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睿和王导是什么关系?司马睿为何会那么信任王导?

司马睿和王导是什么关系?司马睿为何会那么信任王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69 更新时间:2024/1/21 12:13:13

司马睿王导,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建兴四年(316年),长安陷落,愍帝被俘。次年,从长安逃出来的平东将军宋哲到达建康(即建业,为避愍帝讳而改),宣布愍帝命名司马睿''摄万机''的诏令,司马睿称晋王,年号建武,东晋实际上建族立起来了。又次年,愍帝死讯传出,在百官的劝进下,司马睿称帝,是为元帝,改元大兴(318年),定都建康。

但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历三国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给王导的手诏总是用''恐言''顿首言''''敬白''之类的语言,还亲自驾临王导的府邸,礼敬王导的妻子。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因而史家们说,这个时候是''王与马,共天下''.也就是说从东晋建立的‖南第一天起,就是以司马氏为首的皇帝和以王氏为首的士族共治天朝下的局面对比西晋王权凌驾士族,这无疑是一大激变东晋一代,|卷这种局面始终没有改变,有时士族的权势甚至大于王权,可以随意°废立。就此而言,王氏可谓肇其端,其后的庾氏、桓氏和谢氏则是其第滥觞,士族的地位及权势达于鼎盛,是名副其实的门阀统治时代。

以王氏为首的南北士族所以支持司马睿,完全是事出无奈。永嘉之乱后,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在这种形势下,晋室成六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只有晋室才具有号召南北士及各地军民国和的力量,如果舍弃晋室,另立新朝,非但会遭到南北军民的一致反东对,在统治集团内部也必将爆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祸乱。此时此刻,拥有晋室名号,奉行晋室正朔,是南北士族保全身家姓名并进一步扩展其财势的最佳选择既然西晋宗室丧亡殆尽,司马睿又是名义上的东南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更重要的是他承认了王权与士族平行的局面,那么推奉司马睿,无疑对士族最为有利八王之乱是西晋王室之间的一场火拼,皇族在自相残杀中极度衰弱,已经无力凌驾士族之上,东海王司马越尚且要拉拢琅邪王氏,号召士族来维护统治,在其卵翼下的司马睿当然更无别的途径。

以他这种与皇统疏而又疏的血统关系,若不容忍王权和士族权力平行的局面,也断难赢得士族们的支持总之,东晋是八王之乱和水嘉之乱的产物,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下的产物,也是皇室和士族在权势利害关系制约下互相利用互相勾结的产物,维护王权和士族权力的平衡、维护各大士族间势力的平衡,就成了维护东晋政局相对稳定的基本国策正由于此,他们虽然以北伐为号召,实际是只图苟安江表,唯恐北伐破坏了这种平衡。即便北伐,也往往是借北伐之名,行争权争中势之实,个别权臣则更想利用北伐,抬高自己身价,取晋而代之,这又必然遭到皇室和其他士族的反对和破坏,这样,东晋的北伐虽然相当多,却总是在大好形势下突然中止,往往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在东晋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一旦失去这种平衡,就意味着内乱的来临。

事实上,平衡极难保持,于是东晋大大小小的内乱也就连绵不绝王导是这个国策的制定者和施行者。概而言之,这个国策可以兴归结为''清静为政,抚缓新旧''八个字,''清静为政''指的是最高统亡治者和当路权贵们必须清静无为,可以放手到''网漏吞舟''的地步实质上是听凭士族们为所欲为。''新的含义是指日后南来的北方士族,''旧''则是较早南渡的北方士族和江东士族。''抚绥新旧''就是使南北士族都取得奴役人民的特权,都有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南北士族竞相兼并土地和隐匿依附人口。

土地兼并空前激烈,名山大川亦为士族鲸吞豪夺,致使老百姓渔猎樵采无地,进入他们的禁地就得缴租纳税。有的官僚,如京口(江苏镇江)的刁逵,占地竟有万顷之多,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都极为罕见。南北权豪拥有的依附农民,超过了封建政府控制的民户,有人惊呼这是''国敝家丰''.山遐出任余姚令,到任八十天,就搜括出隐漏人口万余,触犯了''清静为政''的原则,为当地豪右告发,被免去官职。他要求多留二十天,上司都不同意。官吏们的贪污盗窃更是司空见惯,一旦案发,大都是杀掉个别小吏塞责地方官吏离任调职,在''送故''的名义下堂而皇之把府库席卷一空。''送故''成了合理合法的行径。有的官吏不但席卷府库,还带走大量供其奴役的兵、吏。所以东晋的政治和西晋可谓别无二致。

有人指责王导这样太昏愦糊涂。王导却十分得意,对人说:''有人说我糊涂,后人将会想念我这种糊涂在权势分配上,北来士族占有压倒优势,南方士族处于附庸地位。南方士族对此极为不满。建兴元年(313年),在''三定江南''中立有殊勋的周密谋起兵,因泄漏而没有成功,忧愤而死,遗言其子周勰定要为他报仇建兴三年,周勰终于纠集了一些南方士族起南兵,声讨王导,一时间响应者甚多。只是由于其叔父周札迟疑不决朝才迅速失败。司马睿和王导因为周氏势力甚强,且牵扯的南方士族较多,惟恐处置不慎,激起大变,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

但南方士族毕竟难于甘心,只要风吹草动,大都愿意兴风作浪或推波助澜。第在东晋的各种措施中,值得一提的是侨州郡的设置,这既利于编使北来士族都有官做,也利于安置南迁的侨民。此制规定,凡隶籍侨州郡者,可享有免除赋役的待遇。这样就有力地吸引了北方人民的南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民族矛盾的驱使下,北方人民像国潮水般地涌向南方。他们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及技能,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为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形势下,南北人民对这个腐朽政权的奠定了基础。

东晋君臣苟安江表,决非说没有人主张北伐。真正主张北伐的也还大有人在,只是没有进入权力中心而已。事实上,司马睿东渡后,北伐的声浪一直很高,特别是长安、洛阳相继陷落,更是激起众愤,司马睿也不得不虚以委蛇。因为如果放弃这面旗帜,对他们来说,极端不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祖逖北伐。

标签: 司马睿东晋

更多文章

  • 庾亮是谁?庾亮辅政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庾亮辅政,庾亮,司马绍

    庾亮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长,是庾琛的儿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在闺阁之中,也并不需要严教就能自守礼法。时人把他与夏侯玄、陈群相提并论。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辟他为掾属,但庾亮没有接受,随其父住在会稽。他俨然自守,人们都有些顾忌他的方

  • 东晋的庾亮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在掌权期间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朝,庾亮

    东晋的庾亮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在掌权期间的表现怎么样?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晋明帝司马绍在平定王敦后,因病逝世,年仅二十七岁。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晋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中大权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亮的手上。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爱

  • 殷浩是个什么样的人?殷浩与桓温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殷浩,桓温,东晋

    殷浩是东晋的将领。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很有见识,他的辩才连他的叔父都斗不过。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要做官的时候梦到棺材,要发财的时间梦到大粪。殷浩回答:官是腐朽的东西,所有会梦见与腐尸相关的棺材。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在要发财的时候梦到大粪。这番言论被看作是至理名言,殷浩逐渐得到那些辩士们的尊敬。当有人要请他

  • 殷浩一共北伐了几次 殷浩北伐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殷浩北伐

    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让他。殷浩漫画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的离世引起诸皇子对皇位的争夺。东晋朝廷决定趁这次后赵的混乱实施北

  • 殷浩北伐:殷浩北伐失败后为何被扣上许多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殷浩北伐

    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让他。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的离世引起诸皇子对皇位的争夺。东晋朝廷决定趁这次后赵的混乱实施北伐,一举

  • 揭秘傀儡皇帝张邦昌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傀儡

    靖康二年,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靖康之变,这一历史事件,是宋朝皇室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事件。在这一年,金军南下,取得了东京大战的胜利,随后大军南下,势如破竹般将宋朝的都城汴京攻破,宋朝的两位帝王宋徽宗和宋钦宗尽皆被金军俘虏。除了二帝之外,还有各宗 室、大臣、后宫嫔妃等被金军劫掠北上。除此之外,宋朝的政

  • 狄仁杰咋就敢恶整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狄仁杰

    在封建社会,有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是纯洁的朋友感情,这感情甚至超过了同床共枕?答案是:肯定有,看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就知道了。关于狄仁杰,很多朋友都知道他是个神探,其实,狄仁杰不但治国理政是个高手,战场上运筹帷幄也不比诸葛亮差,毕竟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也没打赢,而狄仁杰在边境上一坐,就能让契丹捐甲束手。要

  • 为什么说北宋大臣张邦昌的死是千古奇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大臣张邦昌

    张邦昌又名张子能,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做过少宰,一生经历了多个重要工作岗位。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在金人进攻汴梁时被封为割地使,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遭人举报被赐死。世人将他归位叛贼、奸人一类,实际上他为国家操心劳累。金人进攻汴梁时,宋钦宗贸然求和。后北宋灭亡,张邦昌被

  • 张昌宗到底有什么优点 竟然女帝会为他撵走其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昌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在60岁的时候当上了皇帝,既然当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一套后宫。招收面首的事情自然也顺理成章,她的女儿太平公主非常理解武则天,前后给他寻找了不少面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薛怀义和张昌宗。薛怀义,原名叫冯小宝。原本是个不学无

  • 张邦昌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他死的千古奇冤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邦昌,宋朝

    为什么说张邦昌的死是千古奇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张邦昌又名张子能,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做过少宰,一生经历了多个重要工作岗位。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在金人进攻汴梁时被封为割地使,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遭人举报被赐死。世人将他归位叛贼、奸人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