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北宋开国名将,揭秘曹彬传奇的一生

他是北宋开国名将,揭秘曹彬传奇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44 更新时间:2024/2/8 2:42:35

曹彬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终于到了南唐覆灭之时,赵匡胤早已等不及,在收复荆湖、后蜀、南汉之后,宋军将以全盛的状态入侵南唐,李煜的末日到了。

一、李煜苟延残喘

从李煜即位南唐国主之后,一直当以宋朝唯马首是瞻,李煜要经常性的给赵匡胤送钱送东西,打别的国家,南唐可以帮忙,只要不打我南唐,其他都好说。公元971年,李煜听说赵匡胤灭了南汉,吓得瑟瑟发抖,干脆去掉了皇帝的称号,改成了江南国主。

不仅如此,李煜上奏赵匡胤,表示对他可以直呼其名,李煜可以说是真心实意向宋朝称臣,只为求得一时平安。

史料记载“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到宋朝朝贡,被赵匡胤扣下,李煜亲手写奏疏,希望能放李从善回国,但赵匡胤拒绝了。扣押人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对于李煜他也只能忍了。

宋朝和南唐上空战云密布,虽说李煜是个比较窝囊的国主,但对此也是惆怅不已,整日和属下喝酒,满脸愁容。开宝七年,赵匡胤准备发动对南唐的战争,开始修建大量战舰,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就差一个出兵的理由。

赵匡胤进攻南唐的理由很尴尬,理论上来讲,宋朝以道义仁孝自居,每次出兵都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这次的理由只是因为李煜不来开封朝见。李煜本身就胆小,如果他真的敢去开封,八成就回不来了,所以只得称病不去。

既然你不来见我,那么就派十几万军队招呼你,这就是赵匡胤的逻辑,基本上赵匡胤已经撕掉了伪善者的面具,事实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匡胤收复南唐是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止。

二、宋军势如破竹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赵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李汉琼、田钦祚到荆南征发水军,山南东道节度潘美为都监,从陆路出发,水路两方人马,杀向南唐。

宋军不宣而战,南唐准备不足,曹彬水军作为先头部队,很快到达湖口,南唐军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以为这是宋军的例常演练,就这么无厘头地放宋军水师过去了。或许就连老天都要帮助赵匡胤,让其以最小的代价覆灭南唐。

宋军只有一个目的,直接攻克李煜的大本营,江宁府,这就好比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南唐的都城被攻克,就等于将南唐收入囊中。

曹彬的速度很快,接连攻克峡口寨、池州、芜湖、当涂,在采石矶大败南唐军,现在只要突破长江天险,那么李煜就近在眼前。很快南唐军发现曹彬撤回了长江北岸,这帮宋军开始和竹排、绳索较劲,南唐以水军见长,他们就发现曹彬原来在搭浮桥。

包括李煜和南唐大臣们在内,就根本不相信宋军这浮桥能搭建起来,事实上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不多日,一条横跨长江南北两岸的浮桥搭建成功,南唐军被惊掉了下巴。

终于到了潘美出场,第二路大军就是从这浮桥上越过了长江天险采石矶,直取江宁府,几个月之间,南唐军节节败退,金陵城被宋军团团围住,离最后的胜利只剩下临门一脚。

三、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

潘美是宋军的箭头,只要他在,攻城拔寨不在话下,曹彬则不同,曹兵性格温和、谨慎,或许在战功上他敌不过潘美,但在多次战役中证明,很多时候离开曹彬,就会出大麻烦。

想当年,王全斌攻后蜀,本来宋军已经攻下了成都,但王全斌放纵士兵,在城内大肆抢掠杀戮,导致后蜀混乱三年,这一切赵匡胤可都历历在目。是时,曹彬也在军中,多次劝说王全斌撤军,毫无结果。

赵匡胤要钱、要人、要地盘,而他也想要仁德道义,人杀光了,城池成了空城,这还有什么意义吗,况且还会激起当地人的反抗,可谓费力不讨好。这回赵匡胤派曹彬攻南唐,就是让曹彬掌控全局,收复一个完整的南唐。

攻城战不是那么容易打的,最好的办法就诱其投降,李煜再怂,好歹也是南唐皇帝,再怎么说他也会全力抵抗。南唐军多次派军偷袭,但都毫无结果,宋军早有准备,离着城破之日,只有一步之遥。

曹彬看时机已到,叫停了进攻步伐,他给李煜写了封信:“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

曹彬很早就在军中任职,很清楚现在这帮宋军的秉性,五代的虎狼习性仍旧留在这帮士兵体内,如果不加制止,金陵破城之日,必会生灵涂炭,而赵匡胤交代他的命令则是不要滥杀,这一点曹彬很清楚。

史料记载“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

金陵城已经守不住的,而曹彬却称病不管了,将领们纳闷啊,都来曹彬帐内看望,曹彬这才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个病不是吃药就能好的,只要诸将在破城的时候,不妄杀一人,我这病自然就会好起来。”

曹彬的话,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们进城滥杀无辜,我现在就死在你们眼前,但曹彬真的已经很低调、很诚恳了,正是曹彬及时踩住了刹车,惊醒了众宋军将士,这才避免了后蜀悲剧的重演。

只过了一天,金陵城被攻克,曹彬军容整齐地到了李煜皇宫门前,懦弱的李煜不敢自杀殉国,随即率人投降了宋朝。或许杀戮不可避免,但曹彬将杀戮降到了最低程度,保全了南唐一方百姓的性命。

标签: 曹彬北宋

更多文章

  • 辽兴宗耶律宗真简介 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耶律宗真,辽国,皇帝

    辽兴宗为辽圣宗的儿子,继位 称帝,成为辽国七代帝王。在位数十年,处理朝政过于保守,表面国家昌盛繁荣实际上却慢慢激化内部矛盾,也引得社会矛盾加重。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辽兴宗简介和辽兴宗的皇后是谁。辽兴宗简介辽兴宗耶律宗真是辽圣宗的之子,为萧耨斤于公元1016年所生。但是萧耨斤在辽圣宗在位时不被宠信,加

  • 宋代名将张世杰的成就 张世杰和崖山海战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名将张世杰,崖山海战

    张世杰简介上提到张世杰是涿州范阳人,即当今的河北范阳。张世杰是宋代末年的抗元名将,也是个民族英雄。年少的时候,跟着张柔戍守杞州,因为有了犯法的行为,所以逃到了宋州,进入淮兵,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阮思聪见到他后,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才,便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了吕文德。张世杰画像吕文德授他为小校。之后,张世杰

  • 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没有远大的志向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抗元名将张世杰,张世杰

    张世杰简介上提到张世杰是涿州范阳人,即当今的河北范阳。张世杰是宋代末年的抗元名将,也是个民族英雄。年少的时候,跟着张柔戍守杞州,因为有了犯法的行为,所以逃到了宋州,进入淮兵,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阮思聪见到他后,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才,便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了吕文德。张世杰画像吕文德授他为小校。之后,张世杰

  • 揭秘:身为元朝人的张世杰,为什么要给南宋效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世杰,宋朝

    张世杰出生于南宋时期,是我国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宋朝末年最具有军事指挥能力的将领。著名的元朝大将张弘范、张柔都跟张世杰是一个家族的亲戚,沾亲带故的,照理说张世杰也应该为元朝效力尽忠才对,可是为什么张世杰选择了背叛蒙古,为宋朝打仗呢?张世杰叛蒙归宋的事情,发生在张柔管理杞县的时候。张柔驻军杞县后,管

  • 完颜陈和尚到底有多厉害?一个险些要了速不台性命的强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陈和尚,宋朝

    你真的了解金末抗蒙超级悍将完颜陈和尚,一个险些要了速不台性命的强者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蒙古灭金之战从西元1211年至西元1234年,前后历时23年之久,此时金朝早已没有了太祖完颜阿骨打时期的雄风,留下的只有败落之气象。蒙古原本在金朝统治时期受尽其欺凌,每过几年,金国还要派

  • 完颜陈和尚:金朝末年第一猛将,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陈和尚,金朝,南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完颜陈和尚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以少胜多、大破蒙古铁骑的这位将领名叫完颜陈和尚,堪称是金朝末年的第一猛将!完颜陈和尚是金朝宗室贵族,本名完颜彝,字良佐,陈和尚是他的小名。完颜陈和尚出身将门,父亲完颜乞哥在与南宋交战时战死。金朝、蒙古开战

  • 完颜陈和尚是什么人?金朝的最后的英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陈和尚,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完颜陈和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我国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朝代的更替与岁月的变迁可谓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而每当一个朝代走向覆灭的那一刻,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所谱写的一道道传奇佳话,也将为后世之人所铭记。这其中,就包括小编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

  • 金末名将完颜陈和尚,为金朝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陈和尚,金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完颜陈和尚的故事。完颜陈和尚,是金朝的宗室,小名叫陈和尚,大名彝,字良佐。是金朝末年脱颖而出的抗元大将,是金忠孝军统领。他每战必策马陷阵,深得手下俯首听命,所过州县,秋毫不犯,令人敬慕。陈和尚素

  • 周德威简介 周德威一生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德威,名将,五代十国名将,五代十国

    中国五代名将。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勇而多谋,久在云中(今山西大同),谙知边事。唐乾宁中,随晋王李克用攻王行瑜,以功由铁林军使升检校左仆射、衙内指挥使。人物生平简介周德威(?~918) 中国五代名将。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朔城区)人。勇而多谋,久在云中(今山西大

  • 童贯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出使外国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童贯,宋朝

    在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屡创“历史之最”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