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一生都未敢称帝?他在怕什么还是另有隐情?

曹操一生都未敢称帝?他在怕什么还是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1/26 15:53:43

曹操是三国时代最牛的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乾纲独断,善于用人,善用奇谋,接连打败自己的强大对手,很快统一北方,气势何其磅礴。可以说完全具备了称帝的实力和局面。但是,为什么终曹操一生都未敢称帝,他到底怕什么?

袁术的大教训”

网络配图

曹操创业不易,历经几十年的拼杀才有了统一北方的大好局面,而且南方未定,还有刘备孙权等强劲对手虎视眈眈。而在曹操的观念中,首先称帝者没有好下场,袁术当年占据优势,地盘也很大,是枭雄中比较有实力的。但是,冒然称帝后,成为人人喊打的丧家之犬,没几年就分崩离析,一命呜呼了。

因此,曹操统一北方要做的是稳定人心,巩固局面。如果直接称帝,那么危险很大,很可能使得孙刘联盟进一步加强,并与反对自己的内部势力勾结,那样就很危险,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袁术。

“时机还不成熟”

网络配图

在曹操后期赤壁大败,和汉中大败后。开始专心屯田,与民休息,而且自己称魏王。光这“非刘姓不王”的规则就使得内部反对实力抬头。在许都联合,差点就要了自己的小命,曹操是很后怕的。而且,在自己的亲信里面,也有很多的忠于大汉的人,比如说荀彧等,这些人世代受大汉的荣禄,因此,内心仍向汉,而且都是世家大族,影响力很大,在没有完成整合之前,称帝是会造成巨大的反弹的。这些向汉实力必然进一步团结起来,对付曹操。这样内部不稳,外部有刘备,孙权,政权就危险了。曹操深知这一点。

“为儿子做准备”

曹操后期虽然自己没有称帝,但是,一直在为子孙做准备。一方面,大力清除反对势力,尤其是汉朝的遗老遗臣,免除后患,其直接平定了阴谋杀自己的叛乱,并进行了清洗,基本上把反对者杀的差不多了。而且,对自己最信任的谋臣荀彧下手,对其家族也进行打击:另一方面,加紧整合自己的势力,对北方豪族大门进行积极的拉拢和团结,这为后世子孙称帝建立条件。因为只有获得这些豪门大族的支持,称帝之路才是顺利的。此外,曹操还不断安插曹氏亲贵,这样主要的实权就逐步落在曹操家族手中,所以曹操才说“我要做周文王”。

网络配图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这个时候,三国鼎立之势已经稳固,而且北方势力整合完成,豪门大族也彻底倒向曹魏,因此,称帝条件这时才完全具备。因此,曹丕也不客气,直接就建魏称帝了。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枭雄曹操最希望得到刘备手下的两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

    曹操最希望得到刘备手下的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关羽, 曹操与关羽的故事,网友们都知道,在此不多说,另一位也是三国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凤雏庞统。曹操与庞统的人生交集不是很多,但从态度上可以看出曹操对庞统的欣赏胜过了刘备和孙权——读三国,每每读到落凤坡英才早逝,不觉潸然泪下:网络配图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

  • 以狐媚取天下 司马懿如何忽悠过骗人专家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司马懿被后世的历史家批评为“以狐媚取天下”。这狐媚二字很恰当,一点儿也不冤枉。他会“媚”,会骗,先骗了曹操,后骗了曹丕,最后又骗了曹叡。他骗这三人,所用的手段都是一个“媚”字。骗过这三人以后,他又骗曹爽,把曹爽骗进了鬼门关。这一次。他所用的不再是“媚”,而是“哄”。叙过司马懿的一生,便是叙述他如何媚

  • 揭秘蔡文姬身后的六个男人 曹操最真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蔡文姬

    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毫无疑问,这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董卓当政,力求蔡邕前来支撑门面,蔡邕不去,董卓说你不来我杀了你全家。蔡邕无法,只好前来,没想到董卓却一日升他的官职多次,最后官拜左中郎将,跟随献

  • 曹操10万大军战败:罪魁祸首竟然是瘟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八十万,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为何曹军会战败呢?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为赤壁之战中周瑜的火攻之计叫妙。曹操所率二十万大军(号称80万),竟被周瑜三万吴军所打败。

  • 枭雄曹操为何拒绝十三路义兵立刘虞为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虞

    刘虞是汉末幽州牧,深受百姓爱戴,而公孙瓒为幽州将军,为人勇武好杀,但是却没有百姓支持。刘虞和公孙瓒最终因为政见不同,矛盾激化,发生战争。这是一场民心和武力之间的抗衡,为何拥有民心支持的刘虞会败于残忍好杀的公孙瓒呢?刘虞此人,是汉末忠臣,在他担任幽州刺史、幽州牧其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时,幽州文

  • 三国两大雄主刘备曹操的用人之道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曹操的用人之道有何区别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制订人才战略的时候,当刘备来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深知刘备绝对会成为今后的大祸患,可是为了不影响整个人才战略的实行,使外界产生魏国不容才的大局上,曹操乾纲独断,制订了留下刘备的人才战略指导思路,其气魄与气势就可见一般。在推行人才制度的时候,选材用人,使管理的思想发挥到几乎及至,

  • 曹操也是一个很惜才的人 失去爱将七次流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曹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一个坏人、奸人的形象,其实,用真正的历史评价,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唯才是用,他是一个很惜才的人。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所受的痛苦和委屈而流泪,《三国志》中关于曹操哭的记载总共有七处。他的这七次哭,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

  • 曹操患多疑症: 竟利用文字狱杀死了六位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加泄气。曹操先杀祢衡,继杀孔融,后杀许攸,又杀崔琰。杀杨修,是比较晚的,好几次要除掉他,没有下手,或许嫉才的同时,也爱才吧,最后曹操还是将他枭首示众了。泄密,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是

  • 一代枭雄曹操葬在什么地方?曹操墓七十二疑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个生性多疑的枭雄为防吕伯奢毒害自己,屠杀吕伯奢全家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语,凶残多疑可见一斑。这样一个人,死后自然害怕别人来挖掘自己的墓室打扰自己。传说曹操下令在邺城设立了“七十二疑冢”,那么此事是否为真呢?网络配图1.传说中有“七十二疑

  • 三国领导人为何只有曹操被冠名成了篡汉贼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在三国时期,想当皇帝的人不止孙权一个。袁术不仅想当,而且是真正当了的;虽则由于太不够料,而当了仅仅一年多,所占的地盘也极小。袁绍是不是想当,也极明显,他不过是略比袁术聪明,准备先把曹操消灭了,然后再作打算而已。刘备在晚年由于诸葛亮等人的敦劝,才勉强当了皇帝。诸葛亮向刘备说:“以前世祖(刘秀)不肯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