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为什么会离开天京?原因是什么?

石达开为什么会离开天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4/1/19 9:45: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石达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石达开,太平天国传奇人物,16岁受访出山,19岁封翼王千岁,20岁统帅千军万马,24岁杀得中兴名臣曾国藩投水自尽,威震天下。然而,32岁那年,翼王石达开走到了人生尽头,孤军濒临大渡河畔,自动“请降”以保全三军,结果被凌迟处死。当然,石达开最大的看点还不是上述这些,而是他离开天京单飞之原因,他为何不留下来力挽狂澜呢?对此,有些说是天王洪秀全猜忌,想要谋害他性命;有些则说是石达开自身实力不足,无法挽救时局,未能改变太平天国颓败之军事形势,所以一走了之,免得背黑锅。不妨来看下,究竟是何种原因。

说起石达开外出单干创业,大伙都怪罪于洪秀全,说他猜忌、谋害翼王,石不得不离开,从而避免“天京事变”惨剧重演。简单说,洪秀全对此负有责任,石达开是无辜受害者。果真如此吗?洪秀全猜忌、谋害石达开之说,主要依据是石达开外出时所颁布之告示:

“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 天国愧荷恩。 惟失忠贞志,

区区一片心;上可对天皇,下可质古人。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徒,勉报主恩仁。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

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也持同样观点,应该是受石达开“告示”影响。

“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三人结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因此之由也。”

在“告示”、《自述书》两份文件中,翼王石达开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无辜受害”者,忠王李秀成也表示认同。“天京事变”后,首义诸王只剩下他一人,政务也只能由他来处理,“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石达开在军民拥戴下回京辅政,掌管行政大权。由于洪氏兄弟猜忌、掣肘,乃至谋害之,石达开为大局着想,只好外出“避难”。就此看来,石达开果真很高尚,真男儿。然而,事实未必如此。

天王猜忌,洪氏掣肘应该确有其事,可说起谋害则谈不上。为何如此说呢?洪秀全是领袖没错,可并未掌握政权,是“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洪氏兄弟都是草包一堆,能力、威望均不足以服众。如此,洪秀全怎么谋害石达开,他没这本事。要知道,“天京事变”玩得起来,主要还是杨秀清人缘关系太差,将实力派得罪一遍,以致洪、韦、石、秦、陈等联合起来对付他,否则就凭洪秀全,他没这胆子诛杀杨秀清。石达开不但威望高,手中兵马强盛,人缘关系也很好,洪想要谋害他,几乎不可能。

石达开离开京师后,天王洪秀全玩不转了,立刻废掉洪仁发、洪仁达两位草包兄长之王爵,还派人送去“义王金牌”与天京军民“求情表”,希望石达开能回心转意,不要抛弃天国。从这可以看出,洪秀全是有求于石达开的。“义王”是啥意思?君臣之间讲“忠”,兄弟朋友之间讲“义气”。可知,洪秀全是把石达开当成了兄弟、朋友,而不只是君臣。要知道,石达开之前是“翼王”,寓意“羽翼天朝”,也就是天国的守卫者,是打工仔。军民送来“求情表”,证明翼王辅政深得人心,大伙很佩服他。如此,洪秀全怎能谋害得了,又怎敢谋害呢?

石达开到了无为州,便发布了上述“告示”,公开表示自己对天王不满,弄得天下皆知,让满清看了笑话。洪秀全猜忌,说得过去,可谋害就谈不上了;既然没有谋害,且天王已经“反省”,又有军民拥戴,石达开为何就不能顺水推舟,回到天京呢?其实,石达开很无奈,他不能挽救危局,回到天京反而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军民信任石达开,可石却不能扭转局势,愧对大众。

仔细观察石达开之军政生涯,此人前后反差很大。前期杨秀清拿大政策,石达开执行,效果很好;没了东王坐镇,石达开成了无头苍蝇,很快就玩不转了。就看他回京辅政的这6个月,太平天国军事局势严重恶化,甚至比“天京事变”时还严重,而他却未能解决,或者说缓解。

当时,太平天国与清军主要在四个战场对峙:湖北战场、安徽战场、江西战场、天京战场,双方长期争夺,打得不亦乐乎。湖北战场,由于石达开带兵回京玩“靖难”,韦俊孤立无援,放弃武昌,湖北大部沦陷。江西战场,武昌沦陷后,胡林翼、李续宾率湘军水陆主力包围九江,攻打湖口,林荣、黄文金苦苦支撑。安徽战场,清军保卫桐城,准备南下安庆,李秀成凭借7000将士死守桐城,与清军4万大军对峙。天京战场,外围只有江浦作屏障,句容、溧水、镇江三城则被清军包围,且对手是“江南大营”也是当时清军第一名将张国梁,城池陷落乃迟早之事。

战略局势险恶,石达开无能为力,压根无法打开局面。例如,石达开离开之后一个礼拜不到,句容、溧水失守,镇江被合围,天京再次面临危险。此时,若是石达开继续辅政,这责任他必须要承担,因为是在他手中丢失的。石达开辅政时无法搞定局面,单飞后依然不能。那么,是谁来挽救危局呢?答案是陈玉成、李秀成这两位后起之秀。他俩不说扭转全局,至少稳住阵脚,在安徽、天京两大战场上还有所斩获。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谈到“桐城大捷”时,如此说:“那时在桐城,命使持文前往宁国,求救于陈玉成,当即准请,当即未解宁国之围,移军来救桐邑之困。”“桐城地势,一面高山,一面平坦,清军粮断,成天豫由外包来,我领军由内攻出,两面合攻,清军大败。分三路追赶,破舒城,得六安,此两处之民,投诚者数万之众。当过六安,上三河尖,招引张乐行。”

陈玉成、李秀成联合,不但取得“桐城大捷”,还将势力拓展到皖北,与“捻军”首领张乐行结成同盟,这对天国而言意义非同一般。

搞定了皖北,联合了“捻军”,李秀成则率7000兵马来到天京外围,准备解救镇江城内太平军。当然,镇江是守不住,可李秀成却能将军民带出来,只留一座空城给张国梁,这也是个奇迹。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道:

“那时和帅困我镇江,内外不通音信,内又无粮,外又无救。翼王远逃,那时朝中无人出色,独我与陈玉成二人有兵多众,故人而举荐,调我下救镇江。当时由皖省赶上六安,全军调下,救出镇郡之兵,失去镇江之城矣。”

天国危机四伏,翼王石达开不能挽救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却崭露头角,这反差未免太大。正因为如此,当石达开号召陈玉成、李秀成追随自己单干创业时,他俩却劝石达开回天京,表示不会追随翼王外出。

综上所述,翼王石达开辅政的这6个月里,太平天国军事形势非但没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而自己又不能拿出解决问题之良策。此时,陈玉成、李秀成快速崛起,承担起了挽救时局之重任。可以说,石达开单飞离京,天王猜忌是其一,关键还是自己不能挽救时局,有愧于军民。单飞,也许能开打新局面,石达开是这么认为。

标签: 石达开清朝

更多文章

  • 石达开为什么会逼得曾国藩三度跳河自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达开,清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石达开的故事。提及战神,我想许多人会想起项羽、郭子仪、岳飞、戚继光等人。这些人都是大智大勇的英豪,在经历上留下了浓墨涂抹的一笔。现在天给朋友们说明的这位英豪,他是晚清经历上非常后一名战神。曾三次

  • 瓜尔佳·费英东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费英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费英东

    瓜尔佳·费英东(1562年—1620年)清初开国功臣,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子,以骁勇善战著称。公元1588年(万历十六年),随父率部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授一等大臣。公元1616年(天命元年),与额亦都、扈尔汉、安费扬古、何和礼,同为理政五大臣。后有跟随努尔哈赤攻取明抚

  • 清初开国功臣瓜尔佳氏费英东以什么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开国功臣瓜尔佳氏费英东

    瓜尔佳·费英东出生于1562年,逝世于1620年,他是清初的开国功臣,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以骁勇善战著称。公元1588年,费英东跟随着父亲率部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费英东的父亲是索尔果,他是苏完部族长,为人十分骁勇,在这一年,因为有功,费英东授一等大臣。据史料记载,当时费英东27岁,力气很大,善于射箭

  • 傅尔丹:开国五大臣费英东曾孙,自己是雍正朝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傅尔丹,清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傅尔丹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实话吧,人家从小就非常牛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的曾祖父是清朝开国的一个功臣,这样的原因吧,富尔丹在还小的时候,他就被赐予了一定的地位。在成年之后就开始当上了侍卫处管理。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说是侍卫处的管理也不是特别厉害,毕竟咱

  • 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瓜尔佳·费英东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费英东,生平

    瓜尔佳·费英东(1562—1620年),瓜尔佳氏,苏完部人,隶属满洲镶黄旗。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苏完部首领索尔果之子,权臣鳌拜的伯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费英东骁勇善战,精于骑射。随父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授一等大臣。天命元年(1616年),联合额亦都、扈尔汉、

  • 费英东是什么身份?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鳌拜的叔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费英东,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费英东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后金的开国五大臣,都是陪同努尔哈赤打江山,立下立下赫赫战功的外姓大臣。虽然都听从努尔哈赤的使唤,但每个人势力都非常大,有时连努尔哈赤都难以驾驭。比如以前我们讲过五大臣共同弹劾褚英那次,就是努尔哈赤像他们妥协了。上次我们讲

  • 清朝五大清官之彭鹏,开粮仓赈灾,为百姓祈求风调雨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

    在康熙年间,出现了一大批的廉政清明的官员,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也载入了史书的名册之中,以供后人学习为榜样,通过历史的演绎,我们认识了许多奉公为百姓的好官,而彭鹏更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他的出现也为一方百姓布施福泽,以保他们安居乐业,不受恶霸恶管的欺负。彭鹏有一年出任了三河的知县,这里是很难管理的一个县,

  • 额亦都:十三岁手刃杀父仇人,后成朝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额亦都,清朝

    额亦都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此人名叫额亦都,钮钴禄氏,后被编入满洲镶黄旗。额亦都自幼比较可怜,父母全被仇家所杀,他因躲在邻村才幸免于难。幼年的悲惨遭遇,让他时刻想着复仇,到十三岁时,额亦都长得高大威猛,如同成年人一般。在这一年,他手刃仇人一家,为父母报仇。此后

  • 清朝开国功臣之一,揭秘额亦都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额亦都,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额亦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但清朝的奠基应该从1616年算起,那一年努尔哈赤自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建立后金政权,因此他被后世尊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小酋长,他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一些功臣们的支持,其中有一位功

  • 钮祜禄·额亦都:清朝(后金)开国名将,为满洲镶黄旗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钮祜禄·额亦都,清朝

    钮祜禄·额亦都(1562年-1621年),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后金)开国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额亦都早年随姑姑生活,后归附努尔哈赤。他骁勇善战,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深受信赖,赐号巴图鲁。八旗确立,额亦都隶属镶黄旗。后金建立后,额亦都为五大臣之一,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