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退位后都发生哪些事情 清朝衰败为何开始于乾隆

乾隆退位后都发生哪些事情 清朝衰败为何开始于乾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41 更新时间:2023/12/8 13:34:41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和清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乾隆帝登基即位之初,就曾经焚香祭祀告天,承诺若得位60年,就传位给嗣子,从此归政,退闲,不敢有逾越祖父康熙帝61年纪年之数。

乾隆帝在位届60年,他自己也已经有85岁的高龄。

根据朝鲜使臣的说法,乾隆帝容貌气力,虽然还不甚衰老,但已经很容易忘记事情。昨天的事,今天就忘记。早上办的事,晚间就记不清楚。(朝鲜《李朝正宗实录》)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正式宣布,他将于明年归政,传位给皇太子。

乾隆帝在年轻的时候,遵照父亲雍正帝的旧制,册立皇太子,将皇储的密诏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

但到他传位的时候,皇太子已几经变更,经历了极其曲折的过程。

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就立了年仅7岁的皇次子永琏(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为皇太子,遵照雍正帝秘密立储制度,秘密书写其名,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两年后,乾隆三年十月,永琏病死。

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另外一位皇子永琮,乾隆帝有意将其立为皇太子。

结果次年十二月,永琮生痘病死。

乾隆帝又属意于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所生的皇长子永璜,乾隆十五年,永璜还没有等到父亲的册立而突然病死。

皇五子永琪(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所生),也就是《还珠格格》里面五阿哥的原型,也于乾隆三十一年病死。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以“国储四殒”,决意手书所立皇子之名进行密藏,并且只谕知几位军机大臣,但不明示自己所定哪位皇子为储君,防止储君夭折。

于是这年冬,乾隆帝进行南郊大祀的时候,默祷上天说:“以所定之子若贤,能承大清基业,则祈昊苍眷祐,俾得有成;若其人弗克负荷,则速夺其算,毋误国家重大之任,予亦可另行选择”(《高宗实录》)。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乾隆帝东巡,从盛京回銮途中,锦县生员金从善在御道旁进递呈词,上奏条陈四事,首先是请立皇太子,说“立太子可杜分门别户之嫌”。

乾隆帝本来就悲伤自己死了四位皇储,因此大怒说:“有太子然后有门户。众人见神器(皇储)有属,其庸碌者必豫先为献媚逢迎,黠者且隐藏图谋设机构陷。若不立储则同系皇子,之间并无任何分别,就算有有邪之辈,又能从哪里依附觊觎乎?”

直接将金从善以“狂诞悖逆”罪斩决。

自此以后,再无人敢于议论立储问题。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入见,共同阅看所定密缄嗣位皇子之名,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皇太子移居毓庆宫,其名上一“永”改为“颙”。

同时宣告天下:“朕仰承昊眷,康强逢吉,一日不至倦勤,即一日不敢懈弛。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秉承,不至错失。”(《高宗实录》)。

朝廷各部院衙门还有各省需要具题章疏的寻常事件,都由嗣皇帝进行批阅,同时上奏朕来办理。

同年十月,乾隆帝再一次发出谕旨:“朕在明年归政之后,所有缮奏事件,都著为太上皇帝,其奏对也著为太上皇。”

乾隆帝25岁就登基为皇帝,到86岁退位,统治清朝60年。

虽然退位之后,仍以太上皇继续干预朝政,但乾隆由此也算结束了作为一代皇帝的政治生涯。

乾隆帝以皇子登基为皇帝,自幼生长在深宫,不谙世事,不同于康熙、雍正二帝。

即位后,为要巩固他的统治,又力求建立功业,美于乃父乃祖。

乾隆帝的这种特殊的境遇和特有的性格,为六十年间的统治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方面,他在位期间力图有所作为,继述祖业,因而使这时的清朝大体上仍能保持前朝的国势,并以“盛世”自诩。

另一方面,又由于好大喜功而崇尚浮华,不同于雍正帝的倡导实心实政。

连年用兵邀功,巡游宴乐,造成国家巨大的奢靡和浪费。

从皇室贵族到地方官员,都贪婪无厌,吏治败坏,国力日损。

清王朝从此由盛而衰,表面的强盛掩盖着内在的虚弱,歌颂升平的背后酝酿着衰乱的危机。

乾隆五十七年,清军战胜廓尔喀后,乾隆帝为此撰写所谓的《十全记》,自我赞美其57年间的“十全武功”,说:“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御制文三集》)

这所谓的十次战争,对于巩固清朝所确立的版图,强化边疆的统治,客观上起过一定的作用。

臣僚们为此也因此颂赞为“鼎盛”,称之为盛世。

但是,在这些战争中,有很多属于有水分的和可以避免的战争。

比如大小金川之战,如果处置得宜,完全可以避免的。

金川首领停战乞求投降,乾隆帝仍然“必欲诛灭”,最后还是以事实上的失败而告终。

准噶尔、回部之战,对于稳定清朝天山南北路的局势,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清军获胜后,对当地各族民众肆行残酷屠杀,则只能加剧当地民族间和社会上的矛盾。

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给予清朝以沉重的打击,清军损失惨重。

清廷发重兵镇压起义,并没有任何功绩可言。

至于对藩国缅甸和安南的侵略战争,清王朝事实上都遭到失败。

廓尔喀之战,清军获胜后,并非必要地深入廓尔喀境内,最后仍不得不退军言和。

综观清廷这十次战争,有功有过,而过大于功,败多于胜。

乾隆帝不去正视经验教训,而一味自诩“十全武功”,并自称“十全老人”,说明他直到晚年仍未改变不惜穷兵黩武,自炫功业的心理。

乾隆帝在传位皇子的诏书中这样说:“朕绍显洪业,六十年间,天下大治,版图式廓,十全纪绩,五代同堂,和庆骈蕃,实为史册所罕觏。”(《御制文三集》)

在驳斥尹壮图关于满洲贵族和官吏贪婪,民间“蹙额兴叹”的奏报的时候也说:“朕自缵绪以来,益隆继述。只要是惠泽百姓的事,,敷锡越来越多,恩施越来越溥。此不仅胜其他朝代,就算是上溯三代,也是复罕有伦比。”

为此还骂尹壮图:“夫以朕之爱养斯民,如此其厚,天下万民无不身被膏共知感戴。尹壮图对朕爱民的意思,居然懵然毫无感觉,这种兴叹之言语几于摇惑人心。”(《高宗实录》)

乾隆帝晚年陶醉于臣僚们的一片歌赞颂声,又陷于“于外事总未经历”的境地,对于臣下的谏诤和民间的怨叹,不免厌听。

实际状况是:乾隆帝退位前,清朝的统治已然日益腐败,危机四伏。

民间不只是“兴叹”,而且已经在秘密酝酿着起义风暴。

乾隆帝无视这一切,自称为“归政全人”,而把业已形成的种种危难,留给了他的继承者嘉庆帝。

标签: 清朝乾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武则天的掌权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唐朝的女性皇帝,也是唐朝最有权势的女人。她出生于工部尚书、应国公、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家,因其美貌而为唐太宗所喜爱,史称“才人”。之后,她入感业寺当了尼姑,直到唐高宗为她重新召入宫中,封为昭仪,成为皇室中的一员。作为昭仪,武则天施展权术,打压王皇后与萧淑妃,得到了唐高宗的信任。在永徽六年,她被立

  • 刘备和汉献帝关系如何 刘备是汉献帝的皇叔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汉献帝

    根据历史记载,刘备和汉献帝的关系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密切。事实上,刘备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汉献帝是当时的皇帝,而刘备则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的。在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他的确待了一段时间在曹操手下。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将领,他渴望得到更

  • 三国最变态的人都有谁 他们是怎么变态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刘备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了英雄人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许多人以其独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人物。然而,在这些英雄人物中,也有一些人因其变态的行为而备受争议。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三国中最变态的人是谁。第一段: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他

  • 刘备最厉害的15位大将 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大将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他的领导下,有许多优秀的将领为他效力,其中最厉害的15位大将更是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传奇人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刘备最厉害的15位大将是谁。第一段:关羽关羽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也是他最信任的大将之一。他以勇猛善战、忠诚正直著称,曾

  •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 诸葛亮真的爱这个妻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黄月英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关于他是否真的爱黄月英的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首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生平。据历史记载,诸葛亮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刘备的军师和丞相。而黄月英则是他的妻子,被誉为“卧龙凤雏”。他们两人在长期的政治

  • 黄月英作为诸葛亮的妻子 诸葛亮死后她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黄月英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关于他死后黄月英去了哪里的问题,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一直存在争议。首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生平。据历史记载,诸葛亮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刘备的军师和丞相。而黄月英则是他的妻子,被誉为“卧龙凤雏”

  • 夏太康简介 不理政事被后羿夺去国政的夏朝君王(夏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太康,夏朝皇帝,夏朝皇帝列表

    姒太康,夏代君主,生卒年不详,姒启长子,姒启病死后继位。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人物简介太康,夏朝君王.启(夏启)长子。启病死后即位。实际

  • 夏启简介 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夏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启,夏朝皇帝,夏朝皇帝列表

    夏朝皇帝姒启,在位年不详,姒禹之子。姒禹病死后,姒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继位后,姒启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姒启在位晚期,发生武观之乱,政局动荡。姒启骄奢淫逸,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人物简介姒启的母

  • 夏禹简介 治理黄河建立夏朝 夏朝第一个皇帝 (夏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禹,夏朝皇帝,夏朝皇帝列表

    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

  • 商昭王沃丁简介 在位期间采取节用宽民政策(商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昭王,商朝皇帝,商朝皇帝列表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继位,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死后,弟太庚继位。基本简介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继父太甲即位,传说在位29年(公元前1570-公元前1541)。沃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