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女诗人郑允端,嫁对了好郎君,但是战争让她早早离世

元朝女诗人郑允端,嫁对了好郎君,但是战争让她早早离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2 更新时间:2023/12/17 7:06:31

郑允端与魏玩,朱淑真这些女子相比,她真的要幸运许多,女子终其一生,不就是为了追求一份自由炽热的爱情吗?古代女子,数不胜数的将一生的幸福寄那一份爱情,甚至不乏将其视作生命的全部之人,郑允端是幸运的,因为,在婚姻上,她获得了众多女子难以企及的幸福。

一位女子,若是能够出生在苏州,生长在苏州,那将是等的幸运啊!更何况,她还是一位才女。郑允端出生在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花轿正郑家,这个在苏州曾经也是十分富有的一个家族,作为家中的千金小姐,郑允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由于父亲与兄长,都是从事教书之业的,郑允端自然是从小就受到这些化的熏陶,从此与诗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十分享受的陶醉在那千变万化的诗书世界里,久而久之,郑允端便成长为一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才女了。

加之苏州秀丽的山水,郑允端的审美更是十分雅致不俗,她的诗词中,也满满的许多江南水乡的秀美之感,那样柔媚清丽。郑允端少女十分就有一首水槛,诗中那优美的意境,想必也唯有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女子,也只有像郑允端这样的女子,才能将那美丽写的如此曼妙动人吧!一位出生于富贵之家的女子将人间富贵都视若草芥,这是多么难得呀,反而是那些平人家看起来十分普通的东西,在郑允端眼中却是十分珍贵的。她就有一首诗,赞豆腐,这首诗中将豆腐之美感写的如此活灵活现,豆腐只不过是普通人家中最普通的食物之一了,百姓几乎日日食之,但在郑允端眼中,却并非那样的朴素与简单,她觉得一定会是花样百出,起码可以满足深宅大院的需求了,郑允端作为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大小姐,本应该是连豆腐真正的样子都没见过的,她是如何能写出这样秀雅的诗词呢?

从诗歌内容中大概可以看出,若不是亲眼所见,是不可能从种豆一直到制作豆腐成功的全过程写的如此真实的,这就足矣可见,郑允端对生活的细致入微了,她不仅十分有心,亦是十分细心。女儿到了及笄之年,父母为郑允端找了一门好亲事,夫家是同郡的施伯仁,这份姻缘可以说是让郑允端十分满意的了,丈夫亦是一位儒雅之人,十分擅长诗文,夫妻二人生活过的相敬如宾,诗文相,美满幸福就如他们了。郑允端的生活亦是雅俗共赏,这样富足优容恩爱无比的生活,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恩赐啊,是多少女子穷其一生都在苦苦追求的啊!所以在郑允端的诗词中,忧愁也是很少见的,她有一颗十分平静的心,她会细心的去观察身边周围的一切细小的事物,更是有一颗十分怜爱的心,尽管她的生活十分幸福,但是她亦是十分怜惜那些生活过的不如她的女子。

在那个封建的时代,婚姻可以说是决定了女子一生的生活将会过的如何,亦是间接决定了一个女子一生的命运,郑允端虽然身处富裕之家,但是她却看见许多的寻常百姓为了获得一时的荣耀就将女儿嫁给达官贵族,终是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多少女子开始因为姿色貌美备受宠爱,等到年老色衰便沦为弃妇,郑允端深深的同情这些女子,也是写下诗篇提醒世人,婚姻不可儿戏,嫁人不要嫁给达官贵族,这样的婚姻不会长久,不如嫁给寻常百姓或许还能一生相濡以沫到白首。

这样一位出生高贵的女子却提倡这样的平淡生活,可见郑允端的知书达理,事实上,她自己也是过着十分平淡的生活的,只是因为深有体会,才可以写出那样的句子。她是蔑视那种华贵优裕的,她的那首罗敷曲便可看出。不过这样一位脱俗的女子最终还是没能与丈夫恩爱白首,元末战争,让郑允端平静的家被洗劫一空,她在贫病交加中苦苦挣扎着,在死亡来临前写下一首自拟挽歌辞,她这样平静的面对死亡,顺其自然,这样的平静,最终,在一个芳草萋萋的春末,这位超凡脱俗悲天悯人的才女告别了人世,年仅三十岁。爱妻的离世让施伯仁悲痛欲绝,他将亡妻的诗作仔细整理一番,并编辑成册,题名肃集,但这部诗集还是在战争中几经颠簸散失大半,仅留下来了百首,但尽管这样,郑允端依旧是整个元代存诗最多的一位女诗人,亦是一位最让人难忘的女诗人。

标签: 郑允端,元朝

更多文章

  • 元朝著名女诗人郑允端生平简介,诗作摘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

    郑允端(元朝)著名女诗人,出生书香门第,她主张铲除旧习,脱弃凡近,有感而发,以警世人。在封建社会,婚嫁可以说是女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它决定了一个女子的终身命运。其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实践业绩皆十分可观。生平简介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

  • 郑允端:元代最出名的女诗人,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允端,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郑允端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元代,有一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不仅自己嫁的好,还写出了一首《吴人嫁女辞》,以警醒世人如何正确对待嫁女的婚姻观,她就是被誉为“女中之贤智者”的——郑允端。郑允端(1327年—1356年),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 盘点元朝十大美女,凝香儿第十,前三位都是才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

    第十,凝香儿凝香儿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顺帝的妃子。她的原本出身是官妓,后被选入宫中,被好色的元顺帝看中,不久就被提为才人。由于美貌出众,很快就成为元顺帝的后宫七贵之一。同时,凝香儿还是一位诗人呢!她留下来的诗歌有《采菱曲》、《采莲曲》、《弄月曲》、《天香亭歌》第九,戈小娥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的息夫

  • 才女兼女书法家曹妙清---学写“国”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妙清

    曹妙清没卫夫人名气高,但也是一元代才女,是元代的末期人,不仅书法好,而且文学功底也非常好,诗歌弹琴吹啸击鼓等多材多艺,30未嫁,是为了孝敬大人而未来嫁,生在杭州,江南出美女,才女,江南天子半才人,地下女郎兼艳鬼,元代末年大文学家杨维桢和曹妙清经常在一起吟诗,曹有一首竹枝词写得非常好,美人绝似董娇娆,

  • 元代末期才女曹妙清,曹妙清杨维桢【竹枝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妙清,元代

    曹妙清(生卒年未详),字比玉,自号雪斋,女,钱塘(今杭州)人。与薛兰英、薛蕙英姐妹为同时代名媛淑女。善鼓琴和书法,事母孝谨,三十不嫁,风操可尚.与杨维桢为文字友,和其《竹枝词》。与张妙净以诗文名扬杭城。曹妙清善长击鼓弹琴,能书法,行、草皆有法度,有相当造诣。奉养母亲,十分孝敬,年过30还不婚嫁,风操

  • 曹妙清是什么人?曹妙清元末女作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妙清,元末

    曹妙清(生卒年未详),字比玉,自号雪斋,女,元末女作家,钱塘(今杭州)人。与薛兰英、薛蕙英姐妹为同时代名媛淑女。善鼓琴和书法,事母孝谨,三十不嫁,风操可尚.与杨维桢为文字友,和其《竹枝词》。曹妙清(生卒年未详),字比玉,自号雪斋,女,钱塘(今杭州)人。与薛兰英、薛蕙英姐妹为同时代名媛淑女。善鼓琴和书

  • 赤老温是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四杰之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赤老温

    赤老温资料赤老温资料相对比较丰富,让人们能大致了解到这位蒙古四杰的一生。赤老温的资料如下:赤老温出身于蒙古草原的一个普通贵族之家,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救了铁木真的性命,因此受到铁木真的重用,而他的妹妹也成为铁木真的侧妃,因此赤老温的家族成为蒙古四大名门望族之一,权势登峰造极。赤老温一直跟随铁木真到处

  • 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木华黎被称为“蒙古四杰” 为何家底相差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木华黎

    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木华黎四并称为蒙古四杰,家族分别掌管四大怯薛(每个2000人,怯薛军还有2000宿卫和箭筒士),看起来似乎是门当户对,但你要是让博尔术家和赤老温家正式结亲(嫡系子女之间),让木华黎家族的公子迎娶蒙元公主,他们一定会觉得你脑子有病。因为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四大怯薛家族也发生

  • 赤老温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为何赤老温能收到成吉思汗的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赤老温,成吉思汗

    赤老温,又作齐拉衮,蒙古泰赤兀部,速勒都孙氏人,广义的“黄金家族”成员。狭义的黄金家族泰赤兀部、主儿乞部和成吉思汗所在孛儿只斤部是乞颜的三大部落,它们之间往来密切,也矛盾不断。蒙古诸部赤老温和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年龄应该差不多,他的父亲锁儿罕失剌本是泰赤兀部一个普通的挤马奶的族人。铁木真还是个少年的

  • 赤老温没有能活到蒙古第一次西征 但其家族却荣耀于整个蒙古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成吉思汗,赤老温

    赤老温,又作齐拉衮,蒙古泰赤兀部,速勒都孙氏人,广义的“黄金家族”成员。狭义的黄金家族泰赤兀部、主儿乞部和成吉思汗所在孛儿只斤部是乞颜的三大部落,它们之间往来密切,也矛盾不断。蒙古诸部赤老温和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年龄应该差不多,他的父亲锁儿罕失剌本是泰赤兀部一个普通的挤马奶的族人。铁木真还是个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