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什么对其他骂他的人都不在意 最后为什么偏偏杀了孔融

曹操为什么对其他骂他的人都不在意 最后为什么偏偏杀了孔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072 更新时间:2023/12/16 11:24:58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杀孔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很多人眼中,曹操一向都是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他不担心天下人对他的看法,骂他的人很多,他也都不放在心上,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在这众多骂他的人当中,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三四岁就懂得谦让的孔融。孔融长大之后经常和曹操对着干,但是曹操为什么对其他骂他的人都不在意,偏偏最终要杀了孔融?孔融究竟是因何而死?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是中国小朋友从小学习的好榜样,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四岁都知道礼仪谦让的孔融,后来竟因为“不遵超仪”等罪名被曹操处死,他到底死得冤不冤?

1.diss上司,孔融的“嘴贱”由来已久

孔融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对上司总是出言不逊。

老曹要给儿子娶甄宓作媳妇,孔融杜撰了一个“武王伐纣后,将妲己赐给周公”的故事来讽刺。不懂就问的曹操还真以为有这出,问出处。孔融说:“这不就是您当下这情况嘛!”曹操这才反应过来,人家是在拐着弯儿地骂曹家父子。

孔融从小就富有机变,真的假的杜撰在一起,信手拈来。他十岁时去拜访当时名士李膺。李膺不轻易见客,除非是亲戚等推辞不过的人。于是孔融对看门人说自己是李膺的亲戚。见到李膺后,李很纳闷这是他哪门子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交。”李膺和众宾客觉得这么个小屁孩儿竟有如此想象力,太惊诧了!结果,太中大夫陈韪说孔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怼他:“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搞得陈韪很没面子。

虽然孔融口嘴巴占了便宜,可也暴露了他的EQ缺陷。恃才傲物是很多有才之人常见的毛病,所以曾国藩总结人的失败原因无非是:懒惰、骄傲。

孔融成年后并未取得太大成就,还真有些应了陈韪的话。但如果孔融安分守己,也能守得一份平淡,当个幸福的人。可是他偏偏还有些才,而“才过德者不祥”,孔融最终遭到灭门之祸。

2.志大才疏,徒有“名士”躯壳

公元196年,袁谭率军攻击孔融。当时的孔融手下只有一百来人,战况万分火急。就在这关键时刻,孔融来了一出“名士秀”。

只见他端坐案前,执书高吟,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如果是耍诸葛亮骗敌的“空城计”,或者是为了和城池共存亡而保持的视死如归气概,那还都在情理之中。可是,孔融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敌人破城之际,孔融扔下书本和妻子儿女,开溜啦!成就了一个“孔跑跑”。可怜他的家人无辜送命。可见孔融这个人对事业、对家庭都是毫无担当。

从这之后孔融跑到曹操帐下当了一名谋士。但他“为人谋而不忠”,不是一心为主,而是开了怼上司的生涯,最终把自己“作死”。

曹操这样一个大政治家,做大事情的人,不会在一些言语、小节方面过多纠结计较。曹操也并非肚量狭窄不能容人,祢衡、张松都曾毫不留情面地骂过曹操,也没被杀,可是事情到了孔融就不同了,这是为什么?

3.无大局观,自身格局有限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鉴于民生的立场,曹操推行“禁酒令”,为节省粮食,扼杀奢侈之风。所以他的禁酒令以“酒可亡国”为名颁布。

这下子可把名士孔融激恼了。孔融在当时舆论界是大V级的人物,具有一定话语权。

作为名士,标配必须有酒!无酒不风流!不风流不名士!于是,孔融把满腹牢骚写成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文中说,古来圣贤爱喝酒的多了去了,从上古帝一直往下数,谁谁、谁谁谁……都爱喝酒,不喝酒不圣人;不喝酒就做不成大事!“酒之为德久矣!”

曹操说酒能误事,夏、商纣都是酒徒。孔融怼他,那是因为女人丢了天下,难道你还要禁止人们结婚吗?你禁酒还不就是吝惜粮食?!

其实,能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也是“酒迷”,但是他出于大局观颁发“禁酒令”,为的是节俭为民生之虑。可是贪恋“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孔融不具备曹操的格局,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强烈反对。

据说孔融曾对“父母子女关系”发表过一段惊世骇俗的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是,孩子不过是父亲情欲之下的产物,是母亲体内暂时存放的物品而已,哪里有亲可言?这段话到底是不是孔融说的,不得而知。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代子孙,就他的生活环境、秉承的家教而言,这话应该不是他的言论,很可能是反对派捏造的。那么,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4.政见不同,惨遭杀身之祸

曹操给孔融定的罪名有“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这些罪名里最严重的应该是“欲图不轨”。

当初孔融与曹操的关系还不错,也是经过一段“蜜月期”的。因为他们都有匡扶汉室的共同政治理想。可是没多久,孔融就发现曹操是“挟天子以令天下”,根本不是维护汉室,而是图谋自己的霸业。具有忠君思想的孔融则是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汉室,哪怕汉室已经无药可救。所以两人在政治立场上出现了无法弥补的罅隙。

杀孔融是曹操想而不一定就有机会做的事。所以,必须有一定客观机会或者一些外界因素让他痛下杀心。一旦萌生杀年,那么机会就会不远。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曹操根据霸业需要,必须扩大地盘,提出了以魏郡为中心,以冀州为依托,谋求封国建制。孔融“嘴贱”的毛病又来了,他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在颍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海近郡,不封爵诸侯。这严重阻碍了曹操自立为王的野心,曹操必须铲除孔融这块绊脚石。

在对待刘表问题上,孔融为刘表开脱。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朝中有人主张讨伐,孔融却以为刘表虽然罪大,但考虑到国力,还是不要诛杀。这是为保持刘表势力来与老曹抗衡,曹操怎么会看不出来?

这些事情才是曹操真正要杀孔融的原因,而不是孔融平时对曹操说的那些冷嘲热讽的话。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临终诗》)。孔融的生命停止于五十五岁。可怜他那对不满十岁的小儿女,竟然看透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安然去赴死。

标签: 曹操孔融

更多文章

  • 三国中真正的五位军事家,曹操只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三国

    三国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那些纵横疆场的武将。例如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逍遥津张辽八百人击溃十万敌军等。这些人虽然都是威震三国的猛将,但是未免还是一勇之夫,离军事家的级别还有一段的距离。所谓的军事家必须具备“文能安邦定国,武能驰骋疆场”的才能。所以纵观整部三国史,具备这种能力的名将,只有五位。他们都是

  •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他的四大谋士没出主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曹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赤壁之战当中,孙权和刘备联手,打败了曹操的军队。曹操本来有五大谋士,但是当时战役发生的时候,郭嘉已经死了,曹操就只剩下了四位谋士。在这四个人的帮助下,曹操战胜孙权和刘备应该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但是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当中,这四个人没有

  • 一生救过曹操的四个人,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曹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曹操一生经历了很多战争,虽然算不上战无不败,但是在他的领导下,魏国的确一直都是三国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方,这和曹操的决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曹操每次战斗即使是失败了也总有保全之策,但是曹操也有过陷入危难的时候,但是总有人相救与他,下面为大

  • 曹操手下有多少位谋士?他杀死的有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曹操无疑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在历史上,曹操被后世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在东汉末年时期,曹操身为汉臣,将东汉治理的井井有条,其次到了乱世,曹操的能力更为凸显。

  • 左慈戏弄曹操为什么还能保住性命 左慈最后是不是被曹操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左慈,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左慈戏弄曹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戏弄曹操的人,像是祢衡那样的,最后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祢衡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情商,几次三番挑衅曹操的底线,即便他是天纵奇才,曹操也容不下他。但是另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也戏弄曹操,可是曹操却一直都没有杀了他,这个人就是左慈。

  • 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 正史中的曹操是怎么从那里逃脱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华容道

    曹操真的败走华容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败走华容,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不得不退回北方,而在他战败逃亡的路上,经过了华容道,小说当中关羽被派去截杀曹操,但是他心软放了曹操一马。那么在正史中又是怎样的?关

  • 曹操在民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那些政策对魏国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政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曹操,多数人都会想到他是一位政治手腕颇多的枭雄,又或是杰出的文学家。其实曹操在治理民生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汉末在他的带领下也是逐渐强盛,将东吴和刘备势力给压制下去。等曹丕登基,改朝换代后,魏国国力也是日益渐增,而蜀汉那边等刘

  • 曹操最有能力同时也是最大势力的人 曹操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

    还不知道:曹操为什么不称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一些有识之士揭竿起义,想要给世界改头换面,也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段岁月中,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

  • 俗话说曹操,曹操到 后半句为什么无人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说曹操下半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说曹操,曹操到”,形容的是一个人行动快速,刚提起他的名字,他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而且这后半句非常出人意料,以至于一直以来都无人敢说。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

  • 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之后 貂蝉为什么在第二天就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貂蝉

    貂蝉为什么自杀,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我国的历史中,出现了四位绝色美女,其中三国时期就出现一位,就是貂蝉,说起貂蝉他的一生还是很凄惨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他最后送给了关羽,美女最后能配英雄,也是不错的一个归宿。但是在送给关羽的第二天,她就自尽了,这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