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3/12/15 8:45:12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明朝的太监是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个群体,其在现代的知名度为各朝代最高。

即便明朝的太监在权势上不如晚唐时期的太监,也不堕他们的威名。

这是因为,汉、唐时期的太监得罪的是世家门阀,而明朝的太监得罪的是读书人。

读书人笔下生辉,太监们名声自然高涨,当然,是坏名声,如郑和那般有正面形象的极少。

本文就聊一聊明朝的两位知名度最高的坏太监,分别是“立皇帝”刘瑾和“九千岁”魏忠贤。

两人都是皇权为了遏制臣权,推出来的政治打手,也可以称为“背锅侠”。

明朝的太监中,这两位的名声最差,也是权势最大的,这一点,仅从两人的绰号中就能估计出来。

一个已经是“立皇帝”了,一个“九千岁”,距离“万岁”也仅一步之遥。

本文就想对刘瑾和魏忠贤做个简单的比较,看看两人中谁更厉害一些?

从绰号上来看,“立皇帝”当然比“九千岁”更胜一筹,但综合实力却未必如此。

两人出现的历史时间相差一百余年,权势巅峰期分别出现在明中期的正德年间和明晚期的天年间。

相隔这么久远怎么比较?本文主要从内朝掌控力、外朝掌控力、政治战斗力以及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内朝掌控力

所谓内朝掌控力,是指对皇宫大内的掌控力。

太监是皇帝的私奴,主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是在皇宫里面,因此,皇宫大内才是太监们的基本盘。

明朝的太监们,虽然也接受出外公干的任命,比如当监军,当税官什么的,但职务的调整和任用,都是皇宫内说了算。

太监们的后台,是皇帝也好,是皇妃也好,都是居住在皇宫中,太监的管理机构也是在皇宫中。

所以,太监的权势高低,首先要看在皇宫内的地位如何,皇宫大内都不能主导的话,就更不要说在外面嚣张了。

皇宫里太监能执掌的所有机构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在司礼监任职的太监有着帮助皇帝“批红”的权力,可以干预朝政。

刘瑾在职务上,曾担任过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略高于魏忠贤担任过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但魏忠贤还兼任“东厂太监”,管理着东厂这一由太监主导的特务机构。

也就是说,在内朝,刘瑾的权力覆盖范围不如魏忠贤。

这是因为,跟刘瑾同期的太监中,并不只有刘瑾一人受到皇帝的信任。

在正德皇帝朱厚照身边,一共有八个从东宫起就伺候正德皇帝的太监。

正德皇帝上位后,他们都得到了任用,并称“八虎”,刘瑾只是其中之一,《明史·刘瑾传》中记载:

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并以旧恩得幸,人号“八虎”,而瑾尤狡狠。

如“东厂太监”就是由“八虎”中的马永成担任,当时还有个“西厂太监”(西厂后在正德年间取消),是由“八虎”中的谷大用担任。

也就是说,正德年间皇宫中的权力蛋糕,刘瑾要和另外七位分享。

而魏忠贤则不然,他是独自分享,天启皇帝朱由校只信任魏忠贤一个人,几乎把所有的内朝权力都交给了他。

这是因为,魏忠贤巴结上了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两人深相结”。

在客氏的帮助下,魏忠贤不但违规担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司礼监任职必须要识字,魏忠贤不识字),还铲除了所有能分享权力的太监。

魏忠贤在内朝一家独大,皇宫的太监们没人敢反对他,刘瑾就不同,“八虎”中有好几个敢跟刘瑾打擂台。

比如,“八虎”中的张永,后来就在铲除刘瑾时出了大力。

如此一比较,刘瑾要跟七个人分享内朝的权力,还有人敢背刺他,魏忠贤却一人独享内朝权力。

因此,在内朝掌控力上,魏忠贤比刘瑾强。

二:外朝掌控力

外朝就是指朝廷,刘瑾和魏忠贤都是皇帝推出来跟文官们打擂台的,需要在朝堂上有帮手,这些帮手就是朝廷中愿意成为“阉党”的官员们了。

而在这一方面的掌控力,刘瑾和魏忠贤都差不多,一个好汉三个帮,两人都懂得广收党羽的重要性。

《明史·刘瑾传》中记载:

是时,内阁焦芳、刘宇,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皆为瑾腹心。

《明史·魏忠贤传》中记载:

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僇,号“五彪”。又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而为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计。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

两人能权倾天下,这些“阉党”成员功不可没,刘瑾和魏忠贤在权势巅峰期时,外朝都无人能抗衡。

外朝掌控力比较,刘瑾和魏忠贤持平。

三:政治战斗力

正德皇帝推出刘瑾,天启皇帝推出魏忠贤,需要的是他们能帮助皇权打击不服。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看两人的政治战斗力了。

从《明史》中的记载来看,两人的政治战斗力都不错。

对于政敌,能用政治手段解决的自不必说,不能用政治手段的,刘瑾和魏忠贤也懂得利用锦衣卫等暴力机构解决问题。

不过,就我个人判断,正德时期文官集团的战斗力可能略差于天启时期文官集团的战斗力。

也可以这么说,明中期皇权的权势大过明晚期皇权的权势,相应的,臣权就要弱一些。

刘瑾得到的来自皇权的助力,应该大过魏忠贤得到的来自皇权的助力。

比如,跟刘瑾对立的内阁大学士杨廷和(正德皇帝的老师之一),后来在权势巅峰期,他和他的党羽,就被不到二十岁的嘉靖皇帝轻松地用政治手段扳倒。

而魏忠贤出山前,天启皇帝遇上了巅峰时期的东林党人,却拿他们毫无办法。

最后,是依靠魏忠贤用暴力手段,才把东林党人扳倒,比如著名的“东林六君子”,《明史·魏忠贤传》中记载:

逮(杨)涟及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六人,至牵入熊廷弼案中,掠治死于狱。

我想,魏忠贤遇上的东林党的战斗力应该超过正德年间的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等人。

魏忠贤能在跟东林党人的对抗中保证优势,其政治战斗力应该略强于刘瑾。

四: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刘瑾也好,魏忠贤也好,他们的权力全部来自于皇权的授予,皇帝信任和支持他们,他们才能保住权势。

在这一方面,刘瑾可以说是完败于魏忠贤。

前面讲过,正德皇帝身边不仅仅只有一个刘瑾,正德身边有“八虎”。

虽然刘瑾更突出,正德皇帝给予他的权力和支持最多,但毕竟是有人跟刘瑾分权,跟刘瑾分享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当同为“八虎”的张永配合文官集团要扳倒刘瑾时,刘瑾都没有什么抵抗之力。

正德皇帝信任刘瑾,也信任张永,张永向正德揭发刘瑾的罪状时,正德很轻易就相信了,《明史·刘瑾传》中记载:

永出寘鐇檄,因奏瑾不法十七事。帝已被酒,俯首曰:“瑾负我。”永曰:“此不可缓。”永成等亦助之。遂执瑾,系于菜厂,分遣官校封其内外私第。

所以,正德皇帝对刘瑾的信任和支持,不说只有八分之一,但也绝对有限。

而魏忠贤就不同,他是独享天启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还有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帮他撑腰,不管是内朝还是外朝,完全不惧任何人的告发。

内朝没人敢告发,外朝的告发,天启皇帝又绝对不会相信,魏忠贤在皇帝身边的日子可比刘瑾过得舒服。

也因此,刘瑾在正德还活着时就完蛋了,魏忠贤是直到换了个皇帝后才完蛋。

天启皇帝临终前,重病缠身之时,都还记着魏忠贤,不断给魏忠贤的子侄辈加官进爵,还叮嘱崇祯皇帝要优待魏忠贤,《明史·魏忠贤传》中记载:

秋七月乙丑朔,帝不豫。丙寅,罢袁崇焕。己卯,封魏忠贤孙鹏翼为安平伯......八月丙申,加魏良卿太师,魏鹏翼少师......乙巳,召见阁部、科道诸臣于乾清宫,谕以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封忠贤侄良栋为东安侯。

如果不是天启皇帝突然亡故,魏忠贤这个“九千岁”估计还要当上很久。

标签: 魏忠贤明朝

更多文章

  • 雍正宠幸宫女又在怀孕后打落冷宫 雍正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宫女

    对雍正帝宠幸了一个婢女,婢女怀孕后却被打入了冷宫,这是为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论你权力如何滔天,都不可能悠悠众口对你的留言传播。即使你是主宰万人生命的帝王也不例外。乾隆帝,清朝建立以后的第四任帝王,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将国家政治打理的井井有条。即位之初

  • 在文学和哲学方面,谢肇淛有哪些观点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谢肇淛,明朝

    谢肇淛(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出生地为钱塘,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

  •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蔡新,清朝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人,清朝大臣。父早逝,家境贫穷,自幼与兄助寡母耕作、采薪度日。蔡新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喜闻儒家性理天命的学说,深受堂叔蔡世远的钟爱。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皇后,即使马皇后过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岁月里,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稳住后方。朱元璋能够发迹,马皇后功不

  • 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前 朱棣为何两次下令抓尼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何在迁都北京之前,两次下令,将全国的尼姑都抓起来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安置皇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统一天下,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依旧有很多烦恼,比如说子嗣众多。古代每个皇帝都会

  •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乐毅,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实际上,乐毅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上面的四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乐毅以弱伐强。无论是白起、王翦,还是廉颇、李牧,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他们国家非常强盛的时候。白起处在秦国向六国发起总攻的

  • 给朱祁钰、于谦平反,朱见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见深,明朝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复辟成功获得皇位以后,对朱祁钰和于谦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他下诏指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废了朱祁钰的帝号,又给了他一个“郕戾王”的恶谥,还不准

  • 刘盆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盆子,汉朝

    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的十世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盆子是新朝末年的枭雄,为赤眉军首领樊崇拥立的傀儡皇帝,在位不到两年,在赤眉军失败后随樊崇投降东汉光武帝刘秀。那么刘秀是如何对待堂侄孙刘盆子的呢。一,汉室后裔刘盆子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刘邦之孙,刘肥之子)的后

  • 夏侯渊被杀后,刘备为何要说若斩张郃,胜斩夏侯渊十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侯渊,三国

    三国时代的定军山战役其实同前期的赤壁之战一样名气巨大,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定军山一战,黄忠力斩曹魏名将夏侯渊,夏侯渊不仅是曹操汉中的军事统帅,也是曹操整个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被杀,黄忠趁势想去烧毁曹操粮草,刘备说,斩夏侯渊没用,斩张郃才有用,若斩张

  • 申屠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申屠嘉,汉朝

    一朝天子一朝臣指新的帝王登基后,旧朝的臣僚被新的臣僚所代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申屠嘉,姓申屠,名嘉,梁国睢阳人。秦末时期,申屠嘉跟随汉王刘邦对抗西楚霸王项羽,依靠战功不断升迁得以重用,相继担任队率、都尉等职,跻身中高级将领的行列。在汉惠帝时期升任为淮阳郡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