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德国作曲家巴赫生平简介

德国作曲家巴赫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67 更新时间:2024/2/21 19:47:4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

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恩施塔特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

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在列奥波德亲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

1723年,赴莱比锡,在该城工作的27年时间里,任圣托马斯教堂合唱指挥和音乐总监等职;在此期间,创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包括《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康塔塔、经歌、圣母颂歌等。1749年,视力减退,后双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

巴赫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其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器乐作品则涵盖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各类体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早年经历

1685年3月31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埃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他是约翰·安布罗西乌斯·巴赫与玛丽亚·伊丽莎白·巴赫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1693年,就读于埃森纳赫拉丁语学校,并参加学校唱诗班接受歌唱训练。

1694年5月1日,巴赫的母亲去世,终年50岁。1695年2月20日,巴赫的父亲去世,享年49岁;同年,因父母离世,巴赫与其兄约翰·雅各布前往奥尔德鲁夫,加入了长兄——管风琴师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家庭。

在此期间,长兄教授了弟弟管风琴的演奏技能和一些作曲基础理论,在其培养下,巴赫的音乐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1695年至1700年,进入奥尔德鲁夫学园学习,从三等班读到一等班。

1700年3月15日,离开奥尔德鲁夫,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2年4月,从米歇尔学校毕业,返回图林根地区;7月,申请赞格豪森圣雅各比教堂的市镇管风琴职位,因公爵的干预,此职位被让他人;同年,多次徒步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管风琴演奏,并前往策勒聆听法国风格的室内乐演奏。

1703年,在萨克森·魏玛的约翰·恩斯特公爵处担任音乐仆人;7月,在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测试管风琴。

个人生活

家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成长于一个庞大的音乐家族。巴赫家族从16世纪开始居住在德国迈森-图林根-萨克森地区;自16-18世纪,有53个姓巴赫的任管风琴师、唱诗班领班或市镇乐师。

巴赫共有20个子女,有10个长大成人,5个成长为专业作曲家。其中包括:“伦敦巴赫”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柏林巴赫”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以及“比克堡巴赫”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等。此外,巴赫曾自制家谱《爱好音乐的巴赫家族的起源》,保存在他的孙女安娜·卡罗利娜·菲利皮娜手里。

婚姻

巴赫一生结过两次婚。1707年10月7日,他与玛丽亚·巴巴拉在离阿恩施塔特不足一公里的小村庄杜伦举行了婚礼。1720年,玛丽亚去世,终年36岁;她为巴赫生下了七个孩子。

玛丽亚去世的一年半以后,巴赫迎娶了第二位妻子,即科腾的宫廷歌手安娜·玛格达林娜,她比巴赫小21岁。在两人的28年生活中,安娜·玛格达林娜和巴赫一共生育了13个孩子。到了晚年,巴赫双目失明时,也得到了安娜·玛格达林娜的照顾。1760年,安娜·玛格达林娜去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人物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男,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主要作品有《四季》等。人物经历音乐世家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

  •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人物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1759年),出生于德国哈雷,巴洛克时期英籍德国作曲家。1702年,进入哈雷大学法学院学习。1703年,加入汉堡剧院;在此期间,陆续创作了《阿尔米拉》《尼禄》等在内的首批歌剧。1706年,赴意大利,在此期间结识了科

  •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贡戈拉·伊·阿尔戈特,西班牙黄金时代诗人、剧作家,著名文学流派“贡戈拉主义”(夸饰主义)的创始者。生于科尔多瓦一个贵族家庭,其父是法官。15岁进入萨拉曼卡大学学习神学。1589年回到科尔多瓦,在大教堂获得一个闲差神职,但不受教规的约束。1617年去马德里,获得国王宫廷小教堂神父的职位。1626年退居

  • 约翰·邓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年1月22日—1631年3月31日),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教士,被T·S艾略特特别推崇,于其中布罗茨基和这位久远年代的异国诗人,曾在欧洲大陆游历,也曾是宫廷中潇洒倜傥、前途无量的绅士。1598年,约翰·邓恩被任命为伊丽莎白宫廷中最重要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书

  • 德国小说家格里美豪森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汉斯·雅各布·克里斯托夫·冯·格里美豪森Hans Jakob Christoffel von Grimmelshausen(1622~1676)德国小说家。参加过30年战争。以此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痴儿历险记》,是巴洛克时代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他的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语言通俗幽默,采用了大量的譬喻和

  • 委拉斯开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委拉斯开兹,又译名委拉斯贵支,全名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是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对后来的画家影响很大,弗朗西斯科·戈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对印象派的影响也很大。人物生平早年学画迭戈·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出生于西班牙商业艺术

  • 德国作曲家泰勒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德国作曲家、风琴家。人物简介处在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

  • 《琉璃美人煞》禹司凤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禹司凤,离泽宫弟子,金翅鸟妖族。聪明冷静,理智自持。离泽宫主与点晴谷女弟子皓凤所生,他与璇玑、敏言一起在与魔族抗争的过程中历练、体会了他畅想已久的情投意合的友情及狭义助人的英雄豪情,还开启了一份让他彻心扉却至死不渝的爱情。他斩断所有退路,一心只爱璇玑。简介禹司凤是十四郎小说《琉璃美人煞》及影视剧中的

  • 《琉璃美人煞》褚璇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褚璇玑,少阳派掌门褚磊次女,出生就身带异相,天生六识残缺,不懂人间情爱,却最终被司凤缠绵入骨的爱触动,体会了世间爱情的万般酸甜苦辣。懵懂懒散,命里却注定背负着框定正邪的重担。最终,这一世的所有温暖成为她最后的救赎,她的琉璃心亦生出了血肉。简介褚璇玑前世的时候,是雌雄同体的阿修罗,在被白帝辜负的时候,

  • 《琉璃美人煞》褚璇玑的真实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褚璇玑的身份有很多个,前前世为阿修罗魔神,并没有男女之分,名罗睺计都。因为喜欢上天界白帝,在他打算修炼成女子的时候,被白帝利用。白帝摄取了他的魂魄,放在琉璃杯中。后来他的魂魄与琉璃盏融为一体,成为了战神。后来他知道了真相,便砍下了白帝的一只手臂,被发重新轮回。再一次的下界历劫,几世为人,都因为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