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方腊到底是武松还是鲁智深擒获的?有何隐情

方腊到底是武松还是鲁智深擒获的?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2 更新时间:2024/1/17 1:08:09

水浒传是小说,算是能和历史挂的上一点钩的,这和三国西游差不多,但它毕竟还是小说,是作者从以往的典籍和口头相传的故事里凑的材料,加上煽情的剧情和夸大的事实,对人物可以随意褒贬,只要作者高兴,想让你名垂千古或是遗臭万年那都不是个事儿。小说能这样做,影视剧的导演更能扯蛋,更能用一个演员就能让你找不到北,残疾人都能变成万人敌的骁将,不信你看这个擒获方腊的事,就这么多人成了候选人。

看过原著的都知道施耐庵把这功劳给了花和尚鲁智深。第九十九回很详细的写了事情经过,方腊被捣了老巢,独身仓惶逃命,在一棵大松树下被鲁智深一禅杖撂倒,这冷不防的一闷铲打的着实不轻,被鲁智深用绳索绑了押去给了宋江。打方腊打到最后这个节骨眼上,好汉们也都死的差不多了,除了武功特别高强的,比如卢俊义、关胜、呼延灼、武松、花荣等还在,五虎都折了秦明和董平,八骠骑也只剩下花荣和朱仝两个人了(杨志穆弘是病死的,但也属于征讨战斗减员),而在这些活下来的英雄里,作者特别喜欢鲁智深,把这功劳给他更是成全了花和尚的完美。要是换做他人也可以,花荣关胜躲着一下打翻方腊也可以,这是小说,不是证据确凿的历史,没有必要非要去追查是谁所为,作者高兴,读者高兴就行了。

网络配图

所以说看过原著的就别去看电视剧了,本来就虚构的东西再来一次胡扯,简直面目全非,不忍直视了。就拿卢俊义对打史文恭吧,原著里史文恭本来就损兵折将落魄而逃,加上晁盖的阴魂缠绕,还有燕青的黑棍子,卢俊义只用了一枪就干倒了史文恭。而到了电视剧两人对了半天的废话,还飞来飞去的比划了老半天,看似卢俊义要败了却突然就制住了史文恭。导演啊莫非你当时在现场观战?一点都不尊重作者原创情节,这样的手段在方腊被抓问题上更是扯的不沾边,人家原著明明写着方腊只身逃跑,被抄屁股的鲁智深遇到,打了个伏击,在方腊没注意的情况下抡起一禅杖打翻在地,被六十二斤的水磨镔铁禅杖偷袭,当场受了重伤,被鲁智深用绳子绑了去见宋江领赏。

网络配图

看清楚了,没有大规模的打斗场面,就是被偷袭制服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干的,你怎么就非要扯到武松头上?还和方腊打的难分难解,似乎武松已经落了下风,被方腊用钢叉把胳膊钉在柱子上,方腊就这么跑了。导演也不想想,方腊的基业都被梁山人马毁的尽光,方腊能把武松钉在柱子上还能不杀他?武松还能在割断自己胳膊的情况下突然翻盘?武松的手臂原著里写的跟方腊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武松和鲁智深正和郑彪交手,被会妖法的包道乙使出混元剑斩折了,是折了并没有断掉,鲁智深回过神来用禅杖打掉了混元剑,武松眼看左臂血肉模糊没有留住的必要,用戒刀自己割断的。是包道乙用妖法偷袭的,而武松当时正在和郑彪对打,没注意,这会儿方腊在哪里?导演真会扯蛋!

至于电视剧这么演是根据民间故事“武松单臂擒方腊”来弄的,确实有这样的版本,但那是另外的故事书,你要拍水浒传就好好的琢磨施耐庵版正经的水浒,把另外的书中情节移花接木的插入水浒,实在是误导人,虽然也能说的过去。这就造成平时人们在谈论的时候有争议,你说是鲁智深逮住的方腊人家有原著小说做证据,他说是武松擒获的方腊,电视剧明明就是这么播出的,到底谁才是正确的?

网络配图

再来看一个问题,方腊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而抓住他的另有其人,正史《宋史》写的是辛兴宗(童贯手下征讨使)逮住的方腊,野史和其他一些传记资料却说是韩世忠将方腊擒住的。这两个说法也就和小说电视剧一样,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自然会对敌人有一定的偏见,缺乏公平性。既然是史,总要比小说和剧本要可信一些,应该辛兴宗的可能性要大。

作者把鲁智深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完美,不管是拳打镇关西还是大闹野猪林,都是一副帮助别人的热心肠好汉,在性格问题上也是干干净净,光明磊落,镇关西只怪他不经打,鲁提辖本来只是要教训他一顿,并无心要他的狗命,董超薛霸这两个收了黑钱的押解公人也只是被鲁智深打了几下子命照样还在,这要是放武松,直接咔嚓了,还要溅一脸的血。这绝不是诋毁武松的正义和勇猛,武松杀的人确实太多,有些本不该死,比如大战狮子楼时装在饭盒里的人头,血溅鸳鸯楼时连丫鬟家人一并杀个精光,夜走蜈蚣岭是的那个道人也没必要杀死。既然鲁智深有这么光辉的形象,再把方腊让他抓住,岂不更完美?民间认为武松也很英雄,而且最后还落了个断臂的残疾,鲁智深坐化功德圆满而圆寂,已经很不错了,这功劳给武松补上,显得公平,所以出现了和水浒传不一样的擒方腊人物。

不管是谁擒的,总之方腊是败了,也死了,随你后人怎么说,如果真要弄清这个疑问,怕是要问他本人才会公平,但这可能吗?

标签: 武松

更多文章

  • 宋江为什么不喜欢武松 故意疏远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江

    大口喝着酒,大块吃着肉,畅谈胸意,大家推杯换盏,一众好汉都将今生的快意恩仇都融进了酒里,醉笑着看这风雨飘摇的乱世的沉浮。然而当大家都以为自己在梁山上重新开始的生命将会潇洒的走完时,时居领导层的宋江举了举酒杯说了几句让大家分生派别的话。宋江脸上挂满苦衷,希望让大家不要再过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生活了,兄

  • 武松的品牌之路:打虎只是我的副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松

    传统印象中,梁山好汉多是赳赳武夫,粗犷豪放有余,细致精巧不足。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他们热爱武力,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复杂问题。但同样,他们也极善于打造个人品牌。个人品牌,专业定义:某人被相关者持有的较一致的印象或口碑。纵观《水浒传》,此方面最出色者首推宋江。但凡遇难受困,报出名号,便可化险为夷

  • 宋江最无耻的五句话 武松林冲秦明听了都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江

    随着眼界的开阔和道德水准的提高,绝大多数读者再看《水浒》,已经不再把宋江和李逵当做英雄看待,因为按照一个有正义感且富有同情心人的眼光评判,宋江自私、狡诈、怯懦、腹黑,而李逵残暴、嗜杀、丑陋、狠毒。这应该算是社会的进步,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宋江断送了托塔天王晁盖辛苦打

  • 潘金莲勾搭武松失败后 是如何洗白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潘金莲,武松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是个人物。小潘虽然没念过四书五经,可是对于诗词歌赋却是无师自通,一首好词那是信手拈来,让花花公子西门庆也恋恋不已,可以说,吹拉弹唱的功夫,那绝对是专业水准。不对,是超越专业水准,西门庆家经常会请一些妓女来唱个小曲,但是歌词老旧,语言低俗,相比潘金莲所写之词,那不在一个档次上。网

  • 武松和李逵同时反对招安,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动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梁山泊

    宋江作为梁山泊的老大,自然拥有最高的话语权,几乎是说一不二,众好汉也很少反对他。但是,在宋江提出招安之事宜时,有两个人公然反对,他们分别是行者武松和黑旋风李逵。其他人都选择沉默,其中一部分是支持招安,比如智多星吴用,他是宋江的心腹,也是梁山三当家的。当听到乐和唱“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武松知道这是宋

  • 古代中国喝的酒大概是几度?武松喝了18碗都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酒

    《水浒传》里的武松是大家非常喜爱一个人物,他一生磊落坦荡,知恩仇,遇到很多的变故,多次被人陷害,对待敌人和恩人,武松恩怨分明,你对我好,对我有恩,武松必定敬你,若你来阴的,想要武松命,武松也要你的命,快意恩仇啊,飞云渡和鸳鸯楼的血战是武松个人的巅峰,不管再厉害的人面对武松都会胆寒。武松最出名的一件事

  • 鲁智深,武松和杨志谁的无疑更高强一些?试从生平事迹来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松,水浒传

    二龙山系是水泊梁山的第二大山头,这主要得益于二龙山的三位头领武艺高强。至于这三位头领的武艺孰高孰低,那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水浒传》中的高手之间武艺较量,大多以不分胜败而收场。但字里行间,又能让你感觉到谁稍微占据上风。而让你感觉谁占据上风的,其实又是施耐庵对书中人物的侧重而决定的。例如林冲、鲁智

  • 水浒传中武松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水浒传

    历史上有武松这个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水浒传》作为流传千古的经典文学作品,相沿是施耐庵所著的。关于施耐庵的身世已不可考,相传他是元朝的进士,曾在浙江杭州当过官。后来因为和上司不合,辞官回家著书。《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是逐渐累积的,早在南宋时

  • 武松杀潘金莲真的是为兄报仇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松,潘金莲

    武松为何要亲手杀了潘金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松是水浒传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水浒传中最有故事的一个人。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一系列的事件,成就了武松江湖一哥的地位。武松虽然是嫉恶如仇的性格,但是同时也是

  • 你以为陆游只会写诗吗 武松打虎的事件就是他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陆游

    还不知道:陆游实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水浒传》,我们都知道其中有一个故事叫“武松打虎”。但武松毕竟是文学里塑造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更别提打虎的事情了。然而,在宋代,真的有一个人曾经打过虎。这个人物知名度还很高,就是陆游,没想到吧!究竟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