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看做“孤儿寡母”的萧燕燕是怎么改革大辽的?靠的是什么?

被看做“孤儿寡母”的萧燕燕是怎么改革大辽的?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31 更新时间:2024/2/10 13:09:33

被看做“孤儿寡母”的萧燕燕是怎么改革大辽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萧燕燕是谁可能有许多小伙伴不明所以然,但是提到萧太后,大家都知道是那个欺负廷的老巫婆。这些都是电视剧里演绎出来的,但是在历史上则不然,萧太后可称之为女中人杰,从被宋太宗认为的“孤儿寡母”统领的辽国,打的与北宋签订“澶洲之盟”,结束了宋辽两国多年的战火,萧太后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国家在其逐渐走成熟之际,都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依托,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法律完善程度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成熟程度。不难发现,在这其中,萧太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萧太后及后续的辽圣宗对辽朝法律所进行的修订和变革,主要表现了哪些方面呢?

其一,加速了辽法汉化。辽国自建国之初,发展至萧太后当过之时,社会经济、化各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这使得萧太后敏锐的意识到那些昔日旧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她于统合元年(983年),命北府司徒彼德将燕京所进献的中原律文翻译成契丹文,以调整刑法的依据。

统合十二年(994年),萧太后诏令契丹人应与汉人一样,如若触犯“十恶”之罪,当依据汉律判案,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藩法与汉法渐趋同一。

辽法汉化自“澶洲之盟”签订后,变得更加明显。据史料记载,当时辽圣宗曾诏令各相关官员在判案修法时,务必要以宋朝法律为参照,不得违背其道。太平七年(1027年),辽圣宗决定“更定律令”,昭示中外大臣指出朝廷“法治中有遗缺及轻重失中者”,加以讨论增改,自此,辽法的内容更加与汉律趋同了。比如,将辽刑法分为死、流、杖、徒四等,这些刑名都采用的是汉律中的命名。

此后,辽兴宗出于改变辽朝“分俗而治”现状的需要,又在辽圣宗朝法律的基础上对法令重新进行了修订,称《重熙条例》,共计五百四十七条。继辽兴宗之后,辽道宗又以“契丹汉人虽风俗不同,但国法不可异施”为由,先后对《重熙条制》进行了增补,称《咸雍条制》。

其二,消减同罪异罚现象。鉴于辽法对契丹人和汉人处理不公,萧太后在摄政之初,对之进行了调整。如果契丹人与汉人斗殴致死,必须要“一等”处置之,同罪同罚。以前辽法规定,宰相、节度使这些“世选之家”的子孙犯罪,只需接受徒、杖之罚,而可免于“黥面”。统合二十九年(1011年)辽圣宗下诏:“自今但犯罪当黥,即准法同科。”同时,辽圣宗还下令境内契丹、汉、渤海、奚等各族人杂居之地,如果有人犯法,则使用汉法处置,如果是契丹本族人相互侵犯,则施用本族之传统法令加以处罚。萧太后和辽圣宗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辽国出现了法律面前各族人平等的良好局面。

其三,使刑法趋于宽平。契丹民族乃草原民族,民风强悍喜斗,所以出于统治需要,辽初之际刑法十分严酷。到了萧太后摄政时,法令已变得越来越宽平。辽“旧法”曾规定,死囚之尸要放于市中示众三天,统合十二年(994年),萧太后下令尸体只需要示众“一宿”,即可由家属领会。辽法还规定,犯叛逆之罪的人,其兄弟虽不知情,也要受连坐之刑,鉴于此,辽宣徽北院使、政事令耶律阿没里认为不合理,像萧太后谏言“虽然兄弟本同胞,但其秉性却不相同,一人谋逆”,其他没有参与的兄弟因此而受刑,未免太过无辜。所以,从现在起,虽同族兄弟,如不知情,可免连坐。萧太后认为有理,当即应允,令人编为法令。

其四,对“旧法”进行增补、完善。统和十二年(994年),鉴于行宫所在地盗贼猖獗,辽廷改立“禁捕法”,由此盗窃行为大大减少;此后,辽廷又下诏修订均税法,等等。而鉴于契丹社会开始逐渐趋于封建化,辽廷还专门颁行了一些改善奴隶地位的法令。如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诏令“若主人非犯谋反大逆及流死罪者,其奴婢无得告首;若奴婢犯罪至死,听送有司,其主人不可擅自杀之”。开泰六年(1017年),有一次,公主赛哥杀了一名无罪的婢女,辽圣宗闻之大怒,遂将其降为县主,驸马萧图玉削去同平章之官。自那以后,辽廷对于类似的事情处置愈加严厉。

其五,建立、调整司法机构。在辽初,辽太祖为便于倾听民情,专门设置了钟院,负责接管百姓诉状。到了辽穆宗时,因其不喜欢听到民冤,便下令将钟院废除,结果导致百姓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伸。至辽景宗即位后,考虑到百姓无处伸冤,遂与保宁三年(971年)下诏恢复钟院。

萧太后执政后,便下令各地刑狱有冤枉而无法申诉者,可直接上诉于御史台,朝廷派人给予复审。同时,还恢复了大理寺的职能。当时,大理寺所审理的各项案件凡事需要奏于皇帝者,皆由翰林学士、给事中、政事舍人详审决议,直至统和十二年(994年),才新设大理寺少卿、大理正主持刑狱诉讼之事。然事必躬亲的萧太后,担心官员不尽其力,曾多次亲自审案。此外,还设立了平覆院、登闻鼓院、匦院等。

到开泰年间,北、南枢密院已成为辽国的最高司法机构,开始处理各种刑狱诉讼之事。太平六年(1026年),辽圣宗认为“贵贱异法”之现状并不合理,为减少“皇族、外戚多倚靠皇恩行贿,以图苟免”的情况出现,特诏令“自今贵族外戚因事被告,无论其事大小,一律交予所在官署查问,并送交北、南枢密院复查”。

在积极调整中央刑狱机构的同时,辽廷对于地方刑狱机构也采取了因俗而立的策略。部族长官一般亲自审理,其基层执法官秃里,州县设置专职刑狱官。辽辽兴宗时,在上京等五京专设了警巡院,并规定契丹人犯法由巡警使审理,汉人犯法则交由所在州县官审理。

在萧太后和辽圣宗共同努力下,辽国中期一度出现了“国无悻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的局面。另外,萧太后和辽圣宗通过修订法律,使得辽法趋汉化,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契丹贵族的某些特权,这大大协调了辽国境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削弱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从而为辽国的鼎盛创造了条件。

标签: 萧燕燕宋朝

更多文章

  • 《燕云台》萧燕燕是不是萧太后 历史上的萧太后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燕云台》

    最近《燕云台》正在热播,许多观众非常喜爱唐嫣饰演的萧燕燕。那么她是不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呢?历史上的她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编为大家一探究竟。萧燕燕,本名萧绰,北府宰相萧思温与燕国长公主耶律吕不谷(辽太宗耶律德光长女,辽穆宗耶律璟的长姐)的三女。拥有皇室和后族的血统,出生就决定她不同寻常的人生,生于

  • 《燕云台》历史上真实的萧燕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燕云台》

    《燕云台》中的女主角萧燕燕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性统治者呢?接下来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尽管在汉族的皇室中,一直有着男尊女卑的传统,但是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却并不歧视女性,这为萧燕燕青史留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当时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尽管想励精图治

  • 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鲁国公主活到几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赵构,鲁国公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鲁国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寻找着长生不老的办法,当时的秦始皇就是为了让自己长生不老,修炼修仙,最后死在了途中,那么,不管怎么说,历史上还是有寿命比较长的人,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公主

  • 宋仁宗第十女鲁国公主,连皇帝都要让她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国公主,宋朝

    鲁国公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鲁国公主最开始和别的公主一样,没什么惊人之举,只是个拿钱不做事的皇室中人。直到在宋钦宗期间发生的“靖康之难”中,她崭露头角,成了国家的珍宝。为啥呢?因为在金国要把皇室之人都带去服苦役,唯独这位年逾六旬的鲁国公主躲过一劫没去。后金兵

  • 在靖康之难爆发时逃过一劫的鲁国公主,她的晚年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国公主,宋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鲁国公主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鲁国公主是宋仁宗第十女,生于公元1047年,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等七朝皇帝,可以说她见证了北宋的盛世和衰落。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她在公元1067年

  • 柔福帝姬是谁?她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柔福帝姬,宋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柔福帝姬”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宋高宗的母亲为什么说“柔福帝姬”是假的?“柔福帝姬”是真的吗?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有很多的谜团,原本就很少有人知道真相,甚至是没有人知道真相的话,在后世就更不可能找到事实了,南宋时期就有这样一件

  • 一生充满传奇又悲惨的公主:柔福帝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柔福帝姬,宋朝

    北宋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学皇帝,还喜好古玩器物。不理朝政的宋徽宗,致使朝中奸臣当道,国家政治腐败。加上北方契丹、金人的不断侵扰,北宋王朝国力衰退。当时借机联合金人灭掉辽国的宋徽宗赶走了狼,又引来了虎,以后,金人成了宋朝北部边境更大的威胁。宣和七年,南下的金兵开始攻打宋朝,无能的宋徽

  • 在金国为奴多年的柔福帝姬,回到南宋后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柔福帝姬,宋朝

    还不知道柔福帝姬在金国为奴多年,历经艰难逃回故国,为何被宋高宗处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乱世的女子宛若漂萍,生死荣辱由不得自己,即使身份高贵者概莫能外,宋朝的柔福帝姬(帝姬即公主)赵多富,便是其中的典型。靖康之变后,赵多富被掳掠至金国为奴,受尽各种屈辱。数

  • 宋江宋走到落草为寇 是因为宋江怒杀阎婆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水浒传

    宋江是水泊梁山的好汉之一。他从一个官僚地主阶级,一步步走到了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起义军首领,可以说宋江的一生充满的传奇的色彩,而这个传奇的开始就是宋江怒杀阎婆惜,正是因为杀了阎婆惜,宋江才不得已放弃了自己官差的身份,流窜外地。话说宋江是北宋年间著名的起义领袖,是梁山的好汉,在宋江上梁山之前,他是一个

  • 宋江的老婆怎么死的 阎婆惜偷男人背后四大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的老婆

    宋江的老婆怎么死的,宋江是《水浒传》里面梁山的头领,号称“及时雨”宋公明,所以如果想要读懂水浒传,就必须要了解宋江,而想要了解宋江,就必须要从他的家庭说起,所以这里我们说说松江的老婆阎婆惜,阎婆惜结局是悲惨的,被宋江杀了。网络配图宋江为什么杀死他老婆?宋江杀他的夫人阎婆惜,表面上看来是因为阎婆惜手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