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君士坦丁十一世生平事迹

君士坦丁十一世生平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33 更新时间:2023/12/25 4:44:53

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帕里奥洛格斯(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ΙΑ' Δραγάσης Παλαιολόγος;英语:Constantine XI Palaiologos,1405年2月8日-1453年5月29日),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曼努埃尔二世第八子,约翰八世之弟。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城墙作战时意识到他的末日已来临,便冲入敌阵,战死沙场,有些东正教信徒把君士坦丁十一世视为圣人,但教会并未正式确认,他的勇气及坚持至最后一刻的表现被许多人视为伟大的英雄行为。

他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近乎灭亡,土耳其人气势正旺,而拜占庭这个真正的千年国家已经只剩一座孤城。但是他没有自怨自哀,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想恢复帝国在希腊的统治但是最终失败。

他的后半生加固城防组织防守寻找外援,拼尽全力也要守卫罗马的最后荣光:君士坦丁堡。最后的最后,他脱掉了自己的皇冠,像一千年来每一个用生命守护罗马的骑士一样冲入敌阵,连尸体都没找到。

最后,他陪着这个真正的千年帝国无可奈地凋零在了花海中。这个末代君主就是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1449年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名存实亡,与其说他是“皇帝”,不如说是“市长”更为恰当。灭亡前夕,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巴尔干半岛的一小片弹丸之地,而君士坦丁堡之外的其他大贵族则是各自为政、基本不听从皇帝的号令。

此时的拜占庭已经是风中残烛,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实力都无法与处在上升期的奥斯曼帝国相提并论。换言之,君士坦丁十一世手里已经无牌可打,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君士坦丁堡孤城一座。

当然,早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前,拜占庭帝国也曾欧洲请求援兵收复失地,但西欧各国的援助行动几乎都宣告失败。

然而,拜占庭帝国的苟延残喘依然无济于事。此时拜占庭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兵源地和所有的农业区,只能依靠高利贷和变卖皇室土地度日,国防上完全依赖外国佣兵。

1423年,曼努埃尔二世皇帝将帝国的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卖给威尼斯人后,拜占庭已经失去了所有财政收入来源,只靠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少许税收维生。1444年,最后一支拯救拜占庭的西欧援军在瓦尔纳战役中被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击败。

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时面临着极为恶劣的政治环境。但他在继位的4年时间内仍然努力拯救帝国、使其免于灭亡,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如罗杰·克劳利在《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一书中所写的那样:“君士坦丁十一世对拜占庭的遗产有强烈的责任感,一生都在不懈努力去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他是一位没有权力的皇帝,他的皇冠不值得羡慕,他继承的是破产的国家财政、热衷内战的皇室、被宗教狂热分裂的城市和赤贫而动荡不安的贫民阶层。”

为了增强君士坦丁堡的城防力量,君士坦丁十一世在1451年时派出使臣分别向威尼斯、热那亚和教廷求救,又在1452年向拉贡、那不勒斯、匈牙利等国急切地求援,但欧洲各国都未能给他实质帮助。

为了获得援助,君士坦丁十一世甚至答应了将东正教会与天主教会合并的要求(虽然最终未能执行)。即便如此,在已经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十一世为了准备与奥斯曼的殊死决战,仍然穷尽一切手段招募士兵、修理城墙。

1453年4月2日,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奥斯曼陆军号称20万之众(真正的作战部队10万人),还有数万海军的支持。然而,守城的拜占庭军队算上雇佣兵在内仅8000余人,实力相当悬殊。此外奥斯曼人还有火炮的支持。

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鼓舞下,守军击退了奥斯曼人三次大规模地面进攻和十余次突袭,挫败了多次海上进攻,奥斯曼军队的地道攻击也被击败,奥斯曼军中的重臣和将领们甚至一度请求苏丹退兵。然而,守军的损失也非严重,围城40天后已经减员过半、弹尽粮绝。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十一世仍然坚持了53天、并在5月29日的决战时刻杀入敌阵、以身殉国,时年49岁。直到最后时刻,他都没有退缩、尽到了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职责。

总之,君士坦丁十一世是一个悲剧英雄、并非平庸之辈,他的努力已经无可挑剔,拜占庭灭亡的祸根早在他之前的历代皇帝统治时就已经埋下,他所拥有的一切战略资源都无法与上升期的奥斯曼人抗衡,帝国的灭亡已经注定。所以,我们不应过于苛责这位末代皇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屋大维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拉丁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Gaius Octavian Thurinus),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Princeps),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

  • 罗马五贤帝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五贤帝(5 Good Emperors),又称五贤君,是在公元96年至180年期间统治罗马帝国的五位皇帝。他们分别为: 涅尔瓦(Nerva,96年—98年)、图拉真(Trajan,98年—117年)、哈德良(Hadrian,117年—138年,“勇帝”)、安东尼·庇护(Antoninus Pius,

  • 巴黎公社领导人瓦尔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斯·欧仁·瓦尔兰(Louis Eugene Varlin,1839年10月5日-1871年5月28日),法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主席,1871年巴黎公社领导人之一。1839年出生,原是一名装订工人,1865年参加第一国际并成为巴黎支部联合会主席,为蒲鲁东主义者,后来成为马克

  • 巴黎公社领导人布朗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Louis-Auguste Blanqui,1805年2月1日---1881年1月1日)法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革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巴黎公社的传奇人物,巴黎公社议会主席。在《藉星永恒(L'eternitépar les astres)》(1871)中设想多元的平行世界,构

  • 君士坦丁五世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五世简介 君士坦丁五世(718-775在世)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741∼775年在位),绰号“科普罗尼穆斯”,以对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的战争中取得的辉煌战绩闻名。伊索里亚人利奥三世(Leo III the Isaurian)之子,718年,他在受洗礼的时候,弄污了圣水,因而得了

  • 卡拉卡拉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罗马皇帝卡拉卡拉简介 卡拉卡拉(拉丁语:Caracalla,186年4月4日-217年4月8日)是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大儿子和罗马皇帝(211年-217年)。他杀死他的弟弟塞普提米乌斯·盖塔(Septimius Geta)和盖塔的支持者来巩固他的皇位。颁布安扥尼努斯敕令,让罗马公民权赋予全体罗马人

  • 佩蒂纳克斯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罗马皇帝佩蒂纳克斯简介 佩蒂纳克斯(Publius Helvius Pertinax,126年8月1日出生于爱芭,193年3月28日逝世于罗马市)是193年内的五位罗马皇帝之一。佩蒂纳克斯生平经历 一、出生和骑士生涯 佩蒂纳克斯是一名来自利古里亚的被释放的奴隶的儿子。他首先任教师,约160年进入罗马

  •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简介 戴克里先(全名盖尤斯·奥勒留·瓦莱利乌斯·戴克里先,244年-312年),原名为狄奥克莱斯,罗马帝国皇帝,于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其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第三世纪危机(235年-284年),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其改革使罗马帝国对各境

  • 巴黎公社领导人德勒克吕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斯·查尔斯·德勒克吕兹,法国革命家、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闻记者。1830年七月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参加者。因极力反对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统治而屡遭迫害、监禁和放逐。1871年3月26日当选为巴黎公社委员,历任外交、执行、军事等委员会委员。5月25日在指挥作战时牺牲。人物生平法国小资

  • 巴黎公社领导人杜瓦尔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埃米尔·维克托·杜瓦尔,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巴黎公社军事领导人之一,布朗基主义者。生于巴黎。原为铸工。1867年参加第一国际,1870年任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委员会秘书。同年任铸工工会主席,领导铸工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是1870年国际巴黎组织第三次审判案受迫害者之一。九四革命后,任巴黎二十区中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