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樊城之战徐晃赢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樊城之战徐晃赢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73 更新时间:2024/2/9 7:30:45

樊城之战背景

樊城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国刘备手下关羽率兵围攻荆州(今河南新野}和襄阳(今湖北襄樊),史称樊城之战。

樊城之战影视剧照

那么,樊城之战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最后孙权倒戈曹操一起对付关羽有了这樊城之战的呢?

话说樊城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央政治背景是,东汉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衰弱,社会危机日渐深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再加上刺史制度的变动,群雄割据四起。这些地方豪强们一开始凭借着自己的财力组织武装保卫家园,逐渐后来实力越来越强演变成拥有私人武装的大军阀,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涌现出诸如了曹操、刘备等的大军阀,而中央政府面对这样的景况,更加无能为力,反而依赖他们维持地方的稳定,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人民生活越来越艰苦。

另外,当时割据势力的实力分布背景,是以曹操、袁绍、孙坚父子与刘备等人为最大的几大势力。在这几大势力中,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是众多军阀势力中最大的一个,曹操兵力已伸到扬州,孙权一直致力扬州无力攻下,刘备败走夏口,所以此时孙权刘备集团和曹操的关系激化,于是,孙刘集团组成军事上的联盟对抗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退到北方。孙权刘备共同瓜分荆州。而这时,孙刘集团的合作基础外部威胁暂时消失,导致这两个集团政治基础松动,矛盾也慢慢出现。接下来,随着刘备夺取益州,孙权日益不安感起来,公元215年刘备取蜀,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不从。孙权令吕蒙拿下长沙、桂阳、零陵。刘备起兵五万赶赴公安,孙刘两军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曹操在这时进攻汉中,刘备面临着两方的威胁,只能与孙权议和,刘备只能把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归还孙权。只能说在这个时候孙权刘备各自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尽可能更多的占领荆州的意图也日渐显露出来,孙刘联盟关系名存实亡,孙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付刘备身上,这时三国的格局实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樊城之战爆发。

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

东汉末年的建安二十四年秋,当时关羽围樊城。汉水突然暴涨,曹魏军于禁所领的七军被洪水淹没,全军覆没,关羽率军将包围樊城,并且日夜急攻。城内的曹仁被围困,粮食欲尽,樊城旦夕不保,岌岌可危。

樊城之战影视剧照

樊城是曹魏在荆州的重要据点,一旦樊城失守,那么由此以北的广袤平原无险可守,曹魏只得退回宛城(今河南南阳)一线,在这样的局势下,曹魏派出了徐晃去协助曹仁来与关羽抗衡。

那么,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的呢?

首先,徐晃赢关羽的第一个因素是徐晃的兵力多于关羽。当时徐晃手下的士兵多为新兵,其实是难以与关羽领导的军队争锋的,所以徐晃当时进阳陵坡去驻扎,等待援军。援军到了,徐晃才开始进攻。徐晃当时的兵力达到数万,而关羽的兵力相对分散,而且荆州和益州相隔太远,关羽调兵太难,当时关羽抵抗的兵力大约五千左右,可见当时徐晃的兵力是有一定优势的。

其次,徐晃赢关羽的第二个因素是徐晃使用了声东击西的计谋,不仅造成关羽兵力分散,还给关羽来个措手不及,徐晃扬言攻打围头,却出其不意去袭击四冢。关羽匆忙领兵应战,被徐晃击退。

再者,关羽的军队因为之前的打仗,已经是疲惫之师,而徐晃的军队都是有备而来。这是徐晃赢关羽的第三个因素。

第四,徐晃赢关羽的第四个因素是徐晃治军严谨,有勇有谋,后来曹魏的军队在摩陂集合就可看出,因只有徐晃部下的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

第五,徐晃还趁胜追击,冲入关羽的包围圈内,把关羽逼到撤围而走,关羽手下的将士很多投沔水而死,关羽大败。这个是徐晃赢关羽的第五个因素。

以上,就是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的几大因素。

樊城之战经过

东汉末年的樊城之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下关羽率军进攻荆州南郡(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战役。此战令蜀汉的实力受损,损兵折将,丢了荆州,是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战此外还导致蜀汉与东吴的同盟关系反目。

樊城之战影视剧照

那么,樊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呢?

樊城之战大致上分成三个时期:

前期差不多从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春开始算起,当时刘备军队进攻汉中,曹操的部下夏侯渊、张郃军与东吴军队相持不下,最后曹操败退,汉中陷落。同年,刘备部下关羽率军攻打荆州北的樊城,八月,大雨,汉水暴涨,于禁庞德军队被水淹,于禁被迫投降,庞德不肯投降,被关羽所杀。

到了十月的时候,陆浑民孙狼等作乱,并杀死了县主簿,他们向南归附关羽。后来关羽授给孙狼他们官印,并给他们军队,让他去骚扰曹魏。在这个时候许都的梁郏、陆浑群盗,纷纷接受关羽的封号,“为之支党”,关羽的威名震动了整个中原。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关羽是非常风光的。

战争中期应该是从曹操认为汉献帝在许都,与敌军临近,打算迁都以避其关羽锋芒说起,这时司马懿对曹操说:“于禁等人战败的原因是被水淹,并不是因为攻战失利,所以对国家全局大计没有大的损害。另外,刘备和孙权,从外表看关系密切,实际上并不如此。此外,孙权必不愿意看到关羽得志。可派人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答应孙权成事后把江南封给他,这样樊城之围便可自然解除。”曹操听从了建议。

另一头,孙权手下吕蒙装病并将官位假装交给陆逊,陆逊到任后,便写信给关羽,“书词极其卑谨”,并在信中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达对他的敬仰,并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关羽失去戒心。便把用于提防东吴的荆州守军调至樊城,就全力对付曹操。这时,关羽虽然在樊城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后方却空虚了。

孙权写信给曹操,请求允许他讨伐关羽,为朝廷效力,并请求曹操不要把消息泄露出去,免得关羽有所防范。曹操答应孙权为他保密,但却暗中将孙权的书信用箭射入围城内和关羽军营中。关羽方将士得到书信后,关羽犹豫不决,不愿撤兵离去。

战争的尾声渐至,曹操驻扎在摩陂,先后派遣十二营军队到徐晃那里增援。关羽在围头和四冢都有驻军。徐晃故意扬言将进攻围头,但却秘密攻打四冢。关羽见四冢危急,便亲自领兵出战,结果关羽败退。徐晃乘胜追击,二人进入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圈,关羽准备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据守沔水,但去往襄阳的路却隔绝不通。

另外,关羽不善收服手下人心,令留守江陵的将领糜芳、士仁皆生异心,看准时机的吴军吕蒙与陆逊同时分道进攻,吕蒙率军攻打江陵。陆逊则长驱直入,建安二十四年,江陵被糜芳、士仁献给了东吴军。南郡失守。

关羽腹背受敌只得退守麦城。后来孙权手下司马马忠擒获关羽及其儿子关平,予以斩首,孙权占据荆州。

最后,关羽丢失荆州三郡、兵败身亡,刘备集团实力大削。孙权集团占据荆州南部六郡。

樊城之战的影响

东汉末年的樊城之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的手下关羽率出兵荆州南郡,占据襄阳、樊城的一次战役。关羽先是水淹七军,重创了曹魏,后来又被曹操手下吕蒙偷袭荆州、最后逼得关羽败走麦城,关羽父子被杀。

樊城之战影视剧照

那么此樊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呢?

樊城之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第一个影响,荆州是三国利益冲突集中之所在,樊城之战爆发,荆州南郡的归属问题终于尘埃落顶,东吴从此占据荆州六郡,不仅增加了地盘,还可谓是“全踞长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第二个影响,樊城之战令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大大的受损,特别是刘备的蜀汉,不仅损兵折将、还丢了荆州,刘备在荆州的军队和军事人才基本上是损失殆尽。

第三个影响,上庸处于魏蜀边界,魏蜀本来谁都不想把上庸的管理者孟达推到敌军一方,但是樊城之战,却让孟达背叛刘备投降了曹魏,导致蜀汉丧失上庸等地。

第四个影响,蜀汉因此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是使得隆中对成为虚话,孙权虽全取荆州,但是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很难再共同一齐抗曹,孙刘相争,曹公得利,统一中国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北方手中,曹魏及其继承者最终灭掉了蜀汉。东吴失去了决胜中原的形势与机会,蜀汉地处川中,孙吴亦无力单独北伐,都失去了一统华夏的资格,三国的历史走势就此注定。

第五个影响,这次战役导致蜀汉与东吴的同盟关系反目,最后导致后来刘备讨伐孙权的夷陵之战。令得原本就弱小的蜀汉政权雪上加霜,所以说此次战役也是三国历史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标签: 樊城之战徐晃关羽

更多文章

  • 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关羽千里走单骑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

    关羽在历史上有段时间是在曹操的门下的,那么这段时间关羽发生了什么事呢?还有在《三国演义》里面写的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它的具体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还有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他千里走单骑的过程中过五关斩六将了吗?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有一处千里走单骑的章节,公

  • 三国谜团:关羽失荆州刘备为何不救是来不及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关羽,刘备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它使得诸葛亮精心设计的《隆中对》战略规划未能实现,“兴复汉室”最终也成了泡影,蜀国因此一蹶不振。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为何不发救兵的问题,《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大多数人认为是来不及救。然而到了近代,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

  • 武圣关羽身上到底有多少未解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谜团最多的英雄:关公脸上,油彩多多;关羽身上,谜团不少。《三国志》中,没有关羽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其实他的父亲、爷爷及他的三个儿子,在《关氏家谱》中都有名号;《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死被写得很迷信、很宿命,其实他的死与刘备的战略失误有关。还有关公首级葬地问题,都是此篇解读内容。关羽的身世之谜关羽

  •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关羽究竟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

    关羽是怎么样的人在《演义》中,关羽是一个近乎神话的人物,他武功盖世,智勇双全,且义薄云天,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定位。然而纵使被称作关圣大帝,在历史上,关羽也只不过是一介凡人,既然是凡人,必定有其不够完美的一面,关羽的缺点就在于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属于在职场中有人际交往

  • 解密关羽被尊为“财神”的背后力量来自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财神

    想必很多人对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都不陌生,他一生跟随刘备征战天下,使一把青龙偃月刀,骑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斩颜良、诛文丑、擒于禁,威震华夏,人称“万人敌”,史家称其为“武圣。”中国民间供奉财神有很久的历史渊源,各路财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逐步形成的,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传承至今。中国主要供奉的

  • 三国书生名将陆逊破刘胜曹赢关羽为何被孙权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陆逊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之前编者独孤雁曾介绍过大破金兵三十万的南宋名臣虞允文,本文介绍另一位三国时期的书生名将,他就是陆逊。陆逊,本名陆议,字伯

  • 揭历史上真实的关羽:逞小勇而不顾大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

    历史上的关羽是个咋样的人呢?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武圣?还是铮铮傲骨永不背叛的二哥?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忠臣名将?今天,我们就看看真实的那个他吧。且不说曹操,只说关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

  • 青龙偃月刀为何穿越到三国 还成了关羽的兵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青龙偃月刀

    关羽关二爷人称“武圣”,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常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穿流在千军万马中,右手一柄青龙偃月刀,左手一根缰绳策赤兔马斩颜良,杀文丑,温酒斩华雄,好不痛快!赤兔马、青龙偃月刀似乎成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出场的标配,为关羽青史长留也增添了几份威严的英雄色彩。然,赤兔马与青

  •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关羽对孙权为人极为藐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说起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孙权,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关羽的死亡可以说跟孙权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孙权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关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喜欢孙权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网络配图关羽最看不起的人是孙权,到头来却恰恰死在孙权刀下。孙权不怕关羽,孙权的部

  • 关羽为什么是红脸 有传说是被鸡血染红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为什么是红脸

    关羽为什么是红脸,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想必都应该喜欢关羽这个人物,至今很有许多地方流传着拜关公的习俗。不过大家在看书或是影视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都把关羽刻画成红脸呢,下面奇趣探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羽为什么是红脸。网络配图陈寿《三国志·关羽传》第一句话,“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