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 刘邦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 刘邦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76 更新时间:2024/1/27 0:39:3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楚汉之争中,为什么刘邦能够脱颖而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因为项羽的定位最多只能是将军,他根本没有当皇帝的潜力,自然无法率领楚军与刘邦争夺天下。

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名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作为秦汉时期威震一方的大诸侯,项羽才能出众是毋庸置疑的。

巨鹿之战中,项羽命将士破釜沉舟,仅仅带着三天口粮与秦军决一死战,也正是这份决心使得楚军如战神附体,大败秦国数十万大军,在历史以少胜多战役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即便项羽勇猛无双,可在楚汉之争中他仍然一步步陷入困境,最后落了个众叛亲离、乌江自刎的下场。

那么问题来了——楚汉之争中为什么刘邦能够赢得天下呢?

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刘邦较项羽更知人善用

古往今来,君王想要成就一番霸业,单靠自己的力量可不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全能之人,或许你在武力值上高出别人一等,但有可能在谋略上逊人一筹,唯有广泛招纳相关方面的人才,将重要短板缺点不足才有一统天下的资格。

所以君王是否会知人善用就显得很重要了!而在这一点上,显然刘邦要远胜于项羽。

就拿汉初三杰来说,运筹帷幄之外,决胜千里之中,刘邦有智囊张良;为前线将士及时运送粮草,巩固后方,刘邦有萧何;统帅万千将士,攻城破敌,刘邦有韩信

汉初三杰放在哪一个年代都算得上鼎鼎有名的杰出人才,可他们全都汇聚于刘邦帐下为他效力。为何会这样?就是因为刘邦知人善用!懂得将人才放在应有的位置,让他们绽放自己的光芒,曾不受项羽重视的兵仙韩信就是在刘邦这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观项羽,尽管他的武力值与统帅才能要甩刘邦几条街,可就是因为不懂得知人善用害死了自己。

其实项羽手中也有不少人才,龙且英布季布、钟离昧、范增等,可是真正能得到他信任的人并不多,发小龙且姑且算一个,然而后者因为盲目自大被韩信打得身败名裂而死。

哪怕是项羽尊称的亚父、一直忠心耿耿的范增也没能得到项羽的信任,反而因为陈平的离间计而对他感到猜疑,最后逼得后者负气出走,半路上背疮发作而亡。

不信任是不懂知人善用的体现,项羽过于迷信自己的力量,对于手下人才有所保留,如此以来这么能获得他们全心全意的效忠呢?

所以到了楚汉之争后期,项羽面临众叛亲离的困境,很多人主动投靠刘邦,这就是项羽不懂得知人善用的后果!

二、项羽有妇人之仁

其实项羽本是有很大机会赢得天下的,甚至刘邦与之进行楚汉之争的资格都没有,只不过由于他太过妇人之仁,亲自葬送了这种机会。

巨鹿之战后,项羽兵力大增,士气大涨,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坐拥四十万大军。

反观刘邦,当时仅仅只有十万人马,战斗力还远远不如楚军,所以项羽听从范增计策,设下鸿门宴的时候,即便刘邦百般不情愿,也不得不冒险前去。

这对于项羽来说,本是斩草除根的大好机会,因为纵观当时天下所有诸侯,唯一能够给他带来威胁的只有刘邦,所以范增才迫切让项羽铲除对方。

可是项羽呢?在宴会上因为樊哙的几句话就动摇了自己的想法,任由刘邦逃回自己的大本营。

这种放虎归山的行为实属妇人之仁,项羽也因此失去诛杀刘邦的唯一宝贵机会,从那以后楚汉之间形势逐渐逆转,项羽渐渐走向穷途末路。

而在心狠手辣这一方面,刘邦显然要比项羽厉害多了。他只要一抓到机会,就会对项羽穷追猛打,至于两人结义兄弟的身份,那完全就是搞笑!试问一个合格的君王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称兄道弟吗?没在背后下狠手就不错了!

而且刘邦不但竞争对手下手,就连忠于自己的开国大臣也不放过。当初韩信在潍水之战中大破龙且二十万大军,占领齐地,一番收编之下部队达到了20万,以及拥有了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的能力。

然而即便如此,韩信仍然没有叛变,他铭记刘邦的知遇之恩,始终将帮助后者成就一番功业放在第一位,一心一意为其服务,最终成功击溃项羽帮助汉国统一天下。

可建国以后刘邦立马翻脸不认人,任由吕雉萧何铲除韩信,其手段之狠辣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项羽在这方面有刘邦一半的狠辣,恐怕早就成就一番霸业了!

三、项羽不得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不得人心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巨鹿之战后,项羽降服了秦国二十万大军,然而因为粮食的问题,他不得不化身屠夫将这些降卒坑杀,这种行为让他背上暴君的骂名。

其次,项羽灭秦以后主持天下的分封,可他并没有按照功劳的大小合理进行分封,而是将领土分给了与自己较为亲近之人,如此一来项羽与其他有功诸侯之间是矛盾也越来越深。

再者,项羽分封的时候其实天下共主是义帝熊心,虽然后者与傀儡没有什么两样,但至少在明面上他有着正统地位。

可是项羽认为兵多将广,理应成就一番霸业,便将熊心杀死,这也是后来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选择反叛的原因。

项羽入关以后看似威风八面,但其实在一系列的愚蠢行径之下,他已经失去了人民、诸侯与将士的信任,如此不得人心的形象也注定他就在楚汉之争中以失败告终。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因为项羽不懂得知人善用、有妇人之仁、不得人心三方面的原因,他最终没有在楚汉之争脱颖而出,而是让曾经他看不起的地痞流氓刘邦成为最后赢家。

标签: 楚汉之争刘邦

更多文章

  • 三国后期出现了武将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武将,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拜小说《三国演义》所赐,这一时期的历史名人,在民间的知名度普遍比较高,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很多人看三国,包括我在内,都喜欢看武将之间的争锋,看谁谁用几个回合干掉了谁。这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小说中虚构出来的武将单挑模

  • 有哪些与冯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冯京,北宋

    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人,北宋大臣。曾祖时南迁粤西之宜山龙水,至祖父时落籍江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反对

  • 吕溱:北宋时期官员,精识过人,辩讼立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溱,北宋

    吕溱(1014—1068),字济叔,江苏扬州人,宋代官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宝元元年(1038)戊寅科状元。曾任亳州通判、直集贤院,出知蕲、芜、舒州。英宗治平二年(1065)后起知池州、江宁府。神宗即位后,知杭州,改知开封府。期间,精识过人,辩讼立断

  • 乾隆人生中有43个妃子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妃子

    对乾隆有43位妃子,他一生最爱的人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常常说,帝王背后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其中的“三千”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数量,而是作为夸张的手法表达很多而已。但即便如此,自古皇帝的后宫的确很多,其中清朝乾隆帝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根据目前掌握的记

  • 孙策的一生都有哪些故事?他的名气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策,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孙策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枭雄,割据江东一带,为以后东吴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曹操曾在煮酒论英雄中说孙策是“藉父之名”,并非英雄,那么事实真如曹操所说吗一,出身名门孙策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之后,其父孙坚也

  • 诸葛瑾在劝降关羽的时候 关羽为何不将人扣押便于突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瑾,关羽

    还不知道:诸葛瑾前来劝降时,关羽为何不扣押他借此突围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史料记载,刘备打下西川和汉中之后,威震华夏,成为颇具实力的一方诸侯,此时驻守荆州的关羽,为了响应西线的战事,居然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襄樊战役。大家都知道,关羽将樊城的曹仁打得是节

  • 江东时期的虎将太史慈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史慈,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江东时期的虎将太史慈的故事。生逢乱世太史慈21岁就做了官员,这可以看得出他的起点是非常高的。而太史慈和孔融等人都是好朋友,太史慈地位朋友当中甚至有一部分是刘氏皇室后裔。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 张士贵:唐朝开国名将,曾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士贵,唐朝

    张士贵(586~657年),字武安,小名忽峍 ,虢州卢氏人。唐朝开国名将,隋朝大都督张和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幼学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隋朝末年,聚众揭竿起义。归顺唐国公李渊,拜右光禄大夫,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全国,屡立战功,累迁左领军大将军、

  • 李多祚曾协助发动神龙政变,为什么被李显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多祚,唐朝

    李多祚(654年—707年),盖川人,靺鞨族,唐朝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将军。此人本是靺鞨族的一位酋长,后来率领部落,归降唐朝,成了唐朝的将军。归降唐朝之后,此人为唐朝征战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皇帝信任。此后更是被调回

  • 来俊臣之死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来俊臣,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来俊臣是武则天创建的武周时期著名的酷吏之一,他以告密起家,成为武则天打击政敌的左右手。在武周朝的酷吏政治时期,来俊臣大肆诬告朝臣和李唐宗室,采取残酷的刑讯手段,为武则天坐稳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自古酷吏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