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永参加考试却榜上无名,写下一首词震撼古今

柳永参加考试却榜上无名,写下一首词震撼古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4 更新时间:2024/2/15 17:58:56

你们知道柳永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在古代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天下莘莘学子共同实现抱负的一种方法。算然说是用来选拔官吏的,只考虑到了科取士以及武科取将。

天下各种各样的奇才是非常多的,很多人不善于学习和武功,次次落榜,可让人无比的揪心,明明有一身的本事,却没有用武之地,也没有伯乐来识别自己这匹千里马。

何故在意他人说

宋朝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常不喜的,毕竟自己家的主管者都让别人掳走了,崇文尚武成了人们讨厌宋朝一个原因。即使作为崇拜文字的朝在审查方面也是有所纰漏的。宋朝的文人除了自己善于舞文弄墨之外还擅长使用兵器保家卫国,其中最为出名的要属辛弃疾了。

在他们这些人心中,人与人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没有人就和别人一模一样,谁也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他们认为做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做自己,说白了做自己说起来容易可是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做自己非常之难,就如同蜀道难之难于上青天一般。

但是还真的有人做到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北宋王朝的柳永,以为落榜的高材生,他写的一首诗《鹤冲天》就可以很好的证明,他是真的做到了自己。

鹤冲天·黄金榜上宋代: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诗是这位做成自己的人在自己进京考试所写的,这位考生在自己落榜之后非常的不服气,无论是谁落榜了都不舒服,写下这样的狂妄之作,气场强大震撼古今。

毕竟在那个时候谁敢不去考试,毕竟你不去总会有人去的。作为落榜考生的柳永,没有在落榜之后夹着尾巴逃走,反而直接喊出来了,并且写下了这首诗。

自把功名当尘土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在金榜题名的榜单上没有我的名字,我只偶然的失去了拿到榜首的机会。十分大胆的写了自己落榜了,直接点名了自己是奔着第一名来的,也就是说不是第一名就相当于自己没考上。

接下来为自己落榜做了申辩,“明代暂遗贤”开明的时候都有贤才进不来,我不可能因为一次考试来否定自己值钱的所有努力,每个人都要自己决定接下来要走的路,可谓是非常的想要做好自己。而后“如何向”写出了自己落榜了,自己就属于被遗落的贤才之一。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我的机遇不好,大不了我不考了,我也不做官了。虽然落榜了但是诗人心中仍然敞亮,不被世俗所束缚。“何须论得丧”自己何必计较得失呢,也算是变相的对于自我的一种安慰。人生有得有失,谁都不可避免。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管的他是什么人,只要有才能,哪里都能够封王拜相。说明柳永有着很大的报复,认为自己能够出人头地,不过他也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柳永用上半片的词表明了自己对于生命的另类看法和自己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价值观,展现如何做自己,以及做自己的魅力。这在当时受到多人的好评,很多人都羡慕和崇拜他,他做到真真的自己。

但求无愧自己心

词的下半片写出了不一样的场景,“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指明了词人现在正在烟火风月之地,说直白点就是歌姬所在的地方,他去寻欢作乐了。“幸有意中人,堪寻访”刚好碰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和喜欢自己的人,那么自己就不会沮丧了。

在这个崇文的朝代想要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是非常的困难的,碰到了两情相悦的人自己就心满意足了。“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直接写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场景,想要和自己的“意中人”永远的在一起长相思守,想要风流快活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之后的“青春都一饷”写出了一种要及时行乐的感觉,是啊青春如此短暂,为何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为什么要在乎功名利禄这样的东西呢,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添诗唱歌,总要好过枯燥的学习。

后记

这首诗歌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比较狂妄的作品,但是他却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做自己,做真真的自己。

现在的社会中人人都戴着面具生活,谁都不敢露出自己本来的面目,逐渐的忘却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慢慢的变成了他人眼中的人,也从来不知道为自己而活,我们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直到我们死去,我们走的都是自己的路,做的也都是自己,可事实上我们却变成了他人眼中的人,父母眼中的乖宝宝。

所以希望从现在起为自己活着,不管以后的路有多难为自己活着。

标签: 柳永北宋

更多文章

  • 长亭: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柳永《雨霖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亭,中国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是否善于用典,是诗词高手与诗词爱好者的本质区别。以下就是常见的典故。作为诗词写作者,不可不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

  • 柳永晚年写了一首词,留下无尽的孤寂与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柳永,北宋

    在历史长河中,柳永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故又人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当暮年及第,担任屯田员

  • 宋代柳永之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赏析,其内容原文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玉肌琼艳新妆饰。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上片写歌妓的美艳照人。起句“玉肌琼艳新妆饰”直接从正面描写她肌肤白嫩娇美,光洁如玉,而

  • 宋代柳永之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其内容原文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雨霖铃·寒蝉凄切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 宋代柳永之定风波·伫立长堤赏析,其内容原文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定风波·伫立长堤

    定风波·伫立长堤【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此情怀、

  • 宋词柳永之双声子·晚天萧索鉴赏,这首词该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词,双声子·晚天萧索

    双声子·晚天萧索【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

  • 宋词柳永之二郎神·炎光谢鉴赏,这首词该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词,二郎神·炎光谢

    二郎神·炎光谢【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

  • 宋词柳永之醉蓬莱·渐亭皋叶下鉴赏,这首词该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词,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

  • 宋词柳永之锦堂春·坠髻慵梳鉴赏,这首词该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词,锦堂春·坠髻慵梳

    锦堂春·坠髻慵梳【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

  • 宋词柳永之定风波·自春来鉴赏,这首词该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词,定风波·自春来

    定风波·自春来【宋代】柳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