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明明有实力究竟碍于什么原因而不篡汉?

曹操明明有实力究竟碍于什么原因而不篡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4/3/12 2:27:37

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刘备为重新夺回荆州,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结果被东吴大败于猇亭,逃回白帝城后病死。至此,曹、刘、孙三个集团的疆域基本固定。同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三国演义》的一个最大政治依据就是“曹操篡汉”。曹操当政期间,“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这样的标签一直贴在曹操的身上。其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真的篡了汉更让“曹操篡汉”这条罪状坐死!

但是,曹操本人真的想篡汉吗?我们恐怕不能从其儿子曹丕篡汉就认定曹操篡汉。

曹操篡汉的客观条件是完全具备的。汉天子献帝只不过是一匹夫尔。汉庭内外皆为曹操的人。曹军即是汉军。人们只认曹政而不知汉政。如此之下,曹操篡汉其实只不过是顺水推舟之事。

但是,曹操并没有篡汉!这是铁的事实。

曹操想过篡汉吗?这是这个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很多人都认定,曹操实实在在想过篡汉,只不过是碍于自己的某种原因而没实施而已。

网络配图

这里便出现两个判断曹操是否有篡汉之心的方面一个就是,曹操想过篡汉没有?一个是,曹操究竟会碍于什么原因而不篡汉?

曹操的很多手下人确确实实想过篡汉。但这并等于说,曹操本人想过篡汉。当我们看荀彧自杀之死时曹操对于荀彧的痛悼,我们就会明确地感觉到,曹操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过篡汉。

对于曹操来说,篡汉是一个“不可以”的政治举动。当初曹操就参与过对篡汉之人董卓的暗杀和讨伐,更是遏制有篡汉之心的袁绍的最大政治势力。可以说,曹操的第一段政治生涯就是围绕着“护汉”而进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么多忠勇之士的拥护和跟随,和曹操一直高举“护汉”大旗应该有着最紧密直接的关系。也正是因为此,义气深重的关羽才肯于暂时归附曹操,或者说有理由说服自己归顺曹操。不然,如果曹操那时就已经彰显篡汉之心,关羽再行归顺的话,关羽的忠义就荡然无存了!曹操一直谨慎地规范自己。虽然最后达成“加九锡、带剑上殿”的最高级臣子程度,但是,他并没有迈开篡汉这一步伐。很显然,曹操至少是不想让自己的政治生涯前后矛盾。因此,我们似乎不能肯定,曹操确确实实有篡汉之心。

网络配图

三国时期,魏、蜀、吴都实行军国主义政策。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衰弱的汉朝这样的政治体系形同虚设是必然的。但是,曹操始终维护着这一虚设的体系,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曹操至死而对汉帝执臣子之礼当不是虚妄的历史。而维护这样的体系对曹魏的政治势力产生多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才有很多曹操的谋士鼓动曹操干脆“篡汉”,以便捋顺魏国内部的政治关系。但是,也有很多人却很不以此为然,他们当初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南征北伐,其目标就是“护汉”,也就是说,曹操实际上本是“护汉”的大旗,因此,当曹操“似乎有意纵容”篡汉言论时,以荀彧为代表的一批护汉人士便和曹操产生离心离德之势。荀彧之所以自杀就是因为荀彧以为曹操真的可能采纳这样的意见。可想而知,当时魏国的政治环境都有着多么喧嚣的篡汉氛围。但是,曹操实际上确实不想这样做,因为,对于曹操来说,自己的政治生涯所仰赖的其实就是“护汉”这个政治命题,因此曹操才会对荀彧竟然不理解自己而大加感叹和悲悼。事实上,荀彧大概是最后一个不相信曹操会篡汉的曹操谋士。可是这样一个人最后竟因为怀疑曹操确实有篡汉之心而羞惭自杀,可见,当时的篡汉声浪有多么的大。

本博以为,曹操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这种甚嚣尘上的篡汉呼吁!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这就是所有反对曹操的人对于曹操此时行为的评价。加上其子曹丕在曹操死后不久就实施篡汉,于是,曹操篡汉这样的命题便自然而然地成立了。但其实,如果我们从当时的政治军事环境上来看,曹操将汉朝政治体系变成为曹魏政治体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在一个三国均实行军国主义的时代,曹魏如果不如此做的话,曹魏就无法保持强大的势力去对抗孙刘联盟。“曹丕篡汉”实际上只不过是比曹操更事实求是地将当时的政治形势明朗化而已。换句话说,当曹丕篡汉之后,刘备借机称帝,“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政治形势方才完完全全地确定下来。

网络配图

对于封建政治思想十分浓厚的时代来说,曹操所以能够招徕最大的政治军事人才群体为其服务,其号召力就源自于曹操的“护汉”鲜明思想。颠覆董卓者有曹操,将汉天子迅速收拢身边实施保护有曹操(有人却非要将其定义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讨袁绍更是大打“护汉”旗号。当汉末之时的政权结构已经荡然无存的时候,唯一一个极力维护汉朝政权的实际上仅有曹操而已。我们难道不能从中看到曹操“护汉”的自动至少是被迫吗?

《三国演义》这部书以颂扬诸葛亮为主线,因此而极力塑造曹操篡汉这样的政治命题,从而展示诸葛亮的“忠”、“智”、“勇”,其实是一个很巧妙的构题方法。但是,我们不能被其牵着鼻子走就从史学上认定曹操篡汉。小说设题和历史真实并不等同,这应当是我们必须保持的客观态度。

毛泽东很显然对曹操篡汉这个命题不以为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赤壁大战”关键在于曹操北军不习水战,且久居南方,水土不服,导致曹军战斗力大损。但“三国演义”却将之归之于诸葛亮使道术借东风而使得火烧曹操水军之计得以肆行,岂不是太过儿戏?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揭秘一生立下赫赫战功的曹操抢了谁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抢了谁的老婆

    曹操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后人对曹操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作为很是欣赏,曹操除了功绩上的显赫之外,曹操一生也有很多妻妾,后人对曹操的私生活也有浓厚的兴趣。根据相关记载,曹操一生共娶妻妾15位,除此之外,曹操还拥有大量的宠姬。曹操在征战过程中,看见长的漂亮的女子,都会将她们带回家,来扩充

  • 揭秘:一代枭雄曹操终能取得成功的八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很厉害的角色,可惜生下来却是宦官的后代,因为当时不受人待见。又因为年轻的时候不喜欢死读书,而被人讥笑为不学无术,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后来却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枭雄,这却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其一,曹操有雄心壮志。曹操是个有大胸襟的人,他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和平昌盛富足的社会。正

  • 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铜雀台

    导读:我们都知道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网络配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

  • 极品歌女为何敢跟曹操叫板?好色曹操的风流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这世上多的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所以大多数师傅都不会倾囊相授,而往往留一手,往自私里说是希望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往重里说,是保住自己的小命。也许这样说来有些危言耸听,但看看曹操的做法大家就会明白,原来师傅教徒弟真的不可以毫无保留啊。曹操喜欢酒后听个小曲儿,几十个人歌伎或声情并茂地独唱,或来个很有

  • 曹操为啥要推崇嘲讽自己的孔融?只因尊重孔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一时间,许都人才济济。既有曹操在一起同患难的战友,也有曹操并不喜欢的人物。孔融就是其中的一位,尽管如此,曹操非常推崇孔融。曹操为何高看孔融,这里面的原因倒是有案可稽。首先,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孔融自己说过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名人的后代自然也是名人,这不过是当时另类拼爹的把戏。

  • 曹操败走华容道真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安排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败走华容道

    黄盖诈降,周瑜总攻,刘备见这边火光冲天,也赶来助战。杀的曹操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这一局,《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妙计有重点刻画。曹操仅带亲随27骑逃命,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走小路,关羽不服:“假如他走大路呢?”二人为此还立了军令状。结果曹操走的是小路,被诸葛亮算准了。诸葛亮图片诸葛亮是以什么依据算准曹操必

  • 三国演义为什么不写帮曹操击败马超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

    杨阜在三国演义里,着墨很少,那是因为罗贯中扬刘贬曹的立场,把杨阜轻描淡写的,实际上,以杨阜的智、勇、忠、义、廉、直,即使不能与诸葛亮司马懿相比,也应该和陈群、顾雍、二张等人相比的。在马超攻打冀城时,这冀城本来是一座危城,想拿下并不太难,尤其是守军中的主要领导已经动摇,应该是冀城瓜熟蒂落的时候。可是任

  • 揭秘:曹操一生究竟睡了多少个别人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

    在曹操的私生活中,玩弄女人应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说“玩弄”,而不是说爱呀、情呀,就是因为作为“奸雄”的曹操,给人的印象是色魔,而不是情种。曹操有多少女人,已经无法统计,因为遗留至今的资料很不全面。从《三国志.后妃传》的记载中,我们知道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后来拜为王后)。另从《武文世王

  • 揭秘三国枭雄曹操竟然是拥有多重人格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竟然是拥有多重人格的人

    曹操出生在沛国谯,也就是当今安徽亳州。曹操的祖籍是安徽亳州,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学术界的认同。之前,关于曹操的身世,有很多史学家都做出了研究,有的说曹操是曹参的后人,也有人说曹操是被夏侯氏所抱养的。2009年,在河南安阳挖出了曹操墓,所以社会上就刮起了一阵曹操户籍论的激烈讨论,后来,通过史学家们的各种

  • 三国秘史:曹操是如何借行刺董卓“成功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广告的手法很多,有极力渲染夸大功效的,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而曹操,基本属于后者。大丈夫生逢乱世,自当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但干事业是需要本钱的,要么有钱粮,像淮南袁术,地广粮多;要么有威望,像河北袁绍,四世三公。只要振臂一呼,总不乏追随者。网络配图曹操的处境有些特殊,也有些尴尬。虽说也是祖上有名,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