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关羽名不副实?大多美德都是虚构

三国关羽名不副实?大多美德都是虚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31 更新时间:2024/1/20 8:17:33

历稽二十四史载籍,中华名将如雨如云。然则唯能被后世尊为帝,敬为神,其庙其像遍于域中,远及海外,至今血食犹盛者,独关羽而已!

但凡盛名之下,大约其实难副。与其说关羽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还不如说关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类道德形象的完美寄托。许多史学家都注意到,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事实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形象落差。

网络配图

譬如,演义里的关公跨一匹浑身如火炭的赤兔马,舞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战必胜,攻必克,勇冠三军,所向无敌。正史也承认关羽雄壮威猛,有“万人之敌”,诸葛亮则恭维他是“绝伦逸群”。不过,在三国时代,与关羽武功处于同档水平的将领还有不少,甚至还有超过他的。有史为例:曹魏大将庞德曾亲与关羽交锋,“射羽中额”。当时,庞德常乘一匹白马来往驰骋,“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颇有讽刺意义的是,依关羽的武艺高强,居然两次被俘;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身经百战的关公之败走麦城,竟然是被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马忠所算计。这种过于悬殊的差距,使人不能不怀疑演义里的夸张成分了。

又如,演义里把关公描写成不近女色的大丈夫,曹操赠予他的十名美女,他一个不留地送入内门,令侍候甘、糜二位夫人。实际上,关羽还是喜欢美人的。史载:曹公与刘备率军围吕布于下邳,吕布谴使秦宜禄出城求救于河内太守张杨。关羽闻讯长得很漂亮的秦宜禄之妻杜氏还留在下邳城内,便多次请求曹操:“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谁料孟德亦是好色之徒,他见关羽迫不及待的样子,怀疑杜氏异常美貌,及城陷,曹操一见杜氏,“乃自纳之”。关羽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刘备与曹操共猎之机杀掉曹操,后被刘备断然制止。由此可知,曹操送关公美女之事,是假;曹操与关羽争美女之事,倒是真的。

网络配图

再如,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败投袁绍。关羽被擒后,曹操待之甚厚,意在挽留。关羽表示:“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为,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在官渡大战初期,曹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率军解白马之围。关羽望见袁绍大将颜良的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起首还”。由于曹操与关羽事先订有心照不宣的君子协定,故曹操知道关羽要“黄鹤一去不复返”,即表关羽为汉寿亭侯,重加赏赐,关羽却“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操手下欲追杀关羽,被曹操阻拦,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曾为此评论道:“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正是依据这段史实,采取贬曹褒关的手法,动用四个章回的篇幅,浓墨泼写,极力美化和大肆吹捧关公,捏造出一系列动听、传神的情节,什么“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啦,什么“过五关斩六将”啦等等。其实,全是没边没沿的事情。

然而,正是靠这些精心刻划、绘声绘色的编造事迹,才撑起了关公“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伟岸形象。可是,无论演义怎样费尽心思地粉饰和洗刷,只需稍加细究和穷追,便会发现关公的忠义也是大成问题的。试想:刘备和曹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大仇敌,既然刘备与关羽关系极深,“寝则同床,食则共器,恩著弟兄”,为何关羽被俘后,一没有自杀以尽刘备之忠,二没有侍机刺曹以报仇,反而是欣然接受了曹操的厚待棗也许关公这样做是为生存第一的本能所驱使;关羽明明知道刘备投奔了袁绍,他不但不去帮助刘备,助袁绍一臂之力打败曹操,反而帮助刘备的敌人斩杀了刘备的朋友的手下大将颜良,解救了曹军白马之围棗也许关羽这样做是为了求得自我心理上的平衡,也就暂时顾不得刘备的厚恩了。

网络配图

曹魏大将于禁和庞德也曾被关羽所俘,但庞德“不屈节而死”,于禁则因投降而遭魏文帝羞辱,“惭感发病薨”。同样受过曹操厚德的于、庞二人就没有关羽聪明,运用义气之术来解脱自己的困境。大概在关羽看来,身在曹营心在刘,投降并不排除义气,义气高于气节。说实话,倘若关公的这套敌我友不分地重视义气、轻视气节的观念值得赞赏、倡导的话,那末,岳飞的怒发冲冠、文天祥的正气高歌、夏完淳的坚贞不屈,也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而洪承畴之流倒是有市场了。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刘备为提防关羽做哪些安排:关羽非荆州一把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关羽

    终其一生,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事事皆为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考虑,但到头来,却落得身死麦城的悲惨结局。忠诚无错,但在枭雄并起的年代,忠诚最终会沦为权力的附庸。不懂权谋的关羽,为自己的忠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网络配图关于关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刘备为了权力有意除去关羽,因而在关羽危难之时不去救援;有

  • 解密三国:诸葛亮为何会亲近张飞而疏远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孔明的联吴方针,他执行不力,就是一证,虽然关羽远在荆州,但这个人从来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马超投蜀以后,为解决益州问题立下功勋,获得殊荣,关羽不服气,要离开荆州到西川来同马超较一高低,诸葛亮连忙给他写信安抚,一

  • 揭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帮关羽虚构了多少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先生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了,批评得也更厉害了。不信你百度一下看看,什么好美色,不通政治,爱慕虚荣等等,据说这些贬低关羽的网友都是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

  •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背后所隐藏的秘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关羽关二爷人称“武圣”,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常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穿流在千军万马中,右手一柄青龙偃月刀,左手一根缰绳策赤兔马斩颜良,杀文丑,温酒斩华雄,好不痛快!但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关羽的偃月刀根本就是罗贯中跟大家开的一个玩笑,这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根据北宋官修军事典籍

  • 孙权手下有一武将 竟吓的关羽不敢过河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甘宁

    三国之中,竟有人放话活捉关羽,这也就算了,毕竟大话谁不会说呢?可当关羽遇上,这个说大话的人时,非但不教训他,竟还被他吓的不敢过河作战!网络配图这人是谁呢?这人就是东吴大帝孙权手下的大将甘宁。甘宁原本是江贼的匪首,他和他的手下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甘宁这帮人谙熟水战,在江面来去如风,

  • 是谁谋杀了关羽:一段隐藏了千年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谁谋杀了关羽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了,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

  • 揭秘三国关羽失荆州究竟是谁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

    关羽失荆州,是因为大意所致。其实荆州之失,责任不全在关羽,更不是大意而失,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七大因素。一是刘备错用关羽。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战略时,曾提出以益州为根据地,荆州为前哨,外结孙权,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则由荆州出兵,夺取中原。荆州归属关乎刘备集团霸业的成败,所以自刘

  • 历史迷题:为关羽刮骨疗毒的神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神医

    导读: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知道“刮骨疗毒”的场景,关羽受伤,为关羽治疗的神医大家一定会想到华佗。其实,为关羽实施“刮骨疗毒”手术的神医并非华佗,而是另有其人。网络配图对于“刮骨疗毒”一事,《襄阳府志》曾记载了华佗为蜀国名将关羽“刮骨疗毒”一事。《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是这样描写的:众将见公不肯退兵

  • 三国时期的千古之谜:关羽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

    导读:说到三国时期,其中最让人迷惑的就是一代武圣关羽的死,后人对关羽之死也是争论不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千古之谜:关羽之死。三国时期的蜀国,是刘备一手创建,刘备依靠的就是“刘关张三结义”及赵云等的兄弟伙核心集团,再加上所谓“仁义布四海”策略收买人心,最终吸引的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大批天下

  • 关羽的缺陷:生性好色 爱慕虚荣有窝里斗之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

    李存葆的《东方之神》(载于《十月》2002年第四期)被作者自己称为纪实文学(见《中篇小说选刊》2002年第六期该篇作品后所附作者创作谈)。我读了该“纪实文学”后的感觉是名不副实,如果可以开个玩笑的话,我宁可称它为“纪虚政论”:该作品纪录的事情大多不是史实,而是虚构的;形式上似乎侧重于历史考证,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