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贺兰敏之:被武则天诬陷与亲姥姥乱伦的风流小生

贺兰敏之:被武则天诬陷与亲姥姥乱伦的风流小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27 更新时间:2024/1/15 21:09:29

武后提出的罪状书,首要的一条就吓人一跳,说武敏之“烝于荣国夫人”,什么叫“烝”,与长辈女性通奸谓之烝。杨老太太是武敏之的亲姥姥,都七老八十了,能与自己的亲外孙乱伦?真是匪夷所思!

武氏兄弟因为与武则天不和而相继消殒,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武后是否考虑过继续援引外戚的问题呢?当然有过。

早在两位亲哥哥因忧惧而死之后,武则天就想到了这一点。从父亲武士彟那里承袭下来的周国公一爵,现在空出来了,她决定不交给哥哥的儿子去继承,而是要交给姐姐的儿子、外甥贺兰敏之来做。

她把贺兰敏之叫到寝宫,和他密谈了这个想法,决定让贺兰敏之改为母姓,也就是改叫武敏之,袭周公爵,加弘文馆学士、散骑常侍。

这是武则天精心策划的移花接木之策。文水武氏一脉,她从内心反感之;自己所生的儿子,先天就是李唐正统的维护者(无论他们主观上想如何);想要在血缘亲族内找到依靠力量甚至后备军,就只有考虑母亲杨氏的这一脉。

历史的诡异处就在这里,就目前来看,任何政治势力都不足以挡住武则天上升的脚步了,然而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祖宗礼法”,却把这位女强人始终堵在了一个死胡同里——她物色不到合适的接班人。

这个贺兰敏之,是个初唐的绝佳人物,翩翩公子一个。他的命运,由于和武则天搅在了一起而暴起暴亡、倏忽而逝,也是颇令人感慨的。

他的文才,着实不错。据说,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的试题就来自他亲撰的笔记小说《三十国春秋》。

贺兰敏之仕途之所以顺利,据推测,与武后之母杨老太太喜爱这个外孙有关,同时也与高宗宠爱他母亲韩国夫人和他姐姐贺兰氏有关。

武则天对他显然也颇为看好,想把他培养成政治新秀。当初的拥立功臣都已老去,朝中一定要有能接替的新贵才行。虽然武则天与姐姐韩国夫人之间关系微妙,民间对韩国夫人的暴死也有流言飞语,但武则天吃准了贺兰敏之不会不为利益所动。

她猜对了!贺兰敏之对武则天的器重果然大为感激,竟叩头谢恩至流血。从此朝夕跟随,“坐为师友,入作腹心”,成了武后跟前的大红人。

俊美少年,文采斐然,官运亨通,上级独宠。这些好运气要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怕不是好事——他要担不起!

中国的辩证法,其实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一句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真理,摧你的不仅有不如你者,有时还有亲手把你提拔起来的人。另外还有一句“否极泰来”,那就多少像是安慰言辞了。否极了,就是死嘛,哪会有大善人能让你“泰来”?

贺兰敏之改叫武敏之以后,终于在一件事上被彻底“摧”了,这就是姐姐贺兰氏之死。

贺兰氏被离奇毒死,武敏之进宫来吊唁,高宗泪流满面地对他说:“如何死得如此仓促?你可知道些什么?”

武敏之不答,只是号哭。

有眼线立刻将此情况密报武则天,武则天思之再三,怒道:“此儿疑我!”从此,武敏之就在武则天那里失宠了。

但是武则天并未立刻变脸,她欲擒故纵,一直看着武敏之蹦跳了四年——你自诩风流倜傥,我看是鸟为食亡。显贵子弟没受过磨难,一旦骤登高位,没有能把握得住自己的!

到了咸亨元年(670年),荣国夫人杨老太太死了,转过年,武则天这才动手。她正式上表,提出了一份武敏之违法乱纪的罪状。其中有的罪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简直骇人听闻!

武后提出的罪状书,首要的一条就吓人一跳,说武敏之“烝于荣国夫人”,什么叫“烝”,与长辈女性通奸谓之烝。杨老太太是武敏之的亲姥姥,都七老八十了,能与自己的亲外孙乱伦?真是匪夷所思!

但这一条《旧唐书》言之凿凿,《资治通鉴》也予以采信。后世史家多有为此感到迷惑的。有的干脆回避不提这事,有的指为五代时史家编造,还有比较谨慎的,说是实无证据,恐怕是武则天以牺牲自己母亲名誉的手法,来坑害武敏之。但这一说也似乎太玄,总之是特大疑案一桩!

其二,司卫少卿杨思俭(这位也是武后的娘家人)有一女儿,貌美,已由武后选定为太子妃,不日即将成婚。武敏之垂涎其貌,竟将她“逼淫”,也就是给强暴了。

其三,在荣国夫人府“逼淫”太平公主的贴身宫女。

其四,在荣国夫人的丧期内,擅自脱去孝服,在家载歌载舞。

提出这份罪状的时候,是在咸亨二年(671年),高宗按理说应该对武敏之还有着一份顾念之情,但是很快有诏下,将武敏之流放到雷州(在今广东),恢复其本姓贺兰氏。

估计贺兰敏之确实有过不检点之处,因为多才与风流往往是伴生物,不奇怪,但恐怕远没有罪状里说的那么吓人。武后的这些指控,极有可能是夸大,而高宗,大约也是迫于武后的压力才进行了制裁。总之,这流氓分子的帽子,贺兰敏之就算戴上了。直到今天的一些文艺作品里,贺兰敏之还往往以恶少形象出现,十分不堪。

冤就冤吧,自古多才而被嫉的不止他一个。可是,他实在是太冤了,流放走到韶州(在今广东韶关一带),莫名其妙就死在当地官府里了,史籍上有说是“以马缰自缢而死”的(见《旧唐书》),有说是被武后令人用马缰绞死的(见《资治通鉴》)。

朝士中的纨绔子弟,因与贺兰有交往而被流放岭南的,还有一大批。

看来,风流也,富贵也,一个人摊得多了就不是好事也。贺兰敏之即便是什么罪也没有,起码他是太得意忘形了。

光想着有姥姥护着就不怕,眼光未免短浅了一些。

贺兰敏之一死,周国公这顶帽子就找不到人戴了。三年之后,武则天又想用武家的人了,别无选择,便奏请将二哥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从天涯海角召回,袭周国公,任了五品的尚衣奉御,第二个月又越级提为三品的宗正卿(掌皇族事务)。

秋千又荡回来了:武氏一族,还是得用啊!

标签: 贺兰敏之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贺兰敏之生平简介 贺兰敏之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贺兰敏之,唐朝

    父亲为贺兰安石(史书记为越石,敏之墓志则记为安石,今从墓志改),袭山县开国男,赠卫尉卿、户部尚书、驸马都尉、韩国公,安石的驸马追赠,可能来自于武后称帝后对于武氏家人的封赠,韩国夫人可能也在受赠长公主之列;妹魏国夫人贺兰氏;妻杨氏,受封弘农郡太夫人;子贺兰琬,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贺兰敏之(642-6

  • 武则天外甥贺兰敏之与外祖母通奸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武则天姊妹的儿子,武则天的外甥。直到后来武则天害死了他的母亲和妹妹,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后来贺兰敏之做了许多荒淫的事,究竟做了些什么呢?贺兰敏之是什么样的人贺兰敏之,父亲贺兰安石,鲜卑族的后裔,母亲是武后武则天的姊妹韩国夫人,他是武则天的外甥,他的妹妹贺兰敏月是唐高宗的宠妃被封为魏

  • 揭秘武则天杀贺兰敏之的真相 真相竟然是因为她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贺兰敏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贺兰敏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怜悯寡姐和侄儿侄女,于是经常让寡姐进宫陪自己说话。可万没想到,李治竟然看上了这个风情万种的寡妇大姨子,很快两人勾搭连环,背着武则天行巫山云雨之事。有学者认为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并非亲生,而是姐姐韩国夫人与李治所生,

  • 贺兰敏之是什么样的人?大唐第一高富帅,荒淫无度连亲人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贺兰敏之,唐朝

    大唐第一高富帅,荒淫无度连亲人都不放过,终死于非命却另有隐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世纪,正是唐高宗李治年间,这时的大唐朝堂之上一位政坛新星冉冉升起。如果说别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那他就是含着金锅出生,他拿到了一个人可以拿到的最好的牌。首先他颜值爆表,是一位

  • 贺兰敏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外甥,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贺兰敏之,唐朝

    唐高宗还在世的时候,韩国夫人被他看上了,被李治纳入后宫当中,韩国夫人一入后宫就得到李治的宠爱,后宫一半的嫔妃都投降韩国夫人,另外一边虽然不趋附她,但也没有支持武则天,为了夺权武则天就将自己的亲姐姐毒害。而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就是韩国夫人的儿子武敏之,在历史上又被称为贺兰敏之,武则天毒杀韩国夫

  • 贺兰敏之是什么结局?武则天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贺兰敏之,唐朝

    每当一提起贺兰敏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武则天怜悯寡姐和侄儿侄女,于是经常让寡姐进宫陪自己说话。可万没想到,李治竟然看上了这个风情万种的寡妇大姨子,很快两人勾搭连环,背着武则天行巫山云雨之事。有学者认为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并非亲生,而是姐姐韩国夫人与李治所生,

  • 唐初名将刘弘基生平简介 刘弘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弘基,宰相,唐朝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刘弘基早年以父荫为右勋侍,为避从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被捕入狱。后投奔太原,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李渊起兵时,刘弘基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围攻长安,以功授右骁卫大将军。后随李世民征战,讨伐薛举,大败宋金

  • 唐初名将刘弘基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刘弘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弘基,宰相,唐朝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刘弘基早年以父荫为右勋侍,为避从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被捕入狱。后投奔太原,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李渊起兵时,刘弘基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围攻长安,以功授右骁卫大将军。后随李世民征战,讨伐薛举,大败宋金

  • 唐初名将刘弘基的故事 刘弘基的后世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弘基,宰相,唐朝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刘弘基早年以父荫为右勋侍,为避从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被捕入狱。后投奔太原,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李渊起兵时,刘弘基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围攻长安,以功授右骁卫大将军。后随李世民征战,讨伐薛举,大败宋金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弘基人物生平 开唐有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弘基

    早期事迹刘弘基早年落拓不羁,喜欢结交轻侠之士,因不事生产落得家贫如洗,后以父荫被封为右勋侍,随隋炀帝征讨辽东。行至汾阴县时,刘弘基自料误期依法当斩,便与部属屠牛犯法,被逮捕入狱,一年后才被赎出。刘弘基出狱后,亡命江湖,以盗马自给,后投奔太原留守李渊。他见李渊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便主动交好李世民,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