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废黜太子胤礽与索额图的死有哪些联系?

康熙废黜太子胤礽与索额图的死有哪些联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3/12/8 15:59: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索额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诏,命第三子玄烨继承大统;命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大臣辅政。时年,玄烨年仅8岁(虚岁),改次年为康熙元年,玄烨也就是康熙帝。

当时,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年仅25岁,在皇宫担任二等侍卫。因为索尼是辅政大臣之首,索额图被提拔为一等侍卫,时常担任康熙的近身侍卫。

康熙四年,鳌拜的势力日益壮大,为了拉拢索尼对抗鳌拜,在孝庄太皇太后的安排下,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即孝诚仁皇后。孝诚仁皇后是索尼长子噶布喇的女儿,索额图是皇后的三叔。这样一来,索额图就变成了康熙的叔岳父。

自从索尼家族和康熙联姻以来,他们对康熙忠心耿耿。索额图作为家族的中坚力量,在康熙对抗鳌拜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据《清史稿·索额图传》记载:

(康熙)八年五月,(索额图)自请解任效力左右,复为一等侍卫。

这条记载非常值得琢磨,索额图在康熙登基之初就已经是一等侍卫了,后来被提拔为吏部右侍郎,他为何要辞去吏部的职位,重新做一等侍卫呢?因为在几天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康熙擒鳌拜!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以下棋为由,召一等侍卫索额图入宫谋划,采取突袭的方式,利用十余名少年侍卫活捉了鳌拜。可见,索额图深度参与了这件事。

鳌拜即除,康熙立即升任索额图为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康熙恢复内阁,任命索额图为首任保和殿大学士,主持中枢,位列“宰相”。当时的索额图,年仅34岁,已经位极人臣。

不得不承认,在康熙早期,索额图是一位精明能干、忠心耿耿的臣子,颇得康熙喜欢。然而,索额图主持中枢日久,他的性情发生了极大变化。《清史稿·明珠传》记载:

(明珠)与索额图互植党相倾轧。索额图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显斥之。

原来,康熙在亲政之后,一方面依靠索额图,另一方面提拔了纳兰明珠。明珠聪明圆滑,很快和索额图并列,形成“索明之争”。索额图性格嚣张,对于那些不依附自己的大臣,主动打压,毫不留情。而明珠虽然内心奸猾,但表面上却十分温和,很多大臣因不满索额图而投奔明珠。

索额图和明珠在朝堂上争斗不休,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康熙百年之后的储位之争。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外戚,也是太子的靠山,只要他日胤礽能登上皇位,索额图自然是第一功臣。而明珠是大阿哥胤褆的外戚(胤褆生母惠妃乃明珠之侄女)。储位之争,关乎到两个家族的未来,因此他们水火不容。

索额图和太子胤礽内外联手,广结党羽、卖官鬻爵,康熙虽然知道,但碍于太子的面子以及昔日的情分,并没有对索额图下死手。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忍无可忍,以索额图的两位弟弟犯罪,索额图管教不严为由,将索额图训斥一番,免去他领侍卫内大臣之职。然而,三年后,康熙为了维护太子胤礽的势力,又将索额图官复原职。在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分别以不同的理由敲打索额图,但索额图屡屡触犯康熙的底线,康熙对索额图动手,已经是迟早的事情。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在高士奇的弹劾下,康熙以索额图“结党”为理由,突然下令囚禁索额图于宗人府,四个月后,下旨赐死索额图。索额图几位亲密同党全部被杀,索额图的两个儿子也被处死。索额图自然有罪,但他为清朝立下过大功,难道真的因为“结党”,就要杀索额图全家吗?如果是这样,明珠也有“结党”之罪,康熙为何让明珠善终,而偏要杀索额图呢?

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有疯癫之状,康熙才说出索额图被杀的实情。《清史稿·索额图传》记载:

后数年,皇太子以狂疾废,上宣谕罪状,谓:“索额图助允礽潜谋大事,朕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昔索额图怀私,倡议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一切仪制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於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原来,在太子胤礽被废的6年前,即康熙四十一年,康熙携太子等人南巡,在路过德州的时候,胤礽生病,康熙快马加鞭传索额图来德州照顾胤礽。而后,康熙带着其他人继续南巡,索额图和胤礽则留在德州。在德州,索额图曾和太子胤礽密谋造反(“索额图助允礽潜谋大事”)。最为让康熙气愤的是,索额图趁着康熙离去,建议胤礽身穿明黄色的衣服(“倡议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其他日常礼仪,和皇帝相同。

明清时期,明黄色为皇帝的常服,即使是太子在穿常服时,也是不能使用明黄色的。索额图不仅和胤礽计划谋反,甚至已经提前把胤礽当作皇帝了。这才是康熙要杀索额图的原因。

可见,索额图跟随康熙42年,最后被杀的原因不是“结党”,而是“谋逆”。在康熙的心目中,若索额图无不忠之心,即使他罪大恶极,康熙或许都会让他善终,明珠就是例子。

标签: 索额图清朝

更多文章

  • 索额图是如何登上朝堂之巅,又如何跌下神坛成为乱臣贼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索额图,清朝

    索额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驾崩,由其母亲昭圣皇太后(后人习惯称其谥号为孝庄皇太后)主持,由顺治皇帝第三子,年仅8岁的玄烨继皇帝位,次年改年号“康熙”,这就是大清王朝最具备雄才大略的一位君主——圣祖康熙皇帝。当

  • 在索额图的打击下,纳兰明珠是如何保全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纳兰明珠,清朝

    你真的了解纳兰明珠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二十七年,明珠53岁,索额图终于瞅准机会,利用第三方郭琇等人,来打击明珠,弹劾明珠贪污受贿,情节非常严重,康熙早就对明珠有所不满,所以下令逮捕明珠,并且有杀明珠的意思。明珠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大牢中,急需要拯救,很明显,这个时候能救他

  • 岳乐是什么身份?他为什么会受到康熙的记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乐,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岳乐是什么身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满清,是一个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依靠铁血手腕征服了汉民族;清圣祖康熙依靠武力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剿灭了蒙古葛尔丹的叛乱;清高宗乾隆依靠武力征服了准噶尔汗国、开辟了新疆省。

  • 爱新觉罗·岳乐是谁?他在清朝初期有哪些杰出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乐,清朝

    爱新觉罗·岳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今我们对于清朝历史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电视剧中了解的,而且涉及的大多都是后宫之间的争斗,所以对于清朝前期的争斗很多人并不清楚。清朝还没有入关之前,皇太极带领满清旗人南征北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皇太极一直都没有立太子。所以多尔衮

  • 岳乐:努尔哈赤的孙子,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乐,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岳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满清,是一个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依靠铁血手腕征服了汉民族;清圣祖康熙依靠武力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剿灭了蒙古葛尔丹的叛乱;清高宗乾隆依靠武力征服了准噶尔汗国、开辟了新疆省。在清

  • 岳钟琪对清朝忠心耿耿,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岳钟琪,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岳钟琪。岳钟琪乃是岳飞二十一世孙,康雍乾时期名将岳钟琪,是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乃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岳钟琪出身于武将世家,其父岳升龙曾随康熙帝西征噶尔丹,因功被提拔为四川提督。岳钟琪先是捐官做了候补知府,后由文职改作武职,作了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从此踏上戎马

  • 岳钟琪被抓入狱之后 为什么雍正没有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正,岳钟琪

    还不知道:雍正为什么不杀岳钟琪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宋名将岳飞,清朝名将岳钟琪,很显然岳飞的名字自然是很大的,而第一次听到岳钟琪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联想起岳飞,他们又都是名将,于是就猜想岳钟琪是不是岳飞的后人。那么,岳钟琪和岳飞是什么关系呢?岳

  • 年羹尧被赐死后,接任他职位的岳钟琪后来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岳钟琪,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岳钟琪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当时的雍正称呼隆科多为舅舅,另一个年羹尧,是雍正还只是王爷时的侧妃年氏的哥哥,也就是大舅子,这二人都是皇亲国戚。为雍正顺利继承皇位作出了不少贡献,因此雍正也给了二人很大的权利。但是好日子过久了,二人开始仗着权利飞扬跋扈、目无尊上,雍

  • 年羹尧被夺权后,他还能从岳钟琪手中抢回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钟琪,清朝

    你真的了解岳钟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岳钟琪“夺”走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实际上岳钟琪心里也很忐忑,今天年羹尧的今天会不会是自己的明天,他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说白了西北的20万大军,并不是年羹尧私人部曲。类似的境遇,就在明末,崇祯皇帝当着祖大寿的面 ,下令把袁崇焕投入天牢,并

  • 揭秘:清朝名将岳钟琪最后为何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钟琪,清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岳钟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岳钟琪被捕,绝不是因他兵败,而是因他汉人的身份。说到岳钟琪的结局,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源于电视剧《康熙王朝》。话说,因康熙操之过急,鲁莽的实施削藩之策,促使三藩祸起。彼时,因长期安逸的生活,致使清朝赖以生存的八旗兵是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