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在位时期狄仁杰位高权重 狄仁杰为什么是指一个三品官

武则天在位时期狄仁杰位高权重 狄仁杰为什么是指一个三品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3/16 11:56:1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则天时代,狄仁杰位高权重,人称“阁老”,为何只是一个三品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些年来,“狄仁杰”是个热门大IP,“元芳,你怎么看”已经成为经典网络语言。

在电视剧中,狄仁杰位高权重,就连武则天都要称呼他一声“阁老”。为了断案,狄仁杰经常微服私访,在紧要关头,身边的随从就会亮明身份:“不得放肆,这位就是内史大人,狄阁老”。

有人就纳闷了,“内史”是个什么官?像司马迁一样,负责写历史的吗?好像写历史的一般都不是什么大官呀。

别说,还真有细心的朋友,特意去查了查,然后就急不可耐的大喊:“我去,内史就是一个三品官,狄仁杰,你是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充大尾巴狼,一个三品官,你牛什么牛,没人能管得了你了,是不是”。

不应该呀,狄仁杰既然被称为“阁老”,那就表示他已经“入阁拜相”,地位如同宰相,怎么着,也得是一品大员呀。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说明你对唐朝的官职不了解。在唐朝,实职官员的天花板,就是三品,即便是“入阁拜相”,那也是三品。

至于一品和二品,已经成为“虚职”,工资很高,待遇很好,荣誉很大,但是,就是没有任何权力。

唐朝的特色官制,一品,二品是怎么消失的

关于“宰相”这个职位,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称呼。

春秋时期,郑国叫“执政”,楚国叫“令伊”,汉朝叫“丞相”,唐朝叫“尚书令”,明朝叫“首辅”,清朝叫“军机大臣”。

不管怎么叫,但凡能做到“宰相”,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集团公司董事局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经过多年的演变,到了隋唐时期,中国的官制演变成了“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就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所谓“六部”,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六部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其中,中书省设置“中书令”一人,尚书省设置“尚书令”一人,门下省设置“侍中”一人。

这三个人的地位,都相当于宰相,他们三个人加上皇帝,就组成了一个“董事局”,所有的朝廷大事,都是由他们决策。

一开始,尚书令的地位要稍高一些,因为他直接管理六部,相当于主抓行政工作,因此,尚书令设置的是“二品”,中书令和侍中是“三品”。

但是,自从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因为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所以,后来再也没人敢担任这个职务,于是,尚书令就空缺了出来,增加了两个副职,分别是“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这两个人的品级是“从二品”,也加入了董事会。

董事会的办公地点,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改到中书省,被称为“政事堂”。

到了唐中宗李显时代,尚书左右仆射的地位开始下降,慢慢的被踢出了董事局,但是仍然保留级别,从二品,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不再有具体的实权。

这俩人出局了,但是活还得有人干,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职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三品。

这个职务听着很绕口,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你虽然不是中书省的领导,也不是门下省的领导,但是,你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权力,也可以进入董事会,参与朝廷大事决策,一句话,地位等同于宰相。

至此,尚书省已经名存实亡,董事会成员变成了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以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特别说明一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职位,含金量特别高,即便是左右仆射,你也得兼任平章事,才能进入董事会。

到了武则天时代,她又给改名了,改得特别优雅,中书省改为“凤阁”,一把手叫“内史”,门下省改为“鸾台”,一把手叫“纳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因为中书省主管决策,因此,“内史”就相当于宰相,或者说“大唐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不过,依然是三品官。

到了元朝时期,只剩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为了管理全国,又在各地设立了“行中书省”,就是我们现在省级单位的雏形。

有人会问了,那什么样的人,才能担任一品和二品?

在唐朝,一品官有六个,分别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司马,司徒,司空。其中司马也称为太尉,主管军事。但是,在唐朝,这些职位都是虚的,要么没人干,要么就是个荣誉称号,所以,基本上没有一品官。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天策上将”,这个是为李世民量身打造的,独一份,以后就没有了。

二品官有两个,分别是尚书令和大行台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相当于大区总裁,管理多个省份,这两个职位,李世民都干过,所以后来就再也没有人干了。

狄仁杰到底是个什么官,权力有多大

狄仁杰的官途中,有一个贵人,名字叫“阎立本”,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就是阎立本画的,另外,他最高升任中书令,死后追赠司空,也是一位位极人臣的人物。

在阎立本的推荐下,狄仁杰出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唐高宗李治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大理寺主管刑狱,案件审理,狄仁杰神探的名头,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他在一年之内,将大量积压案件进行妥善审理,无一起冤假错案。

武则天称帝后,狄仁杰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授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正式进入内阁,成为董事会成员。

不过,狄仁杰的官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遭到了来俊臣的诬陷,虽然最后被免去死刑,但是却被贬为彭泽县令。

公元697年,狄仁杰再次被武则天用,担任鸾台侍郎(相当于门下省二把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授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升任“纳言”(门下省一把手),再次进入内阁。

公元698年,突厥南下侵犯河北,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大元帅”,授权他“便宜行事”。狄仁杰带兵击退了突厥的进攻,恢复了河北的正常生活秩序。

公元700人,狄仁杰升任“内史”,相当于大唐集团总裁,除了武则天,就数他最大。

不过,这个内史,狄仁杰没当几个月,当年9月份,他就去世了,享年73岁。他死后被追赠为“文昌右相”,相当于“尚书右仆射”,从二品。

此后,他又不断被追赠为司空,梁国公,配享太庙,太师等等。

因此,在狄仁杰生前,他虽然只是三品官,但是已经是标准的大唐宰相,而且是排名第一的宰相,位极人臣,无人可比。

标签: 唐朝武则天狄仁杰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邦的姬妾薄姬能逃过吕后毒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吕后

    众所周知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妻子,但是失宠已久,并且在刘邦死后残忍对待戚夫人,那么历史上刘邦的姬妾薄姬能逃过吕后毒手的原因是什么?吕后虽然是妻子,但更是刘邦的亲密战友,是刘邦“斩蛇起义”之前就配合默契的搭档。在刘邦起事之后,吕后为刘邦守后方,曾被敌人俘虏过,死生一线。到汉室初定,刘邦又宠爱戚夫人,几次想

  • 萧衍作为一个在位48年的皇帝,是怎么做到40年不近女色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衍,40年不近女色

    在古代一旦当了皇帝,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最顶级的美女都属于你,所以皇帝往往都会有后宫佳丽三千,可是萧衍作为一个在位48年的皇帝,是怎么做到40年不近女色的?萧衍出身高门兰陵萧氏,相传是萧何的25代孙。16岁那年,萧衍族叔萧道成篡夺了刘宋江山,登基称帝,萧家一跃成为顶级豪门,皇室贵胄。上天给了萧衍一个优渥

  • 历史上杨坚为什么能顺利称帝?详解其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坚,隋朝

    很多人都想知道历史上杨坚为什么能顺利称帝?其实他的成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时就是各个少数民族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生活了近三百年,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各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杨坚是汉人,但是他又是在鲜卑政权的体制下长大的,他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 王凌叛乱为何会以失败告终?哪些原因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凌,三国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嘉平三年,不满太傅司马懿专擅朝政,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泄自尽,时年八十岁,夷灭三族。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王凌是司徒王允的侄子,王允诛杀董卓之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贾诩的煽动下,率军杀入京师,杀了王允全家,王

  • 朱梓是谁?他与陈友谅之间的真的有某种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梓,明朝

    朱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八子,洪武二年生,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日,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皇八子朱梓被封为潭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潭王朱梓在王府自焚身亡,朱梓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到底犯了什么大罪,会被吓得自焚呢?另外民间传言朱梓是陈友谅的遗腹子,这是

  • 太子朱标死后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朱元璋

    对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事情起因,由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早逝,因此,皇位传给谁呢?曾经成为了一个难题,其实朱元璋也曾考虑过,燕王朱棣,因为无论各方面的能力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其次,朱元璋为何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呢?其实背后有三大

  •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想过杀朱棣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朱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于南京皇宫。临死前,朱元璋下达遗诏,宣布朱允炆为继承者,“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作为布衣出身的皇帝,朱元璋的身上有无数的争议,尤其他为何未将皇位

  • 靖难之役朱允炆占据优势 朱允炆最后为何败给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朱允炆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和别的开国皇帝一样,也曾大封功臣。本来他有一个能力很强的太子,然而可惜的是,太子朱标却英年早逝了。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此人,仁厚有余,而气魄不足,朱元璋担心自己一旦驾崩,朱允炆虽然继位为帝,但难以驾驭的住,那些曾跟自己冲锋陷阵打天下的将军勋贵们

  • 朱棣当初曾诺和宁王平分天下 最后宁王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宁王

    还不知道:朱棣和宁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稳固朱氏江山,曾大封朱氏藩王。他的本意是希望藩王能作为朝廷的屏藩,不曾想,结果却是藩王尾大不掉,对朝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刚做上皇帝不久,就开始

  • 司马懿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最后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治家、军事家、权臣以及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比较有名的,还是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哥俩。不过,司马懿虽然孩子很多,但他的九个儿子的结局,却大多比较惨。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司马师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