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音乐家师旷:为了杜绝干扰钻研音律不惜熏瞎眼睛

音乐家师旷:为了杜绝干扰钻研音律不惜熏瞎眼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27 更新时间:2023/12/8 18:08:00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

师旷是盲人,常自称“暝臣”、“盲臣”。其为目盲,有三种说法:第一说是他天生眼盲;第二说是他因为觉得眼睛看到的东西使他无法专心地做一件事,所以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的心清净下来;第三说是他自幼酷爱音乐,聪明过人,就是生性爱动,卫国宫廷乐师高扬学琴时,用绣花针刺瞎了双眼,发愤苦练,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琴艺逐渐超过了师父。

师旷在晋悼公初年进入宫廷担任主乐大师,凭借其艺术造诣、满腹经纶和善辫口才赢得悼、平二公的信任,悼公末抑或平公时为太宰,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淮南子》云:“师旷譬而为太宰”,他“大治晋国”,晋“始无乱政”。

在先秦献中,师旷是敏感于声音的代名词。难得称赞人的庄子在自己的著作里也说他“甚知音律”。师旷的出身是一个谜,人们不清楚他的出身和由来;他不像其他先秦有名有姓的人物,几乎都可以追溯出高贵的血统。据说他出生于晋灵公时代,因妙辨音律而担任晋国乐官,晋平公时期,师旷以其渊博的学识显名于当世。师旷精通阴阳,据说为了杜绝干扰和诱惑,专心音律等研究,他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说,师旷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又称瞑臣。他字子野,因为担任晋国的乐工,亦称晋野。这个盲人音乐家留下了很多故事。师旷不只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而且是一个有音乐天才的教育家、政治哲学家,一个先知。先秦时代,乐律乐理带有相当神秘的色彩而备受推崇。乐工们在随侍演奏的同时,往往也备召咨问军国大事。师旷不闲于琴瑟而匡主裕民,更得益于他的学识渊博和口才,因此他能得到悼公、平公两代国君的信任,几乎参与了晋国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事务。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言天下有五种昏暗,其一是君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其四是君王穷兵黩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

标签: 音乐战国晋国

更多文章

  • 曲沃桓叔:晋国霸业的开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晋国霸业”之晋国小宗的开基——曲沃桓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晋国结局的人都知道,晋国其实并不是被其它诸侯国消灭的,而是灭于自己的几位权臣。是什么原因导致晋国的权臣当道、公室衰微呢?一切的根源在于:晋国公室内部的互相残杀,使得大权旁落,晋国的命运和它们的

  • “晋国霸业”的开基:曲沃桓叔使晋国真正走向分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看过晋国结局的人都知道,晋国其实并不是被其它诸侯国消灭的,而是灭于自己的几位权臣。是什么原因导致晋国的权臣当道、公室衰微呢?一切的根源在于:晋国公室内部的互相残杀,使得大权旁落,晋国的命运和它们的宗主国周朝的命运惊人的相似,都是活活的被自己人蚕食而亡的。晋殇叔是引起晋国分裂的第一个公室成员,而使晋国

  • 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桓叔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曲沃桓叔(公元前802年─公元前731年),姬姓,名成师,谥号桓,排行为叔。晋穆侯之子,晋文侯之弟,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公元前745年,受封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时年五十八岁。曲沃桓叔有德行和才能,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所以多许有志之士纷纷投奔他。公元前739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迎立曲沃桓

  • 晋襄公的儿子是谁?他死后谁继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襄公

    晋文公于公元前628年病逝以后,晋国大臣们就拥立了逼姞之子公子欢继位,是为晋襄公。晋襄公是一位宽厚的君主,在位期间还有晋文公留下的一大批有谋之士的辅佐,晋襄公基本不需要向晋文公那样,手腕强硬。他能做的就是按照晋文公制定的规则,继续走下去。晋文公一去世,各诸侯们听闻便乘着星夜赶来,参加晋文公的葬礼。可

  • 晋襄公在位有何贡献?对晋襄公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襄公

    公元前697年,晋文公重耳出生了,公元前628年,他终于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继他之后的晋国国君为他和逼姞所生的儿子公子欢。逼姞曾经是晋文公重耳的原配,重耳为了得到秦穆公的帮助,答应迎娶文赢,并且以正妻的礼仪来迎接文赢。后来,文赢感到自己嫁过晋怀公,只是靠着父亲对重耳的帮助才得来这个位置,

  • 揭秘“下宫之难”的罪魁祸首是赵庄姬还是晋景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下宫之难,春秋

    《左传》和《史记》中的时间线如此混乱,也难怪下宫之难会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谜题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下宫之难根本就不存在,赵氏没有被灭过族,因为一般认为,公元前588年的时候,赵括、赵同和赵旃还做过十二卿,就像我前面写得那样。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呢?历史讲究的是准确、公正,而我特别喜欢主观臆断,可能有人会

  • 赵氏灭族的罪魁祸首不是屠岸贾,而是赵庄姬通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氏灭族

    春秋中期,以晋楚为轴心的霸权之争仍在继续。然而,此时各诸侯国内部政治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室出现衰弱迹象,而卿大夫家族则日趋强大,公室与世族之间以及世族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期间,“各世族大抵皆转其视听以内向”,致力于内部的争权与兼并,各国世族之兴替此起彼伏,权力之转移随时变化。本

  • “邲之战”中晋国大败,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却为何没受一点处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战国,荀林父

    邲之战又被称作“两棠之役”,这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最后的结局是晋国大败,而楚国取代了晋国,成为了春秋霸主。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是这次战役中晋军方面的总指挥,战役失败后,晋景公不但没有下令杀了他,反而还让其官复原职,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晋景公不杀荀林父的原因是什么?派荀林父出战

  • 少姜公主嫁到晋国仅三个月 就被晋国君主晋平公宠幸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齐国

    古代女子从出生就被灌上了一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她们的生活十分凄苦,有不少人向往王公贵族家儿女的生活,但殊不知,贵族家的女子也免不了要承受政治婚姻。当时齐国的一位公主,少姜公主就作为和亲公主被父皇送给了晋国君主,现在有一句话是:“男人是牛,女人是田,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可是少姜公主嫁到晋国仅三个

  • 唐德宗女晋平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平公主,唐朝公主,

    晋平公主(?——?),唐德宗李适女。母不详。公主早逝。相关史料《新唐书 列传第八》......宜都公主,下嫁殿中少监柳昱。薨贞元时。晋平公主,蚤薨。顺宗十一女。汉阳公主名畅(李畅),庄宪皇后(王皇后)所生。始封德阳郡主。下嫁郭鏦。辞归第,涕泣不自胜,德宗曰:“儿有不足邪?”对曰:“思相离,无他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