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批三国大将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

曹操批三国大将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27 更新时间:2024/1/17 7:55:57

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侠客勇士或许管用,但如果是统兵大将也这样做,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起码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张辽曾经只身前去招降一个叛将,事情虽然成功,但回来后曹操却批评了他,说这种事情不是大将所为。张辽被称之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一生战功卓著,为曹操父子所倚重。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早年曾经从属丁原、董卓、吕布。曹操攻破徐州的都城下邳,吕布战败被杀,张辽率部归顺了曹操。官渡之战以后,张辽在跟随曹操征讨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的征战中有功,逐渐被曹操任用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打败袁谭以后,曹操派张辽率军攻打海滨地区,讨平了辽东的柳毅。回到邺城,曹操亲自出来迎接,拉着张辽同乘一辆车,同时任命他为荡寇将军。后来,张辽又率部攻入了灊山,斩首陈兰、梅成,平定了淮南,曹操当众予以表彰。

张辽作为历史名将,使他成名的战役是合肥战役。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曹操西征汉中的张鲁,留下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守卫合肥。临行前,曹操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令,在外封上写着:“敌军到来再打开”。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众将一起打开命令函,见上面的命令是:如果孙权来到,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出战。众将疑惑不解。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包围圈就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就可以坚守了。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也赞成张辽的意见。

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的士兵,共得到八百人,杀牛犒劳将士,饱食后准备第二天大战。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两名敌将。张辽大呼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人的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之下。孙权及其将领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登上高丘,众将用长戟护住孙权。张辽喝斥孙权下来接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包围起来。

张辽左冲右突,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呼喊说:“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杀回,再入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孙权的兵将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大为受挫。张辽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心情也安定下来,将士们都很佩服张辽。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眼见得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张辽率领各路兵马追击,几乎抓获孙权。曹操后来听说后,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第二年,曹操再次率军征伐孙权,来到合肥,巡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感慨叹息很久。于是给张辽增加了军队,让他驻军居巢,长期防守东吴。

此后,张辽多数时候都是在防守孙权,直到曹丕继位当皇帝,仍然如此。曹丕对张辽更加器重,除了任命他为前将军,封都乡侯,还赐给张辽的母亲舆车。曹丕还派兵马护送张辽的家眷到张辽的驻军地,命令张辽的母亲到达的时候,要用仪仗队出迎,所部官吏、将军都要在道边罗列下拜。这是皇帝对大将的最大的信任,他既体现了皇帝对驻守边境将领的关怀,也表明他不担心这个将领会有异心。过去大将带兵在外,家眷留在京城是常规做法,这一方面是为了安全的需要,也有让大将为家人考虑不会产生异心的考量。

东吴方面始终对张辽忌惮不已,尤其是孙权,当听说张辽病了,还不忘告诫众将:“张辽虽然有病,还是勇不可挡,应当谨慎行事。”自合肥之战后,终张辽一生,孙权都不敢对张辽军开战。就是这样一个听到他的名字都让东吴人胆战心惊的人,早年却受到了批评,说他的一个行为不是大将所为。那么,张辽是哪一件事受到了曹操的批评呢?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以后,东海郡太守昌豨却背叛了。曹操派遣张辽与夏侯渊围攻昌豨的东海郡,一连数月,粮食用尽了,夏侯渊打算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最近几天,我每次巡视阵营,昌豨总是很专注地盯着我看,而他们射出的箭也一天比一天减少了,这一定是昌豨心中犹豫,拿不定主意是该战还是该降,所以才不奋力抵抗。我想诱使他和我对话,或许可以劝降他。”张辽于是派人传话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豨果然从城上下来和张辽谈话。张辽对昌豨说:“曹公神武英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势力,先归附的可以受到大赏。”昌豨答应投降。张辽于是来到昌豨的家,向他的妻子儿女致礼。昌豨非常高兴,跟随着张辽去见了曹操。曹操接受了昌豨的投降,让他回去继续担任东海郡守。曹操却责备张辽说:“这不是大将应该采用的方法。”

曹操为什么要批评张辽呢?从曹操的话中可以看出,张辽虽然说动了昌豨投降,但一个大将只身前往叛将首领家中,这实在太过冒险。假如昌豨把张辽扣下,是不是会造成军中一部失去统帅?张辽可能有一种以诚相待的想法,但曹操更了解昌豨,这个人反复无常,诚心对他不一定管用。在此前昌豨已经多次背叛,后来这个昌豨还是背叛了,假如昌豨当时歪念头一动,张辽还真是很危险。

曹操虽然不赞成张辽的这种冒险,但是否从中也看出了张辽的胆略?合肥之战,曹操让张辽和李典出战,让其他将领守城,应该是知道张辽的勇武的。曹操是什么时候知道张辽勇气过人的,会不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曹操批张辽,其本意是爱将惜才,他不愿意为了东海郡一时的得失而损失一员勇将。三国勇将不少,但像张辽这样因为勇气而成为一代名将的却不是很多。

标签: 张辽

更多文章

  • 盘点曹操最为倚重的十大武将:个个神勇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将

    三国时期风云际会,时局动荡,时势造英雄人才辈出。曹魏一直占据主动,也是势力最强的,逼迫孙刘联手抗曹。曹操占据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帐下文臣谋士多达数百,能征善战的猛将多达千员。而武将排行榜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那我们就来看看曹操手下的十员猛将都是谁。张辽,字文远,武艺高超,有勇多谋。为曹操倚重。主

  • 揭秘三国典故:“说曹操 曹操就到”有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说起“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让人不由想起2008年央视春晚中一个叫做《火炬手》的小品节目。这个小品中有这样一个问答题,问:“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答:“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后来,从这个春晚小品中得到启发,河南许昌的几名大学生开了一家名叫“曹操跑腿”的替人跑腿公司。据说,这几名大学生就是

  • 解密三国:为什么曹操去世后和儿媳一起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曹操,一代奸雄!死后仍导演着防盗墓的戏剧。历来,人们对曹操的安葬地点众说纷纭。《彰德府志》记载,魏武帝陵在灵芝村。灵芝村位于铜雀台正南五公里。而铜雀台的南面就是曹丕之妻甄后的朝阳陵。公公与儿媳的墓为何又葬的如此之近呢?网络配图甄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原名为甄文昭,嫁与袁绍二子袁熙。甄后美名远播,曹

  • 曹操麾下第一先锋:“五子良将”之一乐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乐进

    三国时期曹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一方。曹操麾下更是猛将如云,比如许褚,徐晃,张辽,张郃等。今天要来说的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乐进。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在罗贯中“尊刘贬曹抑孙”的情感路线之下,这位先锋猛将,在《三国演

  • 一代枭雄曹操生前两大谜团 竟瞒了国人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代枭雄。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然而,曹

  • 一代名医华佗爱撒谎 结果命丧曹操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佗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被曹操杀害的时候,毁掉了全部医书,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件憾事。曹操为何要杀害华佗?尽管流传多种说法,但是究其根源,却是华佗爱撒谎,结果引来杀身之祸!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网络配图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

  • 曹操平定冀州后及白狼山之战前各方形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三国时期曹魏军事实力出众,曹操智勇双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白狼山之战前的一些事吧。网络配图建安十年的时候,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曹操终于平定了冀州,并且斩杀了袁谭。袁尚便去幽州投奔了他的二哥袁熙,但不久却在幽州遭到了兵变,无奈之下只好投奔一直支持袁家的乌丸首领蹋顿,并且希望借助三郡

  • 盘点三国中五大统帅:毫无疑问曹操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三国风云际会,局势动荡,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时势造英雄,群英汇聚,在此期间演义出不少的优秀统帅。说起统帅,从古至今都是从领兵、练兵和做站能力来评比。当然,如果要对三国中的统帅进行排位的话,还得再加上强力的战绩表现。网络配图1、曹操魏武在群雄逐鹿的中原,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小军阀最终一统北方,实在是真兵家

  • 曹操的历史故事:嗜色如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了,对于这样一位出名的历史人物,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可不一样,为何会出现这么多不一样的声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历史故事。历朝历代对曹操的评价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

  • 曹操教育儿子的家风:刘备教育子女上与曹操差很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奸雄曹操是个名人,历史上争议较大,“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了得,其子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这些都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