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得到赤兔马之后 为何会送给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呢

曹操得到赤兔马之后 为何会送给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4/1/26 15:55:37

曹操为何会将赤兔马送给关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三国时期有句话叫做‘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在当时是公认的第一武将,而赤兔马也是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宝马,后来曹操得到赤兔马之后自己舍不得骑,也没送给夏侯惇曹仁许褚张辽徐晃等猛将,偏偏送给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这是什么原因呢?

曹操杀死吕布,时间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时年曹操四十四岁,许褚三十岁,徐晃出身年不详,故不知他多少岁。但是他死于公元227年,所以当时也差不多三四十岁出头。

赤兔马较高,曹操身高够不着,所以自然他驾驭不了。这一点很好理解。

为什么说曹操身高不高呢?

陈寿写的《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的,他尊称曹操为“魏武帝”,如果曹操长得高的话,陈寿不会不描写。可是我们会发现,《三国志》整本书就没有关于曹操身高的描写,而其他人,比如诸葛亮、刘备、周瑜,则是有的,诸葛亮是“身长八尺”,刘备是“身长七尺五寸”,周瑜是“长壮有姿貌”。

这可以解释曹操为什么自己不骑,那么,曹操为何不送给年轻力壮的许褚或徐晃呢?

首先,曹操送给关羽赤兔马,是给他的见面礼。他的那些爱将,如夏侯惇、曹仁是曹氏宗亲大将,许褚、张辽也受到自己的重赏。这些大将,有的执掌军权,有的为地方郡守,还有的得到金银等丰厚赏赐。曹操已经没必要再把赤兔马赏赐给这些重将、爱将了。而关羽新“归顺”,曹操必须拿出一样上档次的礼物来送给他。此时关羽还未“归心”,自然不能交给其兵权,也不能委以重任,而金银珠宝又入不了关二哥的法眼,无主的赤兔马就是最佳选择。这是封建君主笼络刚归顺之人的惯用伎俩。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关公。

其次,曹操送给关羽赤兔马,是为了收买人心。他的那些大将,夏侯惇和曹仁是曹魏宗亲,许褚和张辽、徐晃等人是心腹爱将,对自己忠心耿耿,已经是自己人了。而刚归顺的关羽,“降汉不降曹”,也就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还没有彻底归心。曹操必须舍得拿出足够的好处,来收服关羽的心。收买人心要投其所好,不能犊牛弹琴。

如笼络爱财之人,金银珠宝多多益善;收服沙场战将,武器和宝马就是最佳选择。曹操从给关羽美女和金银之物,关羽统统拒绝,而面对赤兔马,关羽再三拜谢,声称此千里马能助自己更快寻到兄长刘备。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关公再拜称谢。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

再次,曹操送给关羽赤兔马,是因为只有关羽才能驾驭了。对于大将来说,武器和宝马就是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性命。好马配好鞍,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骑赤兔马绰绰有余,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死后,赤兔马只有像关羽这样的大将才能配得上,才能驾驭得了。

如曹营许褚是一个莽夫,只是曹老板身边的高级保镖,算不上一军主帅,徐晃、张辽等人虽然也是一流武将,和超一流武将关羽还是有一定差距。曹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认为张辽、徐晃等人都不是赤兔马的最佳主人。后曹操看到忠义两重天的关羽,眼前一亮,认为只有关羽不会埋没赤兔马,赤兔马和关羽也相得益彰。

最后,曹操送给关羽赤兔马,为了让关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曹操送给关羽赤兔马之后不久,北方最大军阀袁绍与曹操发生了战争。两军相遇于白马,袁绍手下大将颜良不可一世,连斩曹操手下大将宋宪和魏续。曹操重将无计可施,曹操只能邀请关二哥出马。得到赤兔马的关羽就像开挂一样,一刀秒杀连败曹营大将的颜良,后又诛勇冠三军的文丑。关羽本身武艺高强,但也不能否认赤兔马的辅助。可见,好的装备,就是成功的一半,关羽在宝马宝刀齐全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曹操是个十分爱才的人,像关羽那样重情重义、武艺高强的人,他就更加无比宠爱了。所以,曹操擒住了关羽后,一直想留下他,让他为自己效力。为此,曹操真是下了血本,不仅送黄金、美女(礼之甚厚),还封他为偏将军、汉寿亭侯。

可是即便如此,关羽还是不为所动。因为关羽的心里,还在想着他那位哥哥呢。曹操没办法呀,就只有送赤兔马给关羽了,以为样关羽就会感动。谁知关羽还是无动于衷,坚决要离去。

当然了,曹操送赤兔马给关羽,不全是为了打动他。我认为曹操是真心赏识关羽,认为普天之下,只有他才能配得上赤兔马。为什么这么说呢?关羽既是“万人之敌”,又长得高(身长九尺)。他骑赤兔马,再合适不过了。

标签: 曹操赤兔马

更多文章

  • 曹操诞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三国

    【历史上的今天】155年7月18日曹操诞辰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距今已1864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自幼机警,有胆识。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

  • 审配到底有多忠心?曹操都为他叹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审配,三国

    审配的忠心,让他面北而死,曹操都为他叹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时期,天下出现了不少忠贞仁义的人。要知道有这样的性格,有时候能够成就一个人,就像是关云长。当然了有时候也能毁掉一个人,就比如我们今天所讲的审配。审配这个人从小就是一个忠烈的人,别人都不敢在这样的事情上和

  • 陈宫是怎么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曹操的智囊团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宫,三国

    陈宫为何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曹操的智囊团,原因令人吃惊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曹操是最受瞩目的诸侯,也是实力最为强盛的诸侯之一。很多人跟曹操对着干,但是却没几个人能够真正让曹操尝到苦头。曹操手下有着全国最优秀的智囊团队。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刘晔、

  • 曹操为什么那么信任曹纯?把虎豹骑交由他率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纯,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生性多疑,为何可以信任曹纯,甚至把虎豹骑交由他率领。曹操,字孟德,三国曹魏政权奠基人,东汉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生性多疑,基本没有相信的人,这一点在很多关于曹操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不止在三国时期,就是中国整个历史中都是可以排的

  •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一生却有两个人让他没有辜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一生却有两个人让他没有辜负!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算的上是三国时期当中最具有争议的任务了,有人说他是奸雄,也有人说他是枭雄,而曹操自己却说: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今天又看错了我,但是我仍然是我,不管世人是如何看待我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

  • 吕布麾下的三大猛将,曹操竟收服了其中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谈到三国人物吕布,不少读者总会想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评价之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吕布的勇猛无双,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忽略了他也曾是汉末诸侯之一。事实上,吕布曾经的势力并不弱,除了自己是一流武将外,手下还有着三位一流猛

  • 满宠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曹操的面子他都不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宠,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满宠有多牛?主公曹操的面子他都不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嚣张跋扈,即使是面对汉献帝的时候,依然能不卑不亢;他胆识与谋略兼备,审案的眼光非常毒辣!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面对鬼才郭嘉的时候,瞬间变成星星眼,这反差实在太大!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三

  • 田豫为什么要舍弃刘备投奔曹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田豫,三国

    在刘备眼中,他比赵云更为重要,但为何他却舍弃刘备投奔曹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年刘备能在乱世之中崛起,除了机遇巧合,被汉献帝亲口承认的汉室宗亲的身份之外,还要归功于他神奇的相人之术。要知道刘备在乱世之初,就曾结识了后世称为万人敌的关羽与张飞两员猛将,更是三顾茅庐求来“卧

  • 诸葛瑾为什么会离乡?跟曹操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瑾,三国

    你真的了解诸葛瑾为何离开家乡,与曹操有直接关系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后汉三国时期不但是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战场,也是各个家族之间竞争的舞台。早期的袁氏家族盛极一时,但最终灰飞烟灭,随之而来的是以中原曹氏、江东孙氏为代表的寒族势力的崛起。同时,随着政权的更替,一些新兴的家族也随

  • 曹操早年兵力匮乏,面对百万黄巾军曹操是怎么取胜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早年兵力匮乏,面对百万黄巾军曹操是怎么取胜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曹操早年起家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遇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不过曹操一生的确打了不少以少胜多的战事,其中和袁绍争夺北方的官渡之战最为出名。当时曹操只有2万兵力,而袁绍坐拥10万大军,足足比曹操多出五倍,但最后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