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的回避制很严格,江苏人李卫怎么可能在江苏做官

清朝的回避制很严格,江苏人李卫怎么可能在江苏做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8 更新时间:2024/3/11 0:18:13

雍正王朝》有个情节:雍正帝要严惩借银子填补亏空的山西巡抚诺敏,卖考题的主考官张廷璐。诺敏是宰相隆科多推荐的,张廷璐又是首辅张廷玉的亲弟弟。所以二人请求回避,以保公平。在清朝历史上,确实存在官员回避制度。

《雍正王朝》没有提到一种回避制度——本省籍官员不能出任本省职务。因为满蒙人较少(包括汉军八旗),本籍又在关外或大漠,基本不需要回避。需要籍贯回避的,主要是汉人官员。

在雍正帝即位之前,汉军八旗出身的官员享受满蒙官员的待遇,即使籍贯在关内某省,也照样可以当。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下诏,要求汉军八旗的官员,也要像汉人官员一样,回避籍贯。比如某个汉军八旗的官员籍贯在直隶,那么他就不能在直隶当官。雍正帝的理由是:你家乡在直隶,亲戚旧故那么多,谁敢保证你不以权谋私?或公报私仇?

到了雍正时,清朝入关已七八十年了。满官本来籍贯都在东北,但入关后,大量满官进入关内,尤其是京畿附近的直隶地区。满官及其家属在直隶生活,繁衍数代,亲戚故旧也是一大堆。再加上满官在直隶有很多庄园,生在直隶的满官在直隶做官,公平性难以体现。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下令在满官中推行籍贯回避制度。当然,满员还是有一定优待的,就是籍贯回避,只限在五百里范围内。比如某满官籍贯在直隶东北部的承德,他要去直隶最南端的大名府当官,就不存在回避。为何?两地距离已过五百里。

《雍正王朝》里,叫花子出身的李卫当过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这是虚构。李卫是两江治下的江苏省铜山人,按回避制度,他并没有在江苏做官,当的是浙江巡抚(总督)。不要说本省籍不能在本省做官,就是邻近省籍的人在邻省做官,都要遭受非议。

乾隆五年(1740年),籍贯在安徽桐城的工部侍郎张廷瑑出任江苏学政。安徽和江苏不同省,但毕竟是邻居,又同属两江总督管辖。有人就认为张廷瑑在江苏当学政,难免会有私心。安徽省的科举考试,都要在江苏境内的江宁(南京),称为上江考棚。乾隆帝虽然没有换人,但还是认可了该官员的担心,给张廷瑑训了话,这已经是特例。

这种回避制度在当时也有争议,提出意见的是雍正帝。他认为每个省的地盘都非常大,上下数千里。比如湖广总督治下的湖南和湖北二省,各幅员千里。就是一个省内,籍贯在省内最北部的官员,到省内最南部当官,他又有多少需要回避的事?当官所在地的人,都是他的亲戚故旧?更不要说,湖北籍的人到湖南当官(反之亦然),他在当地能有几个熟人?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很普遍。比如陕西和甘肃,从兰州到西安上千里,谁认识谁?雍正帝下诏,以后这几个省(包括安徽和江苏)籍贯的官员,可以在邻省做官,只要不在本省巡抚管辖之内即可。打个比方,安徽的官员可以去江苏做官,因为两省各自有巡抚。

不过,到了乾隆朝,该回避的还要回避,雍正帝的诏令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两广总督陈宏谋,他是广西人,虽然驻地在广东广州,可广西也在两广总督治下。乾隆帝让陈宏谋当两广总督,也是非议不断。还是乾隆帝亲自说:朕信得过陈宏谋,何况他又不直接管广西,广西巡抚也未必听他的,这才算破了例。

在官场上,皇帝为你破例,未必是好事。陈宏谋被破了例,他自知成了官场上的出头鸟,其他督抚嘴上不说,心里不会没想法,平白得罪了人。陈宏谋上折子给乾隆,说自己作为广西人,虽然不管广西民政,但却管广西军务,兼管广西官员的弹劾,就是臣有理,也未必说得清楚。乾隆帝也考虑到这一层,在陈宏谋当了几个月的两广总督后,就把陈宏谋调到江苏当巡抚了。

从总督到巡抚,是降级使用。乾隆帝的理由是陈宏谋在两广任上给盐商开后门,所以降级以示惩罚。实际上,乾隆帝还是觉得回避制度事关官场稳定,轻易不能破例。

以上是地域回避,亲属回避更不用说了,比如父子不能在同省任职。乾隆内禅那年,1795年,浙江嘉兴人冯光熊出任贵州巡抚。而他的儿子冯巩(你没看错,就叫冯巩)之前就在贵州任知州。父亲来贵州当官,儿子就必须调离贵州,冯巩调到云南当知州。等到冯光熊调任贵州后,冯巩才又调回贵州。

标签: 清朝李卫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李卫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没有文化却得到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雍正

    在电视剧《李卫当官》里,李卫机缘巧合遇上了胤禛,并帮助雍正扳倒了太子。此后,胤禛将他收为手下,并派他去当县令,运用小人物的机智博得雍正宠爱;并一路巧斗各级贪官污吏,最后当上两江总督。那么,历史上的李卫究竟是怎样的,真是这样当上官的吗?首先,在历史上确有李卫这个人,也是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当上了官的,不过

  • 清朝时期,和珅跟李卫谁的官职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卫,清朝

    李卫与和珅都是清朝时期的著名人物,李卫在乾隆三年就已经去世了,而和珅在乾隆十五年才出生,两人并无直接交集。李卫官至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和珅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职。李卫的最大官至直隶总督兼兵部尚书(是从一品);和珅最高高职是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正

  • 李卫和年羹尧都是大功臣,为什么结局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卫,清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卫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卫是雍正身边的红人,通过《李卫当官》这部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我们知道这样一位不畏权贵,有能力更有性格的大臣,历史上的他也是这样一个被雍正器重的大臣。李卫出生在江苏一个富裕的家庭,没有读过书的李卫用钱买

  • 雍正对于最信任的人是怎样的?为何他信任的人中只有李卫善终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李卫

    李卫为何能寿终正寝,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年间最出名的大事是什么,就是关于皇位争夺的九龙夺嫡,康熙的九个儿子,在一起展开竞争,纷纷利用自己的手段,想要登上皇位,最终还是比较沉默的老四爱新觉罗胤禛登上皇位,就是著名的雍正皇帝,其实,胤禛能够登基,还是靠的是下

  • 历史上的李卫是怎样的人,并非是叫花子而是标准的富二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李卫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卫是雍正朝封疆大吏之一,也是雍正最为宠信的心腹大臣之一,李卫、田文镜、鄂尔泰被雍正称为左膀右臂。李卫一生虽没读过多少书,但是非常聪明机智,所以他也是雍正朝旧臣在乾隆朝结局比较好的一位大臣,历史上李卫结局非常不错,下面就

  • 马佳氏云惠:马尔泰若曦的历史原型,死后无葬身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佳氏云惠,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佳氏云惠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封建时期等级森严,前朝官员有三六九等,后宫也是如此,比如在清朝,除了嫡妻皇后之外,剩余嫔妃由高到低分别为: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还有位分底常在、答应,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更低的一种,即官女子,今天我们要说的她便是此等位分。

  • 马尔泰若曦的历史原型是谁?死了七年都没被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常在,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马常在,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马尔泰若曦是著名清宫穿越剧《步步惊心》的女主人公,同时也是一个经典的荧幕形象,艺术来源于现实,那么,雍正后宫中究竟有没有这样一名女子呢?还别说,我们或许真的可以找到她的历史原型,她便是马常在。身世之谜关于马常在的家世,官方史料中只字未提,但

  • 历史上马尔泰若曦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尔泰若曦,清朝

    历史上马尔泰若曦是真实存在的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雍正的妃子马尔泰若曦,《步步惊心》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其中的马尔泰若曦想必吸引了众多人的喜欢吧,他与雍正帝的感情也是颇让观众关注,那么历史上真的有马尔泰若曦这个人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雍正的妃子马尔泰

  • 历史上马尔泰若曦的原型是谁?雍正唯一临幸的“官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佳氏,清朝

    马佳氏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当年,《步步惊心》的热播几乎将穿越剧推向高峰,更是捧红了刘诗诗、吴奇隆等一大批明星,刘诗诗与吴奇隆更是因此剧结缘,步入了婚姻殿堂。而在剧中,刘诗诗扮演的马尔泰·若曦与吴奇隆饰演的雍正也是爱的死去活来,有人不禁要问,马尔泰·若曦在历史

  • 叶桂: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清代最为著名的临床医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温病学派,叶桂

    叶桂(1667-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江苏昊县人.叶桂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父叶紫帆擅长儿科,行医40多年,以医德高尚、治病不分贫富而名噪吴中.父亲叶阳生,喜好琴、诗、书、画,也精于医理,所治病症较为广泛,为乡里所推重,可惜享年不永,未满半百而逝,其时叶桂只有14岁。叶桂自幼天资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