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死后一支三十万人的部队消失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曹操死后一支三十万人的部队消失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3/12/22 11:25:4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军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219年,关羽奇袭襄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摄于其威势,都有迁都避其锋芒的想法,可惜关羽的威风很短暂,仅俩月不到,关羽就在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之下败走麦城。

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关羽于219年12月被害,之后曹操也一病不起,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两位英雄可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荆州危机也成了曹操生前最后一道难题,曹操虽然解决了荆州危机,可曹魏政权内部的危机却应运而生,曹操之死留下的权力真空,让曹魏朝堂再次变得风云难测。

最大的危机发生在军队内部,一支近三十万的部队,竟然随着曹操之死而突然消失了,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要知道曹魏的总兵力不过百万,突然少了三分之一,任谁都能猜到这里头必然暗流汹涌。这支部队为何消失,他们又去了哪里,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曹操病逝

消失的这支部队并非散兵游勇,他们是曹魏政权的正规军,而且是精锐部队,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这支部队也是跟随曹操最早最久的部队,他们就是三国著名的青州兵。

熟悉三国的朋友对青州兵肯定不陌生,青州兵可以说是曹操创业掘到的第一桶金。公元190年,讨董失败的曹操决定自主创业,创业初期曹操的事业举步维艰,手中兵力少得可怜,身后地盘杯水车薪,转机出现在192年,这一年曹操拿下了兖州,有了一块可以作为大后方的地盘,更重要的是曹操接管兖州之前,竟然招降了聚集于青州的黄巾军。

相比于兖州,青州黄巾军对曹操更加重要,因为这支部队足有百万之众。黄巾军通常是军民杂居的部队,青州黄巾军里头既有青壮汉子,也有老弱病残,青壮汉子可以冲扩曹操的兵力,老弱病残可以填充兖州,若兖州没有足够的人口,曹操拿下一座死城也无济于事,所以青州黄巾军对曹操的意义远胜兖州。

曹操从这百万青州黄巾军中挑选出能征善战之辈,组成正规军,并称之为青州兵。整编青州兵的曹操,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青州兵使曹操成为一个有实力染指天下的诸侯,说青州兵是曹操的第一桶金一点都不为过。

这么古老而强大的一支部队,为何在曹操死后就突然消失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青州兵的两个特点,其一便是规模庞大。

前文说到青州黄巾军有百万之众,而且是军民杂居的部队,这么庞大的部队被曹操精编,所组建的部队必然也不会小。事实上被整编的青州黄巾军有近三十万人,而且这支部队除了军事作战之外,还是一支屯田部队,战则为士兵,休则为农民,这种耕战结合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最后,也正是因为青州兵任务繁重,故而一直维持着庞大的规模。

青州兵作战

兵者,国之重器也,既能保家护国,也能祸国殃民,青州兵如此庞大规模,要是不忠于国家,势必会酿成大祸,这正是青州兵消失的原因之一。

当然,光说这一点还不好理解青州兵为何会消失,更重要的是青州兵的第二个特点:青州兵只效忠曹操!

前文说到青州兵是被曹操招降的,想必青州兵在归降之初便跟曹操定下了生死契约。青州兵跟了曹操二十多年,曹操一直对他们视如己出,可谓是嫡系部队,也可说是曹操的私人武装,青州兵只效忠曹操,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

对曹操而言,这大概是一桩美事,可对曹丕而言,就伤脑筋了。曹魏的旧主子驾鹤西去了,青州兵又不买新主子曹丕的账,近三十万人不听号令,曹丕这个魏王如何坐得稳。

青州兵危机如何解决?既不是血腥镇压,也不是安抚收编,而是和平遣散。解决这场危机的人是贾逵。据《魏略》记载:

而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

魏王新丧,青州兵便敲着鼓各自散去,魏国朝堂岂能容忍这种无视军纪的部队,有人建议严惩青州兵,而贾逵则建议让青州兵领了通关公文,凭着公文可到各地安家。

理由也简单,青州兵规模庞大,这么多年来他们只听曹操调令,要是此时严惩不听调令者,很可能激起哗变,三十万士兵哗变,曹魏政权很可能顷刻覆灭,贾逵安抚遣散的举措显然更稳妥。

自此青州兵便消失了,曹魏没了三十万青州兵,却多了三十万老百姓,这个结局也算圆满。

标签: 曹操军队

更多文章

  • 献帝和刘备是什么关系?曹操又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献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献帝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杀死吕布后曹操留大将军守住徐州,并把刘备等人带回许都,却没有想到这个举动反而让刘备和汉献帝叔侄相认,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叔,而让献帝重用,生性多疑的曹操故意派人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故意借喝酒为由对他试探,那么对于曹操的几次出招,

  • 于禁的滑铁卢之战是什么?曹操为何不派别人领兵?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于禁,三国

    于禁的滑铁卢之战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禁此人绝对是曹操时期外姓大将第一人,襄樊之战前于禁风光无限,位居左将军而且还拥有战时生杀予夺的假节钺特权,当时除了曹操自己和夏侯惇之外军中无人地位可以高过他,就连曹仁也不如他。可是一场堪称于禁滑铁卢之战的襄樊之

  • 曹操对人才都是礼贤下士 曹操为什么不待见张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张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张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08年,张松千里迢迢来到许都,想要归附曹操,却为曹操却一口拒绝,这件事也可以说是曹操在那年犯的第二个错误。曹操平定北方袁绍后,名声大噪,成为中原新的霸主,令其他诸侯为之胆寒。彼时,曹操的战略重心开始往南偏移,荆州东可制扬

  • 揭秘赵云的穰山之战,杀了曹操手下十几员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云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但正真能称得上常胜将军的非赵云莫属,而赵云之所以能被冠上这样的名号,完全是靠自己浴血奋战打出来的,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就是穰山之战和长坂坡之战!长坂坡之战赵云在曹操“百万大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 吕布到底有多厉害?曹操怕的要死的人,关羽自认比不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汉朝

    吕布到底有多厉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国历史上有两个大动乱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和三国。都说越是混乱时期,越是人才辈出,那些有志之士纷纷出动,雄心壮志,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能力,从而青史留名。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各领风骚。三国时期也不落后,也是英雄谋士数不胜数

  • 青梅煮酒时,曹操为什么如此瞧得起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曹操曹操为什么如此瞧得起刘备呢?要知道当时刘备在徐州是屡战屡败,要不是曹操拉他一把,刘备都没办法从吕布那儿把老婆给弄回来。当时的刘备兵马折损殆尽,曹操还是这么瞧得起刘备,居然

  • 典韦是怎么死的?为给曹操争取逃脱时间而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典韦,三国

    典韦是怎么死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可谓是出了很多的猛将,当然无论是魏蜀吴哪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猛将,不然也不可能出现三足鼎立的情况,猛将的作用可不简单,攻城破阵、救援解围都需要有猛将,没有猛将的带领,士兵再多也可能只是摆设,甚至关键时刻还能解救君

  •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打不过曹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绍,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官渡之战。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扫平袁术、吕布。四年(公元199年)冬,袁绍灭公孙瓒,尽有河北四州之地,北方的两位霸主,昔日的好友之间终于爆发了一场为争霸中原的问鼎之争——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初期,袁曹两军对阵的兵力较为悬殊,据《三国志》、《资治通鉴》

  • 东汉末年名士祢衡,随意辱骂曹操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祢衡,三国

    傲慢是自古有学问的人的通病,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人家有学问嘛。但是这种傲慢延伸到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就不好了,可能会导致和朋友、上司的关系决裂,严重的会造成自己丢掉工作,当然要是在古代可能还会丢掉脑袋的哟。比如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位东汉末年的名士祢衡。说到祢衡,对三国历史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

  • 袁绍一生有六次机会打败曹操,他是怎么错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兵力明显占据优势,他在以多打少,袁军的士气也很高涨。然而,结果却让人吃惊,袁绍惨败而归,接近全军覆没。这次失败,我们完全可以归结于袁绍本人指挥上的失误。官渡之战期间,他取胜的机会有很多,即便是有一次两次的失败,但总不至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