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中的魏延与孔明之间究竟有些什么矛盾?

三国中的魏延与孔明之间究竟有些什么矛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2/13 0:22:45

在蜀汉中后期的内部矛盾中,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对。很多网友问小编,他们俩究竟为啥呀,弄得关系这么僵?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看。

诸葛亮不喜欢魏延肯定不是演义中所说的脑后有反骨,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魏延的性格,下面几点:

一,魏延本人骜不驯,傲视同僚

平心而论,魏延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对待士卒还是很够义气的,基本上懂得“公赏罚、严纪律、同甘苦”这些大道理,故而其所部多愿为其出生入死。这也是魏延军团长期以来战功赫赫的主要原因。但是魏延这个人性子粗犷,对那些只懂步韵唱酬的知识分子一向是懒于结交,甚至是瞧不上的。这也就间接导致,当杨、魏二人各执一词,互相攻讦对方谋反的时候,侍中董允、长史蒋琬等文人全都“保仪疑延”。

魏延死后,杨仪更是起身用脚踏踩他的头颅说:“庸奴!还能干坏事吗?”由此可以反证,魏延这个人也是同关羽类似,“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陈寿对他评价说:“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二,魏延本人直言鲠议,口无遮拦

网络配图

豪迈与直爽是魏延自取祸咎的两把利剑,前者遭疑,后者毁身。刘备沔阳称王,定治所于成都之后,拔魏延为汉中太守。一日,刘备大宴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要职,你打算说点什么吗?”

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三国志》记载的原话是“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我们且不说魏延这段答话根本不符合将官授任的规范,单就内容而言,也完全是在“秀自己”。可以说丝毫没有考虑到先前早已视汉中为己任的张飞和其他将领的感受。在这点上,他与同一时期的吕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吕蒙即将西驻陆口,接任汉昌太守时,孙权也问他想说些什么,他是这样对答的:“关羽君臣,玩弄权谋,不可待以腹心。现在关羽之所以没有领兵东向,一是因为您明察烛照,二是因为东吴虎踞龙盘。现在不趁我们兵强马壮谋取他们,一旦情见势竭,想再陈兵出力,恐怕难上加难。邻敌既覆,可让征虏将军孙皎驻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城,蒋钦率领游击部队一万人,沿长江上下行动,随时应对敌方,我为主公前去占据襄阳,这样即使不用孙刘联盟,也可以独力拒曹!”

吕蒙的答话就不仅言之有物,方针明确,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话凸显出了东吴集团是一个团队,团队里面人才济济,不止我一个人!

而魏延的做法,除了能让群臣在表面上为他这番话而赞其雄豪,复有何益?

刘备深通帝王之术,复有容人雅量,自然不会计较。但先主去后,魏延之所恃既无,便当自取韬晦之计,以求存身。他却愈加张狂无忌!在孔明尸骨未寒、费祎等人拔寨回还,准备国殇之时,魏延竟脱口言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意思是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嘛,府中的亲属和官员可发丧还葬,我自然应当率领各军去进击敌人,怎么可以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搁国家大事呢?

我们虽然不得不承认,魏延作为蜀国石柱,的确忠公体国,句句直言鲠议。但是这种经常不分场合、不讲方式的直言鲠议,诸葛亮生前能喜欢吗?

三,魏延特立独行,不善拉帮结派

网络配图

刘备谋定天下,建立蜀汉,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荆州士族、益州土著、东州集团、西凉夷狄四大帮派。魏延本人却跟任何一帮的关系都不熟络,跟文臣生分一些,那还罢了,跟马超、赵云、黄忠等等武将的相处,也并不融洽。除了杨戏稍微夸赞了魏延几句,说他“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其余文武,似乎对于魏延这个人,都视为异类。

这一切,应该都跟他特立独行、不善权谋、刚烈耿介的性格不无关系。

在蜀国,诸葛亮的确很难擢升一个跟四大集团都扯不上关系的人来继承衣钵。

四,魏延本人累有勋绩,功盖丞相

稍观《魏略》与《汉晋春秋》,就不难发现魏延功勋卓著,在蜀汉集团,其军功仅次于关、张,甚至在马、黄、赵之上。

公元212年,魏延平克刘璋所部刘璝等九位将领的精锐部队,平定广汉郡。

公元214年,魏延攻克重镇雒城,并于雁桥之战中击败生擒刘璋麾下名将张任,并率军包围成都。

公元230年,魏延率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连败郭淮、费瑶等十余将,名霸武威。

网络配图

公元231年,魏延奉命引兵逆袭,魏兵大败,魏延军团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退还保营。

以上四个案例,还都是抽选自魏延平生中极为寻常的几次战役。如果魏延单单同张苞、关平等人一样,只不过是有“犬马之劳”,那还不足以摄人眼目。问题的关键在于,魏延军团还参加了刘备定鼎蜀汉的核心战役,随着“三虎将”的去世,魏延的元老地位显得愈发的突出。

另外,诸葛亮经年北伐,所带主将不过是关、张、赵的后辈,而魏延的辈分虽略逊三人,比之于其他少将堪为“叔伯”了。如此特殊的身份和功劳,确令蜀汉丞相心生疑忌。

五,魏延对于北伐战略,独持异议

诸葛亮每战必经祁山,要取堂堂正正、稳扎稳打的策略;魏延却主张西充、下辨、略阳、骆谷、沈岭、子午谷均可出兵,当以奇袭为胜。其实二人若能互补不足,真正做到“以正合,以奇胜”,那是再好不过。可是诸葛亮受托孤之重,不敢妄自行险,以负先帝重托。虽然魏延想“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但诸葛亮心中却不以为然,认定“关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

魏延一生忠肝义胆,不失大节,却疏于权略,未免要背上“不能理微”的帽子。此外,“古来材大难为用”或许是其终身未能被诸葛亮诚心容纳的原因吧!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他与孔明元直孟公威并称“诸葛四友”,为何没有出山帮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孔明,孟公威,徐庶

    他与诸葛亮、石广元、孟公威和徐元直都是好友,后人将他们四人并称为是“诸葛四友”。他的父亲骂他不孝子,刘备曾以为他就是诸葛亮,他与诸葛亮相反,他主张顺从天命,,如果他能出山,能否帮助刘备,一统天下?当时天下纷争,烽火连天,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在没见到诸葛亮之前,刘备曾在路上偶遇高

  • 既然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 为何不叫诸葛亮灯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诸葛亮

    还不知道:孔明灯为何不叫诸葛亮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元宵节、中秋节等特别重要的日子里,我们总会看到高空中飘动的孔明灯,它们照亮了黑夜,点缀了城市。这一盏盏孔明灯乘载了许多人的心愿,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提及孔明灯,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然

  • 孔明多次北伐路线跟长短为什么会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明,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伐北伐北伐,孔明多次北伐路线不一,长短也不同,这是为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分天下已定,刘备、曹操相继离世,蜀国稳定了国家之后,魏国曹丕去世,此时正是帝王交替之时,内部肯定会有一些动荡,孔明觉得这是一个北伐魏国的绝佳机会,于是蜀国丞相孔明为了自己的

  • 盘点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 孔明先生当仁不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演义,聪明

    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有哪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在罗贯中的笔锋之下,跟正史产生不少偏差,其名著整体而言,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术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个人形象也是整书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能力被过分夸大了,在正史中如《三国志》远没那么神乎其技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攻打蜀汉 一切都在孔明的意料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和蜀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作为历史中最受人敬仰的军事政治家之一,他从隆中被刘备请出山后的事迹就一直受人们的关注与说道,因为诸葛亮站的起点太高了,从加入刘备阵营为他出谋划策后,诸葛亮很少有决策失误的时候,大多数给人们一副运筹帷幄的形象。诸葛

  • 三国时期一共有两个孔明 他的徒弟还是诸葛亮的一生之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孔明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孔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起三国时期的孔明,大家想到的肯定就是诸葛亮作为三分天下的主要工程之一,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多的传奇故事,而且诸葛亮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师之一。其实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的字也叫孔明,而且这个人名气也相当的大,他的徒弟更是

  • 刘禅对孔明非常信任,为何却在孔明死后抄他的家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去世前留给刘禅的信中写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诸葛亮这话的意思是,我家里有八百棵桑树,十五顷土地,子孙衣食无忧。作为一个丞相,诸葛亮就这么点家产,让人有些难以相信。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派人抄了诸葛亮的家,知道真相后,刘禅大怒,摔了杯子。难道说诸葛亮

  • 中国智慧故事之孔明慧眼识刺客,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孔明慧眼识刺客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孔明慧眼识刺客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曹操曾经派刺客去见刘备,准备行刺。刺客见到刘备之后,与刘备讨论攻魏国的战争局势,极合刘备的意思,刘备非常高兴。不久诸葛亮进来,刺客一见大惊失色,突然不知如何处置,赶忙起来上厕所。刘备向诸葛亮引荐那人说:“先生

  • 水浒独火星孔亮怎么死的?独火星孔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水浒传,孔亮

    水浒独火星孔亮怎么死的?独火星孔亮简介 水浒传中的人物,孔亮是孔明的弟弟是梁山第六十三条好汉。绰号为独火星。杀本村财主后占据白虎山落草。兄弟俩攻打青州救叔叔,孔明被呼延灼所捉。孔亮向武松、鲁智深求救,鲁智深聚集三山人马攻打青州,又让孔亮去梁山泊求救。后上梁山入伙,宋江领兵马一起打下青州,孔亮同哥哥

  • 水浒飞天大圣李衮怎么死的?飞天大圣李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李衮

    水浒飞天大圣李衮怎么死的?飞天大圣李衮简介 李衮,《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第六十五条好汉,梁山十七名步军将校头领第四名。早先是樊瑞、项充的同伙,在徐州城外芒砀山占山为王。梁山人马攻打芒砀山时,他被公孙胜用石阵法诱入陷坑被捉,后来就归降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李衮阵亡。名 字:李 衮排 名:坐第65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