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仓颉造字的故事 上古时期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造字的故事 上古时期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88 更新时间:2024/1/7 23:34:03

仓颉造字的故事: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

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洛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标签: 上古仓颉传说

更多文章

  • 制字先师仓颉造字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仓颉,造字,故事

    史前传说人物仓颉,他的功绩在于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被誉为中国文字发明的始祖。仓颉,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

  • 揭秘颛顼与共工之战:颛顼大战共工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颛顼,共工,颛顼与共工之战,传说,上古

    据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讲,古时候,颛顼帝的辖区是非常的大,只要日月能照到的地方,都是颛顼帝的领地。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颛顼帝的大德智慧,使善者从之,却使邪恶及无法无天的共工恨之,共工妒忌的简直发了狂,便纠集一些同样无法无天且对颛顼帝不满的坏神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京都内黄。颛顼帝闻变,泰

  • 共工简介: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水神共工(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上古,共工,共工简介,上古人物

    导读: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怒而头触不周山,使天地为之倾斜。后为颛顼年诛灭。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神话人物《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允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

  • 解析上古嫘祖和嫫母谁才是黄帝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嫘祖,嫫母,黄帝

    嫘祖是什么人?她是西陵氏之女,是黄帝的妻子,也是颛顼帝的祖母。上古时期,由于嫘祖心灵手巧,被众人推荐为西陵氏族的首领,被大家尊称为王凤。黄帝听闻西陵氏,慕名而来。见到美如天仙的嫘祖后,黄帝将她娶为自己的正妃。嫘祖图片(网络图)嫘祖从蜘蛛网中得到启发,用蚕丝织出了衣裳。在神话传说中,嫘祖是养蚕缫丝之母

  • 嫘祖是谁?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嫘祖,

    嫘祖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中国华夏名民族文明生活的奠基人之一!嫘祖是黄帝的元妃,她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可在《嫘祖圣地》的碑文所写:“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而她所发明的养殖蚕桑、

  •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什么?有什么用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帝,嫘祖

    嫘祖 ,是中国上古人物。《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1],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

  • 历史上关于​巫山神女瑶姬红颜薄命的传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巫山神女瑶姬

    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薄命,炎帝的四女儿瑶姬无端地竟缠绵床塌,患起那无名的绝症,花丛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也似的笑声。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只能看着女儿香消玉殒。神女峰她的尸身葬在花团锦簇的姑瑶山上,香魂化作芬芳的茎草。茎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女子若服食了茎草果

  • 瑶姬是谁?瑶姬的神话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瑶姬,上古

    瑶姬是谁: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巫山女神,也称巫山之女,传说为天帝之女。一说为王母娘娘之女,本名瑶姬,在消灭十二恶龙后又助大禹治水,因怜惜百姓而化作神女峰守护大地。二说为炎帝(赤帝、南方天帝)之女,本名瑶姬(亦作姚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在今重庆市、湖北省边境,东北一西南走向,高1000余米)之阳,因而

  • 神话故事之炎帝之女瑶姬 巫山神女瑶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话,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之炎帝之女瑶姬:炎帝的四女儿是姐妹群里最美艳最时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梦中,英俊的王子已经骑着白马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薄命,四姑娘无端地竟缠绵床塌,患起那无名的绝症,花园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也似的笑声。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

  •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的故事讲诉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话,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附近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面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徐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