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黑太子爱德华生平简介

黑太子爱德华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88 更新时间:2024/2/10 19:06:22

爱德华(英语:Edward,1330年6月15日—1376年6月8日)号称“黑太子”(英语:the Black Prince),是爱德华三世与埃诺的菲莉帕的长子。生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爱德华三世加封他为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1337年)、威尔士亲(1343年)。

黑太子是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中英军最著名的指挥官。其绰号的来由有二说:一为,因其穿黑色铠甲,故被称为“黑太子”。二说为,因其对奎丹公国洗劫,又在阿奎丹放纵士兵横行不法,故法国人认为他心肠黑,故称之为“黑太子”。1376年6月8日先其父而终。

人物生平

百年战争的开端大捷

1330年,爱德华三世推翻其母法兰西母后伊莎贝拉王后与情夫摩德莫的统治,掌握了实权。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爱德华三世以自己是法国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的外孙,要求继承法国王位。1346年,出兵法国,16岁的黑太子随父并肩作战。其间发生著名的克雷西会战,法国骑兵组织了15次冲锋,均被黑太子指挥的长弓手击退,英军大胜。

在战后清理战场的过程中,爱德华三世父子发现了法国盟军波西米亚老国王卢森堡的约翰的尸体,此人是个盲人,但是作战异常勇敢。太子被他的精神感动,摘下他头盔上的羽装在自己头盔上,同时,将他的箴言"Ich dien"作为自己的口号。太子此举又进而感动了爱德华三世,他认为这是他儿子壮丽人生的开端。

1356年9月,黑太子率1800英军扫荡法国,从波尔多出发(Bordeaux),越过加龙河(Garonne)到达法国中部,深入劳瑞谷地(Lorre Vally)。在他返回格斯肯尼(Gascony)的过程中,遭遇法王“好人约翰二世”率领的8000法军拦截,双方在普瓦捷(Poitiers)展开大战(普瓦捷会战)。

尽管法军在人数上占据明显优势,仍然没能摆脱克雷西之战的命运,再一次遭到英国长弓手的痛击。结果法军大败,法王约翰被俘并被押至伦敦。1360年,英王爱德华三世法王约翰签订布莱提格尼条约(Bretigny),在得到法国大片土地后,放弃索要法国王位。同年根据布莱提格尼条约,黑太子受封法国阿基坦(Aquitaine)公爵。英法之间战争告一段落。

挫折和失利

黑太子同时热衷于西班牙事务,支持残忍的佩德罗一世(Pedro the Cruel)为卡斯提利亚(卡斯蒂尔)国王。1367年在纳胡拉之战取得大捷,生擒法国元帅贝特朗·杜·盖克兰。然而黑太子撤军后,佩德罗并没有及时履行报销军费支出的承诺,他很快又被亨利二世(恩里克二世)篡位并杀死。

介入西班牙事务在战略角度不仅失败,而且损失巨大。黑太子的军事行动招致了内战最终获胜的亨利二世的仇恨,新的卡斯蒂亚舰队在数年后控制英吉利海峡,并打得英格兰人心惶惶。1369年,黑太子希望能通过在阿基坦征收新税来弥补西班牙失利的损失,遭到领地民众的严重抗议。

阿基坦人厌恶黑太子的残忍好战,感情上与新任法王查理五世接近,于是查理五世提出诉求。由于受到布莱提格尼条约的限制,查理五世仅要求黑太子在法国议会上解释他的行为。但是黑太子给的答复是,他将率领6万英军参与法国议会辩论。于是英法战争又起。

此次战争沦为对法国平民的抢劫与屠杀,爱德华三世父子向来所称的“为了骑士精神的荣耀”彻底宣告是个谎言。而在这次战争中,黑太子由于在西班牙感染疾病,不能骑马,只能被抬着辗转于法国的一座座城市。1370年,黑太子指挥英军在法国利穆赞省(Limousin)首府利摩日(Limoges)展开大屠杀,他令城里所有男女和孩童都站在他的面前,观看他们被英军杀戮。

在一系列倒行逆施之后,黑太子疾病加剧返回英国,法国的事务由其弟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接手。他没能扭转英国在法国的颓势,法国上下在查理五世的带领下不进行主力会战,而以大规模游击战争的方式展开收复失地的斗争,而英军在转战过程中,一仗没打就损失一半兵力却毫无进展。

英国国内的斗争

随着国外的失败,英国国内也爆发危机,一方面因为黑死病,一方面因为长期战争导致的农民、平民负担加重。1370年,英国议会分裂为两派,一派奉黑太子为代表,成员主要是平民,他们中很多人曾是出色的长弓手;一派以冈特的约翰为代表,成员主要是各地贵族。国王爱德华三世已经尽显老迈之态,失去对政局的控制。

黑太子由于疾病而无法参与政治斗争,他过着一种比武和狩猎的骑士平凡生活。(爱德华黑太子热衷于中世纪末期盛行的骑士比武,曾多次参加比赛。他也喜欢狩猎,是典型中古骑士的代表人物。在电影《骑士风云录》中,爱德华黑太子便以玛士‧柯维尔之名多次参加骑士比武大赛,虽然这未必为真,但爱德华黑太子热衷于骑士比武,倒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使得冈特的约翰成为政局的实际控制者。

冈特的约翰的统治不能顺利展开,因为其兄的影响力太大。1376年,平民在议会发起反对冈特的约翰的斗争,冈特的约翰党人被判有罪。但是,在判决即将宣布前一刻,“平民的伟大捍卫者”黑太子去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佩德罗一世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佩德罗一世,莱昂-卡斯提尔王国国王(1350-1369)为阿方索十一世的儿子,他在15岁时便继承了王位。于1352年继承王位。1369年,特拉斯塔马拉的恩里克将其杀害。佩德罗一世惨死后,特拉斯塔马拉伯爵恩里克成为了新的卡斯提尔-里昂国王,称为恩里克二世。生平佩德罗一世,莱昂-卡斯提尔王国国王(135

  • 贝特朗·杜·盖克兰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贝特朗·杜·盖克兰(Bertrand du Guesclin)(1320年–1380年7月13日),,被称为布列塔尼之鹰,法国民族英雄,百年战争初期杰出的军事领袖,从1370年到他去世一直任法国骑士统帅。生平暗无天日的童年1320年,贝特朗·杜·盖克兰生于布列塔尼地区迪南市附近的布龙(Broons)

  • 查理七世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查理七世(忠于职守的)(法语:Charles VII le Victorieux,1403年2月22日—1461年7月22日),法兰西瓦卢瓦王朝第五位国王(1422年—1461年在位)。是疯子查理六世和巴伐利亚的伊莎贝拉之子。因为兄长和弟弟均早逝,1420年签订的特鲁瓦条约剥夺了他的王位继承权,转给

  • 圣女贞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圣女贞德(英语:Joan of Arc;法语:Jeanne d'Arc,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绰号“奥尔良的少女(英语:The Maid of Orléans;法语:La Pucelle d'Orléans)”,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

  • 亨利二世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亨利二世(英语:Henry II,1133年3月5日—1189年7月6日)是金雀花王朝的首位英格兰国王(1154年10月25日—1189年7月6日在位)、诺曼底公爵(1150年—1189年7月6日在位)、安茹伯爵(1151年—1189年在位)及阿基坦公爵(1152年—1189年7月6日在位)。号称“

  • 爱德华三世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爱德华三世(英文: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金雀花王朝的第七位英格兰国王(1327年—1377年在位),他开启了百年战争,对法国造成巨大的打击。爱德华三世在位时的另一个主要的敌对目标是苏格兰。早在1333年,爱德华三世就在哈利顿山战役中大破苏格兰。1356

  • 腓力六世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腓力六世(法语:Philippe VI,1293年—1350年8月22日),名菲利普·瓦卢瓦(Philippe Valois),是法兰西瓦卢瓦王朝首位国王(1328年—1350年在位)。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三世的孙子。在位时与英国爆发了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1347年在弹尽粮绝中向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投

  • 吉尔斯·德·莱斯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吉尔斯·德·莱斯,百年战争时期的法国元帅,是参加贞德的队伍比较早的将领之一。从1427到1435年年间,吉尔斯曾担任陆军高级指挥官,参与并指挥对英军的作战,在这期间,他被任命为法国元帅。在1428年的奥尔良战役,和第二年的卢瓦尔河谷扫荡战中均有出色表现。曾参加过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在兰斯的加冕礼。巴黎受

  • 贞德对百年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百年战争在贞德死后继续进行22年,查理七世成功保住法国国王的正统性,而没有被英格兰所宣称的继承者亨利六世(于1431年12月时进行加冕)所打倒。在英格兰能重新组织于1429年损失的军事将领和长弓兵部队前,英格兰也失去了和勃艮第的同盟,法国成功的在1435年的阿拉斯条约中使勃艮第向法国靠拢。英格兰摄政

  • 贞德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贞德死后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布莱希特都创作过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如今。关于服装贞德自从离开家乡后直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