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六郎改名之谜:竟是为了避财神赵公明之讳?

杨六郎改名之谜:竟是为了避财神赵公明之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4/1/15 3:33:31

杨六郎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他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关于杨延昭的故事很多,歧义也很大,首先杨六郎叫什么名字就有些众说不一。最权威的解读应该是《宋史》,杨六郎最初叫杨延朗,1012年因避道士赵玄朗之讳而改为延昭,按理说一个道士的名字无须避讳,但这个道士非同一般,宋真宗将其尊为圣祖。

真宗皇帝为何对一个道士情有独钟,赵玄朗又是何方神圣,搞得宋真宗如此兴师动众?很多人对此可能并不太清楚,但若要说赵玄朗就是财神爷赵公明,恐怕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了。

那么宋真宗为何要以赵玄朗为圣祖?财神爷又怎么和宋真宗扯上了关系,摇身一变成为赵家的始祖了呢?这还要从道教在宋朝的发展说起。宋初,太祖、太宗时代,采取的是佛教、道教同等对待的政策。宋太宗幽州战败之后,开始倾心于道教。当时契丹视辽主为天,称皇后为地,每年数次祭天,声势浩大,很以为傲。宋朝的一些大臣,揣摸皇帝逐渐产生的厌战心态,鼓励他尊崇道教,让辽人知道天佑大宋,他们就不敢南侵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思想,在宋真宗时发展到了极致。

宋辽结下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初时欣喜,后觉屈辱,内心十分惶恐。受了王钦若等人的怂恿,在全国各地大造祥书天瑞,希望能够借助神力安定人心,巩固统治。宋朝廷的想法以现代人的眼光看非常幼稚,他们想通过制造气象万千的景象,让辽人看看,大宋是有天人相助、神灵保佑的,你们若敢南侵,那就是与天作对,自取灭亡。

以这种方式安国定邦,大抵有精神胜利法的意味在里面,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和自我麻木。从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正月乙丑始,大宋朝“天书屡降”。后来,真宗皇帝又不畏严寒,登上泰山,搞封禅大典。回来的路上又不辞劳苦地到曲阜拜孔殿,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

又过了两年,可能是觉得神必佑我的可靠性还不够大,为了进一步壮大声势,抬高皇室的地位,宋真宗准备模仿唐朝以老子为宗祖的办法,与道教的头面人物挂上钩。但道教至尊之神“太上老君”姓李,已被李唐王朝的皇帝拉过去了,宋真宗只好另想他法。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是有的。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月,宋真宗的灵机来了。他假托玉皇之命,宣称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就是他们赵氏帝王的族祖。这事《宋书·礼志七》中有详细记载:

有一天,宋真宗对辅臣说到一件很奇怪又很神圣的事。他先是梦到神人传达玉皇的命令,要让赵氏祖先前来传授天书,就像唐朝恭奉玄元皇帝一样。第二天,又梦到神人传天尊之言,告诉他祖先即刻就到。宋真宗在延恩殿设下道场,天尊对他言道,“我是九位人皇中的一位,是赵之始祖……后唐时,奉玉帝命,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最后又勉励他说,“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从此,道教又多了一位仅次于玉皇的尊神——保生大帝赵玄朗。

这一年十一月,宋真宗下诏,“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所有犯“玄”和“朗”的名字都要改掉,杨延朗的名字当然是非改不可。非但杨六郎,不管什么人,无论如何显赫,只要犯忌,一律要改。孔子曾被宋真宗亲封为“玄圣文宣王”,因为犯了赵玄朗的名讳,只好去了“玄”字,改叫“至圣文宣王”,这个名号一直延续至今。另一位神灵玄武大帝因为同样的原因,也不得不改名。玄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82次变化之身,被玉皇大帝封为玄武真人,镇守北方。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后来宋真宗为避祖宗赵玄朗的玄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

用宋真宗自己的话说,自从供奉“九天司命真君”赵玄朗以来,赵宋王朝是“天地储休,宗社垂祐,嘉祥屡降,庶政允厘。民俗阜康,边垂靖谧”,大意就是国富民强,国运昌盛,边疆安定,社会和谐,非常灵验。所以宋真宗执行避讳的力度很大,做法也很坚决。一大批地名人名多有改动。比如,朗州改为鼎州,玄武门改为拱辰门。

1012年推行避讳之时,杨延朗已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阶段,当时人们叫的更多的可能还是延朗,一时改口并不容易。他生前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叫杨延朗的,杨延昭这个名字应该是在他1014年身故之后才流传开来的。

如果抛开宋史的这条脉络,杨业七个儿子的名字,小说故事中的记载非常混乱,可以算得上是一笔糊涂账。以“杨六郎”为例,上文提及的杨延朗也好,杨延昭也好,都是于正史有据的。但元曲《昊天塔》称杨六郎为杨延景。而同是杨延朗这个名字,元曲中是四郎,明曲中是五郎,演义及后世流行的戏曲中又是六郎。宋元以后的许多故事,杨六郎又被称为杨景、杨延昭,景成了他的字。从元代开始,很多戏曲里的杨六郎,大多都称为杨景。

为什么杨延昭又被叫做杨延景,《杨家府演义》的解释是,“昭”字犯了宋太祖之子赵德昭的名讳,所以改名杨景。这话有点牵强,杨六郎改名为杨延昭,是在1012年,其时杨六郎差不多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赵德昭已死了十几年,也从没听说过谁要避赵德昭的讳,而避赵玄朗之讳是真宗专门下过诏的。如果既要避赵玄朗,又要避赵德昭,那就不会有杨延昭之说了,直接改成别的名字不是更好吗,何来杨延昭这一中间环节。

元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六郎上场时就自称名景,字彦明。弟兄七人,名为平、定、光、昭、朗、嗣,与《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都略有不同,既有杨景,又有昭和朗两个兄弟,也不讲什么避讳不避讳了。元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调兵破天阵》和《焦光赞活捉萧天佑》,杨六郎都名杨景,而兄弟7人的名字又略有差异。《开诏救忠》、《活捉萧天佑》都说是平、定、光、辉、昭、朗、嗣,又说杨景字彦朗。看来杨景就是彦朗(延朗)比较可信,后世改称杨延昭倒是根据史书校改过的,因为《宋史》在元末才问世,那些杂剧是不可能受其影响的,倒是明代以后的剧作可能受影响比较大。所以,在明代传奇《三关记》等戏中,杨六郎都已改称杨延昭了。

清代宫廷大戏《昭代箫韶》,是在许多传统剧目的基础上重编的,杨家将名字又另有一套。杨继业有8个儿子,大郎杨泰、二郎杨徵、三郎杨高、四郎杨贵、五郎杨春、六郎杨景、七郎杨希、八郎杨顺。杨六郎还是叫杨景,这种说法似乎是从元杂剧承继而来。《昭代箫韶》中杨继业提到“长子杨延平”,佘太君提到“吾儿延昭”,其余各人再没有提及,给人的感觉也是杨家诸子的名字很不确定。

杨业之子的名字颠倒多变,但整体精神并没有改变,杨六郎仍是其中最具风采的一位。

更多文章

  • 赵公明是谁?赵公明为什么是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公明,商朝,财神

    赵公明是谁: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终南山下西安周至县赵大村人,又称赵玄坛,“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相传为武财神。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

  • 太姜太任太姒:周朝百年基业背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姒

    太姜太任太姒太姜是周文王姬昌的奶奶,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而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三位女性都是以德行著称,可以说周朝能够有八百年的基业,与这三位女性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分不开,这三位女性可以说是历史上贤良淑德的女性的代表,也是妇女德行的好榜样。太姜太任太姒太姜是周朝先祖太王的夫人,是周文王姬昌的奶

  • 太姒是谁?姬发、雷震子的母亲太姒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姒,西周

    太姒,生卒年不详,姒姓,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被人们尊称为“文母”,在《诗经》和《列女传》中都有对太姒的赞美。武则天时期太姒被上谥号文定皇后,陵曰德陵。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今陕西省合阳县)部落,另

  • 封神英雄榜第27集剧情 雷震子认太姒为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封神英雄榜,古装剧

    第27集——雷震子认太姒为母太姒不放弃,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却遇到了也来找还魂草的胡仙儿,幸好雷震子及时出现,赶跑了胡仙儿。雷震子认太姒为母,说明自己就是当年西伯侯在去朝歌路上捡到的孩子,并将自己如何拥有风雷棍,自己如何拥有这样的神力告诉了太姒。太姒认了雷震子后,托雷震子去救姬发等人,自己继续爬往山

  • 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连年旱灾,人民生活困难、背井离乡,社会动荡不安。而周幽王无道荒淫,整日吃喝作乐,不思进取,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国内矛盾日益激化;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大臣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进了监狱。褒珦的族人

  • 周幽王西周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幽王,西周,亡国

    周幽王,公元前795年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他是周宣王的儿子,西周末代君主,公元前782年(宣王四十六年)即位,以第二年为元年。周幽王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他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

  • 周幽王姬宫湦简介 烽火戏诸侯的西周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幽王,周朝皇帝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eng(一声)。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幽王二年(前780年),关中发生大地震,有一位叫伯阳甫的人认为这是周朝将

  • 黄飞虎的妹妹长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飞虎

    黄飞虎的妹妹长什么样子武城王黄飞虎世代是为商王朝服务,为商王朝守卫边疆。历来黄飞虎家族和商王朝和睦相处,黄飞虎家族也享受着商王朝的高官厚禄。到了黄飞虎这一代同样延续了这种美好的关系,黄飞虎被封为了武城王、黄飞虎唯一的妹妹也被商朝的大王封为妃子,他们一家都享受着荣华富贵。黄飞虎妹妹剧照如果不是纣王太过

  • 黄飞虎的家庭成员都有谁?他妹妹是纣王妃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飞虎,纣王,姜子牙

    难道这里面有着什么寓意或者是黄飞虎根本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关于这个问题困挠着很多感兴趣的人,也一直是一道谜题。许多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早在甲骨文的卜辞当中,就会经常出现一个“黄多子”这样的名字。“多子”不仅仅是名字,还代表着与商王室有血缘的关系,虽然血缘不一定很近,但是总是商王族遗留下来的

  • 黄飞虎是谁?黄飞虎的传说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飞虎,商朝

    黄飞虎是谁:黄飞虎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商武成王。为雪商纣王调戏并逼死其夫人之耻辱,黄飞虎经过了五关,他亲率一千家将,偕同二弟、三子、四友投降姜尚讨伐纣王,被封武成王,与姜子牙率兵直逼朝歌,后被商朝大将张奎杀死。为雪商纣王调戏并逼死其夫人贾氏之耻辱,同时也为了 打倒荒淫无度的暴君,拯救人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