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最好的时机他却犹豫了

曹操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最好的时机他却犹豫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12 更新时间:2024/4/8 6:57:24

公元208年,曹操在当阳击溃刘备之后,他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南下,占据了江陵。

江陵,也就是如今的荆州市。这是个被誉为与三国关系最密切的城市,不仅仅是作为战略要塞,是魏、蜀、吴三国长期拉锯的地方,更因为在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中,有八十二回写到了此处。

不过虽然江陵这么重要,但曹操在这里呆的时间并不长,从当年九月占据江陵,到十二月赤壁之战,曹操在此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

网络配图

但在这三个月时间里,曹操却在江陵做了大量的事情。由于从宛县至江陵,曹操一路都是轻骑猛进,不但大部队和辎重都没有跟上,大量的新占地区也未能受降。所以一到江陵,他首先收编了荆州七万水军,还获得战舰一千多艘;同时对新占领区域,进行了安抚,对说服刘琮投降的本土豪强,进行封赏;另外派人去招降荆州范围内位于江南的长沙、零陵、桂阳等郡。

从邺城到江陵,行程数千里,除了当阳一战,曹操几乎兵不血刃地占有荆州的大部分区域,南征时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大半。

网络配图

此时的曹操,距离统一全国似乎仅仅是一步之遥。数十万水陆大军,集结江陵。益州刘璋已经屈服,派遣军队听从曹操调遣。刘备溃退夏口之后,联合刘琦,也只有两万军队。剩下惟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就只剩下孙权

在江陵,曹操面临着两种抉择,一是趁孙刘联盟尚未形成,孙权内部战降未定的时机,早日出兵,攻占夏口,彻底消灭刘备。二则是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抚安百姓,使安居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但显然,曹操两者都没有选择。他犹豫了,三个月后,他才从江陵出发,水陆并进,沿长江顺流而下,进军江东。而此时,孙刘已经结盟,周瑜正率领三万精锐水师溯江而上。

公元208年冬季的一天,曹操的水军就应该是在这段江面上与周瑜相遇的。《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根据洪湖市博物馆的夏志芳老人考证,曹操的大军应该是“以乌林矶黄蓬山等丘陵地带为大本营,建立中心营盘和军事最高指挥机关,其大军则驻扎在长江北岸一线,水陆营寨,互为策应。”

网络配图

史书记载,也正是在这里,曹军士兵,不习水土,疫病流行。就在此僵持阶段,黄盖的一封诈降书取得了曹操的信任。当年十二月的一个夜晚,黄盖的火船引燃了曹军船只,进而延烧到岸上的营寨,曹军“吏士多死,乃引军还。”

从乌林撤退江陵的路途极为艰难,曹操无法按照原有进军的路线,顺江岸返还,不得已只能抄近路,穿越云梦泽西缘的华容道。这一带是典型的湖沼地域,一路沼泽密布,泥泞难行。夏季完全淹没水中,只有冬天才稍稍露出水面,数十万精锐步骑兵就这样还没有发挥作用,就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据说,因为看到乌林江岸的树林中密布的乌鹊,曹操写下了著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处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数日之后,他狼狈地走在了泥泞的华容道上。终于逃过了一劫。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之子曹冲的简介 曹操为何要杀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之子曹冲

    曹冲,字仓舒。生活的时间是公元196年-208年,一共十三年,也就说曹冲死的时候还是个未成年人,根本不是成年人。曹冲像仓舒,和普通的字不一样,他的字是小字,意思就是小名、乳名。仓通苍,苍就是青天,舒的意思是展翅高飞,合起来的意思是像雄鹰一样,在蓝天展翅高飞。表明他的父亲曹操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自由翱

  • 三国探秘:北方还未稳定曹操为何就急于南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可谓史上罕见的文武全才,一生杀伐决断绝不含糊。但曹操急于南征荆州是人生的大败笔,北方未稳却急于南征,一项老辣果决的曹操为何会犯这样的错误呢?网络配图公元208年,对于三国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历史的结局当然无法更改,曹操率领最豪华的阵营,集23万左右的大军最终在赤壁一战,被周瑜三万人马打得人仰马翻,

  • 此人威震天下 若是他还活着曹操刘备都会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在罗老的《三国演义》里面,许多东吴人物都受到贬低受到忽略,不过有一个却是特例。罗老花了大量笔墨对他进行了极为用心的正面描述,这个人,就是少年英雄孙策。孙策出场时是三国一众英雄里面年纪最小的,在文中的第七回,袁术唆使孙坚向刘表发起进攻,当时孙策刚成年,仅18岁。之所以说他是少年英雄,因为他年纪虽小,但

  • 曹操“三大谋士” 每一位都神机妙算有勇有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荀攸

    东汉时期的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文学家,他的诸多诗词读起来都充满感情而耐人寻味,一首脍炙人口的《短歌行》(其一)饱含着他对天下贤士的渴望之情。曹操虽然聪明、有雄才大略,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他之所以能够为曹魏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他身边的众多谋士相助脱不了干系,今

  • 曹操死后真的有七十二处墓冢吗?说法源自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临死之前,嘱托后人设立72疑冢以防别人挖掘自己的坟墓,那么在历史上曹操真的设立72疑冢了吗?这种说法又是源于何处呢?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河北省磁县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

  • 揭秘曹操最想得到的一个牛人不是诸葛亮是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诸葛亮,法正

    刘备取汉中首功在法正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陈寿称法正“著见成效,有奇画策算”,他投靠刘备后,是刘备最倚重的谋士之一。他先后帮助刘备智取益州,勇夺汉中。建安

  • 曹操墓发现7个盗洞惨遭毁尸 留下4大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2008年冬天,考古工作者对墓葬进行了清理,这座大墓坐西朝东,有一条墓道,两侧分布有长方形的陪葬坑。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一共在墓中发现7个明显的盗洞,整座大墓被盗情况十分严重。网络配图确定这座大墓主人就是曹操最有力的证据,是墓中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石牌和石枕。考古人员在出土的石器上,发现多处“魏武王”

  • 忠义还是情敌?这才是关羽不归降曹操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

    话说关羽土山降曹,曹操礼遇有加,除了答应他众所周知的“约三事”(一、降汉不降曹;二、不能动刘备老婆;三、知道刘备去向就离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完美女送赤兔。可以说,展现出了旷古未有的招降诚意。可关羽呢?来个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而去!世人由此传颂关公忠义,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

  • 三国第一谋士碾压孔明:曹操竟为他三次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三国风云,变幻莫测。涌现出众多的名人智士。但要说起三国第一谋士,小编我会选出“鬼才”郭嘉。在国家短暂的生命中,曹操为他三次落泪。网络配图郭嘉初为袁绍谋士,但他早已看出袁绍不是成大事者,所以一直寻找机会离开。后来因为曹操的一位重要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通过荀彧知道了郭嘉,于是召见郭嘉共同探讨国家大事。曹

  • 曹操为何没代汉自立?还多次容忍汉献帝谋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李傕、郭汜之乱时,流落在外的汉献帝发出勤王令。当时各地诸侯的心思都在如何扩土强军上,根本没有把献帝的勤王令当回事。而曹操却意识到这是个良机,于是派人禀告汉献帝,愿迎接献帝回到洛阳。但在回洛阳后,曹操就开始胁迫献帝迁都许昌,献帝别无所依,只能无奈迁都。网络配图献帝迁都许昌后,虽一直没有实权,但一直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