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辅佐曹操二十年 即将飞黄腾达为何选择自杀

他辅佐曹操二十年 即将飞黄腾达为何选择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1/21 6:24:09

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荀彧自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背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二十年间为曹操统一天下不遗余力,其兄弟子侄皆仕曹氏,又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可以说是曹操的核心成员,且深知曹操之为人,又何以在曹操即将走上人生顶峰、踌躇满志之时坚决反对,从而自陷于死地呢?

袁晔《献帝春秋》记载了荀彧死讯在吴、蜀的流传。兹引于下:“(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荀)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孙)权以露布于蜀,刘备闻之,曰:‘老贼不死,祸乱未已。’

网络配图

据《三国志·陆瑁传》,袁迪与孙吴丞相陆逊之弟陆瑁相游处。故可推知,袁晔所载荀彧死讯流传吴、蜀之事并非杜撰。《献帝春秋》一书亦见于《隋书·经籍志二》,与信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同列。从上引可知,寿春逃亡者误传了荀彧死因,可见其并非曹方高层。但非高层者关注荀彧、并将荀彧之死当作忠于汉室,可见荀彧在曹操统治区具有一种忠于汉室的形象。误传的消息无疑为孙权方所接受,才会继而“露布于蜀”。刘备之语亦表明他认可荀彧对汉室的忠心。寿春逃亡者、孙权、刘备分别代表了割据的三方。荀彧虽为曹操谋主,其忠心汉室的形象却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同,并被认为这是荀彧之死的原因。

据《后汉书·荀彧传》载:“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讜乐,谥曰敬侯”。祖日为祭祖神之日,应有識乐,然而汉献帝因荀彧之死而在最具神圣性的祭祀仪式上“废譙乐”,足见其对荀彧“哀惜”之情。而且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均在荀彧死后表述

“明年,(曹)操遂为魏公云”,意在凸现荀彧给曹操晋爵魏公所带来的阻力。只有荀彧死去,曹操才能如愿晋爵魏公。

《三国志·荀彧传》裴注中记载了所谓“世论”:“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世之论者”对荀彧之死持以“讥”的态度,认为荀彧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魏倾汉,其晚年改节忠汉,盖出于愧疚之心。

网络配图

杜牧《题荀文若传后》云:“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比之楚、汉成皋。……及事就功毕,欲邀名于汉代,委身之道,可以为忠乎?”杜牧对荀彧之死完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邀名”是荀彧立晚节的动机。司马光反驳此说不合人情:“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天良未泯”的角度来解释荀彧阻止曹操加九锡、晋爵魏公的行为。他说:“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荀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侧然者也。彧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禁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己。……彧之失,在委身于操而多为之谋耳。”孙明君认为荀彧死于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从现实出发,认识到汉不可为,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但在情感上又与旧王朝藕断丝连,所以荀彧死于困惑与矛盾。此论从个人心态出发,对荀彧多有理解之同情,不较古人责以君臣之义。

以上诸家都把荀彧仕操看作是他面对乱世时不得已的选择,而且无论是对“苍生”还是对“汉室”,均为一种相对有利的选择。

据《三国志·何夔传》记载,“太祖(曹操)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何)夔常畜毒药,誓死无辱。”豪雄控制着生杀予夺的大权,随时能以一己之意诛杀士人。如名士崔琰受冤被罚为徒隶,曹操使人视之,崔琰“辞色不挠”,曹操就下令说:“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借口崔琰心怀怨恨而处死了他。此事使毛蚧“内不悦”,曹操大怒,又把毛蚧收入狱中。后来陈群在与崔林论冀州人士时,以“智不存身”来贬低崔琰,崔林辩解说“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崔林的辩辞透露出对自身命运无从把握的无奈。

网络配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荀彧的阻止使得曹操晋爵魏公、加九锡之事“遂寝”,而曹操“由是心不能平”,那么荀彧之死便是必然的了。

范晔、裴松之从道德的立场出发对荀彧之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然而从事功的角度来看,正如裴松之所言,士大夫的匡复之志确实还处于“任重道远

”的阶段。荀彧之死象征着士大夫阶层未能实现匡复之志,他们恢复汉朝的政治活动宣告失败。荀彧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匡复汉室的政治理想,这个理想也是汉末士大夫共同的理想。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揭秘赤壁之战时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赤壁之战

    曹操赤壁之战时有多少兵,《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起兵八十三万,诈称百万。曹操有雄师百万?小说当然作数。有好事者给他算了,有说20万的,有说7万挂零的,总之远远少于百万。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将兵二十万……奉国威灵,仗钺征伐,……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网络配图由此

  • 曹操的病是否真能被三国名医华佗治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佗

    曹操杀华佗,似乎自断后路,所以后人多有疑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反曹派的大将,他写到曹操的儿子及自己生病,悔杀华佗时,得意之色,纸不能掩。不过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许多故事都是杜撰的,比如关羽刮骨疗毒,这个事是有的,但不是华佗所为。网络配图古时,医人不为时所重,着名的张仲景,在正史中就无传,华

  • 曹操曹丕皆是武艺高超之人 谁又更甚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三国志》中记载,曹孟德少时“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书称其“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后来讨董时成皋兵败,东下扬州募兵,兵叛,而“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假想当时情景,夜黑风高火光熊熊之中,孟德以一人之力仗佩剑夜战群叛,所向无敌,接连斩杀数十人,“余皆披

  • 太震惊!三国名将张飞竟是曹操的堂侄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飞

    《三国》里的张飞是一员猛将,魏蜀吴三足鼎立,水火不容。然而,论起亲戚关系来,张飞还是曹操的堂侄女婿。曹操和张飞的关系是通过夏侯渊一家联系起来的。网络配图据《三国志》记载:“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

  • 揭秘:曹操的真实姓氏为何会成为历史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你看即使有良史之才的陈寿也没有说清楚曹操到底姓什么。网络配图曹操是东汉末年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的父亲虽然做过太尉,当然是花高价钱买的,不过曹操的童年很不幸。为何这样说呢?其一,曹操的姓氏有争议。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太监当然生不出儿子,因此曹腾后

  • 红颜祸水?让曹操父子三人几欲反目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如果要在美女群落中找出一个最是语焉不详的女人,人们很可能会选中甄妃。曹操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三人俱是如雷贯耳式的人物。父子三人同追甄妃,足见甄妃在那个动乱时世里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了。下面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去了解一下吧。网络配图《世说新语》中载:太祖(曹操)下邺,文帝(

  • 揭秘:曹操晚年忙于何事而错过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

  • 揭秘曹操为何对荀彧表现的那么冷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荀彧怎么死的呢?荀彧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他的死因一直有争论,据说他是因为被曹操猜忌,抑郁而亡的。但也有说法称其是被曹操暗示后服毒自尽的。其实当时荀彧在曹操手下发挥的作用,和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发挥的作用十分的相似,但悲剧的是他不仅名声不及诸葛亮,连下场都比诸葛亮惨太多了。其实从谋臣的角度来说

  • 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为何三次在美女裙下栽跟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曹操可以说是东汉末年最出色的英雄,在曹孟德的军事和治政下,东汉后期一度混乱不堪的北方地区逐步恢复了稳定和生产,奠定了大魏帝国及其后的西晋皇朝的基础。数“大三国时代”(指黄巾之乱至三国归晋期间),论英雄人物无出其右。可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英明一世的曹孟德,却屡屡因为一个“色”字栽跟头,更险些丧命。网络

  • 曹操为何总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秘密只有五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

    先说董卓吧,他不知道吕布的大才吗?当然知道,还给了吕布一辆豪车赤兔马。可在关键时刻董卓舍不得给吕布追加福利待遇,霸占吕布未婚妻貂蝉,且拒绝归还。李儒建议董卓,说你送给他吧,你已经睡过了,吕布以后还有大用。董卓白天答应的好好的,晚上和貂蝉睡一觉就后悔了。这可气煞吕布,被其所杀。袁绍错杀田丰,气走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