李牧列传》)。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再次到边境后,仍按原来的规约行事。几年当中,匈奴来犯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不敢出战。戍边的将士日日受到犒赏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请求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看准了时机,准备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获赏百金的勇士五万人,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并大纵牲畜,让人民满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见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战后,李牧佯败,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单于闻之,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年)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拔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臣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

赵王迁三年(前233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桓齮(又称樊于期)所败,丧师十万。秦又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赶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二十里)大破秦军,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此战给秦国以沉重打击,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复攻赵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南),李牧出兵迎战,再次重创秦军,但赵国的军力损失也很大。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赵,赵以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不得进,就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他在赵王面前散布李牧、司马尚想谋反,赵王中计,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从命,赵国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撤换了司马尚。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良将。三个月后,秦将王翦乘势急攻,大破赵军,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颜聚,赵国灭亡。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贸》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愤。

标签: 战国李牧

更多文章

  • 《亲爱的自己》迎来大结局,陈一鸣李思雨修成正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亲爱的自己》

    都市情感剧《亲爱的自己》从开播后就非常受关注,该剧一直话题不断,持续挂在热搜榜,掀起一股全民追剧热潮。朱一龙、刘诗诗、彭冠英、阚清子、李泽锋、陈米麒几位主演的演技也非常不错。男主朱一龙更是展现出了超强的爆发力,把陈一鸣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对待感情时的小心翼翼、深情不悔,还是失业时期的心灰意

  • 《亲爱的自己》陈一鸣李思雨第几集分手?他们为什么会分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亲爱的自己》

    《亲爱的自己》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在该剧的第27集,陈一鸣(朱一龙 饰)向李思雨(刘诗诗 饰)正式提出了分手,双方都不肯退后一步,导致了走到了分手的地步。在该集中,陈一鸣冷静了一会,还是去找了李思雨,他觉得李思雨已经失去了理智和判断,想要劝她放手,李思雨见陈一鸣还是这样不认可自己,心里越发对陈一鸣失望

  • 唐末五代名将,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嗣昭,他的一生都有什么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嗣昭,五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李嗣昭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十三太保这个名号,但是大家知道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吗?其实十三太保是五代十国割据一方的军阀李翼圣(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这是三个儿子大部分都是养子,没有几个是李翼圣亲生的,今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十

  • 李克用的养子,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进,他的一生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唐,李存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李存进的故事。一,收为义子李存进本名孙重进,代郡振武县人,为岚州刺史汤群部将。李克用攻克朔州,将其俘获,收为义子。中和元年(881年),唐朝赦免李克用之罪,任命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命其率军讨伐黄巢。李存进随他征讨黄巢,任义儿军

  • 《隐秘而巨大》该剧发生在哪一年 李易峰饰演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隐秘而巨大》

    11月6日晚,李易峰、金晨主演的电视剧《隐秘而巨大》总算开播了。这部剧能够说是未播先火,这部剧的开播,也确实是好事多磨,杀青了两年多,很早也就放出过片花和预告片,都没有开播,我们天然对它等待感十足了。该剧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与正版视频播放平台同时播出。首播当晚,《隐秘而巨大》累积播放量现已成功

  • 很想效仿唐太宗的唐文宗李昂,一直逃脱不了宦官的掣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文宗,唐朝

    李昂很想效仿唐太宗,为什么一直逃脱不了宦官的掣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之中,盛唐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最为值得后世的我们去不断追忆的时代。因为,华夏文化在那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是唐朝并非只有盛世,历史上的唐王朝朝实际上也有着长达一百多年

  • 《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是什么剧?李一桐又有新剧将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

    大家有没有发现近期这段时间是有不少影视剧是在热播当中呢?而且由于大家是非常喜欢观看影视剧,在生活中也是离不开影视剧的,所以不管热播当中是有多少影视剧,但依旧是会有影视剧在开机的啦!这就是影视圈里面每天的节奏呢。而近期开机的《乌云遇皎月》这部影视剧热度是非常高的,因为是根据知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加上

  • 李治当时一度想要废后 最后是什么原因阻止了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李治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治废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也算是个奇人了,在他的一步步“培养”下,竟然把自己的老婆送上了皇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也算是创造了历史。后代的人在研究此事的时候,大多会说武则天之所以能够上位,完全是因为李治的懦弱。但实际上,

  • 李勣一句话决定武则天皇后的位置 李勣到底对李治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治,李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治立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唐永徽年间,高宗李治想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始于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三人之间的后宫争斗,逐渐演变升级,变成皇帝李治向长孙无忌集团夺权的导火索。争斗从后宫全面引向外朝,能否立武则天为皇后,成为李治能否夺权的标志。李治与武则

  • 李璲怎么读 李璲生平简介 李璲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璲,唐朝,唐玄宗儿子

    李璲怎么读璲(suì)李璲生平简介李璲(?-765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母为刘华妃,本名李潍。开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为仪王。十五年(727年),领河南牧。永泰元年(765年)二月,李璲薨逝,废朝三日,赠太傅。其子李侁为钟陵郡王、光禄卿同正员,李僆为广陵王、国子祭酒同正员。仪王李璲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