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抗金名将吴玠逝世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32 更新时间:2023/12/21 3:30:54

吴玠 (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

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

抗金名将——吴玠,字晋卿,和岳飞是同时代人,生于1093年,卒于1139年。宋时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人,后迁居水洛(今甘肃庄浪)。吴玠出身卑微,父亲吴扆少年从军,由于作战勇敢,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被升为指挥使。吴扆为人宽广,对部下管教不严。在一次作战时,吴扆的士兵怯战,致使宋军吃了败仗。吴戾的上司—一水洛城的寨主非常生气,动用了杖刑处罚吴戾。这让吴戾感到羞辱,常常心不在焉。在一次作战时,猝不及防被一箭射死。父亲死后,吴玠便随母亲从陇干迁往水洛城。

网络配图

地理环境及区域文化对一个成长有重要作用。吴玠便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宋史·地理》在记载陕西时说:“被边之地,以鞍马、射猎为事。其人劲悍而质木。”秦陇由于地理的特殊自古便是匈奴、突厥等游民民族于汉族对垒的战场。长期的战争使这里不同于中原少,而吴玠居住的水洛城,是一个以军人为职业地区。这里除了士兵就是士兵的家属,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吴玠为人“深毅有志节,知兵善射骑,读书能通大义”而且为人慷慨豪爽具有了一个典型的军人气质。吴玠北宋末年“以良家子”入伍从军,隶属于泾原军(方镇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平凉)。靖康初年,西夏犯边,吴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1128年(建炎二年)时,金兵进犯陕西,直趋泾原。吴玠受陕西制置使曲端之命,率军迎击,至青溪岭,一鼓击退金兵,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在1129年,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不久,由于刘子羽的推荐,张浚在巡川陕,会见吴玠兄弟,见吴玠兄弟颇具才勇,十分器重,遂任命为统制。

1130年秋,金大举攻宋,江淮局势吃紧,为了牵制金军精力,减轻江南压力。张浚决定主动出击,牵制金兵。但张浚是个文臣并不懂军事,没经过准备就贸然集合刘锡、孙、锜、赵哲、吴玠等五路大军于陕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吴玠

刘锜都不同意。吴玠入谏说:“兵以利动,此间一带平原,敌人多为骑兵,容易为其所乘,恐有害无利,应先据高阜,凭险为营,方保万全。”而张浚自大的认为:“我众彼寡,又有苇泽相阻,纵有敌骑前来,也无从驰骋,何必转陟高阜呢!”刘锡因众议不同,尚在迟缓之时,金兵猝然大至,皆担柴兜土,填投泽中,霎时间泥淖俱满,与平地相似。于是,金骑纵辔而过,进逼宋军各营。兀术也率众赶到,与金将娄恃分左右翼,列阵挑战。吴玠、刘锜在左翼与兀术军大战,吴、刘身先士卒,奋勇驰杀,金军渐渐后退。但由于右翼的赵哲临阵溃逃,使金军左右夹攻吴、刘,吴、刘遂败。富平战役之后,吴玠受命为陕西都统制(官名,原来是在有战事的时候临时在诸军将领选一个为都统制

战后取消,到南宋为正式官名),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

网络配图

此时宋金的局势十分微妙,在江淮战场上,韩世忠、岳飞及各地的义军沉重的打击了入侵的金兵,但皇位坐稳了的宋高宗只想偏居江南不想收复失地。金虽然想灭宋,却忌惮中原的韩世忠

岳飞。金看光靠军事灭不了宋,便换了政治手段。扶植傀儡,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又把秦桧派回国让人让他“倡议和”。战略上,金把川陕做为战略重点,妄想以此迂回灭宋。而宋也发现到蜀中的重要,认识到“守川陕”就是“保江南”于是双方兵力集结,酝酿着一场大战。

1131年,经过精心策划,金军进攻和尚原。有人劝吴玠退入汉中,以避其锋。吴玠力主抵抗,慨然说:“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此地就是保蜀。”吴玠这话很有见地,和尚原位于宝鸡以西南

大散关以东。户四面陡峭 顶上平宽。进可攻入蜀的金兵 退可防御攻蜀的金兵。金兵想要攻蜀就得先攻和尚原。五月,金分两路军从正面

侧后进攻。吴玠激励将士,寄托地形以弓弩杀伤金兵。四战四捷,士气大振。金兵都是骑兵,吴玠命令将士专挑山高沟深的地方伏击,和尚原都是山谷,战马发挥不了作用而山地战远远不是宋军的对手,无奈金兵只得退回凤州。另一路金军也发起攻击了,被吴玠事先派出的部队顽强击退。吴玠又派一小部绕小路迂回到金兵后面,

奇袭金兵,金军大败。

金帅兀术闻败,十分震怒,当年秋,亲率10万金兵进抵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与吴玠相拒。为了引诱兀术到和尚原,宋军主动放弃神岔关。十月十日中午时,到达和尚原的金兵马上发起进攻。做了准备的吴玠胸有成竹,依托有利地形以强攻,硬弩轮番射杀。两次打退金军冲锋。黄昏时,吴玠趁金兵慌忙撤退派兵绕到后面掩杀金兵。当夜,吴玠命优秀射手用强弓专指金兵烧火的地方射,吓的金兵不敢点火。二更,吴玠直接对兀术大营发动袭击,杀得金兵鬼哭狼嚎。四更,劫寨归来的宋军杀气正旺,会同替换他们的又向大散关的金兵发动进攻,金军又被杀的大败。此时的兀术早已没了刚来和尚原的壮志凌云,金兵早已人疲马乏。次日凌晨,金兵后撤。吴玠早已做了准备,听到金兵后撤的消息

,马上下令。宋军由守转攻,全线反攻。从和尚杀到神岔,金兵金兵死伤累累,满地横尸。兀术也中了箭,据说兀术在逃命的时候,听到吴磷喊“兀术休走”大惧,竟学起当年的曹操:“割胡逃生”。至此和尚原大战以金兵的惨败告终。捷报传到朝廷,宋廷一片欢呼。这是靖康之变以来第一同金作战的第一次大捷,所以意义重大。高宗也很高兴遣使授年仅三十九岁吴玠镇西军节度使。

网络配图

金自然不会和尚甘心的惨败。1133年春,金集合各路兵十余万宋

绕过和尚原想从当时相对薄落的饶风关夺取蜀地。金兵为了迷惑金州守兵声称要攻取汉阴。宋将王彦中计,分兵据守要塞。金兵乘隙攻破金州。但王彦撤退时焚毁了粮草。宋将刘子羽闻金州失陷,估计金兵要攻击饶风关,马上派兵驰援饶风关,并通知吴玠。饶风关是连接秦楚蜀的道路,东南有一百多里,人烟稀少。但他是入陕重要关口之一,地理位置重要。

标签: 吴玠

更多文章

  • 能征善战的抗金将领吴玠死亡存在什么疑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金将领吴玠

    吴玠生活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这段时间内,。少年的时候就沉稳坚毅,通晓兵法善于骑射,因此在北宋末年的时候就走上了军旅之路,从一名士兵做起,因为战功屡次升迁,最终晋升为四川宣抚使,成为了威震一方的国家重臣,但是由于常年的鞍马劳顿,吴玠年仅47岁就去世了,死后恩宠不减,追封涪王。下面做一下吴玠简介。吴玠简

  • 李元昊的叔父山遇惟亮:差点改变宋夏格局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山遇惟亮,李元昊,西夏,

    山遇惟亮,《西夏书事》介绍为:山遇,名惟亮。山遇惟亮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叔父 ,《西夏书事》中以「山遇」称之。因为山遇惟亮是李元昊之叔,而李元昊的党项姓氏为「嵬名」,所以山遇惟亮又常被人称呼为「嵬名山遇」。至于「山遇」是他的官职还是外号,还是封地名现已不可考。山遇惟亮为西夏初期的军政大臣,先事李德

  • 揭秘: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为何杀死亲生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夏,李元昊

    导语:李元昊留有记载的后妃共9位,除一位幸运的早死(善终)外,其余无一有好结局。他的内宫可谓血迹斑斑,而且因果循环极重,李元昊杀母、杀舅、杀妻、杀子、杀大臣。结果自己反死在太子手上,太子又死在重臣手里,朝政落入外戚手中,而外戚又被李元昊的另外一个儿子所杀。暴君和他的10个女人战争铸就英雄,但也制造暴

  • 史上唯一杀生母纳儿媳为妃的皇帝:千古暴君李元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夏,李元昊

    历史发展需要英雄人物,也造就了英雄人物。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就是在党项政权发展的关键时刻造就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主政17年,称帝11年;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短暂的一生,却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李元昊又是荒淫残暴,斩杀生母纳儿媳为妃的皇帝。元昊,字嵬埋,生于宋景德元年

  • 暴君李元昊:史上唯一杀生母纳儿媳为妃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暴君,李元昊,皇帝

    历史发展需要英雄人物,也造就了英雄人物。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就是在党项政权发展的关键时刻造就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主政17年,称帝11年;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短暂的一生,却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李元昊又是荒淫残暴,斩杀生母纳儿媳为妃的皇帝。元昊,字嵬埋,生于宋景德元年

  • 李元昊:中国历史上竟然连生母都杀禽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元昊,西夏,皇帝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看来,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孝道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其孝道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谓根深蒂固。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中,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不仅是天下的主宰者,亦是万民的敬仰者,他们大多都以仁孝治天下,而且自己更要做表率,这样可以更好地兴国安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皇帝均

  • 西夏第一猛男皇帝李元昊为何下令全国剃光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元昊,西夏,宋朝,

    元昊颁布“剃发令”,凡党项男子,三天内一律剃光头顶,只留边缘一圈结成短辫,否则格杀勿论。他自己率先换上了新发型。元昊(公元1004年-1048年),党项人。西夏开国之君,据西北之地,对宋作战,三战三捷。在他之前,其祖、父两代,一直向北宋称臣,北宋无西北之患,可集中力量对付辽国。元昊横空出世,宋朝从此

  • 李元昊为什么姓李?他为什么改姓嵬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元昊

    宋朝边将曹玮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他说:“真英物也,若德明死,此子必为中国患!”“此子必为中国患!”,这句话说的就是西夏国的开国皇帝李元昊。李元昊作为西夏国的开国皇帝,带领西夏国与宋朝、辽国争锋,奠定西夏、宋朝、辽国三分天下的格局。有这种成就,还是很牛的。不过可惜的是,这位文治武功都还算比较出色的西夏

  • 西夏皇帝李元昊的故事都有什么?李元昊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元昊

    李元昊,西夏国皇帝,别名曩霄,小字嵬理,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元昊幼时因不俗的表现,受到父亲李德明的宠信。二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在与回鹘作战时取得决定性胜利,因而被李德明封为太子。明道元年,也就是公元1032年,其父李德明在年仅五十一岁的时候去世。李元昊作为太子,李德明的合法继承人,加之以往的战功,

  • 武烈皇帝李元昊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元昊

    李元昊生于公元1003年,去世于公元1048年,是西夏国的开国皇帝。他虽然姓李,但是却并不是汉族人,而是党项族人。之所以姓李,是因为远祖是唐朝的大臣,因功被赐予国姓“李”,后世子孙因此姓李。李元昊登基之后,曾经弃李姓而改姓嵬。李元昊绝对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李元昊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