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1 更新时间:2024/2/4 5:04:59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棣面前完败,最终落得丢失皇位的悲惨结局!

朱元璋在逝世之前,给建文帝留下了很好的基础,大明王朝国力空前富强,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武将有擅长骑兵战进攻的悍将郭英和防御战实力超强的耿炳文。文有卓敬这样的战略天才和方孝孺这样的儒家大才,还有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可谓是人才济济。

可是天真的建文帝一上台就要做一件最难的事情,削藩。做最难的事情要做最坏的打算,要做最详尽的准备,抓住一切机会。可当朱棣之身来到南京时,建文帝却莫名其妙地听了黄子澄的话,放朱棣回去了。当卓敬建议调朱棣到九江,建文帝又没有听从正确的意见。等朱棣回到北京,建文帝却又一步一步的紧逼朱棣,最后将朱棣逼反,当然朱棣也是早有反意,只是之前都还没有下定决心。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公然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在军事上建文帝以全国之力、百万之师攻打燕王北平一隅、八百将士,本来应该是狮子搏兔之势,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也是耐人寻味的事情。

朱允炆继位以后,因为他在军事系统的根基不深,在皇族里面又弱势,只能依靠文官去支撑地位,所以一再的重用文官,同时也直接开始打压藩王势力,其实主要就是武将代表。

从“靖难之役”前期来看,耿炳文大败,宁王部下全体归降朱棣都不是没有原因的。

还有朱允炆的旨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实际用意是不想背上亲自杀害叔叔的名声,可底下官兵这个执行方式可真是有意思。乱军之中,兵器、箭矢是不长眼的,可朱棣数次却能数次逃得性命,要说底下这帮士兵、军官没有猫腻,那才有鬼。

另外就是选了个草包统帅,这个草包不仅打仗一塌糊涂,大败而归,还在最后关键时刻献门投降,给个建文帝致命一击。这个草包就是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被封曹国公的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靖难之役”的后期,朱棣的燕军一直没有扩大胜利的果实,实际控制区域十分有限,相持中,连朱棣自己都想放弃,想和建文帝谈判。突然一波直捣南京,直接把京城拿下,把建文帝赶下皇位,这个画风也变化太快了,这都得益于一个人,道衍和尚,姚广孝

在人才上,牌面上建文帝并不差,但在实际效果上,却是天差地别。朱棣造反来源于姚广孝的撺掇和怂恿,朱棣野心是有的,也曾徘徊过。

朱棣担心民心所向,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么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师起兵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连带着屋檐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脸惊色,认为可能是不详的预兆。姚广孝解释道:“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坚定了朱棣的信心。

在围攻济南的战役中,朱棣颇受打击,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损兵折将无数。姚广孝建议绕开济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这短短几句话,令朱棣豁然开朗,最终才能拿下京城。

反观朱允炆的幕僚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皆是书生之辈,根本不通兵法谋略,黄子澄甚至还建言放过了朱棣。有个卓敬,还不用。虽后期有盛庸、平安一些将领,却都放在外面,造成自己成了最大的破绽。

朱棣还拥有大将张玉,朱能,都是能征善战之辈,但战场上最彪悍的将领还是朱棣本人。朱棣的儿子也是非常厉害,朱高炽,即明仁宗,朱棣长子,在朱棣“靖难”时,镇守北平,挡住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立下大功;朱高煦,朱棣次子,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

而耿炳文,郭英都已经老了,有强将魏国公徐辉祖却不用,奈何建文帝用人的本领太差,但凡用对了人,也不至于兵败身“死”,也不知是否真死了,这成了一个谜。

在运气上,朱棣可谓是好的魔幻。首先和平时期造反,以一隅敌全国,实力上不占优势,以藩王对正统,道义上不占优势,可偏偏就是运气好。

白沟河之战,朱棣面对大将军李景隆,由于兵力悬殊比较大,朱棣眼看败局已定,结果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南军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而朱棣却趁机乘风纵火,最终取得大胜,彻底击溃南军。(主要是李景隆领军水平太差)

夹河之战,朱棣对阵南军大将盛庸,又是在关键时刻大风骤起,南军迎风作战,眼睛被风沙迷住,招架不住朱棣的进攻,南军再次大败。(主要是朱棣经验更丰富)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当时情况危急,朱棣不敢前去,便令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京城。朱棣的儿子都并非等闲之辈,齐泰要求抓住这三人,用来要挟朱棣。黄子澄则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书生误国呀)

朱棣进攻济南的时候,守将铁铉佯装投降,引朱棣进城,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朱棣就这么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门的时候,城上的铁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马头上,朱棣被吓得大惊失色,马上逃离了城门。铁铉的计谋就差那么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没有之后的明成祖了。(天佑朱棣也)

建文帝是一把好牌,打成稀烂,在自焚之前还在大喊:“齐泰,黄子澄误我”。而建文帝朱允炆犯了最大一个错误,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低武将地位,这也导致了这场内乱。朝中武将持观望态度甚至支持朱棣,李景隆的最后开门献城就是明证。

标签: 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高炽,明朝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史》中对朱高炽的作为圈点到位,可谓高度盛赞,朱高炽的庙号为“仁”,而“仁”这个字却很特殊,更不是随便获封的。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屈指可数,要得到这个称号,首先他在位期间

  • 鳌拜被抓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鳌拜,清朝

    在康熙登基之前,鳌拜是当之无愧的能臣、忠臣。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康熙在扳倒鳌拜,处理鳌拜事件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显得非常奇怪。就是他对作为主谋的鳌拜,比较善待,只是把鳌拜抓来关了起来,并没有进一步的打击。后来,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赐予了鳌拜一等男爵,算是给了他一个优待。不过,

  •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

  •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汉朝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简单理解为,吕布为非常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诚然,吕布确实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满身污点、背主弃义之人。吕布

  •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布,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除了有高顺这样的大将,手下还有八位健将,分别是 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八健将,实力到底如何呢?同样是猛将,张飞手下有十八骑燕将,吕布的八健将和张飞这十八骑燕将比起来,谁更厉害

  •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德文,东晋

    我国是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随着朝代更迭,产生了数百位皇帝,一般来说王朝的末代皇帝,命运都很悲惨,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也不例外。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同母弟。晋孝武帝驾崩后,太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德宗天生在智力上有缺陷,不擅长说话,甚至分不清冬夏,这样的

  • 三国时期曹仁与关羽二人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仁,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曹仁是曹魏宗族大将,也是曹操最倚重的大将之一,正史的曹仁,有勇有谋,善于用兵,不仅武力值很高,谋略上也很出众。并非像演义中所说的是经常打败仗的无能之辈。曹仁曾在江陵打败周瑜数万大军,亲自冲入吴军重围,勇不可挡;在潼关打败马超,取得大胜;然而,曹仁

  • 支持李治为继任者,长孙无忌这么选择的原因是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孙无忌 ,唐朝

    长孙无忌,唐朝初期宰相,凌烟阁功臣第一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开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历朝历代皇位之争都是一件大事,胡亥为了皇位和赵高等人密谋,杀死了公子扶苏;曹丕为了巩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诗;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父弑兄;李世民则策划了玄武门

  •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吴三桂,明朝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

  • 颜良的实力怎么样?在三国英雄排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颜良,三国

    实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英雄众多,民间有个武力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这里面,徐晃排名十五,在张郃、张辽之后,在庞德之前,而颜良排名二十二位,倒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