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顺治皇帝为何坚持废掉他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

顺治皇帝为何坚持废掉他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07 更新时间:2023/12/13 22:29:51

废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子)的女儿,皇太极孝庄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14岁的福临开始亲政,同时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据史书记载,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姿色出众,聪明多智,但仅当了三年皇后福临就要废除掉他。

福临(顺治)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君临全国的第一代皇帝。他6岁登基,24岁病死。福临的母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即历史上有名的孝庄文皇后。

福临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也十分重视与蒙古诸部的和亲。有关资料显示,福临共有14个具有名位的嫔妃,其中蒙古族后妃就占6人;共册封3位皇后,其中有2位来自蒙古科尔沁部。

废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子)的女儿,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14岁的福临开始亲政,同时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据史书记载,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姿色出众,聪明多智,但仅当了三年皇后福临就要废除掉他。

网络配图

《美人无泪》中的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后被废,降为静妃

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大学士冯铨、陈名夏、张端、刘正宗等人从礼部诸臣整理历代废后事例的做法中,得到了福临准备废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信息。他们纷纷上疏劝谏福临说:“皇后母仪天下,关系甚重。前代如汉光武、宋仁宗、明宣宗,皆称贤主,俱以废后一节终为盛德之累。望皇上深思详虑,慎重举动。”但福临的态度非常坚定,不仅严厉斥责冯铨等人不明事理,沽名钓誉,而且当天就奏请皇太后,将皇后降为静妃,从中宫改居侧宫。(这个冯铨的坟墓就埋在房山区燕山办事处的羊耳峪,可惜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

同时,福临又要求礼部立即讨论废后一事。当时,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上疏劝福临慎重考虑,并说福临的“圣谕”中没提到此事和诸王大臣商量过,如果不公开宣布,那么中外不会知道废后之事,如果公布此事,那么中外就会对此大加怀疑,妄自揣测,产生误会。

或许福临也觉得此事在程序上有漏洞,于是便令诸王大臣们进行讨论,结果礼部员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选、陈茉、张暗、杜果、聂阶、张嘉、李敬、刘秉政、祖永杰、高尔位、白尚登、祖建明等14人也都坚决反对,上疏力争,希望福临能收回成命。其中孔允樾所言尤切:“偶闻废后一事,不觉悚然。然及见冯铨等奉圣谕内,有故废无能之人一语,更为惊骇。窃思天子一言一动,万世共仰,况我皇后正位三年,未闻显有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臣考往古,如汉之马后,唐之长孙后,敦朴俭素,皆能养和平之福。至于吕后、武后,非不聪明颖利,然倾危社稷,均作乱阶。今皇后不以才能表著,自是天姿笃厚,亦何害乎!为中宫而乃议变易耶!设皇后必不谐圣意,亦可仿旧制,选立东西二宫,共襄内治,若夫废后一节,千古典礼所在,一时风化攸关,实有惊人耳目者。且皇上亲政以来,天下以为舜复生,今忽有非常之举,传之圣子神孙,岂开国之主所宜有耶?臣思皇上,天下之父;皇后,天下之母。父有出母之议,为人子者,即心知母过,尚不免涕泣以谏,况绝不知母过何事,又安忍缄口严父之侧而不为母一请命乎?”

福临又令诸王、贝勒、大臣们集体讨论,讨论结果还是不同意福临废后的动议,仍然主张皇后正位中宫,并建议再分立东西两宫。福临更加气恼,命令大臣们继续讨论,并谕示孔允樾主动认错。孔允樾迫于压力,只好引咎自责,表示支持福临。这样,诸王大臣再开会讨论时,都表示完全按照福临的意见,废掉博尔济吉特氏。

网络配图

关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的原因,按照福临当时对众大臣的说法,理由非常简单,就是皇后“无能,故当废”。其实,这只是福临废后的借口,必有其他原因。福临是铁了心要废后,连孝庄都挽回不了。在侄女和儿子之间,在家务与国政之间,孝庄到底还是选择的后者,于是有了福临这样一纸诏书: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用“未经选择”打马虎眼,盖几个大帽子,降为静妃。这位世祖废后从此便走出我们的视野,再也难寻踪迹,不仅任何史册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她的名字,就连整个东陵里都不知她魂归何处。按理,虽即便是废后,但好歹是静妃,她应该葬在孝东陵里才对,可是找遍孝东也没有找到她的陵寝。

这也是福临以废后的形式报复睿亲王多尔衮。我们知道,多尔衮为“摄政王”时,以“皇父”自居,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福临,便亲自为福临选定了博尔济吉特氏。尽管福临心中不满,但慑于多尔衮的威势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违心随从。当时多尔衮独揽军政大权,培植私党,排挤异己,以致关内关外只知有睿亲王一人,而不知道还有个小皇帝福临。由此福临对多尔衮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后,福临在彻底清算多尔衮罪状的同时,又直接把对多尔衮的怨恨迁怒于多尔衮选定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身上。

这个皇后可就倒霉透顶了,真应了一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表面原因是说她奢侈,曾有记载说她因为吃饭的餐具中有一件不是金子做的就大发脾气,而顺治偏就是一个喜欢简朴的人,所以两个人的矛盾就开始升级。福临自己却说因为皇后无能所以要废掉,他这个理由连下面的朝臣都有质疑,礼部员外郎孔允樾有这么一番话来回应顺治:“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

是啊,都不知道有什么错,来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要废掉皇后,大清皇后一国之母难道能说废就废?可是,福临是皇上,已经没有了多尔衮挡道,皇上已经掌权了。所以,福临废除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实际上是报复多尔衮的方式之一。还有就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嫉妒心太强引起了福临的极大反感。

福临在其所撰的《端敬皇后行状》中说博尔济吉特氏“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清史稿·后妃传》也说她“又妒,积与上忤”。由此可见,博尔济吉特氏妒心太强,对福临的干预也是太多,使福临大为反感,进一步坚定了他的废后决心。再就是很多人提到福临(顺治),自然的反应就是神话般的孝献皇后董鄂氏(先生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1986年出版),董鄂氏福临的弟媳,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可以说有了董鄂氏,更加坚定了福临废后的决心。

网络配图

可怜的博尔济吉特氏这个高贵的蒙古族女人,是她的高贵的出身成为了毁掉她一生的枷锁。因为她是孝庄的侄女,博尔济吉特的格格,被卷入那个深不见底阴谋诡计丛生的深宫之中,面对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所谓的‘丈夫’,她的困境可谓多多。但她没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妒、闹、奢,再加“无能”(先生推测是满语和汉语都说不好。),当然出于劣势。须知,虽然你出身在高贵的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但你的丈夫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皇帝,天下最有权威的人,和他闹掰了,还能有好下场!

再加上福临从小被多尔衮压制,逆反心理想来必然比一般人都重很多,对于这个被强塞给他的妻子,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博尔济吉特氏代表的是多尔衮给予福临的侮辱,代表的是孝庄加在他身上的枷锁,这个可怜的女人是担了多尔衮的干系,这方面看她何其无辜!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呢?她得眼睁睁看着丈夫娶了弟媳,她既恨又无奈,都是帝王无情,可是她偏偏遇到一个痴情的帝王,却不是为自己痴迷。应该说,她即便没有被废,日子也是不好过的。总之,博尔济吉特氏被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她被废了,“静”了,先生推测应该是改信佛教了。这方面有蛛丝马迹可寻。当时顺治在皇宫接见五世班禅,后宫嫔妃都参与了,其中包括静妃。此后,宫廷内外一片宠佛风气,被冷落的嫔妃们参禅念佛是最好的消遣和精神寄托,在这种情况下,静妃遁入佛门是完全有可能的。死后烧化,了无痕迹,也许这是不错的归宿。

标签: 顺治

更多文章

  • 清朝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孟古青

    清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为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蒙古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孝惠章皇后堂姑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八年八月,册立为皇后。但博尔济吉特氏好奢华,又善妒,因此与顺治帝不合。顺治十年八月,被降为静妃,她是清代唯

  • 元祐孟皇后:靖康之耻后幸存的两名北宋皇室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靖康之耻,元祐孟皇后

    靖康之耻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最惨烈的灭国事件,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达的北宋,被军事力量强大的金灭国,整个国家被洗劫一空,所有皇族和能工巧匠被俘,在这场灾难中,却有两名北宋皇室幸存了下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靖康二年(1127)春,金人的铁骑踏破汴京,北宋灭亡。四月

  • 孟皇后传奇的一生:历经三废两立,两次垂帘听政挽救大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皇后,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孟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封建王朝历史上迎来了两次颇有意义的中兴,一个是光武中兴,一个是建炎中兴,这两次中兴均定义了一个新的政权,而建炎中兴的背后就是宋高宗赵构,不过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个不知名的人物,此人就是一生波折屡创奇迹的孟皇后。她一生两次被立为皇

  • 孟皇后为什么会被两废两立?风雨中扛起整个宋朝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皇后,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孟皇后的故事。当把持朝政的高太后去世,当宋哲宗专宠嚣张跋扈的刘美人,聪明如斯,孟皇后知道自己的皇后生涯应该维持不了多久了。果然,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旁惑邪言,阴挟媚道”,在公元1096年的时候扣到了孟

  • 孟皇后是什么人?一个被赵宋王朝遗弃半生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皇后,宋朝

    孟皇后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起孟皇后,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提起赵构,大家就应该记得了。“靖康之耻”后,身为宋徽宗第九子的赵构,本来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然而他却顺利登上皇位,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这一切离不开跟他关系甚远又彼此密切联系的一个女人:孟皇后。今天,我

  • 两立两废的孟皇后,她的一生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皇后,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孟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朝有一位皇后,一生经历坎坷,早在16岁的时候即被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之后却又因故被废,废之后又被立,立后又被废,简直是等同于清朝康熙帝的二子胤礽,胤礽是一生经历过二立二废的“皇太子”,是历史上比较坎坷的皇太子。而这位宋

  • 孟皇后是什么出身?宋朝的传奇,两次被废后位两次垂帘听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皇后,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孟皇后是什么出身?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社会中,我国历史中出现了许多位皇后,而在这些皇后中出现了极具传奇意义的皇后,一生事迹非凡,不同于一般的皇后,虽然历史中的每一位皇后都是不同的,但是事迹如此传奇的皇后历史中却少之又少。在宋朝时

  • 孟皇后为什么会亮度被废又两度被立?她的一生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皇后,宋朝

    大家好,说起孟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孟皇后是宋朝第七位皇帝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孟皇后,河南人,生于1073年,属牛,出生在官宦世家,享年58岁。她的一生很传奇!宋哲宗赵煦成年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就开始操心起了他的终身大事,她们特意在那些出生较好的官宦人家中挑选了一些姑娘进宫伺候皇上,16岁

  • 宋徽宗被俘后,他给孟皇后留下的字条中为什么会写上赵氏注孟子相度吩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徽宗,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宋徽宗的故事。素以“瘦金体”著称的宋徽宗赵佶,可是一位从艺有缘、治国溃烂的亡国皇帝。如果把仓促登场的宋钦宗也算在一起,那么,这对父子称得起活着受罪的倒霉蛋儿。赵佶在位期间,宠信奸臣,纵情享受,除了不理

  • 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显肃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显肃皇后,宋朝

    历史上的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两个朝代,当时宋朝内部还是有一定的矛盾的,积贫积弱是当时宋朝的一个很大的毛病,当时的每一任皇帝都有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完善和改变当时的局面。最为著名的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最后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也还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变法的内容已经触及到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