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特殊的君臣关系:曹操为何三哭谋士郭嘉?

特殊的君臣关系:曹操为何三哭谋士郭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4/6 9:39:48

郭嘉这个人虽然出生在三国时期,但是却远远没有诸葛亮有知名度。不是因为他愚笨,其实郭嘉的军事水平和诸葛亮不相上下,只不过郭嘉英年早逝,所以在历史上渐渐淡漠。在郭嘉死时,曹操竟三次悲伤痛哭,这是为什么呢?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错”的说法,如果两个人在一起,那么就不用不断派人去问病情了。

郭嘉的病情,起于身体虚弱,又长年生活放纵,不拘小节,曾多次被陈群指出批评,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加上多年来一直操劳过度,处心积虑为曹操谋划,身体越加羸弱,最后在北征的途中不适应气候和水土,终于在易城病倒,最终没能等到曹操回来就去世了。曹操关于“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的说法是在给自己的赤壁之败找台阶下。

首先,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何以见得郭嘉在,曹操就一定能避免赤壁之败呢?

其次,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并不是每件事情郭嘉都会给曹操出主意,有主意他就会说,没有主意他可以闭口不言,自有他人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如官渡之战,郭嘉主张曹操迎战袁绍并给曹操作了一定能战胜袁绍的有力分析,使曹操建立了必胜的信心。但在战争相持阶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给曹操写信阻止了他撤军的打算并最终赢得胜利。因此,何以见得赤壁之战时,郭嘉就一定有主意出给曹操呢?

第三,从正史对郭嘉的记述来看,他擅长的是战略分析,是对战争胜负走势的把握,而排兵布阵、具体的用兵韬略则是曹操的长处而非郭嘉的强项。换言之,如果郭嘉在,除非郭嘉能说服曹操根本就不下江东,否则,只要孙、曹在长江对垒,那末,曹操的失败就将不可避免,郭嘉恐怕也无能为力;

第四——我以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官渡一战,曹操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袁绍,收取荆州又出乎意料的顺当,他的骄傲情绪不可抑制的膨胀起来,恐怕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就算当时郭嘉活着并给他以提醒,想必也不会入他耳,充其量是有礼貌的挡回去。

总之,自古骄兵必败,曹操就是犯了这个忌,与郭嘉在不在关系并不大。当然,历史没有“如果”,都是各人的想象。见仁见智吧。

郭嘉是曹操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可惜天不假寿。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

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当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作为下属,生病之时,领导前来探视问计,已属难得和高看,哪能指望领导伤心流泪!可是,这位大领导曹操就真这样哭了一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陆逊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病得很严重,奄奄一息。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问疾者交错”。即一遍又一遍地问候。郭嘉一死,他“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亲自参加了郭嘉的葬礼,哭得很伤心。

并且对荀攸等人说,他打算让郭嘉做他的接班人。可是他却中年夭折,难道这是命吗?可以说,郭嘉之于曹操,犹张良之于刘邦。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没有郭嘉恐怕难以想象。所以,郭嘉死,曹操大哭、特哭,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很真诚。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的记载是:“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

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听,那一声接一声的“哀哉,痛哉,惜哉”,让我们听到了曹操呼天呛地的号啕。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打击,犹似雄鹰折翅。他此一哭,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

曹操除了生性多疑这一特点外,其实他是一个非常珍惜人才的君主。郭嘉在生前为曹操出谋划策,立下很多功劳。并且郭嘉对曹操忠心耿耿,并无二心。所以在郭嘉死时曹操才会如此悲伤。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竟然屠城血洗徐州 用万人陪葬为父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风起云涌,华夏大地人才辈出,将星云集,曹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当初放弃高官献刀杀董卓,到后来协天子以令诸侯,毫无疑问的是曹操在这段历史中大放异彩,三国的历史离开了曹操也许会黯然失色。一直以来,后人们评价曹操都会用奸雄二字,后世的人们一提起曹操必定会提起曹操屠徐州这件事。关于这件事

  • 揭秘:三国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只喜欢女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英雄难过美人关,作为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一代枭雄,曹操自然不会例外。曹操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是在战场里冲锋陷阵的一生,也是在美女温柔怀抱里度过的一生。这是有数据可证的。曹操正妻及后宫可考者有十六位,至于不可考者,就不计其数了。曹操坐守后方时,有大大小小的老婆陪伴,日子过得惬意酸爽。可一旦领兵

  • 三国人物谁最腹黑?曹操刘备还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说到三国,读者们更注重的应该是高超的武艺和令人惊叹的计谋,今天,小编就以旁观者的身份分析一下谁才是三国的腹黑王!先从三国吕布和刘琦之死分析谁最黑:“白门楼吕布殒命”一节刘备与曹操一唱一和,双簧演得严丝合缝。吕布可能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大耳贼会忘记辕门射戟之恩反而哪壶不开提哪壶,提醒曹操不要忘记丁建阳董

  • 曹操生前陪葬品竟是巨型佛像?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生前陪葬品竟是巨型佛像?曹操墓惊天谜团。近日有消息称,考古学家在曹操的陵墓中意外的挖出了巨大的佛像,而佛像所在的地方就是陪葬坑,当时专家们都惊呆了,难道这巨型佛像也是曹操身前安排好陪葬的吗?下面小编带你揭秘。网络配图曹操墓——西高穴大墓,曾经引起全民考古关注。就在它的正西偏南,是曹操发迹的邺城,

  • 曹操为何将三个女儿一起打包送给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历史上可考证的女儿有6位:清河长公主、曹宪、曹节、曹华、安阳公主、金乡公主。其中,清河长公主,嫁与夏侯楙(音máo,曹丕建魏后,任安西将军、持节,驻守长安);安阳公主,嫁给荀彧之子荀恽(音yùn,荀彧死后,继承父亲的爵位,后被封为虎贲中郎将);金乡公主,嫁给曹操的养子何晏(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

  • 曹操打肿脸充胖子!赤壁之战节节败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曹操打肿脸充胖子,赤壁之战节节败退。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说:“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曹操自吹“赤壁之战是他烧船自退”虽是事

  • 蜀汉后主刘禅与曹操复杂的关系 :是曹操侄孙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

    曹操和张飞都是三国中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俩人分处不同阵营,一个是刘备最忠诚的兄弟,一个是刘备一生的对手,不管真实的战场上还是各种历史故事中两人都算得上是死对头。但有的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小,这两个冤家竟然是亲戚,张飞算是曹操的侄女婿!不仅如此,就连蜀汉后主刘禅(张飞的女儿就是他的皇后),也算是曹操的隔房

  • 蜀汉后主刘禅竟是曹操的隔房侄孙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曹操

    曹操和张飞都是三国中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俩人分处不同阵营,一个是刘备最忠诚的兄弟,一个是刘备一生的对手,不管真实的战场上还是各种历史故事中两人都算得上是死对头。但有的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小,这两个冤家竟然是亲戚,张飞算是曹操的侄女婿!不仅如此,就连蜀汉后主刘禅(张飞的女儿就是他的皇后),也算是曹操的隔房

  • 揭秘三国曹操为什么要对知识分子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的动荡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统一中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曹操为了能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哪怕这些人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也“爱怜其才”,赦之不咎。然而,曹操却对几个有才的文人表现出了让人惊讶的言行举动,对他们上演了一场场侮辱、屠杀的惨

  • 魏明帝生母甄宓是如何令曹操父子心生间隙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明帝,甄宓,曹操

    甄宓,字嫦娥。三国第一美女,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第二任正妻,魏明帝曹叡生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以后被赐死,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传说中甄宓降世后,每次睡觉,家里人都会看见好像有人把一件玉衣披在她身上,众人奇之,当时有个叫刘良的看相人说,此女贵不可言。后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