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霸主曹操为何置头号大功臣于死地呢?

三国霸主曹操为何置头号大功臣于死地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01 更新时间:2024/2/6 22:43:35

《三国志》:荀彧不赞成曹操“宜进爵国公”,“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在则说荀彧“以忧薨”,“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对于曹魏头号大功臣荀彧之死,一直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神秘事件。网络上正统的看法多肯定他是因反对曹操自立为公加九锡,也就是反对曹操篡汉而被迫自杀的。这种观点褒誉荀彧是有理想的人,也就是属于杀身成仁的英烈了。

网络配图

不过这个观点很可疑。荀彧不可能属于反对曹操篡汉的人物,更不可能是汉朝的殉葬者。理由主要有下面三点:

一,荀彧是曹氏成帝业的主要策划者荀彧一生为曹操制定过无数重要谋略,其中不少明显地为曹操建帝王之业服务,荀彧自己也直接了当的表明此点。下面的例子就很清楚,兴元二年荀彧劝曹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时,他说:“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建安元年劝曹操迎汉献帝时说:“昔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在劝曹操建立各种制度时,以舜、汉高祖及光武帝为例说明其重要性。再三以开国帝王为榜样说服曹操,以义帝比喻汉献帝,其含意是很清楚的。荀彧没有以齐桓公的尊王攘夷霸主之业来劝说曹操,更不是用周公的王道,而是明明白白地以辅佐开国之君的架势在为曹操服务。否则他是不会接二连三的以开国帝王来激励曹操的。像荀彧这样具有极高智慧的大谋士,是不会再三用词不当而造成误会的。只能说从一开始荀彧就是以助曹操一统天下成帝业为己任。

二,荀彧从没有真正为汉献帝服务曹操迎来汉献帝后,荀彧就任皇帝的侍中兼尚书令,也就是任献帝的亲近的高级顾问,并管理奏章诏书等,担任着类似于秘书长的职务。这当然是按曹操意思任命的。曹操常年在外征战,留荀彧在京城为他控制皇帝。荀彧也确实不辱使命,献帝只能是听话的傀儡,曹操可以放心在外打仗。在荀彧任此职的十七年中,没有他为献帝的利益出谋划策的任何记录,未见他为献帝作任何好事(除了建议曹操迎献帝来当工具之外),只有他不断为曹操出各种极高明策略的记载。一生如此,而在最后殉难,太不合逻辑了。如荀彧有为汉朝皇帝服务之心,虽然不可能使东汉避免灭亡,但是,改善献帝的处境,以荀彧之高明,使献帝生活的舒畅点,稍有点安全感,在位时间稍长一点,可能性还不能说绝对没有。

网络配图

三,东汉灭亡没有殉难烈士在董卓之乱后,汉朝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文臣武将都有各自的“主公”,有不少人是绝对忠于自己的“主公”的,早把皇帝忘在脑后了。例如,袁绍的谋士沮授审配都被看作忠烈之士,为袁氏尽忠。审配更是在临刑刑前大呼,我主在北方,要面朝北方去死。在他心中确实把袁绍的猪狗般的儿子当自己的主子,而完全没有南边的汉朝皇帝。在董卓之乱后,找不到一个真正为汉殉难的烈士,在这样大环境中,突然冒出荀彧这么一个杀身成仁的英雄,实在是不合常理。

根据以上几点,真是无法以有理想、品德高尚等词汇来描述荀彧之死。但是,当董昭向荀彧谈及准备进爵曹操为公及加九锡时,荀彧的确表示不同意,而且,从时间上看也确实和他的死有某种因果关系,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就为魏公加九锡。和以上所讲似有矛盾。究竟荀彧死因是什么?前面已经讲了,荀彧一生就是为曹操一统天下成帝业而殚精绝虑沤心沥血,怎么在曹操要跨出关键一步时却不赞成呢?很可能不是原则上反对,而是策略上有不同意见。

网络配图

这个不同意之处可能有二:一是一统大业尚未完成,南边还有孙权、刘备、刘璋等。在荀彧看来,可能改朝换代的时机尚未到。曹操自己也可能是这样看,他并未在生前当皇帝。二是加九锡是王莽在篡汉前玩过的把戏,王莽的名誉极差。很可能在荀彧的观念中,要成帝王大业是不应该学王莽,而应以一种看似更高明的手法。本来,这样的分歧倒不一定会成为死罪,但是,由于曹操的疑心极大,越老越重,任何和他意见不一致都会引发他高度怀疑。另一方面曹操也可能以为当时有必要、也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这样,荀彧就很难活下去了。据《三国志》中裴注引《彧别传》中说,荀彧想借他犒劳军队的机会和曹操面谈,但被曹操“揖而遣之”,拒绝了。荀彧想谈什么?不知道,有可能和加九锡等事有关。曹操拒绝和他谈,说明曹操已经有了置这个头号大功臣于死地的决心了。虽然荀彧曾被他誉为自己的张良,结为儿女亲家,断言“天下之定,(荀)彧之功也”,曹操也不会手软。能力越强,功劳越大,威望越高,像曹操种人一旦起疑,处理起来只会更狠。荀彧实际上是死于曹操的多疑和冷血。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荀彧:辅助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彧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网络配图 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

  •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孟德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生,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关中李傕、徐州吕布、淮南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公元200

  • 曹仁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三国曹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仁和曹操

    2010年5月2日,由高希希执导,朱苏进编剧的备受瞩目的《新三国》开播,并获得了2010年“全国收视冠军”、 2010年“年度十佳电视剧”第一等奖项。新版三国故事内容仍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故事从黄巾起义始,到三国归晋终,其中展现了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等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在新版三国中,饰

  • 揭秘曹操觊觎大小乔美色从而引起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155~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占据兖州,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后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大破袁绍后,逐渐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

  • 刘雄鸣唯一敢作弄曹操还能得高官厚禄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雄鸣,曹操

    读《三国志》,有一则描写枭雄曹操宽厚仁义,义释失信之人的故事,很有意思。蓝田人刘雄鸣,年轻时在山上以采药打猎为生,每天早出晚归,收获颇丰;出行云雾、从不会迷路。久之,人们就觉得他是神人,甚而传说他还会腾云驾雾。董卓篡权被诛,李傕、郭汜作乱,战乱频发,生灵涂炭。初平三年(192年) ,李傕、郭汜率兵攻

  • 什么样的绝色美女竟让曹操从关羽手中抢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美女

    关羽东汉末年山西运城人,一代名将,初期追随刘备征战各地,留下不少战争佳话。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对刘备是义薄云天,因而成为忠义的典范。后来逐渐经过文人笔墨渲染,后世传扬,奠定其成为中国“义”的代表。历朝历代,许多皇帝都对关羽进行过加封,明朝万历皇帝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网络配图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曹操陵墓:曹操墓地究竟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北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

  • 枭雄曹操也有多情时:一生憾事竟是愧对发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

    自古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代奸雄曹操在临死时,回首自己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非常伤感的说:“我一生做事,我在心中从没有觉得有负于谁,但是,如果死后有灵,子?要是问我‘我的母亲在哪里’,我将怎么回答他呢!”这里的子?是曹操的长子曹昂,而曹昂的母亲,说的就是丁夫人。网络配图历史上有

  • 曹操算是下了血本 将三个女儿同嫁与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历史上可考证的女儿有6位:清河长公主、曹宪、曹节、曹华、安阳公主、金乡公主。其中,清河长公主,嫁与夏侯楙(音máo,曹丕建魏后,任安西将军、持节,驻守长安);安阳公主,嫁给荀彧之子荀恽(音yùn,荀彧死后,继承父亲的爵位,后被封为虎贲中郎将);金乡公主,嫁给曹操的养子何晏(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

  • 曹操那么强大 为何不称帝是有这四大原因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时开端显露头角,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后又参加征伐董卓,董卓身后,继而单独开展自身实力,纵横浊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屈服。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折河北袁绍,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