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北宋女将军梁红玉为何要弹劾丈夫韩世忠!

揭秘:北宋女将军梁红玉为何要弹劾丈夫韩世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9 更新时间:2024/1/18 19:43:42

北宋末南宋初,社会动荡不安。南边有农民起义,北边有金兵入侵。在这样的离乱之世,一名女子脱颖而出,以自己的威武英姿、不凡见识,赢得时人的称赞,赢得后世的美名。

一、黄天荡击鼓战金兵

1129年,韩世忠担任浙西制置使(浙北及长江防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驻守在秀州(今浙江嘉兴)、江阴(今江苏江阴)一带。

这一年冬天,北方的金兵在大将完颜宗弼的率领下再一次南侵,兵分两路,渡过淮河长江,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皇帝高宗,仓皇逃命,先是跑到温州,后来又觉得不保险,干脆避到了海上,听任金兵大肆抢掠。南宋的军队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抵抗,但在金兵的铁蹄面前,往往不堪一击。金兵连破江南州郡,如入无人之境,在杀够抢够之后,带着大批的财物,于第二年的春天开始北归,经嘉兴、苏州,沿着大运河来到江苏镇江,准备在这里过长江。

然而,韩世忠已经率军队等在这里了。

韩世忠的军队在金兵南侵时,曾与金兵有过小规模的接触,但由于不是主攻方向,被金兵冲破防线,过境向南而去。韩世忠知道金兵在南方抢掠一阵总要回北方的,就收拾残兵,又招募补充了一些兵员,在防地加紧训练,准备找机会再打上一仗。等到金兵准备北返时。韩世忠已事先得到消息,率军乘海船急驰镇江,扼守长江,在江中金山、焦山一带摆下了战阵,断绝金兵的归路。双方各下战书,约期决战。

此时,韩世忠只有八千兵丁,而金兵,却是十万之众。

晚上,韩世忠苦思如何行兵布阵,夫人梁红玉从船后走出来对韩世忠说::“军队我们少敌人多,战船也是他们多我们少,跟他们硬拼是打不过的。不如设下埋伏,诱敌深入,把敌人分成几块,分别收拾他们。”韩世忠知道夫人自小在军队中长大,聪明好学,对行军布阵很有研究,夫妻二人又详细计议,商量妥当。最后,梁红玉说:“行军打仗,旗帜和鼓声的指挥是很重要的,明天你带军只管冲杀,我在中军楼船上给你击鼓助战。”

第二天早晨,梁红玉身穿戎装,一派飒飒英姿,高高地站在中军的楼船上面,视野开阔,整个战场的形势尽收眼底。两军交战开始后,战船穿梭,你冲我挡,梁红玉冒着随时都有被流箭射中的危险,击鼓助战,挥旗指挥。宋军先是且战且退,完成诱敌计划后,伏军从芦苇荡中袭出,一起冲向敌军。鼓起则进,鼓住则守,指东打东,挥西冲西,战阵严密,士气高昂。金兵虽然人多船众,水战毕竟不是他们的所长。始终不能突破宋军的防线。这一仗直打了一天,金兵船毁人亡无数,始终不能渡江,宋军大获全胜。

古代打仗,通讯联络全靠旗帜和金鼓。所谓“闻鼓则进,鸣金(锣)收兵”,不同的鼓声代表不同的命令。由于旗帜与鼓声的重要,鼓手和旗手也往往是敌军的首要攻击对象。梁红玉以主帅夫人之尊,站在这个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险的位置上,自然大大地鼓舞了士气,再加上平时的操练,民族仇、亡国恨,宋军将士人人奋命,个个争先,给金兵以狠狠的打击。

金军自入侵以来,何曾遇到过坚决的抵抗,双方在长江上且战且走。金军不熟悉地理状况,被宋军逼入了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死港之中。前有守军,后无出路,金兵多次冲杀,却始终不能冲破宋军的防线。双方一直僵持了四十多天。后来,完颜宗弼派人挖开荡内废弃已久的三十里老鹤河故道,接通秦淮河,准备兵撤建康(今南京)再想办法,却又被岳飞的部队堵了回来。最后,还是得到当地奸细的指引,利用韩世忠军队海船连在一起、无风难以移动的特点,选了一个无风的日子,用火攻之法突围而去。这时距最初的开战,已经过去了四十八天。

在这些天的战斗中,巾帼英豪梁红玉以随军家属的身份,设奇谋,布战阵,并身先士卒,站在最危险的位置上,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留下了击鼓战金山的千古佳话。

二、家国大义,国高于家

梁红玉出生在淮安一个中下层军官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她自小便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后来,南方方腊起义,她的祖父和父亲参与平定起义,却因贻误战机被朝廷处死,梁红玉也被收为官奴,发配在京口(镇江)的兵营中为军妓。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韩世忠,因为她姿色超群,而又豪爽洒脱,深深地吸引了韩世忠,英雄美人结为夫妻。婚后。更是激励丈夫不断奋进,成长为宋朝的一代名将。

梁红玉的出色之处在于,她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在国与家的利益冲突中,能总是把国家的利益置于小家庭的利益之上。就在黄天荡大战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邀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虽然后来朝廷并没有怪罪,但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高宗皇帝为此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在黄天荡大战的前一年,南宋朝廷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时任御营统制(掌管禁卫军)的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发动军事政变,杀死了掌握全国军权的枢密使王渊,捕杀了专权的宦官,软禁了宋高宗,并强迫高宗让出帝位,让三岁的小皇子继位,由孟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明受”。在这次叛乱中,梁红玉和儿子都被扣压在京城。

政变发生后,前方的将士都纷纷回军平叛,张浚为大元帅,韩世忠为先锋,也许是投鼠忌器,也许是不明京城的形势,声势造出来了,进兵却不迅速。虽然如此,武将不支持政变的举动还是让苗刘等人有些心慌。宰相朱胜非就乘机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不如请太后命梁红玉去招抚韩世忠,如果韩世忠投奔了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害怕了。”苗刘一听,认为是个好计,就让梁红玉先拜见太后再出城去找韩世忠。

其实,这是朱胜非的一个计中计。他见高宗已经失去自由,太后也没有想揽权的意思,就与太后密商,派梁红玉前去催促韩世忠快点进兵粉碎叛乱。这时见苗刘中计,太后就召梁红玉入宫,命她快去通知韩世忠,即刻赶来救驾。梁红玉骑马急驰,从杭州一日一夜之间赶到了秀州韩世忠的大营。

梁红玉虽然来到了丈夫的大营,但他们的孩子还留在城中。在这种情况下,她见到韩世忠后仍是以国事为重,要韩世忠火速进军。京城的情况即明,将领们再无犹豫,军队急速开进,双方在临安城外摆开阵势,韩世忠带头冲杀,叛军大败。苗刘二人逃出临安,韩世忠又乘胜追击,将二人擒获交给朝廷处死。当他们回朝的时候,宋高宗亲自到宫门口迎接他们夫妇,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并给以俸禄,宋朝一些有特殊贡献的将军夫人跟丈夫一样拿工资,就是从她开始的。

梁红玉以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度,以其深明大义的精神,而永远名垂史册。

标签: 韩世忠梁红玉宋朝

更多文章

  • 韩世忠用八千人困十万金兵 岳飞蒙冤其怒吼秦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世忠,岳飞,秦桧

    要说两宋之际,名将实在不少,岳飞自不必说,其余如宗泽、韩世忠、刘光世俱是抗金名将,尤其是韩世忠,与岳飞齐名,军事文采丝毫不输岳飞。韩世忠,字良臣,其人真是人如其名字,乃忠心之良臣。韩世忠是农民家的孩子,小伙子17岁长得高高壮壮的,而且一身好武艺,力气过人。这么好的本事不去当兵多可惜,于是他就去当兵了

  • 韩世忠的妻子是何人 韩世忠后人也是名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世忠,中兴四将

    韩世忠的妻子韩世忠是陕西人,为人大胆、耿介、乐善好施,是一个正直又勇敢的英雄人物,他的老婆也不平凡,韩世忠有四位夫人,分别是白、梁、周和茅氏。白氏和茅氏以及周氏是因为韩世忠的战功而受封的,梁氏梁红玉是韩世忠自己娶的。韩世忠的第一位夫人白氏,被追封为奉国夫人,第二位夫人梁氏,梁氏虽然是妓女,但她并没有

  • 南宋大仪之战:名将韩世忠为何故意泄露“军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名将,韩世忠,

    韩世忠是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与岳飞并列,而其实他的战功并不亚于岳飞。岳飞曾经参观过韩世忠所统领的淮东战区,看到韩世忠用极少的兵力独当一面,让金兵不敢随便越界,也不由得大为赞叹。后来秦桧要削减韩世忠的兵力,岳飞坚决反对。岳飞下狱蒙冤,只有韩世忠敢上秦桧家当面指责,可见这两位英雄是惺惺相惜的。既然是名

  • 宋朝名将韩世忠做过哪些事?为何忧愤的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世忠,宋高宗,宋朝,岳飞

    早年的韩世忠官位并不高,但是在军中的威名却是很少有人可比,韩世忠的一生擒拿方腊,在抗击西夏还有金朝对宋朝的入侵都有汗马功劳。那么韩世忠在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韩世忠,字良臣,是宋朝著名的军事家,是和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的“中兴四将”。韩世忠为人正派,不屈服权贵,曾为岳飞之

  • 韩世忠如何从一介草根出生的农民成为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武功的原因,他力气十分大。于是他在二十岁没出头的时候就参军了

  • 宋朝名将韩世忠是为了谁日日借酒消愁不醒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武功的原因,他力气十分大。于是他在二十岁没出头的时候就参军了

  • 功劳不逊于岳飞韩世忠 却被遗忘的抗金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韩世忠

    公元1128年,南宋建立的第二年,金人的铁骑仍在北方中原大地上驰骋,随着仍在坚持抗金的中山和大名两府的沦陷,南宋战略要地濮州失守,南方门户大开。南宋危在旦夕。此时的岳飞、韩世忠和刘琦等人在抗金前线上与金兵苦苦僵持不下。“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继续战斗还是和金兵求和,南宋又该何去何从?整个帝国笼罩在一股

  • 探秘:韩世忠和岳飞相比谁更有军事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世忠

    导读:韩世忠和岳飞两人功业相埒,为何名声却如此悬殊?个中原因当然是岳飞忠荩为国,却在39岁时含冤被杀,他的际遇更容易赢得后世的无限敬仰与同情,不仅岳庙遍宇内,俎豆不绝,而且有关岳飞的戏曲、小说以及当今史学家为岳飞写的传记也已深入人心,岳飞是家弦户诵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却未能享有这种荣耀,他虽也受秦桧迫

  • 韩世忠怎样从一介农民练级成为一代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网络配图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武功的原因,他力气十分大。于是他在二十岁没出头的时候

  • 韩世忠为何没有被秦桧杀害 朱熹一语道破天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世忠

    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被投降派秦桧一伙杀害, 至今已800多年了。关于岳飞被害的原因 ,历代论者虽说法不一 , 但无人 否认岳飞不屈不挠地坚持抗金斗争 , 始终不肯与秦桧一伙的投降政策妥协.是 其最根本的原因。如此,便引出这样 一个问题 : 为什么与岳飞同属抗金名将的韩世忠能免遭杀 害 而得善终呢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