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阿育王对佛教的贡献

阿育王对佛教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76 更新时间:2023/12/28 5:50:02

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他的祖父,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

公元前325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军队。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由于他出身在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阿育王的父亲是帝国的第二代国王宾头沙罗。阿育王只是宾头沙罗王众多王子中的一个。他从小就特别崇敬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喜欢听佛祖如经过许多肉体内心的痛苦终于成佛的故事。他对他的兄弟们说:佛教可以教人消灭个人欲望,使人安分守已,这对治理国家很有用处。

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王病逝。不久,为了夺取王位,王子和公主们进行了残酷的内战,其中最为激烈的是阿育王和长兄之间的战争。在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中,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后,阿育王夺取了王位,但直到称王后的第4年,阿育王才举行正式的登极典礼(灌顶信仰式)。

阿育王即位后,就追随祖父旃陀罗笈多的事业,开始外扩。他曾征服过湿婆萨国,但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羯陵伽是孟加拉湾沿岸的一个强国,拥有步兵6万,骑兵1万,战象几百头。这个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很强大,而且由于海外贸易发达,在经济上也很富庶,这就引起了阿育王的注目。在他举行登极典礼后的第八年(约公元前262年)开始向羯陵伽大举进犯。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羯陵伽战争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羯陵伽战争结束不久,阿育王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进行了多次的长谈。最后,在他的感召下,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他曾经发布过一个敕令,在敕令中他说:他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后来他又一次向全国的人民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今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力的宣扬佛法,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宣扬佛法的高僧。

阿育王所说的“法”,就是以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为基础,强调仁慈的实践和虔诚的思想。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信仰佛法,重要的在于行动。一个人能否向善,不是看他参加了多少次佛教的仪式,而是看他在每一件事情上是否能按照佛法去做。

阿育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家庭作为人生的基点,首先在家庭中体现他所说的那些道德。主要是要服从父亲,尊崇老师和长辈;对亲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对待仆人和贫苦的人要乐善好施;对待动物要仁慈,不能滥杀。

阿育王首先以身做则。他宣布在全国废除斗兽之类的血腥娱乐,不充许用动物做杀生祭礼,在宫庭里对王公大臣们喜欢的狩猎游戏也加以限制。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树立石柱,开凿石壁,将他的诏令刊刻在上面。他还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的树枝,并亲自种植在锡兰,这棵菩提树在锡兰一直生长到今天。

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印度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历史著作里,他被称为“伟大的阿育王”。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就连我国的宁波,还曾经有过阿育王寺,说明阿育王在中国也是有影响的。

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聂斯脱里有什么样的哲学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聂斯脱里(Nestorius,约生于386年—约卒于451年),叙利亚人,曾进入安提阿修道院作修士。中译亦作聂斯多略、聂斯脱利或聂斯托留,是由428年4月10日至431年6月22日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他被认为是景教始创人。一说指他生于叙利亚,他提出“基督二性二位说”,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

  • 阿育王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印度有很多杰出的君王,阿育王是著名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位统治者,并且是古代印度大陆最强大的国王之一。他在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的统治时期,是印度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阿育王的帝国包括印度,南亚及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地区,从今天的阿富汗和西部的波斯部分,到东部的孟加拉和阿萨姆,以及南部的迈索尔。

  • 乌尔比安的主要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乌尔比安(Domitius Ulpianus,约170—228)古罗马著名法学家。公元5世纪时,由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423—455)在位,命名为五大法学家之一。曾任御卫总司令兼皇帝首席顾问。公元228年被下属谋杀。主要著作有《论萨宾派》51篇和《法令集》81篇。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

  • 卢奇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卢奇安,古希腊讽刺散文作家。无神论者。又译琉善。出生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境内的萨莫萨塔城。人物生平卢奇安生活在罗马的奴隶制度开始衰败、但罗马帝国仍然保持着表面平静的时代。当时希腊的宗教、神话、哲学和各种文学体裁,甚至古典时代的阿提卡方言都在复兴,诡辩派思潮广泛流行。而在罗马帝国统治下,演说术脱离

  • 《长安诺》到底是谁害死贺兰绾音孩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由赵樱子、成毅等主演的《长安诺》正在热播中,在剧中,皇帝拿茗玉姐姐绾音来试探茗玉的真心,茗玉伤透心拒绝了皇帝,因此皇帝就纳了她姐姐贺兰绾音为贵妃充入后宫了,一开始特别宠溺绾音,因此绾音生下了五皇子,更是让后宫嫔妃心生嫉妒,妃子们开始排除异己了。果不其然,贵妃贺兰绾音的儿子突然暴毙身亡了,贺兰绾音一口

  • 《长安诺》茗玉逃出皇宫为何又自投罗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安诺》是一部情节翻拍自《孝庄秘史》的电视剧,茗玉和萧承煦的爱情,与大玉儿和多尔衮的爱情如出一辙,让人既同情又生气。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萧承煦,茗玉的立场不被观众理解,但是,她对萧承煦的感情是真的,有时做出的决定也是身不由己。茗玉和萧承煦的感情,只能用有缘无分来形容,他们之间有着最纯洁真挚的初恋,但是

  • 圣伯多禄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圣伯多禄(公元1年—68年),希伯来语:כיפא‎;希腊语:Πέτρος;意为磐石。是耶稣的大弟子,也是耶稣最喜爱的得意门生,为基督教早期领袖,公元68年,受到罗马皇帝尼禄的迫害,被倒钉上了十字架而殉道。人物经历耶稣开始传教讲道的时候,安德烈由约翰介绍:“你们看主的羔羊吧!”去拜耶稣为师,回家时,遇

  • 《三嫁惹君心》居沐儿眼睛好了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嫁惹君心》这部剧的剧情很有看点,女主居沐儿是一个很擅长弹琴的盲女。作为女主角居沐儿获得了完美爱情,在三嫁三娶中逐渐与龙跃相知相爱。当然人们还是会好奇,居沐儿的眼睛最后治好了没有。本剧改编自同名小说,结局中居沐儿的眼睛好了,那是一个奇迹。原著中是这么写的:“某日龙二夫人醒来,忽对枕边的龙二爷道:‘

  • 《亲爱的自己》陈一鸣李思雨分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亲爱的自己》自播出以来就热议不断,随着李思雨人设崩塌等话题,李思雨和陈一鸣终于分手了,这是很多观众早就预料到的,毕竟李思雨和陈一鸣的三观有很大的差距。三观不同,思想上的差异无法调节 李思雨和陈一鸣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人。李思雨上进心极强,追求自己的事业,立志成为职场女强人,不甘平凡,不想让婚姻困住自己

  • 《亲爱的自己》张芝芝和刘洋离了好还是复合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亲爱的自己》因为刘洋的出轨夫妻二人的感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刘洋被张芝芝赶出了家门,刚搬走时,刘洋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在他心里,认为是张芝芝不依不饶,把他弄得颜面全无。他对芝芝不但没有愧意,反而有着些许的恨意,否则他不会在打了芝芝之后不但既不解释也不道歉,反而在搬出去之后和魏亚云俨然一对情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