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殇公乱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宋殇公乱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44 更新时间:2023/12/30 21:26:18

宋殇公乱局的背后:文臣与武将的矛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宋国当时有两支公族,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其中宋戴公的后裔乐、华、目等成为一脉,弗父何的后世孔父嘉成为一脉。弗父何因让位的缘故,这支族人历来为宋国君臣所推崇,其家族成员,比之宋国君主的满意度要高得多,弗父何的后世多在宋国位列三卿,可谓是位极人臣。

到宋殇公时代,这两支公族逐渐成为宋国朝堂中的最核心权臣,孔父嘉被授命为司马,掌管军权。华督授命为太宰,掌管国家典籍和王室事务,也就是所谓的文臣。

当年孔父嘉的父亲正考父倡导“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教育子孙做事情要谦卑,才能辅佐宋国君主。而孔父嘉这个人显然并不是特别尊重父亲的想法,在宋穆公嘱咐其为顾命大臣,让宋殇公可以顺利继位的时候,孔父嘉却对宋穆公说“群臣皆原立公子冯。”可见当时的宋国朝堂,朝臣都不太支持宋殇公继位。但作为臣子而言,君权不可违,孔父嘉面对临死之际的宋穆公,却仍然敢于直接拒绝,可见其与父亲正考父的性格,截然不同。

宋殇公在其父宋宣公的眼中,并非是贤君之才,也才会让位于宋穆公。这始终是困扰在宋殇公的心中的烦恼,在宋穆公让位于宋殇公后,宋殇公虽为宋国君主,掌握宋国大权,困扰却并未消停。那个逃到郑国的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始终还是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史书载:“殇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这虽说是华督弑杀孔夫嘉时的借口,但作为殇公而言,10年之间打了11次仗,频次之高,为宋国历代君主之最。作为宋殇公的朝臣,要服务好这位君王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华督和孔父嘉作为两个家族的领军人物,对宋殇公的认同感日渐消散,双方虽可能政见不同,但在这个认识上还是很默契的。后来华督弑杀孔父嘉和宋殇公,拥立的仍然是当年孔父嘉认可的公子冯。

历史以来,文臣武将之间似乎往往多有不和睦,华督与孔父嘉,廉颇与蔺相如,白起范睢,文武和则国强,文武争则国乱,历来如此。战场上,文臣的作用不大,武将却能指挥千军万马,挥斥方遒。但在管理国政上,武将则多难以出谋划策。双方各有千秋,却又相与不容,谁能依靠战功赢得君主之赏识,便是后世文臣武将之矛盾根源。春秋战国时代,文臣武将大多为公室贵族子弟,更多的则是为家族争夺利益,为了拓展自己的势力团队,往往尔我诈,阴谋不断。

宋殇公似乎很是支持孔父嘉,虽然宋国大军攻打郑国数年之间就多次失败,但是宋殇公依然未曾惩罚孔父嘉,一如既往的支持孔父嘉为宋国掌军人物。在宋国军民对连年战争苦不堪言之际,军中已有哗变之相,宋殇公仍旧固执的相信孔父嘉,这必然严重刺激到华督的自信心。

华督这个人在史书中的作为似乎比孔父嘉更明显,孔父嘉大概在宋穆公、宋殇公两代为司马,期间还曾为顾命大臣,与郑国之间的战争,孔父嘉皆可能为宋国主将,但其所辅佐的两位君主,十多年间并无甚作为。而华督在位的时间,大约应是在宋穆公、宋殇公、宋庄公宋闵公期间,尤其是在宋庄公期间,由华督主导的联盟郑国之策取得重大进展,郑庄公承认公子冯的宋公地位,宋国与郑国的数十年矛盾得以缓和,宋国赢得了数年间难得的安宁。

标签: 宋殇公春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宋殇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殇公,春秋

    殷商文化在宋国的迅猛发展,曾让许多殷商后裔们背离周王国的礼乐制度,而转投传统文化。宋宣公让位于宋穆公的决定,就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反应。宋宣公和宋穆公主要活跃在公元前747年到720年之间,差不多近3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整个中原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主要是郑国。此时为郑庄公在位,郑国国力达至巅峰。宋

  • 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五任国君:宋殇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殇公,春秋

    宋殇公(?-前710年),子姓,名与夷,宋宣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五任国君,前719年-前710年在位。宋宣公在位时,立与夷为太子。宋宣公临死前,舍弃儿子与夷,传位给其弟宋穆公。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宋穆公不负兄恩,舍弃儿子公子冯,传位给与夷。同年,宋穆公去世,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宋殇公在位时

  • 郑国商人弦高,用十二头牛救下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弦高,春秋

    他就是郑国商人-弦高,穆公三十二年冬天,晋文公去世。郑国有人向秦国出卖郑国说:“我把守着郑国的城门,秦国可以来袭击郑国。”穆公就这件事询问了蹇叔、百里奚的意见。他们回答说:“途经好几个国家,行程千里去奇袭别人,是很少能成功的。既然有人出卖郑国,又怎么知道没有人把我们的举动告知郑国呢?这件事不可做。”

  • 弦高巧施计谋退秦军 果然高手在民间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周天子,三家分晋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了。咱们本国兵马已足够对付郑国,何必去麻烦人家呢?”晋文公说:“也好,不过秦国跟我们约

  • 历史上的弦高是谁?商人弦高救国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弦高,晋文公

    晋文公打算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因为郑国在表面上加入了中原联盟,暗地里又跟楚国串通一气。先轸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次了.征伐郑国,咱们自己的兵马也够了,何必再去麻烦别人呢?”晋文公说:“也好.不过上回秦伯跟我约定有事一块儿出兵,这回倒不能不去请他.”他就派使者去请秦穆公发兵。晋国的军队到了郑国,秦国的

  • 宋国第十三任君主:宋宣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宣公,春秋

    宋宣公(?-公元前729年),子姓,宋氏,名力,春秋时期宋国商丘人。宋国第十三任君主,公元前747年-公元前729年在位。他是宋戴公之孙,宋武公之子。宋宣公,子姓,宋氏,名力,是宋戴公的孙子,宋武公的儿子,继位前称公子力。宋武公十八年(鲁惠公二十一年,公元前748年),宋武公去世,公子力继任君位,是

  • 宋宣公舍太子而传位于弟弟是因美德还是祸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宣公

    宋襄公之仁义,作为嫡子的他曾经想让国给庶兄目夷,而目夷不接受。其实除了宋襄公,宋国还有两位国君让过国君之位。他们分别是宋宣公和宋穆公。网络配图宋宣公十九年时,宣公生了重病,把君位让给弟弟和说:“父亲死了,儿子继位,哥哥死了,弟弟继位,是天下普遍的道义。我要立和为国君。”公子和多次谦让,最后才接受。宣

  • 春秋时期“五大夫之乱”,郑厉公的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厉公,春秋,郑国

    “五大夫之乱”是春秋时期发生在周王室的一个典故,这一事件也是东周以来,王室内部与各路诸侯相互勾结、祸国乱政的典型事件。上回说到,郑厉公得知楚文王的死讯后颇为欣喜,而就在此时,他又收到了周惠王的告急文书,让他立即支援,那么周惠王遇到了什么麻烦呢。周惠王的麻烦来自于他的叔叔王子颓,王子颓是周釐王的弟弟,

  • 揭秘:郑昭公为什么不愿意娶齐国极品美女文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昭公,春秋,郑国

    郑昭公,即郑庄公的大儿子世子忽,有钱,有才,有势而且人又长得漂亮,称之为国民老公毫不为过,按说这样的人应该是幸福而且安康的,可事实上他的人生,尤其是后半生简直就是个悲剧,并由此导致郑国陷入内乱,从此后像黄鼠狼下崽——一代不如一代,完完全全的把郑庄公留下的那点家底丢得干干净净。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就从

  • 郑昭公在位国力如何?郑国由春秋小霸步入衰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昭公,春秋,郑国

    太子忽是郑庄公长子,不出意料的话,他将在郑庄去世之后接任郑国国君的位子。当然,事实上他确实接任了国君,而且接任了两次。大概是过于自傲的缘故,太子忽在当太子期间两拒强国大佬齐僖公的提亲,将送上门来的强大靠山拒之门外,导致在郑庄公离世之后的二十余年间,郑氏兄弟为争夺国君之位反复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受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