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达芬奇的多相睡眠法真的有效吗

达芬奇的多相睡眠法真的有效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92 更新时间:2023/12/22 21:48:28

画坛泰斗达·芬奇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时如金的人,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甚为人们所称道。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24/4.25*1/4=1.41)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

前几年,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克拉胡迪奥·斯塔皮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航海运动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类似睡眠试验。经测试,受试者的逻辑思维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这说明达·芬奇睡眠法不仅能满足机体代偿功能的需要,而且还预示着利用人体生理潜力的广阔发展前景。

然而,有趣的是,在20年前,一位画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各种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打发。

达·芬奇睡眠法也被称为多相睡眠、Uberman睡眠或多阶段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

多相睡眠的合理性:首先,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多相复杂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类婴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长后,儿童才逐渐被断绝了午睡的概念。

此外,当人们与外界环境隔绝联系后——保证无法从自然因素(如阳光),或人为暗示(如钟表、电视节目)来判断实际时间——将倾于表现出更多的短暂睡眠行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发生的单相睡眠。最后一点,小睡打盹——即短时间的睡眠——比起长时间的睡眠来说,在提神醒脑方面更为有效。但是很遗憾,我们似乎都已“忘了”这种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维持着一成不变的9点睡5点起的作息习惯。

几种不同的多项睡眠方法:最有名的也就是达·芬奇使用的睡眠方法叫做Uberman睡眠计划,由此延伸出来的其他不同形式的睡眠计划还有:Everyman睡眠计划,Dymaxion睡眠计划。多相睡眠的调整:这种睡眠方式在开始的一至两周内是很难接受的,测试结果表明受测者并没有受到这种将睡眠分散成若干个小睡眠片断方式的影响,但是,多睡眠方式需要一个计划表,这样才能够协助完成。

虽然多相式睡眠看起来可能能在一些人身上奏效,但由于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坚持下来,所以确凿的科学研究也很难进行。

根据美国军方关于克服疲劳的研究报告,要采取多相睡眠,每个人每次打盹的时间应当保持在至少45分钟,多于2小时则更好。总的来说,如果单次打盹的时间较短,则打盹的频率应当增加,总体要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也同样对打盹进行了研究,因为航天员也常常由于紧而无法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

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教授进行了这项对睡眠时程的研究,控制“锚睡眠”也就是基础睡眠时间在4-8小时,而打盹的时间在0-2.5小时不等。他发现,长时间的打盹更有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被试的基本的警觉性和工作记忆任务上的表现都因为打盹而有所提高。不过,白天的打盹对工作有益,但晚上如果打盹而不是正常的睡眠则会引起睡眠后迟钝这样一种睡眼惺忪的状态。

这些研究都显示,为了应对一些特殊情况,合理安排多相睡眠的时间和方式或许可行,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总睡眠时间缩短到仅仅2个小时。心理学家伍兹奈克(Piotr Woźniak)认为多相睡眠的方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因为我们的大脑根本无法适应“多次打盹”的睡眠模式。

脑电波和其他生理指标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生物节律是双相而不是多相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身体总是倾向于一个整块的睡眠时间。而试图利用多次短暂的打盹来减少睡眠总量的做法,会让睡眠不同阶段的时间都缩减,扰乱生物节律,最终可能会造成类似睡眠剥夺和睡眠节律紊乱症的负面效果,例如身体和心理的机能减退,焦虑和紧张感增强,免疫功能降低。

伍兹奈克通过观察参与多相睡眠的人的博客发现,大部分人都必须通过一些“维持性活动”,例如大量饮用咖啡等方式来保持清醒,并且这种多相睡眠对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也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提高和促进。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达芬奇对于飞行器的研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他留给后世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画作,早已经成为人类艺术史上不朽的经典。可是,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一位痴迷于发明创造的发明家和工程师。他对技术兴趣浓厚。制定了很多发明计划,有些具有潜在的军事用途,包括一种装甲坦克和一种深海潜水服。列奥纳多有

  • 达芬奇的军事发明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从艺术和哲学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趋势中被略微忽略;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某些最需要考虑的方面可以直接追溯到这个不断变化的非凡时代。莱昂纳多·达·芬奇总是拥有自己的发明,因为莱昂纳多·达·芬奇一直以自己是发明家而不是艺术家而骄傲。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都得益于达芬奇的发明,但

  • 达芬奇更早发现日心说为什么不发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实际上比他大21岁的画家达·芬奇更早表达了日心说。哥白尼生于1473年,1513年40岁时提出日心说,这时,寿命67岁的达·芬奇已接近生命终点。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天体运行论》出版。达·芬奇对传

  •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三人对于世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达芬奇就像是从小听到大的故事一般,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

  • 达芬奇为什么会死在法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达芬奇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他从小就十分的喜爱读书,长大之后更是博学多才、爱好广泛,对物理、数学以及天文等方面都十分精通,非常的多才多艺,之后在雕刻、发明以及绘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巨大的成就。他十分的勤奋,一生之中留给人们的手稿有六千多页,所有的成果都在这些手稿之中,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达芬

  • 达芬奇的解剖精确度究竟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5世纪80年代,达芬奇从故乡托斯卡来到米兰,开始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绘制人体解剖素描。这种素描已经超出了普通绘画创作的范畴,并非在画布上混合各种颜色那么简单。他希望了解人体结构,寻找描绘人体的更理想方式。1507年,达芬奇继续进行解剖学研究。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医学家之一。1510年

  • 达芬奇的科学方法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达芬奇,蒙娜丽莎名画的作者。达芬奇涉足领域广泛,雕刻、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学、文学、解剖、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他都感兴趣,他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建筑之父,提出了很多概念性的构想比如降落伞、直升机、坦克等,但在他生活的时代,只有少数能建造出来或具体可行。达芬奇曾说过,“最不幸的事情就是你的思想

  • 达芬奇机器狮子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达·芬奇不仅以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最后的晚餐》闻名于世,其在创造发明方面也非常多产,如他曾设想建造各种飞行机器。据达·芬奇时代的见证人,1515年在法国城市里昂,达·芬奇将一个会走的机器狮赠于当时法国国王,以庆祝佛罗伦萨与法国达成新联盟。佛罗伦萨的标志是狮子。而当法国国王对着该机器狮每抽上三鞭

  • 达芬奇重要手稿的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哈默手稿》作者是列奥纳多·达·芬奇。该书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留下的手稿草图,内容涉及解剖学、建筑学、天文学、岩石和化石,共72页。达·芬奇一生勤于记录,写下了数以万计页的手稿,而现存的手稿有5000多页。在他那卷帙浩繁但疏于整理的手稿里,很少注明日期,事实上人们已经习惯于将

  • 达芬奇的镜像书写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意大利著名人物达芬奇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一生可谓是十分辉煌。不仅是天才科学家、画家以及生物学家等,而且他的智商非普通人能够比。我们正常人一般写字大多都是正楷字,可是你们知道杰出的达芬奇的书写方式是什么吗?他一生创作的手稿基本上都是用这种书写方法进行的。那就是镜像书写法。镜像字镜像字就是镜像书写,也就