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一生战功赫赫,晚年却郁郁而终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一生战功赫赫,晚年却郁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6 更新时间:2024/1/7 17:22:29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刘锜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刘锜,乃是北宋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长相俊美,声如洪钟。在年少之时,他便跟随父亲刘仲武一起四处征战。有一次,兵营门前的大缸中盛满了水,刘锜对着水缸挽弓射箭,正中水缸,将箭矢拔出后,水便从箭孔中喷涌而出。接着刘锜又射一箭,正好将箭堵住,可谓滴水不漏,围观者为此赞叹不已,刘锜射技之精湛可见一斑。

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后,特意召见将领后人,其中就包括刘锜。经过一番考察,赵构对他十分满意,特授予他为阁门宣赞舍人,任命他为岷州知州、陇右都护。刘锜率军与西夏军队交战数次,屡屡获胜,因此备受朝廷青睐,也令西夏人对其惧怕不已。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5月,金熙宗完颜亶公然违背宋金和议,派兵大举侵犯南宋。刘锜经过缜密分析,认为金兵首先会从东京(今开封)开始进攻,其次才会进攻顺昌。于是刘锜率3000官兵死守顺昌,准备在此阻止打败金兵。为振奋士气,刘锜命人将颍河等水道的所有船只全部凿沉,断绝了任何退路,借此来表达自己作战必胜的决心。

经过刘锜的鼓舞,士兵们军心大振,妇孺们也在后方积极支援,缝制战靴、打磨兵器。面对数倍于己的金兵,刘锜寸步不让,奋战四昼夜后将来犯击败,使金兵没能踏进顺昌成一步。在南宋,这是一场颇为罕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金国名将完颜宗弼(即金兀术)在得知进攻顺昌失利后,亲率10万大军增援。刘锜深知敌我实力悬殊过大,无法正面抵抗,便心生一计。他先是让曹成等两名将领率少量士兵迎击金兵,并令两人假装落马向金主投降。在接受金主的审问时,曹成二人便按照刘锜事先的吩咐回答:“刘锜是太平边帅子,喜声伎,爱好玩乐,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金兀术听完大喜过望,认定刘锜乃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自然生出轻慢之心,便率领自己的队伍轻装上阵,几乎没什么戒备。就这样,金兵连续进军15公里都未受到任何阻挠,最后干脆在顺昌城外安营扎寨,待休整两日便准备攻城。

得到斥候传回的情报后,刘锜派人在颍河等水源中投毒,大批金兵为此病倒,毫无战斗力可言。这时,刘锜组织起一批勇猛士兵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置于队伍前列,作战时只需先用斧头砍掉马腿,再用标枪刺杀骑手即可破坏金军骑兵,进而可顺利攻击后方的步兵。就这样,刘锜以此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这两大杀手锏。经过顺昌这一战,刘锜名声大振,金兵也对其深感恐惧。

次年,金兀术再次带兵南侵,刘锜则受命于柘皋再度迎战,沿用了顺昌一战的打法。在战场上,金兵们遭到迎头痛击,士气一度衰靡,这时刘锜又让人打出旗帜,当部分金军看到与顺昌之战同样的旗帜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数万大军陷入混乱之中。“柘皋之战”是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也是南宋在绍兴和议前与金国展开的最后一次决战。

然而令刘锜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大规模胜利非但没为他带来荣耀和加官进爵,反而成为朝廷“主和派”对付他的把柄。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四月,赵构收回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的兵权,刘锜因此请求退隐。同年七月,尽管岳飞数次上奏乞求高宗不要罢刘锜兵权,但刘锜仍被调往荆南府(今湖北江陵)出任知府。

在荆南知府任上,刘锜治理有方,当地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六年后以提举江州太平观退闲。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魏良臣上奏道“锜名将,不当久闲”,赵构这才重新任命他为潭州知州。因镇守有功,刘锜加封太尉,再次出任荆南府知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这一次他整修水利、开辟良田,安置了上万户流民。

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海陵王完颜亮派出六十万大军南侵,南宋朝廷一时间慌了手脚,这才让刘锜重掌兵权。奈何南宋军事实力已严重下滑,刘锜只得以守为主,在淮西一带同金兵陷入胶着。

没曾想,朝廷没过多久又召刘锜回朝退闲,令这位老将忧愤交加,于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2月25日吐血数升而死。宋高宗赵构下诏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武穆”,赐银三百两、帛三百匹。宋孝宗即位后,追封刘锜为吴王,加太子太保衔。纵观刘锜一生,虽然下场比“岳武穆”好得多,却与后者同样憋屈无奈,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无法施展,令后世不免唏嘘感慨。

标签: 刘锜南宋

更多文章

  • 率领1万大军打败金军10万铁骑,刘锜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北宋被覆灭后,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不过金兵依旧派出大军进行攻打江南地区,但随着赵构对武将的重用,军民们的战斗力也有所增加,几年下来金军的损失很大,特别是在1135年时,金军只能和伪齐军进行联合攻打宋军。按理说在岳飞、刘光世等名

  • 南宋大将杨政生平简介南宋大将 杨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政,宋朝

    杨政(1098年—1157年),字直夫,原州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南宋大将,北宋末年从军,后成为吴玠部属,参与和尚原之战、饶风关之战、仙人关之战,在抗金战争中屡立功勋,受吴玠器重,累官至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环庆、利州路安抚使。吴玠死后,杨政改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熙州知州、川陕宣抚使司都统制,地位渐与

  • 李宝:从岳飞手里活下来的小兵,后来成了世界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宝,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宝。说起来,此人在宋朝的历史上并不出名(对比狄青、韩世忠、岳飞等人而言),但他却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名将,这样大的反差令人不禁对他的经历产生好奇心。他的名字叫李宝,位列南宋名将榜单前几位,但早些年,李宝有个外号叫“泼李三”,只是个普通农家子弟而已。不过李宝有个

  • 李宝:岳家军最后的名将,他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宝,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宝。绍兴十一年四月,岳飞等人被召到临安,宋高宗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解除了他们兵权,自此岳家军名存实亡。这年年底,岳飞、岳云、张宪被害,不过岳家军还有其他将领,这些人依然在军中任职,奋战在抗金前线。其中,有一位岳家军将领,用一场精彩的战斗,影响了历史,这到底是

  • 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宝臣,唐朝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李宝臣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此人就是唐朝历史上“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有人可能纳闷了,李宝臣姓李啊,怎么是安禄山的儿子呢?这话咱们还得从头说起!李宝臣原来姓啥还真不知道,因为他不是汉人,而是内附的奚族人。范阳将领张锁高很喜

  • 李宝:曾是岳飞的手下,在关键时候拯救了南宋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宝,南宋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李宝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虽然宋朝一直都很富庶,经济方面在当时的世界上位居前列,但军事力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弱了。这也和赵匡胤定的国策有关,他定下的基调是,要和士大夫共天下。士就是读书人,共天下,那就是给读书人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也就导致武将受到了轻视和控制。这种情况到了南宋更是明显,

  • 隋唐最衰的老师李纲?教三位太子两被废一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李纲

    太子杀手是李纲初次看到太子杀手这几个字,相信有不少人会想当然认为,李纲绝对是个大奸臣,专拿太子开刀,投机,圆滑……反正不会是一个好人。事实上这个隋唐时代的李纲真的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好人。李纲年少时曾做过宇文宪的参军事,不算特别大的官,但李纲做得很称职。周宣帝宇文贇上台后,组织人马搜集宇文宪的罪证。皇帝

  • 北宋本可不被金人所灭 只可惜皇帝不重用李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李纲

    北撤主战派李纲被解职和钦宗、李邦彦等人的投降行为激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二月初五日,太学生陈东率领着诸生数百人拉着横幅,举着标语,喊着口号,开始游行示威,要求恢复李纲等人的职务,罢免宰相李邦彦。太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瞬间就感染了无数开封市民,他们纷纷加入到其中,刚好遇上退朝而回的李邦彦。这下不得了了,正找

  • “隋唐太子杀手”:李纲辅佐两朝三太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纲,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纲一生经历北周、隋、唐三朝,出任过隋朝太子杨勇、唐朝太子李建成、李承乾三位的老师。这本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毕竟只要等到太子登基,那必定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可惜的是,李纲的运气不太好,或者是三位太子的运气不太好,这三

  • 宋钦宗为何让一介文官带兵打仗?李纲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李纲

    宋钦宗为何让一介文官带兵打仗?李纲是个怎么样的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靖康元年正月,金军围困北宋都城汴梁,在金军的重重围困下,汴梁城内人心惶惶。太上皇南巡,钦宗羽翼未满,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执不下。城内流氓地痞趁乱打劫,居民官兵稍有不慎就被视为奸细。内忧外患之下这座百年都城危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