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定谔生平简介

薛定谔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12 更新时间:2023/12/17 10:20:32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发展了分子生物学。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格拉茨大学教授。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理论物理学研究组中工作17年。因发展了原子理论,和狄拉克(Paul Dirac)共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37年荣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物理学方面,在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波动力学。由他所建立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它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大致相似于牛顿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

提出薛定谔猫思想实验,试图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条件下的不完备性。亦研究有关热学的统计理论问题。在哲学上,确信主体与客体是不可分割的。主要著作有《波动力学四讲》《统计热力学》《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等。

人物生平

1887年埃尔温·薛定谔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埃德伯格。在薛定谔幼年时期,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因此,他广泛阅读叔本华的作品,他的一生对色彩理论、哲学、东方宗教深感兴趣,特别是印度教。

1898年进入了理高中,从1906年至1910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与数学并在1910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维也纳物理研究所工作,他当时的同事包括弗兰茨·瑟拉芬·埃克斯纳(Franz Serafin Exner),弗雷德里希·哈瑟诺尔(Friedrich Hasenöhrl)和柯劳什(Kohlrausch)。在大学期间薛定谔还同园艺家弗朗茨·弗利摩尔(Franz Frimmel)保持了很神秘的友谊。

1911年薛定谔成为埃克斯纳的助理。

1913年与R.W.F.科尔劳施合写了关于大气中镭A(即Po)含量测定的实验物理论文,为此获得了奥地利帝国科学院的海廷格奖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他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研究理论物理学。战后他回到第二物理研究所。

1920年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的助手。

1924年,L.V.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也具有波动性。在此基础上,1926年薛定谔提出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后称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因而与P.A.M.狄拉克共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5年底到1926年初,薛定谔在A.爱因斯坦关于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和L.V.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的发下,从经典力学和几光学间的类比,提出了对应于波动光学的波动力学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

他最初试图建立一个相对论性理论,得出了后来称之为克莱因—戈登方程(见场方程)的波动方程,但由于当时还不知道电子有自旋,所以在关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理论上与实验数据不符。以后他又改用非相对论性波动方程──以后人们称之为薛定谔方程──来处理电子,得出了与实验数据相符的结果。

1926年1—6月,他一连发表了四篇论文,题目都是《量子化就是本征值问题》,系统地阐明了波动力学理论。在此以前,德国物理学家W.K.海森堡、M.玻恩和E.P.约旦于1925年7—9月通过另一途径建立了矩阵力学。

1926年3月,薛定谔发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数学变换,从一个理论转到另一个理论。薛定谔起初试图把波函数解释为三维空间中的动,把振幅解释为电荷密度,把粒子解释为波包。但他无法解决“波包扩散”的困难。最后物理学界普遍接受了玻恩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

1927年—1933年接替M.普朗克,任柏林大学物理系主任。因纳粹迫害犹太人,1933年离德到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地。

1939年转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了17年。

1944年,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1956年,薛定谔返回维也纳,任维也纳大学物理研究所荣誉教授,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薛定谔奖,在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教学直到去世。当他参加完在尔卑包赫村(Alpbach)举行的高校活动后,由于当地风景优美而决定死后葬在此地。1957年他一度病危。

1961年1月4日,他因患肺结核病逝于维也纳,死后如愿被埋在了阿尔卑包赫村,他的墓碑上刻着以他命名的薛定谔方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薛定谔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926年薛定谔提出其波动方程时已39岁,在这一点上,他倒是与其柏林大学的前任普朗克不无相似。据说他的这种创造性的激情,恰恰来自圣诞节假期中与情人的幽会,且一发而不可收,在短短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一连发表了六篇论文,不仅建立起波动力学的完整框架,系统地回答了当时已知的实验现象,而且证明了波动力学与海森

  • 丹尼斯·海斯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1970年全球首次地球日(Earth Day)活动的组织者,创建了地球日联盟(Earth Day Network),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主义者,被誉为“地球日之父”。人们习惯把他在1970年发起的这次地球日活动视为美国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他于1990年组织了第一次

  • 阶梯金字塔是谁建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伊姆霍特普(Imhotep)是埃及一位十分罕见的神,事实上他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这与法老王自命为神不同),他是一位天才人物。他是第三王朝最有作为的一位法老——左塞王的维西尔(古代法老身边的权臣,帮助管理国家处理家族事物,相当于宰相),对自己领地掌管得非常好,并兢兢业业的为法老辅政。伊姆霍特普

  • 图坦卡蒙身世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图坦卡蒙(Tutankhamun,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吞”,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说明他的信仰从崇拜阿吞神向崇拜阿蒙神转变。图坦卡蒙9岁君临天下,19岁暴亡,死因为一种家族遗传病。图坦卡蒙并不是古

  • 图坦卡蒙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结合一些文献史料的记载和出土的壁画文物大体可以得知:由于图坦卡蒙登基时年纪非常小,只能同老臣阿伊共掌大权。他在18岁时突然死去。接下来,老臣阿伊继承了王位。对图坦卡蒙的死,历史上没有任何记录。虽然考古学家在对他的木乃伊进行的检验时,发现他的头上有一处受伤的痕迹,但在他死以前已经部分治愈,可能是意外受

  • 巴西球王贝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贝利(Pelé),全名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Edson Arantes do Nascimento),1940年10月23日出生于巴西,前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曾被国际足联誉为“The King Of Football”(“球王”)。1956年,贝利于桑托斯队开始职业生涯,期间获得

  • 巴西足球队卡卡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卡卡(巴西足球运动员)一般指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斯·桑托斯·雷特。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斯·桑托斯·雷特(Ricardo Izecson Dos Santos Leite),1982年4月22日出生于巴西巴西利亚,巴西足球运动员、前巴西国家队的核心人物,司职进攻性中场(前腰),绰号“卡卡”(Kaká)

  • 巴西球员加林查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加林查(193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20日),原名曼努埃尔·弗朗西斯科,绰号Garrincha,即“小鸟”,巴西足球运动员,司职翼锋,曾代表巴西队参战三届世界杯,为赢得1958和1962年两届冠军立下头功,被认为是和贝利齐名的巴西最伟大的球员。1983年1月20日,因酗酒而饱受病魔折磨的加

  • 巴西罗纳尔多个人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罗纳尔多·路易斯·纳扎里奥·达·利马(Ronaldo Luiz Nazario De Lima),1976年9月18日出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罗纳尔多青少年时期成名于克鲁塞罗,1996、1997、2002年三度获得世界足球先生,1998年当选世界杯最佳球员,2002年获得世界

  • 现任巴西总统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雅伊尔·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又译为“博尔索纳罗”、“波索纳洛”,在巴西国会工作近三十年。2018年10月28日,巴西高等选举法院宣布,在巴西大选第二轮投票中,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获胜并当选巴西第44届总统。2019年1月1日,博索纳罗在国会众议院大厅宣誓就职,成为巴西联邦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