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梵高画作的创作特点

梵高画作的创作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62 更新时间:2024/1/8 14:20:57

森特一生中有864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

他个人独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日葵,4幅覆盖在以前的练习画上,7幅在习作的背面,7幅在纸板上画的。

题材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苦难意识。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作品中。

到多伦特和海牙时期,梵高的作品中开始频繁出现哭泣的女人、足两姗的老树以及城市救济院中的老人孤儿、驾车的老马、劳作的农夫等等。

梵高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野风光有着很高的热情,他喜爱农民的一切,尤其是向日葵、麦田、莺尾花、豌豆花等。他经选取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物象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梵高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深情地、细致地描绘着这些质朴、自然的风景、静物及人物,他也因此被称为“画家中最纯粹的画家”。

与那些华丽璀璨的绘画相比,梵高的画更多的是朴实和隽永,他将自己无限的激情倾注于这些朴素的花朵和田野生活中,使画作产生了一种无法超越、无法模仿的艺术魔力。梵高曾经画过许多有关向日葵的画,虽然每次绘制的向日葵数目不一样,花朵的姿态也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体现出了一种饱满和劲头。

此外,梵高还经常选用麦田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从他所描绘的各式麦田的画作似乎可以感知到麦田里所散发出的一兹兹悲沧之情。如梵高创作于奥维尔的《乌云笼罩下的麦田》就是以恶劣天气下连绵不绝的麦田作为题材,传递出了凄凉、寂寥、压抑和苦闷的情感。

再如,《有乌鸦的麦田》也是以麦田作为主要题材,并在麦田上方加入了一群黑黑的乌鸦,从而呈现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死一般的沉寂之情。当然,除了这两种题材之外,梵高的绘画还涉及到许多题材物象,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是质朴无华的,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

色彩

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这虽然与他的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能否认梵高对于色彩的创造性的发现和表现。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这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

具体而言,梵高画作中奔放的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进行装饰。受新印象派画家毕沙罗、修拉等色彩技法的影响,梵高摒弃了绘画初期暗浊、沉重的色彩,开始采用一些高明度、高纯度、高亮度的色彩,创作出了一种极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色彩装饰效果,他的油画也因此越发鲜亮起来。

在所有的高纯度、高亮度的色彩之中,梵高最偏爱黄色,简单明了的黄色带有另外一层寓意,即象征着太阳和大地,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在黄色的带动之卜,梵高绘画作品的色彩明度和纯度对比都十分鲜明,产生了一种光亮明快的装饰美感。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就是以大面积的黄色作为主要基调,然后配以土黄色、柠檬黄及中黄色等,使观众产生一种五彩缤纷、璀璨炫目的视觉感受,也表现出了梵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用大色块的对比进行装饰。在装饰色彩中,大色块的并置对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虽然这一表现手法早在梵高之前就己经提出,但在梵高的绘画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

梵高画作中的对比色常常是大块的且较为平整的,既简化概括,又能够增加画面的厚重感,而且借助色块的对比还可以产生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例如,《夜晚的咖啡馆——室外景》就是用大色块的对比色进行装饰,黄橙色的灯光和深蓝色的夜空相互对比,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纵深感,同时也生动地描绘出了人们的夜生活。

第三,用绝对的黑白色进行缓冲。在绘画过程中,梵高除了追求画面色彩的明亮欢快及色块对比之外,还经常用黑白色来缓冲、协调色彩,其常常和对比色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以《播种者》为例,画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鲜亮的黄色,下半部分是明亮的紫色,两种颜色对比非常强烈,过渡也比较直接,会对受众的眼睛产生刺激。而梵高将画面中播种者的长裤画为白色,在黄色和紫色之间产生了一个隔断,受众的眼睛也得以获得片刻的休息。

造型

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这与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忠实地表现自然”的绘画理念有很大的差异。仔细看来,梵高画面中的形象在造型上都带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的,有强烈的狂野性、粗放性,好似画家在激情的支配之卜随意挥洒而得来。

受众在欣赏画面的时候也会被这种激情所浸染、震惊,会深切地感受到画家内心的呐喊。这种狂野的造型风格同画家所生活的时代、环境及人物性格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梵高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在造型方面完全以自己的内心情感作为主要标准。

此外,梵高一生都生活在贫穷、困苦和疾病的缠绕之中,这对他的心理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所以他画作中的形象造型都带有一种扭曲变形、狂野粗放,也正是这些因素让梵高产生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认知。

以《星夜》为例,该画作创作于梵高在圣雷米疗养院期间。这一时期梵高的病情时好时坏,神智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因此这一时期他的画作线条更加粗野,笔意也更加随意。在这幅画面中,梵高使用生动固执的短线笔组成激荡旋转的宇宙,夜空中的十颗星辰也是由流动的、长短粗细不一的线条组合而成,近景的柏树形象则如同一座撕裂燃烧的哥特式教堂。画面中的夜空、星星及柏树的造型都是十分夸张、狂野、奇怪的,让人捉摸不定。此外,这种奇怪狂野的造型使人如同陷入一片黄蓝漩涡之中,油然而生一种绝望和恐怖之情。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梵高为什么割掉自己的右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欧洲伟大的画家,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起达芬奇,毕竟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知道他画鸡蛋的故事;还有人会想起梵高,他的画作可是现在全世界拍卖会上最抢手的作品。达芬奇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而梵高却不同。他的境遇是很悲惨的。尽管在他死后一段时间,人们才慢慢的注意到了在那个时代,竟然还有如此天才的画家,还有如

  • 梵高和高更为何最终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梵高和高更,相差五岁,互为知己,相惜相爱,最后却以悲剧收场。梵高与高更相遇在1887年的巴黎。那时,梵高的作品几乎被所有的美术商拒绝,只有唐吉老爹欢迎他的作品,正是由于唐吉老爹的介绍,才使这两位天才的画家得以相遇。而高更,彼时刚刚抛弃了自己优裕的生活,在贫困饥寒和世俗的嘲笑中勉强度日。两人境遇相似,

  • 梵高油画中的线条与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梵高创作巅峰时期的油画作品,其个人特点是很鲜明的。梵高的绘画技法中比较明显的视觉特征包括线条状的笔触、轮廓,厚涂的画面肌理,还有强烈的色彩空间结构。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他绘画时变幻的线条,时而夸张延绵,时而短促有力。梵高赋予了线条魔法让画面充满着张力。线也称线条,在几何学上是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

  • 互联网之父之一温顿·瑟夫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温顿·瑟夫(Vinton G.Cerf)博士是谷歌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专家。瑟夫博士曾在MCI公司担任技术战略高级副总裁。许多人把瑟夫博士看作“互联网之父”之一,他是TCP/IP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者之一。个人简介温顿·瑟夫(Vint Cerf原名:Vinton Gray"Vint"Cerf

  • 泰国达信大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达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又称吞武里大帝、达信大帝、郑信、郑昭、郑昭王、披耶达,为中国广东潮汕人,泰皇五大帝之首,吞武里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其父郑镛是中国广东潮州府澄海县华富村人。泰王朝沦亡后,中国广东潮汕人郑信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击退缅军,并平

  • 兰甘亨大帝对泰国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兰甘亨(Ram khamhaeng),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因其卓著的文治武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的五位大帝之一。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1275至1298年。中国史籍称敢木丁。兰甘亨的父亲膺它沙罗铁是素可泰王朝创始人。其兄班孟是素可泰王朝的第二代国王,1275年(或1279年)年去世,兰甘亨继位。兰

  • 纳腊萱大帝如何三破缅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纳黎萱(泰语: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นเรศวรมหาราช,英文:Naresuan;1555年-1605年4月25日),又译纳瑞宣,全名宋德·帕·纳黎萱·马哈拉吉,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皇帝(1590-1605年在位),暹罗五大帝之一,原称帕那莱,意为“黑王子”。纳黎萱原为缅甸入侵时扶植的暹罗国

  • 泰国马古大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古大帝一般指蒙固,蒙固(英文:Mongkut,1804年10月18日—1868年10月18日)是泰国国王拉玛四世(Rama IV),向清廷进贡时称郑明,拉玛二世之子,1851年到1868年在位。主要成就是命令贵族改变服饰,创建小乘佛教正法派,而且拉玛四世了解下层人民艰苦生活并致力于改革,使泰国于4

  • 朱拉隆功大帝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拉隆功(泰语:พระจุลจอมเกล้าเจ้าอยู่หัว,英语:Chulalongkorn;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即拉玛五世(泰语:รัชกาลที่ห้า,英语:Rama V),中文名为郑隆,为泰国(原称暹罗)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国王(1868年10月1日—1

  • 最惨的宇航员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谢尔盖·克里卡廖夫是一名前苏联宇航员,他曾经6次乘坐联盟号宇宙飞船和美国航天飞机执行太空任务,是世界上在太空累计停留时间记录的保持者(803天9小时39分钟)。他因为在航天领域中卓越的成就先后被授予苏联英雄和俄罗斯联邦英雄的称号。苏联时期1985年克里卡廖夫被选为苏联宇航员,并开始各项训练。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