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的千秋大业毁于这四个人,临终忏悔:错杀两人,错放两人

曹操的千秋大业毁于这四个人,临终忏悔:错杀两人,错放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7 更新时间:2024/3/12 2:30:49

曹操一生杀人无数,对于曹操来说,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必定要以万千枯骨作为代价,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用在曹操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曹操少年的时候还仅仅是一个整日只知道提笼架鸟,斗鸡遛狗的纨绔子弟,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天天不务正业的坏孩子,最终竟然成为了乱世枭雄,曹操青年时最引以为傲的一句话就是别人评价自己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后来曹操果然成为了一位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英雄人物,曹操生性多疑,因此在其军旅生涯中很少被人算计,但是这也是曹操最大的缺陷,正是由于他性格上的缺陷,才使得其自毁长城,又为自己树立了很多强悍的敌人。

还有一点,是我认为导致曹操最终不能完全成功的最重要缺点,就是曹操的骄傲自满。因为谦虚,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因为骄傲自满,曹操不把孙权和刘备放在眼里,导致输了赤壁,输掉了统一中国的大好机会。曹操写给孙权的那封信,“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写得十分傲慢,也许是出于震慑对手的目的,但也暴露出了曹操的骄傲。黄盖的诈降不是一点破绽都没有,如果多留个心眼,黄盖就不会得手。因为骄傲,曹操才会在张绣投降之后做出强纳张绣婶婶这么出格的事来,才会不设防,结果差点性命不保,痛失爱子爱将。刘璋原本与曹操交好,还派张松去晋见曹操。张松本是个内奸,但曹操对张松态度傲慢,导致张松心生怨恨,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转投刘备怀抱,使得曹操与益州失之交臂。这是导致曹操最终不能成功的最大缺点。

大家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都会看出曹操这一辈子最大的失误就是杀错了两个人,又放错了两个人,最终导致自己失去了统一大业的机会,曹操的千秋大业毁于这四个人,临终忏悔,那么曹操错杀两人,错放两人,究竟是谁呢!

首先咱们先来说一说曹操杀错的两个人,这两位一位是神医华佗,一位是杨修。

华佗医术精湛,为何却被曹操杀掉了呢?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是曹操患有头风病,中年之后,越来越严重,于是就请华佗前来医治,但是华佗在诊断完病情之后,说要开颅治病,曹操以为华佗要害他,于是就将华佗杀了,但在正史上,华佗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当时曹操攻进徐州,大开杀戒,而徐州正是华佗的故乡,所以华佗对曹操是恨之入骨,后来曹操几次因为头风病请华佗为其治病,华佗都拒绝了,最终曹操大怒,于是就将华佗杀了,曹操不久之后也因为头风去世了。

所以在华佗死后,曹操头痛病虽然还是时时发作,但亦终不悔,并道:“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此话一针见血,道出了华佗的心思和华佗被杀的原因。可叹华佗一代神医,医术固然一流,只是却欲与一代雄杰的曹操玩弄权术,未免过于小瞧了曹操。

曹操唯一一次后悔杀华佗,是在他的爱子仓舒病重的时候,曾说“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对此子的爱惜之心可见一斑,难怪后来曹丕说如果仓舒在,他这个太子能不能当得上恐怕就很成问题了。

曹操错杀的第二个人就是杨修。

杨修此人非常有才,但是却时常卖弄聪明,曹操也不和他计较,但是曹操后来被杨修的肆无忌惮给激怒了,于是就将他杀了,当时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晚上吃饭的时候,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随口说了一句:鸡肋,鸡肋,结果被杨修听见,杨修回去就呼朋唤友收拾行李准备撤退了,曹操大惊,得知是杨修的主意之后,勃然大怒,于是便杀了杨修,后来曹操兵败,只好撤军,曹操这才后悔杀了杨修,可惜为时已晚。

后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杨修本想和他疏远却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杨修之助才通过考验,颇为气愤,后来他曾写信给杨彪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最终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凡罪犯收杀,杨修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杨修死的罪名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死因比较复杂,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政治上的两大因素。

一,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

二,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孙,而政治观念杨彪和杨修又都与孔融祢衡等清议复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见忌。

杨修被杀后,有一天,曹操碰到杨彪,问道:“杨公为何瘦得成这个样子?”杨彪回答说:“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意思是说,我惭愧没有金日磾那样的远见,而又还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呀。曹操听了,很有点下不了台。

曹操错放的两个人一个是关羽,一个是赵子龙,关羽和赵子龙都是刘备手下武力值非常猛的大将,并列为蜀汉五虎大将,当年刘备兵败,关羽为了保护嫂嫂,只好投降曹操,结果曹操对关羽十分敬重,不仅赠与其赤兔马,而且还上表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曹操一心想要招降关羽,可是关羽对刘备却始终非常忠诚,虽然关羽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但是在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之后,便跨上赤兔马,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和刘备相会,而曹操也没有难为关羽,得知关羽不辞而别之后仍然放行,虽然让关羽颇为感动,但是却为后来留下了一个祸患。

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在下邳被曹操所擒是史实。曹操擒获关羽之后拜其为偏将军,待之甚厚。在对袁绍的大战中,关羽也确实为曹操阵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因此获封汉寿亭侯。曹操知道关羽立功报恩之后就会离开,就对手下人说:“大家都是各为其主,不要追杀他了。”

至于关羽在华容道上捉放曹这个桥段,《三国志》中没有提及,仅有《山阳公载记》中说道:“公(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据其描述,曹操走的确实是华容道,道路泥泞,天又刮着大风,曹操让瘦弱的兵卒背负草料填平,骑兵才有办法通过。曹操通过华容道后还对部下说,如果刘备早点放火,自己早就无幸逃脱了。而刘备方则是想放火但没有赶得及。这里面也没有提及关羽在其中的作用,看来捉放曹的桥段是三国演义小说的艺术夸大,作者是想使关羽这个人物更加高大全。

总结一下,正史中曹操对关羽有不杀之恩,关羽斩颜良还之,算是两清了。曹操赏识关羽,但关羽不领情就是了。华容道事件纯属虚构,是小说作者全其忠义做的艺术加工。

赵子龙就比较牛了,关羽是一关一关的闯,而赵子龙则是在百万曹军中生生把阿斗给抢了出来,实在是英勇至极!当然赵云固然英勇,在长坂坡之战中出尽了风头,但这也是曹操手下留情,才能让赵云折腾这么久,否则乱箭齐发,赵云早就被射成筛子了,当时有人准备射赵云,而曹操却越看越喜欢赵云,硬是不让射,结果赵云夺了两把宝剑,左右砍杀,斩杀了曹军很多大将,最终突破层层包围,成功的将刘禅救了出来,而曹操也没想到,赵云后来成为了蜀汉帝国中相当牛的人物,不仅在前期表现活跃,而且还在后期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让曹魏头疼不已,如果曹操知道赵云后来的作为,恐怕隔得再远也要将他射死吧!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军处理好与东吴孙权的关系,并击退了多次进犯巴西的张郃后,开始争夺汉中,同年七月,曹操开始治兵,准备支援汉中攻打刘备,九月,军队进驻长安。此战赵云在己方军势不利的情况大挫曹军,给曹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也使得汉中战局刘备军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向曹操军挑战,而曹操军却按兵不出,致使准备了半年有余的曹操军,在到达汉中后,仅仅两个月就败走了。后世一些史书在记载汉中之战中,直接记载曹操219年三月来争汉中,被赵云打的大败而退走。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如果吕布主动开城投降曹操,三国历史将会是怎样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布

    本文主要内容有:吕布弃曹投袁;请袁术救援未果;吕布主动开城投降。一:吕布弃曹投袁建安三年,吕布再次交好袁术,放弃了曹操。之前他满口的汉献帝也不遵从了,诛杀董卓相关功劳也放弃了。部门不妨思考一下吕布为何对自己的老敌人重新示好,其实示好无所谓,为何要完全放弃曹操。小编认为,这很可能与陈宫脱不开干系,因为

  • 典韦怎么死的,据说这都是因为曹操的好色,这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典韦

    曹操大儿子曹昂如果还活着,或许就轮不上曹丕什么事了,也不会出现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曹操大儿子曹昂怎么死的,为了救曹操,将自己的马匹让给曹操,典韦怎么死的也是因此而战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曹操的好色。曹操的好色害死了曹昂曹操大儿子曹昂是庶妻刘氏所生,但由于生母早死,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

  • 天下第一美女,关羽和曹操因她魂牵梦绕,为了她并结下梁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吕布,曹操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貂蝉可谓是天下第一美女,但貂蝉毕竟是小说中的人物,那么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到底谁才是第一美女呢?我想非此人莫属了,因为这位美女不仅让武圣关羽魂牵梦绕,还令曹操一见倾心,两人甚至为了她结下梁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美女就是曹操的侧室杜夫人!杜夫人原本

  • 面对着司马懿叛变后,为什么曹操老部下却选择按兵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司马懿,曹操,曹爽,

    谈及三国,很多人都感到有遗憾,曹操曹孟德一世英名,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最后却被司马懿鸠占鹊巢,夺取了胜利果实。人生之悲,莫过于此。然而,司马懿叛变之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基本上都坐视不管呢?相信只要曹操老部下动手,那么作为不掌握军权的司马懿,绝对很难抵挡,只有失败一条路。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内

  • 三国时期的四种人,除了曹操以外分别都是哪三种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董卓,郑玄,荀彧

    我们所处的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想到达旅途的终点,我们必须适应它,并奋力向前!说起大家最熟悉的历史,那么一定是三国的历史了,相信几乎每个网友都看过三国演义。今天要说的也是三国。看到了一位网友的评价,非常的有意思。说三国有四种人,一种是西汉人,兢兢业业在个人德行的完满上,无可指摘无可挑剔,却不合时宜。

  • 为什么曹操的儿子非常出名,刘备的孩子却很平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三国乱世,涌现出了多少英豪,缔造了多少传奇的故事,曹操和刘备,皆为三国乱世时期不世出的英豪人物,曹操献刀刺董卓,官渡之战打败了老对手袁绍,刘备早年乃城头织草鞋的一介无名人士,而后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英杰人物,不禁令人佩服。然而,若是对比他们的后代,不难发现曹操和刘备的后代差别是非常之大的,曹操的

  • 曹操恨他至极,做梦都想杀掉他,他却加官进爵,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三国时代,风云变化,群雄割据,多少英雄豪杰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纷纷涌现,多少传奇故事在这段时期被缔造,多少美名在这段时期别传颂。三国乱世,为后人带来了许多值得追思的内容。今天说到的这个三国故事,体现出了三国主公的大家情怀,私人恩怨放在一边,以一统天下为己任,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张绣,作为西凉人的后代

  • 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死前的一句话,曹操辜负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杨修,丁夫人,

    《三国演义》中曹操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将曹操忘恩负义的枭雄之姿描绘的惟妙惟肖。《三国演义》中曹操杀掉恩人吕伯奢一家,斩首大才子杨修,逼死辅佐他追随他多年的荀彧。挥一挥衣袖如过眼云烟,曹操没有过一点后悔遗憾。曹操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了权倾天下,什么都可以不在意。但是他临死之前的一句话暴

  • 曹操杀儿媳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一件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曹植,荀彧,崔琰

    曹操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是个大奸雄,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政治家。曹操治国奉行法家理念,讲究令行禁止。他为了推行节俭之风,下令“衣不着绣,履不二彩。”在曹操的命令发出之后,曹植的妻子崔氏撞枪口上。她在出席一个重要仪式的时候,穿着一身锦绣之衣出场,被曹操看到之后,下令赐死了。(此事典出《裴松之

  • 曹操能东山再起真的感谢他,就因为一个梦救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曹嵩,汉灵帝,

    公元180年的春天的一天,因被罢官在谯县老家闲赋已三年的曹操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令,任命曹操为议郎!这次曹操能东山再起,是因为一次海选。在位的汉灵帝诏令公卿推荐通晓《尚书》《毛诗》《左转春秋》《谷梁春秋》的人才,任为议郎。议郎就是皇帝的智囊团成员,天天跟在皇帝身边,随时应对皇帝的提问,有时也替皇帝出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