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的谋士和汉室的忠臣,荀彧到底倾向于哪个身份呢?

曹操的谋士和汉室的忠臣,荀彧到底倾向于哪个身份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7 更新时间:2024/1/24 16:21:14

荀彧字文若,生于汉恒帝延熹七年(163年)。他虽然很早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可是受到第二次党锢之祸的牵连,直到27岁那年,才被颖川太守阴修举为孝廉,担任了守宫令。荀彧对汉室忠心耿耿,也很愿意做朝廷命官,但他却无法容忍董卓的倒行逆施,因此他很快请求外放,做了亢父县县令,随后又辞官回了老家。

初平二年(191年)正月,冀州牧韩馥袁绍一道自称大将军企图另立中央,因荀彧与韩馥是老乡关系,所以他曾在袁绍账下效力,不过时间很短。当他发现袁绍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人选后,便转而投奔当时还势单力薄的曹操。因为,在荀彧看来,曹操迄今为止的表现,确实当得起汉室忠臣的称号。

对于荀彧来投,曹操自然是欣喜万分,还将他比喻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确实,荀彧之才不下张良,他的才能不在于两军对垒时的出奇制胜而是一个谋略高手,善于在形势转换时,制定战略决策。

兴平二年(195年)夏,陶谦病死。正与吕布作战的曹操,很想趁机攻取徐州,然后再回头收拾吕布。荀彧予以明确反对,他一方面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论证了收复兖州根据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从当前的利害关系,分析了争夺徐州的利弊得失。正是在他的劝阻县,曹操放弃了不成熟的念头,倾力对付吕布,最终把吕布赶出了兖州。

单就荀彧本人而言,他的本质,与其说是曹操的谋士,不如说他是汉室的忠臣。在他内心深处,从未泯灭对刘氏皇权的政治向心力和心理依附性。他对于颠沛流离的汉献帝给予了极大的关切,假如没有荀彧的极力敦促,曹操将不会卖力地将汉献帝奉迎到许都。

假如说曹操是许都政权的实际缔造者,那么,荀彧就是这个政权中被广泛承认的文官领袖和首席设计师。他对维护皇权的神圣性有着无尽的兴趣,也主要因为他的努力,曹操才着手重建汉朝的礼仪制度,许都也因此成为拥汉派的圣地。

汉献帝到了许都以后,荀彧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尽管他仍然为曹操献计献策,可实际上他不再是曹操手下的谋士,而是汉献帝朝堂上的侍中、守尚书令。他的所有举措,都以复兴汉室为宗旨。在这一点上,荀彧与曹操有着潜在的分歧,并且这种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

两人之间貌合神离却并不意味着荀彧不再帮曹操谋划战略,相反,在官渡之战中,荀彧对形势的透彻分析,让曹操有了清醒认识,这对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是极其重要的。

显然,曹操对荀彧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在建安八年(203年)七月上书汉献帝,请封荀彧为万岁亭侯,后来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又打算上表让荀彧做三公,只是因为荀彧的拒绝,方才作罢。荀彧的拒绝是出自真诚的,他是想以自己拒绝进位三公,来阻断曹操对更高职务的觊觎。

曹操之所以一再给荀彧加官进爵,目的就是为了拉拢他。他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荀恽。不过,曹操的这些拉拢手段,始终没有改变荀彧忠于汉室的政治立场。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董昭等拥曹派人士,提议让曹操晋爵魏公,以表彰他的对于“中兴汉室”的丰功伟绩。当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曹操当之无愧,只有荀彧坚决你对,这就得罪了曹操,让两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于是,当时正南征孙权的曹操上表汉献帝,让荀彧随他到谯县慰劳前线将士,接着又让荀彧以侍中、光禄大夫、参丞相军事的身份,随军南征。而此次南下,也是荀彧与汉献帝的诀别。

关于荀彧的神秘死亡,自古以来说法不一,陈寿的《三国志》说他是死于忧虑,而范晔的《后汉书》却说他在寿春养病期间,接到了曹操派人送来的一只食盒,他打开一看,盒内空无一物,五十岁的荀彧随即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于是服毒自尽。

荀彧究竟是怎么死的并不重要,但他死在了建安十七年确实是一种解脱,也是最完美的结局。这样一来,他既成全了自己的名节,也有利于曹操妥善地处理后事,不管主仆二人有什么矛盾,但荀彧的死表面上看来仍然是一团和气。

标签: 三国荀彧

更多文章

  • 曹操的性格和能力在今天看来属于什么类型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

    前两天在网上看帖子,无意间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狠狠抨击了曹操的残暴和无情,这我就看不过去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既然能成为英雄(如果大家非要说是枭雄我也没脾气),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曹操对任用人才的过人之处。就算不是三国迷,赤壁之战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

  • 刘邦一统天下曹操却没能实现,他的那些性格决定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是历史上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是一个枭雄,单论才干,他丝毫不下于那些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朱元璋等草根出生的皇帝,而且他比较大度,看看和刘邦,朱元璋打天下的人的结局就能知道,曹操还是不错的,但是最后却没能一统天下,使得自己留有遗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多的时候和各方面都是有关系的,三国时期群

  • 乐进是最先跟随曹操的勇将,最后他怎么样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乐进

    乐进是曹操早期招揽人才时就加入的,这个人其貌不扬,而且身材也不是那种魁梧型的。但要是用一个字描述他那就是“勇”。虽说他勇猛无比,但曹操起步阶段用的多是本家兄弟人马。据记载刚开始他只做了个帐下吏,这个帐下吏很多人误解以为是官职,其实是泛指在军营打杂的小兵。乐进的出身也非同一般,虽然说不上是名门大族,但

  • 杨修死后七个月曹操也去世了,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杨修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曹操唯才是举,曾多次大胆任用贤才。而作为曹操主簿的杨修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因为他的结局只有一个,死。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一个“总知外内,事皆称意”为何就被曹操杀掉了呢?从杀杨修到曹操去世,中间仅隔了七个月时间,大概曹操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才决定要杀

  • 面对曹操大军压境 东吴大多数官员为何会要求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南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曹操平定北方后,率军南下,由于荊州刘琮不战而降,让曹操不但占据了荊州地利,而且获得了荊州水师,更加如虎添翼。于是曹操水陆并进,号称八十万大军邀孙权狩猎江东。面对曹操大军压境,东吴文武百官却惊惶失措,纷纷主张请降。曹操大军压境

  • 宁负天下人的曹操为何对自己的妻子丁氏倍感愧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曹昂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好汉闯过刀林箭雨,躲过阴谋诡计,最终却倒在了美女的石榴裙下。有的是因为女人误国,有的是因为女人而丧失了前途。三国的枭雄曹操却是因一个女人搭上了自己的一员爱将和一个心爱的儿子。公元197年,曹操出兵讨伐张绣,长子曹昂、次子曹丕也随军出征。当大军抵

  • 诸葛亮出山时为什么不选择孙权或者曹操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很多三国爱好者都有一个疑问,诸葛亮出山时,为什么选择落魄的刘备?为什么不选择实力更强的孙权和曹操?以诸葛亮的智力,加上孙权或曹操的实力,前景一定很美。至于诸葛亮为何对孙权和曹操不屑一顾?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原因如下:第一:诸葛亮出山时

  • 曹操极其看重郭嘉,为何郭嘉的官职没有变过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郭嘉

    三国之中数曹操势力最大,能人不可胜数。有一位谋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郭嘉。曹操对郭嘉非常赏识,曾称赞他见识过人,自己不可代替的左膀右臂。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大功,那么不知看官们有没有一个疑问,郭嘉跟随曹操11年,功劳不可胜数,为什么职位没有变动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 脸谱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曹操脸谱总是白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脸谱,曹操

    脸谱的起源是什么?脸谱的有什么涵义?曹操总是白脸的原因是什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戏曲脸谱简介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

  • 宁负天下人的曹操是个狠角色,那他有忌惮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操

    三国中的曹操,可谓是一代枭雄,从敢一个人拿着宝刀刺杀董卓事件就可以看出,他是个有勇有谋的牛人。最后虽然因兵败赤壁,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曹操依然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但就是这个狠角色,也有害怕的人,让我们盘点一下令曹操害怕的六个人。第六名:孙权孙权,字仲谋,在小霸王孙策遇刺身亡后,就掌管了东吴大权。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