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頠是谁 有关于他的事迹有哪些

裴頠是谁 有关于他的事迹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51 更新时间:2023/12/8 20:55:01

西晋大臣裴頠的事迹

裴頠(267~300年),字逸民,河东闻喜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太康二年(281年),征召为太子中庶子,迁为散骑常侍。晋惠帝即位,转任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当初,裴頠兄之子裴憬没有官爵,裴頠陈述其先祖功勋,赐爵为高阳亭侯元康元年(291年),杨骏将要被杀时,杨骏党羽左将军刘豫,陈兵于门前,遇到裴頠,问太傅杨骏在哪里?裴頠骗他说:"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素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去了。"刘豫说:"我到哪里去找他?"裴頠说:"应到廷尉。"刘豫听了裴頠的话,遂离开杨骏而去。随即有诏让裴頠代替刘豫兼左军将军,屯兵万春门。杨骏被杀后,裴頠因功当封武昌侯,裴頠请求封给裴憬,惠帝竟封给裴頠次子裴该。裴頠又向晋惠帝陈请,裴憬本是嫡子,应袭巨鹿郡公爵位,先帝恩旨让我袭爵,辞让而不准。武昌侯应是我所受,特请求转封裴憬。裴该当时已娶了公主,故惠帝不听。

裴頠深忧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商议欲废贾后而立谢淑妃。张华与贾模都说:"皇上自己无废黜贾后之意,如我等专断行事,皇上内心不以为然。且诸王血气方刚,贾后朋党,必有异议,恐怕灾祸一触即发,那时身死国危,也无益于国家社稷。"裴頠说:"公所考虑的确有道理。但贾后昏聩,无所忌惮,不久将使天下大乱,这该怎么办呢?"张华说:"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在其左右殷勤以祸福相劝戒,可望不要出现太悖理的行为。幸而天下尚为安宁,可以过几年悠闲日子。"这个计划遂被搁置。裴頠早晚劝说姨母广城君,使她告诫贾后要像对待亲生子一样对待太子。有人劝告裴頠说:"你有幸能在宫内外尽情说话,可直陈己见,如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而退隐。这两条如不赶快行动,就是再上十次表,大难也难以避免了。"裴頠慷慨叹息良久,竟没有这样做。裴頠后来迁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官职不变。他虽是贾后的亲戚,然而德望素高。

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有"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背后有"无"的唯心主义观点。.其次,他主张,世界万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并不需要有一个虚无的"道"来支持,万有并不以"无"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裴頠深刻阐述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客观性、外部条件的客观性、事物法则的客观性以及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等基本原理。

再次,万有最初的产生都是自本自生,万有既然是自生的,则其本体就是它自身,"无"不能成为"有"的本体。他说:"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在裴顾看来,万物的本体就是事物自身的存在,万物皆因"有"而生成,不能从"无"而派生。同时他又认为,"无"是"有"的丧失和转化。

最后,他认为,"无"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有"才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积极的影响。他说:"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也就是说,心灵和实践是两码事,不能认为心是无的。工匠不是器物,但是,制造器物必须依靠工匠。裴頠认为,《老子》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本"的强调,提醒人们不要离本逐末。但是后来魏晋时期的责无论者背离《老子》的本来宗旨,"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深列有形之弊,盛称空无之美",玄风愈煽愈炽,于是整个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背离社会现实。裴頠认为按照贵无贱有的论断,必然取消伦理价值。

在学术上,裴頠信奉《老子》、《周易》,属于"正始之音"的清淡名士流派。所谓"正始之音",即指曹魏正始年间玄学清谈之风,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但从裴頠本人来看,他还很关心西晋的治乱,不能说不颇主之安危。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学术上的信仰。

究其原因,就是,当时的名士崇尚老庄,一方面是崇尚老庄放达自然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崇尚《周易》、《老子》中的理辨思想,所以有人说"正始之音",实质上是"理赌",即理辩,是很有根据的。裴頠也是善于理辩的名士,当时的人就将他与王衍相比,也说明了这一点。四海之内,无人说他因亲戚关系而晋升,而唯恐他不居高位。不久皇帝又使裴輎专任门下事,裴頠坚决辞让,皇帝不听。

永康元年(300年),为赵王司马伦所害,终年三十四岁。晋惠帝复位后,追赠本官,谥号为成。

标签: 西晋

更多文章

  • 裴頠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评价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晋,老子

    主要成就哲学思想首先,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有“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背后有“无”的唯心主义观点。其次,他主张,世界万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并不需要有一个虚无的“道”来支

  • 司空裴秀之子 西晋大臣裴頠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晋,哲学家

    裴頠(267~300年),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之职。永康元年(300年),为赵王司马伦所害,终年三十四岁。晋惠帝复位后,追赠本官,

  • 三国时曹魏至西晋重要将领 西晋开国功臣石苞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晋,三国

    石苞(?-273年),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三国时曹魏至西晋重要将领,西晋开国功臣。西晋建立后,历任大司马、侍中、司徒等职,封乐陵郡公,卒后谥号为“武”。人物生平寒门名士石苞儒雅豁达,明智有器量,仪容很美,不计小节,时人说:“石仲容,姣无双。”早年石苞在南皮县担任职位较低的官职“给农

  • 石苞失宠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石苞谋反一事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苞,司马炎

    还不知道:石苞失宠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淮南诸葛诞叛乱,石苞前往平叛,淮南叛乱平定后石苞升任为征东大将军、骠骑将军,走上了人生巅峰。公元268年,石苞因被举报有谋反之嫌,遭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猜疑,遣大军压境欲以讨伐。石苞放下兵权独自

  • 石苞是个怎样的人?石苞是如何成为开国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苞,开国功臣

    石苞如何成为了开国功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史书上记载他“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聪明,长得帅,又有风度,个人素质非常过硬。起先他只是南皮县中一名小吏,身份低微,在那个越来越讲究门第出身的年代,一个寒族出身的人想要出人头地,

  • 矢志守节的姚玉京是怎么死的?姚玉京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晋,姚玉京

    矢志守节的姚玉京是怎么死的?姚玉京的传奇一生!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姚玉京本出身官宦。幼时父 在寿安(今河南宜阳县)知府任上战乱而死,母女逃命到襄州。13岁母亲病亡,她卖身葬母,入怡琴馆。“怡琴馆”隶属南齐兵营,她就成了“营妓”。姚玉京卖身葬母,入怡琴馆姚玉京颜如舜华,美艳绝伦,通晓诗词,长于歌

  • 刘裕为什么要刘义符迎娶司马茂英为妻 他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朝,海盐公主

    司马茂英是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女儿,是晋朝的海盐公主,母亲是晋朝的褚灵媛。身为公主的她,总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公元420年,刘裕逼迫晋恭司马德文让位,自己做皇帝。第二年,又将司马德文杀死。为了缓和与司马家的矛盾,刘裕便让长子刘义符迎娶司马德文的女儿司马茂英为妻。当时司马茂英二十八岁,而刘义符才十岁。但刘裕

  • 鬼见了都怕的晋朝大帅哥谢鲲,是如何演绎一出“恶霸从良记”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朝,谢鲲

    在六朝博物馆看见了谢鲲的墓志。大意是说,谢鲲是某地人,妻子是某地人,他曾经做过豫章内史,原先葬在荧阳,后来迁葬南京。然而谢鲲老师的人生可比这短短几十个字精彩得多。刚巧之前写过谢鲲老师的故事,于是来一发。毕竟,故乡遇故知(个屁),值得纪念。———魏晋时候对胆大的审美相当另类,不是传统的“千军万马中取主

  • 两晋时期名人谢鲲个人简介 谢鲲人物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朝,谢鲲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两晋时期名士、官员,太保谢安的伯父,太常卿谢裒之兄,因官至豫章太守,世称谢豫章。谢鲲弱冠知名,早年为王衍四友之一,后名列江左八达。他在西晋末年曾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后避乱渡江,被王敦辟为长史,封咸亭侯。东晋建立后,多次劝阻王敦的“清君侧”

  • 谢鲲为何叫做谢豫章?谢鲲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鲲,谢豫章,晋朝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两晋时期名士、官员,国子祭酒谢衡之子,太常卿谢裒之兄,太保谢安的伯父,因为官至豫章太守,所以称其为谢豫章。谢鲲弱冠知名,早年为王衍四友之一,后名列江左八达。他在西晋末年曾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后避乱渡江,被王敦辟为长史,封咸亭侯。东晋建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