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正妻卞夫人为何对曹丕成为继承人感到担忧?

曹操正妻卞夫人为何对曹丕成为继承人感到担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94 更新时间:2024/1/26 6:01:33

于是,曹植在大醉之后,和杨修打开只有天子才可以通行的司马门,纵马奔驰在宽阔的驰道上,人生醉时须尽欢,何必顾忌醒后事。

于是,当曹仁关羽围困,曹操有心让曹植担任统帅率军救援,建立功勋,曹植却纵酒大醉,不醒人事。多建一分功劳又如何,一旦父王归天,兄长曹丕会放过自己吗?

于是,当曹操去世之时,曹植没有一脸悲伤,没有按照礼法在规定的时间哭泣,行礼,而是和朋友一起喝酒高歌,父王去世,自己死期将至,又何必在拘束于礼法,惺惺作态呢?就算是向兄长曹丕摇尾乞怜,一贯阴险残忍的曹丕就能放过自己吗?

于是,曹植依旧是吟诗,依旧是饮酒,依旧是高歌……一日又一日,只有在大醉之后才能进入梦乡,进入梦乡才能偶尔得到一丝的宁静。

可是,时人却纷纷感叹,白白曹操当初那么看好曹植,保护曹植,原来曹植竟然如此无情;不但无情,并且无行;不但无行,并且无大志!除了知道喝酒,曹植还会做些什么呢?为什么不隐忍偷生,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可是,那就不是曹植了!

得知父王正式任命自己为魏国太子,浓妆艳抹扮深沉的曹丕在也无法忍耐,抱住自己最亲近的议郎辛毗的脖子,高兴的说:“辛先生,你知道我很高兴吗?”辛毗心中也很高兴,多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自己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当辛毗喜滋滋的把这件事情告诉女儿辛宪英,想和女儿共同分享这崇高的荣耀。没想到女儿竟然叹息,说:“做太子的,是准备代替君王管理天下的人。代替君王,就意味着父亲去世,怎么能不忧虑;管理国家,事关天下,又怎么能不恐惧。殿下本来应该忧虑和恐惧的,可是他竟然那么高兴。我料定,魏国是绝对不会昌盛的!”

乍一听,辛宪英讲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是却严重违背人情。莫非此时忧虑,以后就一定会国家昌盛?莫非此时高兴,以后国家就会大乱?偶尔的真情流露,其实让曹丕这个始终躲在面具后面的人物,倍加真实,真实而可爱。

当长子曹丕被立为太子的消息传到母亲卞夫人耳中,群臣纷纷祝贺,肯定卞夫人重赏那些出力的人。卞夫人却显得非常平静。卞夫人说:“大王不过是因为曹丕年纪大,然后就让他来做太子罢了。我只要不被责备教导无方就很满足了,又有什么理由要赏赐大家呢?”当曹操听到卞夫人的态度之后,非常高兴,说:“生气的时候不变脸色,高兴的时候不忘记节制,原本是最难做到的。可是夫人做到了啊。”

曹操目光锐利,他知道卞夫人心中的喜欢,知道卞夫人当时的表现不过是把心中的喜悦深深地压抑。而卞夫人呢,正是非常了解自己丈夫曹操的阎王脾气,了解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才把自己的真实的一面深深掩藏。

何况,曹植也是她的亲生儿子,曹丕的胜利就意味着曹植的死亡,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什么比儿子互相残杀更让人悲哀的了!

标签: 卞夫人曹操曹丕

更多文章

  • 汉末第一忠臣曹操:一生不称帝只为扶持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末,忠臣,曹操,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权在握,依然臣事汉朝,把他说成大奸臣,那是罗贯中的污蔑。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反

  • 盘点三国三大叛将:泰山贼昌豨竟然四次投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叛徒,吕布,曹操,

    三国是个争战的时代,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人一般都会容留。这也让一些人拥兵自重,投降后再背叛的事情时常发生。不过像以下三个人这样反复无常,背叛了一个又背叛另一个,背叛了一次再背叛一次的事情还是少有的。且看三国三大反复无常的叛将都是谁?吕布无论从时间上、次数上,还是背叛主子的人数上,

  • 曹操多疑症:被曹操文字狱杀死的六个三国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文字狱

    曹操有一句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让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文字狱杀人的故事。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

  • 揭秘:曹操挟皇帝占天时 而刘备又在干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刘备

    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不像孙权那样继承了父兄的大片地盘。但他以独特的济世情怀和人格魅力,汇集了一大批当世精英,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拥有了三分天下。一、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刘备能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信义招揽人才,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 三国英雄多风骚: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刘备,孙权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化。实际上,这种现象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汉朝的名存实亡。名存,就是还有一个汉献帝,不管是董

  • 尔朱荣:后世称他是个“功过曹操,祸比董卓”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尔朱荣

    高欢(北齐神武帝)、宇文泰(北周文帝)、侯景(宇宙大将军)、独孤信(周隋唐三朝外戚)都曾是他的小弟。 李渊爷爷李虎、杨坚父亲杨忠,也曾是他手下,后世称他“功过曹操,祸比董卓”,此人是谁?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尔朱荣,当年“河阴之变”,他杀死北魏王公百官二千多人,至今为人诟病。尔朱荣掌控北魏的同时,葛荣割

  • 曹操批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曹操张辽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张辽,三国

    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侠客勇士或许管用,但如果是统兵大将也这样做,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起码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张辽曾经只身前去招降一个叛将,事情虽然成功,但回来后曹操却批评了他,说这种事情不是大将所为。张辽被称之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一生战功卓著,为曹操父子所倚重。张辽字文远,雁

  • 解密:曹操是否是蓄意杀死了其父的好友吕伯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吕伯奢,三国,

    如果从文学手法的角度而言,“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这一情节,可谓精彩一笔,画龙点睛的一笔,曹操的自私、残忍、无情和猜疑,全在这一点上饱满有力地凸显了出来。读者可能忘记了曹操许多政治军事上的精彩举措,却永远记住了这一幕:曹操一面拿着流淌着吕伯奢鲜血的宝剑,一面自负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神医华佗的身世之谜:并非曹操同乡疑似是波斯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佗,神医,曹操,

    华佗,三国时著名的医学家,与曹操同乡,并为其所杀。这位古代神医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但是,历史上果真有此神奇人物?史学界历来看法不一。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佗故事原型来自于印度佛教传说。“佗”字中的秘密陈寅恪认为,天竺语(即印度梵语)“agada”乃药之意。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

  • 解密:让曹操垂涎三尺的江东二乔到底有多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江东二乔,曹操,孙策,

    二乔究竟有多美?《三国志》没有写,杜牧没有写,罗贯中也没有写,这种美实在太模糊了。可是,千百年来,这“模糊美”却一直动人心魄如果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美女,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江东二乔”了。史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陈寿的《三国志》在《吴书?周瑜传》只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